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規定

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494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光伏電站安全設施管理,保障設備和人身安全,確保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線路部分)》、《變電站標準化管理條例》、《電力生產企業安全設施規范手冊》,結合阜康市新風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伏電站”)實際制定,適用于光伏電站。

第二章?職?責

第三條?光伏電站負責本規定的編制和修訂。

第四條?上級公司安全部門負責對所屬光伏電站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進行監督與檢查。

第五條?光伏電站是本規定的執行單位,負責本規定的落實。光伏電站應按照本規定進行自查,對不滿足本規定的安全設施進行整改。

第三章?標準化管理內容與要求

第六條?標志、標牌

(一)所有生產用建筑物、設備均應在醒目位置設置標志牌;

(二)設備命名應有統一規定,與設備一一對應;

(三)設備標志應定義清晰,能準確反映設備的功能、用途和屬性;

(四)光伏電站應結合生產實際和企業文化設置一定數量的安全文化標志。

第七條?升壓站部分

(一)屋內裝設的油量大于100kg和屋外裝設的油量大于1000kg的高壓電氣設備(均指單臺)應設有符合規定的貯油(或擋油)和排油設施;

(二)水泥構架應無嚴重龜裂、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等缺陷,鋼構架應無嚴重腐蝕;

(三)屋外電瓷外絕緣爬電比距應符合所在地區污穢等級的要求,不滿足要求的應采取防污閃技術措施;

(四)各類電氣設備失靈、非全相和110kV及以上線路保護裝置的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并正常投入運行;

(五)高壓配電裝置應實現“五防”。SF6開關室還應配置SF6氣體檢漏儀儀和排風裝置;

(六)升壓站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5m全封閉固定圍欄,進出升壓站大門應設置門禁系統或上鎖;

(七)升壓站內爬梯應有可靠的接地設施;

(八)升壓站入口應設置標明電壓等級、名稱的標志牌。標志牌按電壓等級分區設置。升壓站進、出線桿塔每相導線旁應懸掛相色標志牌。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閘、控制箱、端子箱等設備應設置設備標志牌,分相操作的應標明相別。

(九)升壓站入口應設置“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必須戴安全帽”標志牌。圍欄上應懸掛“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站內高壓線下方兩側通道入口處應裝設“×××kV設備區限高”標志牌。升壓站爬梯應設置“禁止攀登高壓危險”標志牌。

(十)升壓站內道路交通標志的設置應符合安全規程的要求,標志制作應符合有關交通法規的要求。

第八條?變壓器、配電室及配電裝置(包括高、低壓開關室、UPS配電室及外圍生產場所的配電室、動力箱、成套配電裝置)部分

(一)各類變壓器、配電裝置故障、失靈、非全相、110kV及以上線路保護裝置的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并能正常投入運行;

(二)110kV及以上主變壓器中性點過電壓保護應完善;

(三)變壓器及套管油位指示器應指示正常;

(四)各級電壓的變壓器及其套管絕緣油氣相色譜應合格;

(五)變壓器等各類套管及瓷套爬電比距應符合所在地區污穢等級的要求,不滿足要求的應采取防污閃技術措施;

(六)變壓器、配電室防火間距、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配置應符合《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要求,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應正常投用;

(七)室外獨立安裝的變壓器、開關區域,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5m全封閉固定圍欄,圍欄或隔墻與變壓器本體距離不小于3m,區域大門應設置門禁系統或上鎖。室內變壓器、配電室出入口門應能向外開啟,并選用室內開門不用鑰匙的自動門鎖,高壓帶電部分的固定遮欄尺寸、安全距離應符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1991)》要求;

(八)變壓器室及低壓動力中心、配電室內應無漏雨、漏水或沙塵污染等現象,并有防小動物措施;

(九)配電室入口設置標明電壓等級、編號和名稱的標志牌。配電室母線應涂刷相色(軟母線只標明相別);

(十)高壓配電裝置應實現“五防”。變壓器室、配電室應安裝配置事故通風設備,通風機啟、停操作按鈕應在室外;

(十一)安全標志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獨立安裝的變壓器圍欄四周應設置“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入口處設置“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必須戴安全帽”標志牌。室外油浸式變壓器圍欄上應設置“禁止煙火”標志牌。室外變壓器本體上下爬梯上應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標志牌。無防護圍欄的室外變壓器,在變壓器本體上懸掛“當心觸電”標志牌;風機箱變高、低壓室門上分別設置“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

