通信機房環境安全規程
一、安全通則第一條作業前按規定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第二條新職工、轉崗職工及離崗六個月以上重新上崗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第三條嚴禁酒后作業。二、通信機房環境安全管理規程(一)機房環境安全第一條保障機房環境溫度、相對濕度、潔凈度、靜電干擾、噪聲、強電電磁干擾等要素符合該機房內通信設備的要求,保證通信設備的性能穩定、運行可靠、生產安全。保證全程全網通信暢通。第二條空調排水要暢通,若空調器采用下送風、上回風,其活動地板下面離地應有40-50cm的空間,在活動地板下面布放電纜時,應防止堵塞空調的送風通道和不影響其他探測設備。第三條由電池放出的有害氣體不得滲入通信機房,應排出室外。第四條通信機房的門窗應嚴密,墻壁、地板、頂棚等凡與室內空氣接觸的表面必需做到不起塵。出入機房應隨手關門,進入機房人員應更衣換鞋。(二)機房防靜電第一條機房對靜電要求較嚴格,機房內地板、工作臺,通信設備、操作人員等靜電電壓(對地)絕對值應小于200V。第二條地面防靜電要求:1.當通信機房敷設靜電活動地板時,防靜電地板應符合GB6650-86規定的技術要求。其中表面電阻和系統電阻(地板表面至大地的電阻稱為系統電阻)值均為1╳105Ω至1╳109Ω。2.靜電保護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三)設備全操作規程第一條設備運到現場后,需待機房防靜電設施完善后才能開箱驗收。第二條機架(或印制電路板組件)上套的靜電防護罩,待機架安裝在固定位置連接好靜電地線后,方可拆除。第三條必須使用防靜電工具。第四條在機架上插拔印制電路板組件或連接電纜線時,應戴防靜電手腕皮帶。手腕帶接地端插入機架上防靜電塞孔內,腕帶和皮膚應可靠接觸。腕帶的泄漏電阻值應該在1╳105Ω至1╳107Ω范圍內。第五條備用印刷電路板組件和維護用的元器件必須在機架上或防靜電屏蔽柜(袋)內存放。第六條需要運回廠家或維護中心的待修印刷電路板組件,必須裝入防靜電屏蔽袋(箱)內,再加上外包裝,并有防靜電標注,才能運回。第七條機房內的圖紙、文件、資料、書籍必須存放在防靜電屏蔽柜(袋)內,使用時,需遠離靜電敏感器件。第八條外來人員(包括外來參觀人員和管理人員)進入機房在未經允許或未戴防靜電腕表的情況下,不得觸摸和插拔印制電路板組件,也不得觸摸其它元器件、備板備件等。(四)防強電與接地第一條通信辦公樓和天線應有性能良好的避雷裝置,避雷裝置的地線與設備、電源的地線按聯合接地的要求進行聯接。第二條每年雷雨季節之前應對接地電阻及地線的引線進行檢查,不合格的要及時整改。第三條為防止外來高電壓(強電)損壞局內設備,不論是用戶線或中繼互引入局內時均應經過保安器與局內設備連接,保安器應可靠接地。第四條對通信機房防強電入侵的保安器要經常測試與檢修,保安器受到損壞的,動作遲緩的要及時更換。通信局站名稱接地電阻(Ω)程控交換機房<3微波中繼站、光纜中繼站<10無線通信機房<10第五條通信機房的接地系統應采取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合一的接地方式,其接地電阻應符合機房接地規定。第六條數字通信設備架(柜)保護接地,應從接地總匯集線或機房內分接地匯集線引入。(五)機房防火安全規程第一條吊頂、隔墻、空調通風管道、門簾、窗簾等均采用阻燃燒材料制作。第二條通信機房不準使用易燃材料裝修。第三條禁止攜帶食品進入機房,并定期滅鼠。第四條空調通風管道穿越機房隔墻、樓底時、與垂直總風管交接的水平管道上應設防火閥門。通風管道的隔熱材料,應使用硅酸鋁、礦渣棉等阻燃材料。第五條樓內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的樓板處用阻燃材料(耐火等級不低于1.5小時)作防火分隔,凡近期不使用的孔洞宜用阻燃材料封堵。第六條電纜通過樓板或墻體時,電纜與樓板間、電纜與墻體的縫隙均采用阻燃材料(例如防火泥)封隔。