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測防治水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為規范地測防治水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推進質量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我礦地測防治水現場安全管理制度,相關單位務必貫徹執行。
第一條、地質測量與設計、施工、回采等專業口應互相協作、互相配合、互相監督,有關業務聯系必須通過委托書、通知書、專題會議等制度進行。
第二條、設計部門需要地質測量部門提供資料時,必須事先聯系,提交委托書,并由總工程師簽字。
第三條、礦井技術改造、擴建、水平延伸等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應在設計前兩年通知地質測量主管部門,地質測量資料在正式設計前半年交付;
第四條、采區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至少應在設計前二年通知地質測量主管科室,地質測量資料在正式設計前三個月交付;
第五條、回采工作面所需地質測量資料,礦地質測量主管科室應在采面掘出來后五天提交;
第六條、掘進各種巷道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地質測量主管科室,地質測量資料在設計前十五天交付;
第七條、零星小型設計等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須事先與礦地質測量主管科室聯系,商定提交期限。
第八條、重要井巷貫通工程,設計部門應提前向地測部門提供設計圖,并在總工程師主持下,通過業務會議共同確定貫通允許差,保證地質測量部門有足夠的測算時間。
第九條、地測部門應對設計圖紙嚴格審核設計資料,對影響資源回收或因地質因素設計不合理,計算數據不符,要向設計部門提出,修改后才能計算標定要素,放線施工。
第十條、礦地測主管科室必須向施工區隊提供掘進地質說明書,為編寫作業規程和施工的地質依據;
第十一條、各類巷道開口(包括絞車窩、耳巷、采后掘進),施工單位必須提前三天填寫開工卡片或委托書,通知地測部門準備資料,以便按設計要求放線并下達開工通知單,沒有開工通知單,未放線而私自開工的。對施工單位進行100~500元的罰款。
第十二條、停頭和復工也應及時以文字形式通知地測部門。以便地測部門及時收尺上圖。沒有通知書不予放線并且不驗收進尺,并對施工單位罰款100~500元。
第十三條、各施工單位都應建立班組延線制,做到班班有線、班班按線施工。地測部門和每班延長的各類巷道的中腰線標志,施工單位必須妥善管理和正常交接。否則將對施工單位進行100~500元的罰款。
第十四條、發現中腰線移動、損壞和懷疑時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進行檢校。不得私自移動和損壞測量標志。否則將對施工單位進行100~500元的罰款。
第十五條、施工單位如需延長中腰線,必須提前一天與地測部門聯系,以便提前安排工作。
第十六條、地測部門嚴格按《煤礦測量規程》第205、206、207條及時延長中腰線,并定期校核,(中腰線點距迎頭不超過30~40米,每掘進50~100米應對中腰線點進行一次檢查測量,并根據檢查測量結果調整中腰線)。如超出規程規定距離延長中腰線,中腰線偏差超過規定造成事故,由礦對其責任人進行處理。
第十七條、地測部門和施工單位每延長中腰線,必須對老點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延線,嚴禁兩點延線。否則一經發現對其責任人和單位給予100~500元罰款。
第十八條、施工單位在測量給線、地質調查、超前鉆探和探煤厚時應密切配合,提供方便,共同完成。對不予配合、野蠻作業、無理擾亂地測部門正常工作的,對施工單位進行100~500元的罰款。
第十九條、地質測量部門應隨時把獲得的現場地質測量信息通知施工單位。
第二十條、采掘工程在貫通、透巷、透老空、遇鉆孔、巖巷揭煤20~30米前或進入有安全距離要求的危險區前,地質測量部門必須按規程規定的安全距離,以通知書的形式提出預報,經總工程師批準后,通知施工單位和有關部門。施工單位和有關部門應及時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否則因此造成事故,按礦規定進行追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巷道進尺、收尺,應由施工單位等有關部門配合地質測量部門進行,并以測量部門的數字為準,施工單位擅自開口的巷道進尺不予驗收。并對施工單位進行100~500元的罰款。
第二十二條、鉆探設計由地質部門負責向鉆探施工單位提供。鉆探單位施工鉆探,并負責向地質部門以正式書面形式提供詳實鉆探原始記錄資料,鉆探施工單位不及時向地測部門提供鉆探資料,每次罰鉆探施工單位100~300元;提供虛假的地質資料,每次罰責任人300~500元,因此造成事故的,按礦規定進行追查處理。
第二十三條、地質人員要編制超前探測所需的各種圖紙,下達超前探測預測、預報,建立超前探測成果臺帳,超前探測要有設計方案、單孔設計及工程質量的總結報告,否則每缺一項(次)罰款100元。
第二十四條、施工單位要積極配合超前探測工作,不得出現推委拖延探測工程工作,否則對單位主管罰款500元,并通報批評。
第二十五條、超前探測必須按規定的超前距進行探測,不得小于規定標準,否則發現一處對施工單位責任人罰款500元。
第二十六條、在采掘過程中,凡遇到斷層、出水、煤厚變化等地質條件變化時,生產單位必須向地測部門匯報,地測人員必須及時到達現場,按規定進行實測、勘驗、分析,做出判斷,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采掘單位匯報不及時的罰款100~300元。地測部門不及時收集分析罰款100~300元。
