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轉料平臺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省直監工程建筑施工轉料平臺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施工現場的轉料平臺是用于提供施工過程中材料轉運暫存的工作臺。必須滿足卸料存料運料用料的使用方便與安全。
第三條轉料平臺在搭設中,應當服從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轉料平臺搭(拆)單位應對搭(拆)質量及其作業過程的安全負責。
第四條吊料平臺的制作、搭(拆)應由具有專業資質證書單位進行。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操作。
第五條轉料平臺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必須有施工圖紙和設計計算書,且符合安全技術條件。方案必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并在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監督下實施。轉料平臺搭設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第六條轉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轉料平臺與建筑物連接及支承等構造詳圖、荷載取值、使用要求、平臺搭設、維護及拆卸等安全技術措施。轉料平臺依附的建筑結構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不得依附在磚混結構或磚結構上。
第七條轉料平臺施工荷載一般可按3000N/m2計算(主要考慮卸料、存料的不均勻性),使用荷載要控制在2000N/m2以內,同時為確保安全,轉料平臺寬度不應大于3m,長度不應大于3.5m。當有特殊要求時,按要求進行設計驗算。
第八條轉料平臺必須單獨設置,不得與外腳手架相連。同時,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重復設置。
第九條轉料平臺應自成受力體系,其載荷應直接傳遞給工程結構,不得傳遞給腳手架。其支點或上部吊拉點的工程結構應通過計算復核滿足施工期間荷載的安全要求,平臺兩邊應各用2道鋼絲繩與建筑物上梁柱相拉卸荷,鋼絲繩采用的直徑應經計算確定,吊拉點的錨固強度應驗算復核。
第十條轉料平臺的支承結構應為型鋼制作的懸挑梁或懸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鋼管;其節點應螺栓聯結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連接。轉料平臺的水平桿間距不大于1米,與預埋固定件緊固連接。轉料平臺至少設三道橫桿,間距不大于1米。轉料平臺水平桿和橫桿的型號、規格大小應經設計計算確定。
第十一條轉料平臺與建筑物連接應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結構上的形式,固定端長度應大于1.8米,與建筑物連接必須可靠(如可在建筑物上預埋不少于兩道的鋼筋套箍固定,或由不少于兩道的預埋U型螺栓與壓板采用雙螺母固定,螺桿露出螺母應不少于3扣),其連接強度應經計算確定。樓層鋼筋隱蔽驗收時應包括連接件的預埋或預留。
第十二條轉料平臺周圍應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密目網,連接牢固,應能承受1000N的外力。平臺兩側欄桿不小于三道,高度不低于1.5米,平臺腳手板不得使用竹笆榀,腳手板應滿鋪固定牢靠并有防滑措施,不能有移動和空隙。同時平臺前應設置平網防護。
第十三條轉料平臺構配件宜定型化,采用的原材料材質及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范要求,應按規定進行進場驗收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條在轉料平臺的明顯處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標明使用要求和限載重量。平臺上的施工荷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或集中堆載,堆載高度不宜超過1.2m。
第十五條轉料平臺搭設完畢后,總承包單位應按本規定以及專項施工方案等要求組織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十六條轉料平臺使用中應有專人檢查,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水平桿與建筑物的連接、上拉鋼絲繩與梁的連接等部位及防護欄桿、密目網、平臺前平網、警示標牌的完好性進行檢查。
第十七條轉料平臺拆卸。轉料平臺拆卸前,應對轉料平臺完好性進行檢查;拆卸工作需按專項方案及安全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拆卸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拆卸時應有可靠防止人員、物料墜落措施,嚴禁拋擲物料。
第十八條轉料平臺搭設、拆卸時,應設置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應設置負責統一指揮的人員和專職監護的人員,各工序應當定崗、定人、定責,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和有關安全技術規定。夜間或遇六級以上大風及雷雨等天氣,不得進行搭設與拆卸作業。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福建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負責解釋。
篇2:建筑施工轉料平臺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省直監工程建筑施工轉料平臺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施工現場的轉料平臺是用于提供施工過程中材料轉運暫存的工作臺。必須滿足卸料存料運料用料的使用方便與安全。
第三條轉料平臺在搭設中,應當服從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轉料平臺搭(拆)單位應對搭(拆)質量及其作業過程的安全負責。