第七條機房內嚴禁使用各種爐具、電熱器具。禁止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不準用汽油等擦地板。第八條嚴格明火管理。明火作業(如電、氣焊接、噴燈等)要經過主管部門批準、核發《動火證》,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六)電氣防火第一條通信機房禁止亂拉臨時電源線,必須使用拖地的臨時線要采用雙護套線。第二條電源線與信號線應分別敷設,如必須并行敷設時,電源線應穿金屬管或采用鎧甲線,電源線、信號線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調通風管道。第三條通信機房的各類電源保險絲必須使用符號規定的保險絲,嚴禁使用銅、鐵、鋁線代替保險絲。第四條通信機房嚴禁使用碘鎢燈等高熱燈具,燈具與易燃物距離應大于0.5米;有鎮流器燈具不能安裝在易燃材料上,燈線的連接要采用固定的分路連接器。第五條電池室應采用防爆型燈具,安裝排風設備,電源開關應設在室外。第六條長期使用的UPS不間斷電源,應對其發熱情況進行檢查,避免發生火災并落實防火措施。第七條通信機房內使用的電力電纜,應是阻燃電纜。(七)無人值守機房環境安全要求第一條無人值守機房包括無人值守機房的遠端局和模塊局交換機房、(包括傳輸機房、空調、電力室、電池室、油機室及設備)。第二條無人值守機房,要加強安全保衛工作,應定期或不定期巡回檢查。第三條無人值守機房應具有良好的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應具有抗雷擊、防強電入侵、防火、防水、防小動物入侵等可靠的隔離或防護措施。
篇2:移動通信機房安全規程
移動通信機房中是大量弱電設備安裝的房間,有各種模擬和數字信息的處理,有交流電、直流電及高頻電等電磁場存在。運行設備環境要求,恒定的環境濕度和溫度,濕度低容易產生靜電。電的短路產生過熱與靜電放電產生火花都可引燃可燃物發生火災。空氣的塵埃微粒數要求房間密封,以保證房間內的潔凈度。設備運行時由某些用材散發出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會污染空氣,形成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因此,在移動通信機房內不但要考慮電、電磁場對人的傷害,而又要考慮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可承受度。(1)操作者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后才能操作,進入通信機房前,應穿好符合GBl2014-1989《防靜電工作服》要求的防靜電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要求的防靜電鞋。不得在機房內直接更衣、梳理,避免穿著化纖類服裝進入機房;當電磁輻射達到某一程度時,還需穿上防輻射衣,戴上防輻射眼鏡才可進入機房輻射區。(2)電纜進線孔和機孔應密封,防止水和有毒、有害、可燃氣體進入,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應經常維護和檢修,保證靈敏可靠。電纜進線室應安裝防爆型通風換氣裝置。(3)消防用告警、自動滅火設施、滅火器材應經常檢查,保證其可靠性。有可能的應裝預警裝置,及時發現可能發生危險的故障點,預防于未然。(4)機房內不準采用熱水供暖,防止漏、噴,損壞通信設備。(5)有防靜電地板的,除應保證其防靜電性能外,還應保持牢固,防止踩塌傷人。(6)消除火源,機房門外嚴禁堆放雜物和易燃、易爆物;嚴禁易燃、易爆、腐蝕性和揮發性物品進入機房;嚴禁在機房內吸煙;建立動火證制度,如需動用明火如電氣焊等,應經相關部門批準,簽發動火許可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進行監護,方可進行作業。