第二十七條、地測部門應根據已查清的水文地質資料,提出情況分析和防范意見,經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組織實施。只有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掘進或回采,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第二十八條、地質測量部門須向回采部門提供回采地質說明書,作為編制作業規程的依據;
第二十九條、回采工作面進度,應由回采單位配合地質測量部門按規定進行丈量,并以地測部門的數字為準;
第三十條、回采工作面的實際采高、浮煤、煤柱尺寸等應以測量數字為準,不符合設計或有關規定時,應及時通知回采單位,并向礦總工程師匯報;
第三十一條、煤巷隊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設計施工,不得隨意調整巷道方位及中腰線,造成間隔煤柱的擴大或丟底煤,如發現此類現象,以偏差或丟底煤處計算,每米罰款100元。
第三十二條、回采工作面要按作業規程進行作業,不得違反開采程序,如發生此類情況造成損失的,對施工單位按造成損失量市場價的50%進行罰款。
第三十三條、頂分層工作面,不得人為丟假頂及浮煤,發現一處罰款100元。
第三十四條、放頂煤工作面,要嚴格按沿煤層底板回采,如遇地質構造或其它因素影響,要制定措施,無措施造成丟底煤,每米罰款200元。
第三十五條、放頂煤時,放煤口和放煤步距要符合規程要求,如發現一處不符合規程要求,罰款100元。
第三十六條、放頂煤時,放煤口處處要見矸,不得留有老塘煤或大煤塊,如發現一處罰款100元。
第三十七條、放頂煤時,頂煤要放凈,不得丟頂煤或未放煤,發現一處罰款1000元。
第三十八條、放頂煤時上、下端頭的煤要放凈,無故不放或未放凈,每次每處罰款100元。
第三十九條、放頂煤時老塘煤要清掃干凈,老塘頂網要落至煤底板,人行道浮煤出班前要清干凈,如未清凈或網未落至煤底板,發現一處罰款100元。
第四十條、對回采工作面和各種停采線,由地測部門根據設計在現場標定出來,其它人不得擅自更改。如需提前或延時停采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并通知生產科儲量管理人員。如違反規定,未按設計停采,對施工單位罰款1000元,對主管隊長罰款100元。
第四十一條、工作面停采、巷道停掘后必須及時通知地質測量部門收尺測量。以便地測部門及時上圖。
本規定自二00九年元月一日起開始執行。
篇2:礦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1、礦必須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以加強對礦井防治水的組織領導和管理。
2、分管技術的礦領導要組織有關人員制定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計劃、年度防治水計劃以及礦井水災的防治與處理計劃,并組織實施。
3、礦有關部門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周邊礦井、老窯以及本礦井的水文地質情況、積水情況,并在礦井水文地質圖上明確標出其位置、范圍和積水情況。
4、建立井下水文觀測站,定期進行礦井水動態觀測,異常情況下要作出水害預報。
5、建立礦井水文地質及防治水有關臺帳,做好詳細記錄。圖紙、資料、數據要妥善保存,不經過領導批準,不得對外。
6、采掘工作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指導方針,礦要成立探水隊伍,具備必要的探水設備。
7、抓好雨季“三防”工作,礦每年在雨季前必須對防治水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成立“三防”領導小組,作出“三防”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8、必須備有一定的防治水應急物資、設備、材料。動用后要及時補充。
9、嚴禁采動礦井防水煤柱,如周邊已無水患,必須采動時,要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采掘。
篇3:地測防治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地測組織職責范圍
地測組織范圍為:井上、下測量工作,掘進給向巷道貫
通、停頭、復工、停采及工程進度通知單;巷道標定工作設計圖、繪制礦圖、井田區域地形圖、工業廣場平面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主要保安煤柱圖、片面斷面圖、井底車場圖、儲量圖等。收集地質資料,編制地質報告,編制《采區地質說明書》、《回采工作面地質說明書》、《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收集礦井水文資料,編制礦井水防治預案,礦井水情水害預報,參加防治水工作,調查、分析礦井周圍廢棄及相鄰礦資料。
?二、地測人員崗位責任制
?1、積極參加礦、部門組織的業務學習和安全培訓。
?2、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對需要打中、腰線的巷道,要及時打中、腰線,并保證中、腰線質量。中、腰線距磧頭不超過20米。
?3、每季度對新完工的巷道進行一次經緯儀測量,認真計算準確上圖,及時、準確上報每季度的采掘工程交換圖。
?4、協助搞好井下采、掘方案設計,施工設計和技術管理。
?5、及時、準確標定巷道開門位置,巷道貫通提前發出通知書。
?6、及時、準確標定回采工作面采止線,并向生產部門發出停采通知書。
?7、按規定及時提供各類地質說明書。
?8、積極和采、掘生產部門聯系,搞好地質預報。
?9、嚴格遵守礦安全生產制度,嚴禁違章作業。
?三、防治水技術員崗位責任制
?1、積極參加礦、部門業務學習及安全培訓。
?2、堅持連續水文觀測、記錄。
?3、在洪雨季節做好水情、水害預報。
?4、堅持每月參加礦防治水安全檢查。