第四條吊料平臺的制作、搭(拆)應由具有專業資質證書單位進行。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操作。
第五條轉料平臺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必須有施工圖紙和設計計算書,且符合安全技術條件。方案必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并在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監督下實施。轉料平臺搭設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第六條轉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轉料平臺與建筑物連接及支承等構造詳圖、荷載取值、使用要求、平臺搭設、維護及拆卸等安全技術措施。轉料平臺依附的建筑結構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不得依附在磚混結構或磚結構上。
第七條轉料平臺施工荷載一般可按3000N/m2計算(主要考慮卸料、存料的不均勻性),使用荷載要控制在2000N/m2以內,同時為確保安全,轉料平臺寬度不應大于3m,長度不應大于3.5m。當有特殊要求時,按要求進行設計驗算。
第八條轉料平臺必須單獨設置,不得與外腳手架相連。同時,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重復設置。
第九條轉料平臺應自成受力體系,其載荷應直接傳遞給工程結構,不得傳遞給腳手架。其支點或上部吊拉點的工程結構應通過計算復核滿足施工期間荷載的安全要求,平臺兩邊應各用2道鋼絲繩與建筑物上梁柱相拉卸荷,鋼絲繩采用的直徑應經計算確定,吊拉點的錨固強度應驗算復核。
第十條轉料平臺的支承結構應為型鋼制作的懸挑梁或懸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鋼管;其節點應螺栓聯結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連接。轉料平臺的水平桿間距不大于1米,與預埋固定件緊固連接。轉料平臺至少設三道橫桿,間距不大于1米。轉料平臺水平桿和橫桿的型號、規格大小應經設計計算確定。
第十一條轉料平臺與建筑物連接應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結構上的形式,固定端長度應大于1.8米,與建筑物連接必須可靠(如可在建筑物上預埋不少于兩道的鋼筋套箍固定,或由不少于兩道的預埋U型螺栓與壓板采用雙螺母固定,螺桿露出螺母應不少于3扣),其連接強度應經計算確定。樓層鋼筋隱蔽驗收時應包括連接件的預埋或預留。
第十二條轉料平臺周圍應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密目網,連接牢固,應能承受1000N的外力。平臺兩側欄桿不小于三道,高度不低于1.5米,平臺腳手板不得使用竹笆榀,腳手板應滿鋪固定牢靠并有防滑措施,不能有移動和空隙。同時平臺前應設置平網防護。
第十三條轉料平臺構配件宜定型化,采用的原材料材質及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范要求,應按規定進行進場驗收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條在轉料平臺的明顯處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標明使用要求和限載重量。平臺上的施工荷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或集中堆載,堆載高度不宜超過1.2m。
第十五條轉料平臺搭設完畢后,總承包單位應按本規定以及專項施工方案等要求組織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十六條轉料平臺使用中應有專人檢查,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水平桿與建筑物的連接、上拉鋼絲繩與梁的連接等部位及防護欄桿、密目網、平臺前平網、警示標牌的完好性進行檢查。
第十七條轉料平臺拆卸。轉料平臺拆卸前,應對轉料平臺完好性進行檢查;拆卸工作需按專項方案及安全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拆卸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拆卸時應有可靠防止人員、物料墜落措施,嚴禁拋擲物料。
第十八條轉料平臺搭設、拆卸時,應設置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應設置負責統一指揮的人員和專職監護的人員,各工序應當定崗、定人、定責,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和有關安全技術規定。夜間或遇六級以上大風及雷雨等天氣,不得進行搭設與拆卸作業。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福建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負責解釋。
篇3:幼兒園保安警用器材使用管理安全規定
幼兒園保安警用器材使用管理安全規定
為加強幼兒園管理,確保全園師生在園安全。幼兒園按上級要求配置保安警用器械,為確保保安警用器械使用管理安全,特作如下規定:
一、幼兒園保安使用的警用器械主要為教育局配置五件套,包括警用鋼叉、橡膠輥、警棍等警用器械。警用器械是保安人員執行公務和制止犯罪時的專用工具和武器。
二、所配警用器械只供當班保安員執勤時攜帶和在緊急情況下使用,非值班、執勤人員嚴禁佩帶和使用,在使用警械對付犯罪分子過程中,當其失去反抗時應停止再次使用。
三、嚴禁將警械提供他人,無特殊情況或未經幼兒園批準,嚴禁將警用器械帶出。嚴禁用警械嬉戲打鬧,嚴禁將警械交于他人玩耍。警用器械任何時候不得使用在師生員工身上,不得用于其它物體上,以防損壞。
四、執勤保安員必須將警械隨身攜帶,不得隨意擱放或托他人代為保管,嚴禁丟失或損壞。
五、使用人員要愛護使用,如有丟失或非公損壞要予以賠償,并追究行政責任。誰丟失、誰損壞,誰賠償,當分不清具體責任人時,由該崗位人員共同賠償。
六、保安人員要定時、定點武裝上崗。交接班時,交接班人員要做好交接驗收工作,確保其處于安全正常使用狀態。
七、對發生損壞和丟失的器材,使用人要有書面的報告材料,經園審閱后根據情況酌情處理,并將報告存檔備查。
八、安保器材保管人員要定期核對器材使用帳目,發現問題要及時向園長匯報。
九、器材如有機械故障,應及時上報幼兒園說明情況并進行更換。
十、以上制度須嚴格執行,如有違反將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