(7)嚴禁在機房內私自配接電器;嚴禁在電線、電纜上懸掛、堆放物品;有關電氣安全和防火的具體要求,請查相關的章節。(8)機房內的空氣過于干燥時,應使用加濕器或其他辦法以滿足表4-1-1要求。?1)溫、濕度要求表4-1-1?機房通信設備的溫、濕度要求機房名稱溫度(℃)相對濕度(%)長期工作條件短期工作條件長期工作條件短期工作條件交換機房18~2810~3050~5530~75控制室18~2810~3050~5530~75話務員室10~3050~75傳輸設備室10~300~3020~8010~85用戶模塊室10~300~3220~8010~85配線室10~3020~802)空氣含塵濃度空氣含塵濃度分為三級,機房可根據相關通信設備的環境要求按表4—1—2選用。表4-1-2?通信機房空氣含塵濃度要求級別直徑大于0.5μm的含塵濃度(粒/L)直徑大于5μm的含塵濃度(粒/L)A≤350≤3B≤3500≤30C≤18000≤300含塵粒子為非導電、非導磁性和非腐蝕性的。空氣含塵濃度的檢驗方法按GB2887—1989《計算站場地技術條件》規定進行。(9)值班人員應每天清理機房衛生,保證機房整潔;嚴禁在機房內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10)在機架上插拔印制電路板組件或連接電纜線時,應該戴防靜電手腕帶。手腕帶接地端插入機架上防靜電塞孔內,腕帶和皮膚可靠接觸。在手腕帶接線卡子內串聯有限流電阻,保護人身和靜電敏感器件的安全。腕帶的泄漏電阻值應該在1×105~1×l07Ω范圍內。在機架上插拔印制電路板組件或連接電纜線時,應該戴防靜電手腕帶
(11)有人員操作的封閉房間內,要保證供給每人鮮風量不少于30m3/h。
?(1)機架列間距離應按生產廠的規定,否則宜按下列規定:?1)機列間凈距為0.8m,如機架面對面排列時,凈距為1~1.2m。?2)機列與墻間作為主要走道時,凈距為1.2~1.5m,機列背面或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不宜小于0.8m;當機列背面不需要維護時可靠墻安裝機架列間距離應按生產廠的規定
(2)照明、空調、儀表、電動工具等用電應單獨供電,不應與通信設備共用供電源。(3)機房內維護人員發現電氣設備運行不正常,或存在事故隱患時,應及時報告相關領導和部門請求派電工進行維修。(4)電氣設備維護、安裝、檢修等作業,應由取得電工作業證的電工進行,其他人員不準進行電氣設備的維護、安裝、檢修等作業,更不準隨意亂拉亂扯電源線;不同級別的交流電與直流電、高壓與低壓電源線應有明顯標示,插銷(包括插頭、插座)應有所區別,防止誤插。電源線(交流、直流)與信號線應分開敷設。不用的電氣設備、電源線等應徹底拆除,不留隱患,地板下不準設置插銷,電源線不準有接頭(5)手持式電動工具,如電烙鐵、電鉆、行燈等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可靠的接地(接零)、安全電壓隔離變壓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等。(6)微機不準采用接線盒串聯供電。(7)空調設備的冷凝水應直通室外,并經常檢查,做到不泄漏到室內地板下。(8)機房內各臺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等,采取聯合接地的方式,其接地電阻值應符合最小接地電阻值的要求。接地電阻值應按規定定期檢查測試。每臺設備的接地應直接接到接地排上。不允許各設備間串聯后接到接地排上。接地的電氣連接應牢固、接觸良好。機房內各臺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等,采取聯合接地的方式
(9)配線室的連線應用阻燃材料,防止強電侵入引發火災。
(10)機房內的電力電纜應采用阻燃材料,防止電纜過熱而引發火災。機房內的電力電纜應采用阻燃材料,防止電纜過熱而引發火災。
