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安全防護用具管理辦法

施工安全防護用具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554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的監督管理,杜絕假冒偽劣防護用具進入施工現場,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筑施工(包括土木建筑、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的企業和個人以及為其生產、銷售安全防護用具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指的安全防護用具,是指用于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品、電器產品和安全防護設施。備案的范圍包括:

(一)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及其他個人防護用具;

(二)電氣產品包括用于施工現場的漏電保護器、臨時配電箱、電閘箱、五芯電纜;

(三)安全防護設施包括各類限位器、??垦b置、防墜落裝置;

(四)其他安全防護用具。

第四條青島市建設委員會負責對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實施監督管理。青島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對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的管理。

第五條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實行登記備案制度。凡本規定第三條所列的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在用于本市建筑施工現場前,生產廠家須到市建筑安全監督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未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的,不得進入我市建筑施工現場銷售。

第二章申請、審核、登記備案

第六條國內生產的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由生產企業申請登記備案,進口的可由國內總代理申請登記備案。

第七條申請備案登記應提交下列資料

(一)申請表;

(二)企業營業執照;

(三)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指實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

(四)部、省級頒發的安全準用證明;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進口產品應有生產國或地區權威機構的產品質量鑒定證書及相關的報關資料;

(五)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和有關圖紙及產品的技術性能和使用說明書。

第八條登記備案程序(一)申請單位向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有關資料;

(二)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審核;

(三)經審核合格的,銷售單位須與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簽訂責任保證書,由市建委發放《建筑施工安全防護用具登記備案證》;不合格的,不予登記備案,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第三章公告、銷售、采購和使用

第九條市建委定期通過發文、登報、上網發布等方式,對審核批準登記備案的產品和應當進行登記備案的產品目錄予以公告。

第十條銷售單位供貨時應向采購單位提供備案證原件和加蓋公章的復印件及《安全防護用具供貨登記表》,以便存檔備案。

第十一條施工單位嚴禁購買未經登記備案的安全防護用具。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安全監管人員負責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具進行聯合驗收,并按規定做好驗收記錄。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產品,不得用于施工現場。

第十二條施工單位應定期對防護用具進行檢查和維護。周轉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在重新使用前,施工單位應會同監理單位對產品進行測試,并做好測試記錄。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不得用于施工現場。

生產廠家、銷售單位應向施工單位提供登記備案的合格產品,并做好產品的售后服務,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規定使用未經備案的安全防護用具的,由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已進入施工現場的防護用具予以清除出場;對已用于工程施工的,責令立即更換,并按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進行查處。

第十四條禁止生產廠家或銷售單位向施工現場銷售不合格的產品。對發現一次不合格的,予以警告,并通報批評。

第十五條對登記備案產品的廠家或銷售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給予通報并取銷其登記備案資格;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連續兩次發現不合格產品的;

(二)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的;

(三)售后服務質量低劣的;

(四)因產品不合格造成安全事故的。

第十六條登記備案的有效期為二年,在有效期屆滿前三個月,生產單位應向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重新提出登記備案申請。逾期未重新辦理登記備案的,原備案資格自動取消,由市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向社會公示。

第十七條生產或經銷單位應每年向市建筑安全監管部門報告產品質量抽查情況,并提供合法有效的產品抽檢報告。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青島市建設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

篇2:煤氣防護用具管理辦法

1目的

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煤氣中毒事故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等規范,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各部門。

3管理內容和要求

3.1定義

3.1.1呼吸器:個體安全防護器具,由氣瓶、壓力表、減壓器和面罩組成。主要用于煤氣環境的作業防護。分為空氣呼吸器和蘇生器。

3.1.2檢測儀:檢測一氧化碳或多種氣體含量的儀器,主要用于設備設施氣體含量檢測分析。

3.1.3報警器:監測一氧化碳氣體含量的儀器,主要用于作業環境一氧化碳含量超標報警。分為固定式和手持式兩種。

3.1.4安全管理部是煤氣防護用具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煤氣場所配置使用呼吸器和報警器的審批、選型、組織檢定及管理。

3.2管理職能

3.2.1設備部負責煤氣防護用具的采購。

3.2.2自動化部負責按規定周期安排呼吸器壓力表的檢驗。

3.2.3動力廠煤氣防護站負責全公司呼吸器的氣瓶充填和管理。

3.2.4使用部門負責對本部門煤氣防護用具做好使用管理和按時報驗工作。

3.3管理內容與要求

3.3.1由動力廠煤氣防護站對呼吸器進行編號登記,建立基礎管理臺帳。新領用的呼吸器須經動力廠煤氣防護站登記注冊,方可使用。

3.3.2由安全管理部對報警器進行編號登記,建立管理臺帳。新領用的報警器須經安全管理部登記注冊。

3.3.3使用部門應建立煤氣防護用具的檢驗管理臺帳和相應的管理辦法。對本部門使用的呼吸器氣瓶、壓力表、報警器要按時限上報檢驗。

3.3.4煤氣防護用具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并設專人負責管理。呼吸器只能作為人員防護使用,嚴禁其它用途的使用。

3.3.5動力廠煤氣防護站對氣瓶的填充,必須嚴格執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氣瓶填充前檢查,對不合格的氣瓶必須進行維修并經氣瓶檢驗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過期未檢和漏檢的氣瓶嚴禁充填及使用。

3.3.6報警器、氣瓶、壓力表按規定定期檢驗,未經鑒定和存在問題的用具禁止使用。

3.3.7煤氣防護用具的檢驗、檢測、維修、更換部件等發生的費用,由使用部門的成本支付。

3.4檢查與考核

3.4.1發現呼吸器及報警器非正常損壞,應按損壞部件價格進行賠償

3.4.2呼吸器及報警器丟失或配件丟失,應按丟失部件價格進行賠償。

本辦法由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