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察隱患整改管理制度
1安全檢查是治理整頓、建立良好的安全環境和安全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各級行政機關對公司實施安全監督的有效方法,也是公司自身安全管理的需要。
2公司除迎接各級安全監督管理機關組織的安全檢查外,自身也要組織好安全檢查。
3公司應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自檢自查為主,上級主管監督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分級落實安全工作。
3.1公司每周組織一次安全檢查。
3.2當班安全員應對作業現場監督,發現違章行為和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和向上級反映。
3.3公司主管公司每月和重大節日要對公司進行安全檢查。
4檢查主要內容包括: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設備技術狀況、滅火在作戰預案以及隱患整改情況等。
5定期安全檢查重點:(1)季節性檢查:春季以防雷、防靜電、防解凍跑漏、房建筑物倒塌為重點;夏季以防暑降溫、防汛、防臺風為重點;秋季以防火、安全防護設施和防凍保溫為重點;冬季以防火、防爆、防煤氣中毒、防凍、防凝、防滑為重點。(2)節日前檢查:針對節日安全、保衛、消防、作業準備等進行檢查。
6專業性檢查。每年對裝車機、電氣設備、儲存設備、消防設施、運輸車輛、防雷防靜電等方面進行專業性檢查,必要時聘請具有安全檢查資質的部門或專業人員進行檢查。
7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公司能解決的,按照“四定”原則,應限期抓緊整改,明確時間、措施和責任人,并要記錄在案;公司無力解決的,應書面向上級報告,同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8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和問題,責任單位必須根據整改建議書和有關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由于整改不力,出現事故,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9建立安全檢查臺賬,將每次檢查結果登記在冊,臺賬保存期限為一年。
篇2:車輛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1、車輛安全檢查形式包括全面檢查、季節性檢查、專項檢查、重大節日檢查、道路行駛過程抽查及車輛回場檢查等,公司車輛安全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駕駛員在交接班時要進行交接檢查,如有車輛安全隱患存在尚未排除的上一班駕駛員要對下一班駕駛員交待清楚,接班駕駛員必須排除后方可上路;
駕駛員在出車前應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
駕駛員在行駛中發現車輛異常和隱患時必須停車進行檢查,待消除后方可繼續行駛;
駕駛員進入工地應對道路、架空線、坑洞等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礙于車輛安全的隱患,有權提出消除隱患,在隱患沒有消除前有權拒絕駛入。
2、檢查內容包括車輛安全生產教育、車輛安全生產制度落實情況、生產設備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事故隱患及事故處理等。
3、對涉及運輸的重點部位、重點駕駛員、重點運輸車輛進行重點檢查。
4、對于危及人身、財產車輛安全的事故隱患,應立即整改。
5、限于客觀條件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能確保車輛安全的,應制定明確的整改計劃,限期整改;如無法保證車輛安全的,應停運或停止使用。
6、事故隱患整改實行跟蹤制度,車輛安全管理人員應隨時了解事故隱患整改的進程和整改落實情況,并及時做出記錄,發現整改中的問題應及時補充完善整改措施。
篇3:安全事故險情隱患整改制度
一、消除事故隱患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整改”的原則,單位行政正職為第一負責人。
二、整改責任單位按照《事故、險情隱患整改通知書》的要求,對事故隱患認真整改,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進行專人監控,明確責任,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并于規定的時限內完成整改任務。
三、整改工作結束后,整改單位按照要求填寫《事故隱患整改情況呈報書》,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檢查驗收。
四、安全主管部門對整改不合格的單位和拒不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單位下達停業整頓和給予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直至報請原經營許可、企業登記批準機關取消經營許可或降低企業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