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9138

1.目的為了確保項目部在施工和生產中對工器具的安全使用、保管和維護過程中的正常運轉,并對其在安全運轉中進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范圍本管理制度適用于項目經理部所使用工器具(包括小型電動、風動、機械、手動、起重等工器具)的安全使用管理。3.職責3.1安監部負責對工器具使用單位進行監督管理。3.2工器具使用單位負責工器具的購置、驗收、使用、檢查、定期檢查及報廢處理,并全面負責使用中的管理,使用單位的安監人員負責使用過程中的日常監督管理。3.3安監部負責對本項目經理部各單位的工器具安全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4.管理辦法4.1工器具的購置4.1.1電動工具購置前要檢查是否有安全認證標記。4.1.2購置后,購置單位的工器具管理員要進行驗收,檢驗所購置的工器具是否有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和電工認證標志,不符合要求的拒收。驗收合格后,建立臺帳進行管理。4.2使用4.2.1小型機械、工器具使用必須貫徹“管用結合”、“人機固定”的原則,實行專機負責制。手持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4.2.2小型機械和工器具使用人員必須做到:a)熟知機械性能,正確使用機械,嚴格遵守機械安全操作規程,保證機械正常運行。b)認真做好機械設備的各級保養,保證機械及其附屬裝置完好、齊全。c)認真貫徹執行公司建立的崗位責任制和機械管理制度。4.2.3新增添機械工器具在使用前應認真進行試運轉,在試運前操作人員要認真學習有關技術文件、資料、注意事項及操作規程,并經必要的培訓,掌握技術后合理使用。4.2.4機械、工器具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熟練操作技術,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維修、會排除故障。新工人進廠必須經過技術培訓、跟機學習、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4.2.5小型機械不得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如確需超負荷運轉時,必須有可靠的運行資料,采取安全有效措施,經技術安全部門同意后方可作業。4.2.6兩班或三班作業的小型機械要有交接班制度,同時填好交接班記錄。交接當班任務完成情況、運轉情況、故障處理情況、維護保養情況等,做到有交有接,交接清楚。4.2.7當機械發生故障時,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及部門,及時排除故障,并做好詳細記錄。4.2.8當發生機械事故時,應馬上報告領導及有關部門,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召開事故分析會,并提供真實、詳盡的事故情況,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上報。4.2.9應按季節對機械進行必要的防雨或保溫處理,保證機械安全正常運行。4.2.10電氣或實驗室等部門定期檢測和合格標識,建立5.記錄工器具管理臺帳

篇2: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為防止機械發生傷人事故和機械設備損壞事件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大型施工機械,必須報審檢驗和審批。未經報審驗收的施工機械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有專門的操作證件。

二、一般施工機械及工器具,在進場之前,必須進行檢修,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等自動報警裝置應完好齊全,缺損的應及時修復,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的或失效的機械不能使用。

三、預防機械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液體、塵埃、渣滓、放射性射線,振動,噪聲等,必須配置相應措施使有害物質限制在規定區域。

四、工器具必須做到擺放整齊,管理制度健全,無丟失和外流有專人檢查和記錄,施工隊班組,每次使用前要進行班前檢查,對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應立即銷毀,有缺陷的不能使用的設備,應單獨存放。

五、凡是機電設備,必須設置規范的接地裝置,牢固的接地,嚴禁線中串聯接地,嚴禁預約停送電時間的方式進行電氣檢修。必須先切斷電源并接上“禁止合閘”的警示標志。

六、進入施工現場機械必須掛有安全操作規程,專人負責,專人操作,做到施工員先檢查后施工的原則進行作業。

七、工程項目部每月組織一次機械器具安全專項檢查制度,對檢查有問題的設備作好記錄,責令整修。并進行復檢后方可進行使用。

篇3: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1、在機械設備、工器具壽命的全過程中,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技術措施、組織措施,消除一切使機械設備、工器具遭到損壞,使人身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脅,使環境遭到污染的因素,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從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我項目部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項目部機械設備、起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管理(包括外租機械設備及工器具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機械管理員歸口管理

3.2安全員負責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3.3各施工隊負責實施。

4、工作內容:

4.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也是機械工器具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應具有糾正違章,停止機械不安全作業,責令整改和處罰的權力。

4.2項目部必須有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目標,施工安全體系中必須建立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保證體系,明確各級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職責。

4.3凡采購的機械設備、工器具必須是專業生產廠生產的合格產品,并具有相應的產品質量證明資料、文件。

4.4工程開工前,由機械管理員、工具員編制機械設備、工器具人員培訓計劃,對機械設備、工器具人員進行機械安全培訓教育。

4.5工程開工前,由技術科在施工措施或作業指導書中明確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注意事項,在安全技術交底過程中應同時對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進行交底,安全作業工作票中也應體現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

4.6機械設備、工器具投入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必須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嚴格檢查,并填寫相應檢查記錄,只有檢查合格者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者應退場更換,以確保機械設備、工器具在施工使用全過程中處于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附件齊全有效。

4.7對起重機械設備、工器具,還必須按公司《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用具檢查和試驗的有關規定》進行送檢,只有具有有效的合格證和準用證的機械設備、工器具方可投入使用,對起重機應驗證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8所有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必須具備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9堅持“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原則,施工隊必須嚴格按要求對機械設備、工器具進行定期保養、及時送修,確保機械設備、工器具處于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態。

4.9.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根據機械設備、工器具使用情況,按保養間隔編制季度機械設備、工器具保養計劃,并落實完成。

4.9.2機械設備、工器具保養分為:例行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轉移前保養、停放保養。各級保養內容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進行。

4.9.3除上述保養內容外,所有機械設備、工器具在投入使用前和工程完工,機械設備、工器具入庫前還應集中進行一次保養、檢查、維修,對不能使用且無法修復的機械設備、工器具必須進行報廢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4.9.4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應根據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實際情況編制年度大、項修計劃并落實執行。

4.9.5對機械設備、工器具在使用過程中的突發故障,機械設備、工器具使用單位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修理,嚴禁帶病運行。

4.10中型以上的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的三定制度,小型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實行班、組長負責制。

4.11堅持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操作證審驗制度。

4.11.1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操作人員應選擇工作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擔任。

4.11.2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必須是參加過培訓、學習、考試且考試成績合格并在人力資源部備案的人員方可取證上崗。

4.11.3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證每兩年審驗一次,國家相關部門的證件按相關部門規定審驗,凡審驗不合格或逾期未審驗者不得繼續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

4.11.4機械設備、工器具操作人員在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時必須嚴格按安全操作技術規程的規定操作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服從現場人員指揮。但對于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

4.11.5項目部應根據施工要求編制項目部施工機械人員登記表,并收集機械隊伍資質和人員資格證件等有關資料。

4.12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在使用中應做到“不超負荷使用、不帶病使用、不盲目使用、不違章使用”。

4.13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在必須超負荷作業,應經過精確計算和編制應急安全措施,但動載不得超過10%的額定負荷,靜載不得超過25%,雙機抬吊的機械不應超過該機80%額定負荷,還必須編制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和安全保證措施,總工程師批準,進行專項安全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全員簽字)后,方可實施,作業時,項目部主要負責人和安監,機械管理人員必須到施工現場指揮和監控實施。

4.14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監督、檢查

4.14.1機械管理員、工具員應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開展日檢點、經常檢查及一般檢查等各項檢查工作,對發現有違反崗位紀律、機械運轉異常或保養不良、事故隱患、記錄不全等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糾正或排除,并做好記錄。

4.14.2機械管理員、工具員在每次經常檢查及一般檢查完成后,應開展一次機械設備、工器具安全例會,及時總結經驗,并就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4.15現場暫時不用的施工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包括封存、報停等)必須進行檢查、鑒定,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工器具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中的要求進行保管,防止損壞及丟失。

4.16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按公司《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及《工器具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進行標識,對主要機械設備、工器具設備應在機械設備、工器具明顯部位掛牌,標明責任人姓名、簡要崗位責任制及安全操作規程。

4.17凡由施工機械原因引起的機械損失、人員傷亡或其它災害造成的機械損失,均定為機械設備事故,要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分析,并按公司《機械設備事故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

4.18保持機械,工具和工作場所的整齊清潔,從事危險作業的區域應有明顯標志和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