(11)機房內要定期對電磁輻射進行檢測,發現超標或泄漏時要及時查出原因進行整改。檢修相關設備要遵守防輻射的相關規定。機房內要定期對電磁輻射進行檢測,發現超標或泄漏時要及時查出原因進行整改。
(三)不間斷電源(UPS)、直流配電屏1.不間斷電源(1)告警工作正常,面板顯示正確。(2)開關動作可靠,觸點溫度<70℃。(3)接線端子連接可靠,觸點溫度<70℃。(4)接觸器、熔斷器接觸良好,觸點溫度<70℃。(5)當逆變裝置故障或需要檢修時,應及時切換到電網(市電網備用)電源供電。(6)當分支回路突然故障短路,電流超過預定值時,應切換到電網(市電備用)電源,以增加短路電流,使保護裝置迅速動作,待切除故障后,再起動返回逆變器供電。2.直流配電屏(1)直流配電屏的安置按如下的要求:a.屏(盤)宜裝于蓄電池室一側,交流配電屏(盤)宜靠近交流電源線引入端,小容量電話站的配電屏(盤)和整流器屏,可與通信設備合裝在一個房間內。b.屏(盤)一整流器屏的正面距墻或其他設備間的凈距不宜小于1.5m。c.屏(盤)和整流器屏的兩側,當需要檢修時與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如為主要走道時凈距不應小于1.2m,當需要檢修時背面至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臺式整流器和墻掛直流配電盤可不受此限制。(2)警示工作正常,開關動作可靠,觸點溫度<70℃。(3)熔斷器接觸良好,觸點溫度<70℃。(4)接線端子連接可靠,觸點溫度<7O℃。(5)線纜接頭無氧化,觸點溫度<70℃。(6)接地可靠,連接體符合要求。(7)表頭顯示準確,電纜、饋線布放整齊,有標識。(8)直流配電屏(盤)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當通過加固裝置在電氣上與交流配電屏(盤)、整流器屏(盤)的外露可導電部分互相連通時,應采用專用保護線(PE線)與這相連;當不連通時,應采用接地線保護,接到通信用接地裝置上。(9)在直流配電屏上操作要遵守交流配電屏的有關安全規程。3.蓄電池(1)蓄電池室的工作人員,搬運與加電池液等操作時,操作者要穿防酸堿的衣服、鞋和手套;配電池液與加電池液時,除穿防酸堿的衣、鞋和手套外還要戴上防護眼鏡;皮膚或眼沾上電池液的要及時用水沖洗,嚴重的要及時就醫。(2)電池室應保持干燥,外窗應防止陽光直接射入室內,一般可裝磨砂或帶色玻璃。電池室與其他生產房間的間隔墻,不宜開設門、窗或洞。進出電池室的門應向外開:(3)防酸式電池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5~35℃。電池應避免受到陽光直射。(4)新建電池室應采用防酸隔爆鉛酸密封蓄電池。閥控式密封蓄電池可不設電池室。鉛酸蓄電池與其充電用整流設備不宜裝設在同一房間內。鎘鎳蓄電池與其充電用整流設備可裝設在同一房間內;酸性蓄電池與堿性蓄電池應分開在不同房間內充電及存放,(5)為了排除硫酸霧和氫氧氣體,電池室宜設立獨立的防爆機械通風系統。室內空氣中所含的氫氣濃度應小于4%,空氣中所含硫酸霧化度不大于0.002mg/L;為使室內保持負壓,排風量比進風量大20%;通風設備凡與硫酸霧接觸的部分(包括風道內部)均應做防酸處理。(6)電池室所用的導線或電纜應具有耐酸防腐蝕性能或采取防腐蝕措施,電纜穿出電池室的孔洞及保護管的管口處應用耐酸材料密封。(7)電池室應有足夠的照明,照明燈具應采用防爆安全燈。燈具不宜布置在蓄電池的上方,室內電源線不得有接頭、電器開關、插座、熔斷器等。(8)母線與蓄電池的連接,或母線直接部分過長時母線的延長連續,都應采用母線軟接頭。(9)經常檢查接頭與蓄電池的運行溫度,如發現超過70℃時,立即停止運行,要找出原因才可繼續投入運行。(10)地面、墻壁、天花板必須進行防腐處理。(11)調配電液應注意:1)調配電液用的容器應耐酸、耐熱,使用前要檢查有無漏孔。2)配酸場地通風應良好,并有防塵措施;作業人員配制電解液時,應將濃硫酸緩緩注入水中,并隨時攪動,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防止濃硫酸猛烈飛濺而傷害在場人員。