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檢修公司事故管理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的事故管理工作,依據吉林石化公司《事故管理規定》,結合建修公司的特點和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建修公司在職員工和外雇員工工傷事故管理。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三條安全環保科主要職責:
(一)?安全環保科負責事故管理,組織輕傷以下微小事故或未遂人身傷害事故的調查,并提出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協助石化公司事故調查組進行輕傷及以上事故的調查。
(二)?安全環保科負責事故統計和事故報告的上報工作。
第三章事故管理
第一節?事故經濟損失計算
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按石化公司《事故管理規定》相關要求執行。
第二節事故報告
第四條?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或最先發現事故者)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車間負責人,發生火災事故時,應立即報火警(電話:3983119)。
第五條?車間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建修公司安全環保科或公司主管領導。
第六條?對于外雇工及承包商發生的事故,也應參照上述規定程序逐級報告。
第三節?事故搶險與救援
第七條?事故發生后,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或發生衍生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八條?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并視現場實際情況,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救援預案。
第九條?事故車間必須負責現場保護,為事故調查創造有利條件,任何人不得破壞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第四節?事故調查處理
第十條?對于發生的事故,無論大小均應堅持按照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過和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一條?發生事故后,應嚴格按照管理權限組織事故調查,配合公司及其他相關主管部門,及時認真地調查處理事故。
第十二條?事故調查組及調查人員有權向事故發生車間、有關部門和人員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索取有關資料,任何車間和個人不得推諉或拒絕、阻撓。
第十三條?發生事故的車間,應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開展調查和處理相關責任人,并按規定填寫事故報告,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報送時間為事故發生后的24小時之內。安全環保科要按照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第十四條?發生事故后,在事故調查的基礎上由事故調查組編寫事故調查報告,并按規定程序上報。事故責任車間,要為事故調查組編寫事故調查報告提供必要的資料。
第十五條?事故報告和調查報告書寫要認真、詳細、準確,制定防范措施,明確責任。不得故意拖延報告時間,弄虛作假或隱瞞不報。
第五節事故定義
第十六條輕傷事故:經醫療鑒定為輕傷性質的損傷。
第十七條重傷事故:經醫療鑒定為重傷性質的損傷。
第十八條安全事件:不在以上事故定義之內的人員損傷。
第四章違規責任
第十九條一年內出現一起一人輕傷事故或出現三起安全事件(包括在職人員受輕傷以下傷害或外聘人員受損傷的事件),相關人員除按相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外,給予以下處理。
(一)事故單位車間主任、主管副主任、書記,給予戒勉談話。
(二)車間安全員及車間管片施工員,給予免職降至工人崗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安全教育培訓,教育培訓結束后,經考試合格的可以重新上崗,教育培訓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
(三)責任工段長、班組長,給予免職降為工人使用,并且一年內不準重新啟用。
(四)事故責任者本人,本體職工給予待崗一個月進行安全教育的處理,教育結束后考核合格方能重新上崗。待崗期間只發基本工資。外用工給予清退,并列入黑名單不準錄用。
(五)事故車間扣發當月獎金30%,事故班組扣發當月獎金50%。
(六)機關相關科室及人員,按照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條一年內出現兩次輕傷事故或一次輕傷事故受傷人數三人以上或出現一起重傷及以上事故或出現三起以上安全事件,相關責任人員除按相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外,給予以下處理。
(一)事故車間主任、主管副主任、書記給予免職,車間其他領導給予戒勉談話,該車間不能參加任何先進評選。
(二)車間安全員及車間管片施工員給予免職降至工人崗位,進行為期半年的安全教育培訓,并在兩年內不得再任原職,教育培訓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
(三)責任工段長、班組長,給予免職降為工人使用,并兩年內不準重新啟用。
(四)事故責任者本人,本體職工給予待崗半年進行安全教育,教育結束后考核合格方能重新上崗。待崗期間只發基本工資。外用工給予清退,并列入黑名單不準錄用。
(五)事故車間扣發當月全部獎金和年終獎。
(六)機關相關科室及人員,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發生事故后隱瞞不報的(事故發生后六小時內未按規定上報),比照本細則第四章第二十條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二條?發生事故后沒有及時按照程序上報的(事故發生后三小時內未按規定上報)及由于事故善后處理不得當引起重大影響的,比照本細則第四章第十九條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五章事故考核
第二十三條事故考核在公司HSE委員會監督指導下進行。
第二十四條事故考核由安全環保科牽頭,各生產科室進行參與考核。
第二十五條條文由公司HSE委員會授權,由公司安全環保科進行解釋。
第二十六條與上級《事故管理規定》和有關要求相抵觸時,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細則由建修公司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本細則自頒發之日起施行。
篇2:重特大交通事故應急處理規定
企業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應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公司成立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并對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處理做如下規定:
一、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張福錄副組長:劉躍強組員:屈金貴、馮志貴、劉達、崔志成、王平、黃朝珍。
二、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事故發生后,現場第一發現人或駕駛員應保護現場,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同時打電話通知公司安技部人員。
2、安技部人員接到求援電話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全體組員并攜帶必要的救援車輛及工具趕赴現場。駕駛員及救援小組全體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開機。
3、搶救受傷人員:視情撥打120電話或用自己的車輛將傷者送往就近最佳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打電話通知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同時做好保護現場、放置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疏導交通等工作。
5、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分析后,救援小組人員應配合交警部門盡快將事故車輛轉移至交警隊或指定地點,恢復交通秩序。
三、駕駛員或現場第一發現人打電話報救時一定要講清楚事故發生的準確地點、人員傷亡情況及車輛損壞情況,以便準備齊必要的救援工具及車輛。
四、急救設施的管理:公司配備應急救援車輛、攜帶千斤、撬棍、扳手及氧氣、乙炔等切割設備,以便車輛受損變形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受傷人員救出。救援車輛視情攜帶滅火器等設備,防止事故發生后燃油泄露造成火災。
五、根據人員受傷情況,準備充足的資金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火警:119醫救:120中華聯保險:95585中華人民財產保險95518交警:110
篇3:道路運輸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道路運輸安全事故,保護公司、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統計報告制度》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搶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主要負責人。
第二條?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死亡事故時,發生事故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財產損失金額、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第五條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應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小組應將調查情況和處理建議以書面形式向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第六條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在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事故責任部門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制定整改措施。
3.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公司依據事故調查報告中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進行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對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工傷認定、勞動鑒定、工傷評殘和工傷保險待遇處理,由公司工會和安全部門按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有關省、市綜合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詳情、原因及責任人處理等編印成事故通報,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學習,從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6.每起事故處理結案后,公司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調查處理資料收集整理后實施歸檔管理。
第七條生產安全事故檔案
1.事故快報表。
2.事故調查報告。
3.事故現場照片、示意圖、亡者身份證、死亡證、技術鑒定等資料。
4.事故認定書。
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
6.整改措施
7、其他有關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