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工地保安管理制度
為健全工地治安的綜合管理,使工地生產順利進行,特制定此制度:
一:對施工人員管理
1、由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出具函件,提供施工人員名單、職務、身份證復印件(提供原件備查)及照片(免冠一寸彩照)到工程項目部辦理施工人員出入證,并明確各具體施工班組組長名單和聯系電話,方便聯絡。
2、每次新進入或離開的施工人員必須由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出具函件,到工程項目部辦理出入證或取消出入證。
二、對材料與設備出入管理
1、為了防止材料或設備被盜竊外運,保證材料或設備的安全,從而保證整個項目的順利施工,若有任何人員或施工單位未經工程項目部經理簽字的《物品放行條》,保安人員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時向工程項目部報告。
2、施工人員個人攜帶工具或設備器材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實行物品進入登記;攜帶物品離開時,保安人員核對無誤后方得放行。
三、保安人員的組織形式、值班行為準則與具體任務
保安人員(擬共2人)值班分配:
白班:(8:00-20:00)巡邏1人
夜班:(20:00-8:00)巡邏1人
四、其他安防管理事項
1、來訪者,必須在大門口先聯系受訪人,證實受訪人同意后,來訪者必須填寫《來訪登記表》及核對身份證件之后才能準許進入;對來訪者的進場或離場應檢查是否有攜帶物品進出情況。
2、對閑雜人員,一概不準進入;如有特殊情況應安排專人跟隨其進場辦理事情完畢后離場。
3、人員隨行物品,在進入時有登記的,檢查記錄證實后放行,在進入時未登記的,檢查《物品放行條》證實后放行。
4、大門出口車輛出入登記和核實制度。
5、在施工現場執行保安巡邏制度。
1)設立流動崗哨,實行全天24小時2每班12小時巡邏制。做到至少每2小巡查全場一遍,并記錄主要設備等的安全情況。
2)與福民派出所建立緊密聯系。
6、緊急情況下必須采取的措施
1)發生偷盜、搶劫、交通事故、火災等事件時,保安人員必須立即上報經理趕到現場,控制局面。
2)項目部經理必須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進行,并向上級領導報告。
3)偷盜案件發生時,保安人員必須控制現場并立即報警,協助警方調查破案。
五、施工班組的安防職責
1、遵守工程項目部的本管理制度及工地治安管理條例要求;有責任配合完成安全防范的管理要求。
2、放縱或唆使本班組人員偷盜,一經查實,嚴重警告并扣發工程款項,數額為損失財物的3倍;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3、如出現在各施工單位施工區域中失竊事件,所有損失由施工單位承擔全部損失。
工程項目部
2010年5月1日
篇2:調度業務保安制度
第一條調度員工作期間要穿戴符合公司規定的勞保服。
第二條對各車間員工的勞動保護用品的佩帶情況,進行檢查。
第三條在日常組織指揮生產的同時,必須以安全注意事項為前提,做到安全調度。
第四條對化產區域和焦爐地下室,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嚴禁有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存放,杜絕無安全防護措施的動火作業,且安全監控設施和消防器材要確保完好有效。
第五條每周組織一次安全文明衛生大檢查,對各車間的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的配備情況、完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第六條對車間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通知車間主管負責人,制定措施進行整改,并且跟蹤檢查整改完成情況,做到隱患徹底消除。
第七條發現“三違”和其它險情或不安全因素時,要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制止,并督促迅速消除。
第八條不定期的對各車間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檢查。
第九條查看各車間危險源管控是否有效,安全操作規程落實是否到位,所屬車間的生產區域是否有外來人員進入。
第十條發生安全事故立即組織搶救,第一時間向廠部以上領導匯報情況。
第十一條在深入各工段檢查生產的同時,要對違反勞動紀律和違反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作業人員,及時制止,并對其進行現場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要時常向各班組交流推廣先進的安全生產事跡和防范措施。
第十三條對各車間、班組所發生的各種事故,要深入現場調查研究。并及時向有關領導或部門匯報。遇緊急情況時,經受權,可直接對廠里的人力、物力和公司車間進行調配。
第十四條對公司或上級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安全管理規定,有義務對各車間、班組進行傳達和貫徹,并且對貫徹情況要進行落實。
篇3:保安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保安服務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公司財務管理,加強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堅決維護財經紀律,切實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力保障保安事業的健康發展,特制定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一、財務公開的目的:
堅決維護財經制度的嚴肅性,認真進行規范化管理,堅持財務透明、公開,厲行節約,堵塞漏洞,禁止奢侈,反對浪費;量入為出,保證重點,兼顧一般,激發職工群眾當家理財的積極性;從源頭上預防和遏止不正之風,提高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密切干群關系,促進保安隊伍建設,維護張店保安的良好社會形象。
二、財務公開的內容:
1、企業正常收支及專款、專項資金;
2、營業外收入;
3、資金借入、貸款和借出、雜帳、壞帳損失;
4、績效考核獎懲、勞務報酬和津貼的分配制度;
5、工資及各種保險費用;
6、賠償金及公務接待費用;
7、重要財產、物資的購置和損失;
8、集體和個人福利待遇、分配情況;
9、建設工程項目或較大修理項目經費落實情況;
10、其他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經濟事項。
三、財務公開的形式:
1、績效考核獎懲、油料、維修費用等在公開欄公開;
2、職工福利待遇、企業公關費用等通過一定的會議形式公開;
3、企業經費的總體運行和具體收支數據采用報告制形式,由財務公開監督組織利用有關會議向全體職工報告公開;
4、對干部收入、提成、補貼、獎懲的規定,采用書面形式進行公開;
5、其他合適的公開形式。
四、財務公開的時間:
主要采取定期公開和不定期公開的方式。財務收支年初要公開收支預算計劃,年終要公開財務收支決算;與財務有關的其他事項的公開時間,應根據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及時公開。
五、財務公開的組織實施:
1、公司成立財務公開監督小組,工會主席張艷榮同志任組長,其他組成人員由部門按1%的比例推選,其中職工代表人數應占多數。
2、財務公開審議每年進行兩次,由公司職代會組織進行。
3、公司下屬企業的財務公開工作參照本制度執行。
201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