3)灌注電液前,應將直流電源斷開,并嚴格檢查電池,符合要求再灌注。所灌電液溫度在夏季時要接近室溫,冬季時不超過30℃。同組電池應連續注酸,間隔時間不超過1h。?4)配注電液后,應用堿水中和滴漏在容器外的酸液,用清水將木架、地面和容器外部沖洗干凈。(12)初充電時,值班人員不得少于2人。放電時,至少2人操作,作業人員應穿戴耐酸防護用品。熔鉛、銼極板時,應帶手套和口罩預防鉛中毒。1、操作者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后才能操作,進入通信機房前,應穿好符合GBl2014-1989《防靜電工作服》要求的防靜電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要求的防靜電鞋。不得在機房內直接更衣、梳理,避免穿著化纖類服裝進入機房;當電磁輻射達到某一程度時,還需穿上防輻射衣,戴上防輻射眼鏡才可進入機房輻射區。操作者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后才能操作,進入通信機房前,應好符合GBl2014-1989《防靜電工作服》要求的防靜電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要求的防靜電鞋。2、電纜進線孔和機孔應密封,防止水和有毒、有害、可燃氣體進入,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應經常維護和檢修,保證靈敏可靠。電纜進線室應安裝防爆型通風換氣裝置。3、消防用告警、自動滅火設施、滅火器材應經常檢查,保證其可靠性。有可能的應裝預警裝置,及時發現可能發生危險的故障點,預防于未然。?4、機房內不準采用熱水供暖,防止漏、噴,損壞通信設備。5、有防靜電地板的,除應保證其防靜電性能外,還應保持牢固,防止踩塌傷人。6、有防靜電地板的,除應保證其防靜電性能外,還應保持牢固,防止踩塌傷人。7、消除火源,機房門外嚴禁堆放雜物和易燃、易爆物;嚴禁易燃、易爆、腐蝕性和揮發性物品進入機房;嚴禁在機房內吸煙;建立動火證制度,如需動用明火如電氣焊等,應經相關部門批準,簽發動火許可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進行監護,方可進行作業。?8、嚴禁在機房內私自配接電器;嚴禁在電線、電纜上懸掛、堆放物品;有關電氣安全和防火的具體要求,請查相關的章節。9、機房內的空氣過于干燥時,應使用加濕器或其他辦法以滿足表4-1-1要求。(1)溫、濕度要求表4-1-1?機房通信設備的溫、濕度要求機房名稱溫度(℃)相對濕度(%)長期工作條件短期工作條件長期工作條件短期工作條件交換機房18~2810~3050~5530~75控制室18~2810~3050~5530~75話務員室10~3050~75傳輸設備室10~300~3020~8010~85用戶模塊室10~300~3220~8010~85配線室10~3020~80(2)空氣含塵濃度空氣含塵濃度分為三級,機房可根據相關通信設備的環境要求按表4—1—2選用。表4-1-2?通信機房空氣含塵濃度要求級別直徑大于0.5μm的含塵濃度(粒/L)直徑大于5μm的含塵濃度(粒/L)A≤350≤3B≤3500≤30C≤18000≤300含塵粒子為非導電、非導磁性和非腐蝕性的。空氣含塵濃度的檢驗方法按GB2887—1989《計算站場地技術條件》規定進行10、值班人員應每天清理機房衛生,保證機房整潔;嚴禁在機房內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11、在機架上插拔印制電路板組件或連接電纜線時,應該戴防靜電手腕帶。手腕帶接地端插入機架上防靜電塞孔內,腕帶和皮膚可靠接觸。在手腕帶接線卡子內串聯有限流電阻,保護人身和靜電敏感器件的安全。腕帶的泄漏電阻值應該在1×105~1×l07Ω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