?5、收集水情、水害資料,了解周邊煤礦水情、水害情況。
?6、積極參加防治水工程設計、施工,嚴把工程施工質量關。
?7、洪雨季節堅持24小時值班監察制度。
?四、生產安全聯系制度
?1、地測人員在標定中、腰線時應積極同掘進隊聯系、溝通,防治發生工程責任事故。
?2、地測人員應積極深入生產現場,與采、掘生產部門聯系,了解、收集地質資料,搞好地質預報。
?3、當采、掘工作面地質變化較大時,應與生產部門溝通,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
?4、當發現井下有透水預兆時,應通知生產部門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事故發生。
?5、經常同機電部門聯系,了解礦井排水系統運行狀況,洪雨季節前督促其加強排水設備檢修,確保設備完好。
?6、經常與周邊煤礦聯系、了解采、掘工程現狀,防止發生超越礦界引發安全事故。
?7、洪雨季節及時向各部門通報水情,反饋水情。
五、地測防治水資料技術報告審批制度
?1、及時收集、整理井下各類地質資料,并分類歸檔。
?2、整理出來的資料必須送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3、礦井測量成果報告必須送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4、各類礦圖繪制完成后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簽字。
?5、巷道開門、貫通、停采、復工等通知單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6、地質預報水情水害預報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7、防治水工程方案設計、施工必須由總工程師審批。
?8、《地質報告》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驗收并有審批簽字。
?六、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獎罰制度
?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禁違章、違紀行為。
?2、努力鉆研業務,提高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
?3、工作中嚴格按《煤礦測量規程》、《礦井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等要求執行,保證工作質量。
?4、發生地測防治水事故后,要立即深入現場,了解、分析原因,積極采取補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5、對發生的事故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
?6、對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獎金金額為1000-5000元。
?7、對工作中違章違紀者按50-100元處罰,工作中不負責造成事故的罰款500-1000元直至解除勞動合同。
?七、地測防治水資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礦井地測防治水資料要及時整理,每個季度至少整理一次。
?2、結合生產現場經常分析礦井地測防治水資料,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3、地測防治水資料必須歸檔保存于資料室,并有兼職保管員。
?4、根據生產安全需要,隨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相關資料。
?八、水害隱患排查、預報、跟蹤管理、檢查制度
?1、每月26日為礦井防治水安全檢查日。
?2、每年洪雨季節前要對礦井附近老窯廢區進行一次水害隱患大檢查。
?3、堅持水情、水害年預報、月預報工作。
?4、對檢查中發現有水害隱患的,要實行跟蹤管理,直至消除隱患。
?5、對防治水工程實行全程跟蹤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
?九、地測防治水設備、儀器、工具使用、管理、發放及報廢制度
?1、設備、儀器、工具、由礦同意購買,由總工辦統一管理。
?2、工作中需要的工具、儀器上班前到總工辦領出,使用后及時交還。
?3、使用過的工具、設備、儀器要及時清理、保養。
?4、有故障的設備要及時檢修,無法修理的設備要報礦技術負責人,經其同意后才能報廢,并造計劃重新購買。
?5、工作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和儀器使用說明要求操作,不按要求操作損壞儀器、設備的按20-50%賠償。
?6、新購設備、儀器、工具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的才能入庫。
?7、各種設備、儀器、工具未經礦領導書面同意,嚴禁私自外借。
?十、安全管理檢查驗收組織、檢查制度及獎懲制度
?1、每月26日為安全管理檢查日。
?2、地測防治水安全檢查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成員為相關技術人員及地測防治水成員。
?3、每月必須對水害隱患、放水設施、巷道貫通措施等進行檢查。
?4、洪雨季節前要對礦井附近老窯廢區進行水害隱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每月上旬必須對礦井排水設施進行檢查一次。
?6、礦對在地測防治水安全上成績突出的給予1000-5000元獎勵,對工作不負責的,造成安全事故著根據情節輕重處100-50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