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
1、為加強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和監督管理,嚴防重大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
2、重大事故隱患是指作業場所環境、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從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可能導致發生一次3人(含3人)以上死亡事故,或1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
3、重大事故隱患危害程度: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隱患為重大事故隱患;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隱患為特大事故隱患;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為特別重大事故隱患。
4、礦建施工事故隱患按性質分為頂板、瓦斯、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災及其他8類,井下機電安裝比照礦建施工。
5、地面生產、經營事故隱患分為火災、爆炸、泄露、觸電、墜落、中毒和窒息、機械傷害及其他8類。
6、項目部在日常安全檢查的基礎上,每月組織一次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經相應的組織形式評估確認后,于下月5日前匯總報送處安監處。重大隱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須每月上報,直至整改完成。屬于長期監控管理的重大事故隱患,要逐月檢查上報。
7、重大事故隱患內容包括:
①事故隱患類別
②事故隱患等級
③事故隱患可能影響的范圍及程度分析
④事故隱患整改措施
⑤整改資金來源和保證措施
⑥整改目標
⑦事故應急預案
⑧整改責任部門及負責人
8、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貫徹“嚴格責任、分級負責”的原則,各級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為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第一負責人,分管領導、副職和技術負責人要具體負責,做到項目落實,措施落實,資金落實,時間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
9、一時難以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隱患,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后執行,無措施,一律停止施工生產或經營。
10、項目部安監站負責對重大事故隱患綜合管理、統計上報工作,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檔案。負責檢查指導各單位對重大事故隱患管理,監督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