2.室內變壓器室、配電室入口處設置“禁止煙火”、“必須戴安全帽”、“未經許可不得入內”標志牌;

3.在通往變壓器中性點步梯上應設置“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變壓器放油門上應設置“禁止操作”標志牌;

4.各類屏柜應滿足安全要求。

第九條?蓄電池室及直流系統部分

(一)蓄電池室應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正常投用。

蓄電池室應裝有通風裝置,通風管道應單獨設置,不應通向煙道或建筑物的總通風系統。離通風管出口處10m內(含10m)有易燃易爆物質場所時,則通風管的出口至少應高出該建筑物屋頂2m;

(二)蓄電池室照明、排風機和空調機應使用防爆型,開關、插座、熔斷器應安裝在蓄電池室外面;

(三)蓄電池室的照明線應采用耐酸導線,并用暗線敷設;

(四)直流系統各級保險定值應滿足選擇性動作要求;

(五)直流系統絕緣監察裝置的測量部分和信號部分應正常投入。直流母線電壓監測裝置應正常投入;

(六)蓄電池室入口醒目位置應設置“注意通風”、“禁止煙火”標志牌。蓄電池室內應設置“當心腐蝕”標志牌。

第十條?屏柜、開關柜部分

(一)交直流配電柜(開關柜)屏前1m應標注安全警戒線;

(二)交直流配電柜(屏)、開關柜、成套式開關柜前、后門均應有設備或柜(屏)名稱、編號標志牌。安裝于操作柜面板上的組合電器,應標有單元設備名稱、編號的標志牌。交直流配電柜(屏)盤面上的儀表、操作按鈕、操作把柄,均應有名稱標志牌;

(三)屏柜、開關柜內線路編號清晰、識別標記齊全;

(四)屏柜防火封堵應嚴密。屏柜的地面備用間隔應用蓋板蓋住,并在蓋板上標注禁止阻塞線。

第十一條?動力電源箱、檢修電源箱部分

(一)箱、柜內外整潔、完好、無雜物、無積水,有足夠的操作空間,符合安全規程要求;

(二)箱、柜體接地線連接可靠。外露帶電部分屏護完好。箱、柜內插座接線正確,并配有漏電保護器,與負載匹配合理。電氣元件及線路接觸良好,連接可靠,無嚴重發熱燒損現象;

(三)線路編號清晰、識別標記齊全,并配置有接線圖。

第十二條?電纜及隧道、夾層部分

(一)電纜橋架、隧道、夾層的防火門、防火墻、防火間隔設置、火災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配置應符合《火力發電場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1993)》要求;

(二)每個防火隔段應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電纜夾層、電纜隧道、穿越墻壁、樓板、柜、盤等通往控制室、開關室等處的所有電纜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含電纜穿墻套管與電纜之間的縫隙)應采用合格的可塑性強的防火材料(如:有機膠泥)嚴密封堵。電纜穿墻進出的兩端和防火隔斷前后至少1m范圍內應涂刷合格防火涂料或其它阻燃物質,防火涂料應涂刷均勻,涂刷厚度符合要求,并保證其有效性。靠近充油設備的電纜溝應有防火阻燃措施,蓋板應密封。在多個電纜頭并排安裝的場合中,應在電纜頭之間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三)電纜夾層入口應設置“禁止煙火”、“必須戴安全帽”標志牌,出入口處應設置防小動物擋板;

(四)電纜隧道,以及電纜夾層高度低于2.5m時,照明應有防止觸電的措施(應另外加一路燈罩保護接地線)或采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

(五)電纜隧道入口應設置“必須戴安全帽”、“注意通風”指令標志牌、“防火重點部位”文字標志牌和整個電纜隧道走向圖。電纜隧道人口處蓋板上應設置禁止阻塞線。電纜隧道內有效高度低于1.8m且低于隧道其他位置處應標注防止碰頭線,并設置適量“當心碰頭”標志牌。電纜隧道主隧道、各分支拐彎處應設置整個電纜隧道走向圖標志牌,并在電纜隧道走向圖上醒目標注所處位置及各出入口位置。電纜隧道內安全出口附近應設置指向安全出口處的導向箭頭。

電纜隧道應裝有自動的排水設施,并保持良好的可用狀態。電纜隧道不應有滲漏水現象。電纜隧道、電纜溝內部應保持干燥,無積水,無雜物堆積;

(六)電纜隧道應設置帶有爬梯的人孔,相鄰人孔間距離不應大于75m,人孔直徑不應小于700mm;

(七)電纜兩端應懸掛標明電纜編號、型號、始點、終點的名稱標志牌。

第十三條?集中控制室、電子設備間、通訊室部分

(一)風力發電場集中控制室、電子設備間、計算機室、通訊室的耐火等級、安全出口,以及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配置應符合《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要求;

(二)應采用不燃材料裝修;

(三)電子設備間入口醒目位置應設置巡視、檢修、試驗等工作的“安全須知”文字標志牌;

(四)集中控制室、電子設備間、通訊室應設置、“未經許可不得入內”、“禁止煙火”標志牌。電子設備間入口還應設置“禁止使用無線通信”標志牌,并有防小動物措施;

(五)電子柜應可靠接地,箱門和柜體均應與接地體連接。

第十四條?逆變器部分

逆變器室應設置、“有電危險禁止入內”、“必須戴安全帽”、“當心落物”標志牌。

第十五條?油品庫

(一)油品庫防火間距、消防通道、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配置應符合《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1993)》的要求;

(二)油品庫入口應設置“未經許可不得入內”、“禁止煙火”、“禁止攜帶火種”標志牌以及“油品庫管理制度”文字標志牌;

(三)油品庫應有可靠的防雷設施,油品庫內孔洞、溝上部應設置蓋板,蓋板應采用不產生靜電、火花的材料制作;

(四)油品庫內照明燈具、開關、電源箱等一切電氣設施應采用防爆型;

(五)油品庫內應按要求設置滅火沙箱,配置的滅火器材應符合撲救油火災要求;

(六)油品庫應有通風、排氣設施。

第十六條?消防和生活水泵房入口應設置“必須戴安全帽”標示牌。

第十七條?管道、閥門

(一)消防專用管道應遵守《消防安全標志(GB13495-1992)》的規定,并在管道上標識“消防專用”識別符號;

(二)閥門應有標志牌,并標明開啟、關閉操作方向。

第四章?考?核

第十八條?本規定的執行由上級公司主管安全生產部門負責考核。

第十九條?考核依據本規定和上級公司相關獎懲規定執行。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光伏電站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2014.01.15)起試行。

篇2:煤礦地面設施礦容礦貌標準化管理制度

為全面加強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建設,改善環境,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安全管理整體水平,保證***煤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標準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領導小組的職責

1、負責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標準的制定與修改,負責**礦年度、季度、月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達標規劃、實施方案的制定。

2、每月對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工作進行考核、評級。

3、督促落實運輸安全質量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整改。

4、負責組織**煤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驗收會。

二、指導思想

以“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為方針,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為主線,嚴格執行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標準,狠抓責任落實,完善安全設施,提升裝備水平,改善作業環境,堅持正規循環作業,選樹典型,以點帶面,鞏固提升,確保礦井達到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二級,穩步推進安全生產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三、檢查形式

1、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領導小組負責每月對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督察,在當日下午進行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

2、將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考核、評級結果形成臺賬報礦安全質量標準領導辦公室備案。

四、考核辦法

一、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9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二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8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三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7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二、系統責任事故死亡1人,質量標準化降一級扣5分,得分不得超過下一級的最高分,死亡3人取消評比資格。

五、相關要求

1、每次檢查、督察前,由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領導小組織召開檢查預備會,詳細安排檢查事宜,規范檢查行為。

2、領導小組按《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評分表》進行考核評級,必須保證結果公正、合理。

3、小組成員必須參加月度的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如有特殊事情不能參加的須提前向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說明情況并指定出替代人員。

4、驗收檢查覆蓋率必須達到100%,所有參加檢查人員必須統一使用《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標準及評分表》進行現場評分,并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提高檢查質量。

5、實行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制和集體公開評分制度,評分結果必須在現場由所有參加檢查人員共同簽字;現場評分表在當日下午的三點前匯總成臺賬,報送礦安全質量標準辦公室。

6、質量標準領導小組將每次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的記錄要存檔管理,作為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的依據。

本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縣***煤礦

201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