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末次放頂業務保安制度
1、總則
1.1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第一”的方針,切實抓好回采工作面初(末)次放頂管理、方針頂板事故的發生,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根據煤炭行業頂板管理的有關法規、規定,制定本規定。
2、組織領導
2.1抓好初(末)次放頂管理,嚴防頂板事故的發生,是確保礦安全生產的關鍵之一,礦領導要把頂板管理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礦每年要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專業會議,每季要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分析會,總結交流頂板管理的經驗教訓,研究改進有關初(末)次放頂管理的技術問題。
2.2建立健全各級領導的初(末)次放頂管理崗位責任制。
?1)礦長對初(末)次放頂管理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負責配備生產和采掘區隊的干部,落實崗位責任制,審查年度頂板管理計劃,每年召開一次初(末)次放頂管理專業會議,對重大頂板事故組織追查和處理。
?2)生產副礦長對初(末)次放頂管理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負責組織成立回采工作面的初次放頂和收尾領導小組。及時解決初次放頂和收尾期間存在的頂板管理問題。組織每月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質量檢查驗收。
?3)礦總工程師對初(末)次放頂管理負技術領導責任,負責主持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及專項《全技術措施》的會審。直接負責初(末)次放頂技術管理工作,負責組織編制年度初(末)次放頂管理工作計劃、安全技術措施,領導礦壓監測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初(末)次放頂管理分析會,檢查初(末)次放頂管理計劃和有關規定的執行貫徹落實情況,做出改善初(末)次放頂管理的決定。
4)業務科室要做好本職工作,搞好業務保安。生產技術科要加強采煤工作面的地質工作,摸清構造變化,及時進行地質預報,防止地質構造變化引起頂板事故。生產技術科負責初(末)次放頂管理和礦壓監測工作的日常技術管理工作,編制初(末)次放頂的安全技術措施。認真審核《作業規程》和補充安全技術措施。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頂板管理。安監科負責對采煤工作面初(末)次放頂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工作面有無規程措施和是否落實兌現。通風區和生產技術科及時組織初(末)次放頂事故的追查和處理
3、作業規程的編制、審批與貫徹
?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是采煤工作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技術文件,是施工依據,具有法規性質,是領導安全生產和科學管理的依據,是貫徹落實初(末)次放頂管理工作的具體保證。
1)每一采煤工作面都有必要依據礦規定的《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編制作業規程,作業規程、補充措施要具有針對性、嚴密性?,F場條件變化時,要及時修改、補充有關技術安全措施。
2)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要嚴格遵照礦《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管理規程》的審批權限進行審批。
3)對已批準即將實施的作業規程和措施,隊領導要負責組織全隊干部職工學習、考試。對缺勤和考試不合格人員要進行補課、補考。中途調進人員首先要進行規程和補充措施的學習和考核,做到人人要掌握,未經貫徹和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從事井下工作。采煤作業規程每月必須重復學習、貫徹一次。
4)作業規程和補充措施的貫徹考核情況(貫徹實際、人員組織負責人、考試結果)必須有詳細的記錄,以備檢查。
5)嚴禁無規程作業和沿用套用老規程。
6)工作面遇地質條件變化、過老空或頂板懸頂面積過大等特殊情況要補充加強初(末)次放頂管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7)隊長必須嚴格按規程和補充措施組織指揮生產。工程技術人員和安檢人員負責監督檢查。
4、特殊頂板管理
4.1加強礦壓觀測工作。通過礦壓觀測,制定相應的頂板管理措施,防止重大頂板事故的發生。加強采煤工作面的兩口(即上、下出口)、兩線(煤壁線、放頂線)等部位的頂板管理,加強礦壓觀測及冒頂、片幫事故的分析和防治工作。
4.2對破碎頂板,要加強煤幫管理和梁前頂板維護,采取及時支護、帶壓移架、減少空頂時間。單位工作面對頂板空頂處要采取提前掛梁、背嚴實等有效措施,防止冒頂事故的發生。
5、初次放頂
1)加強初次放頂工作,在初次放頂期間,應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2)回采工作面初放要成立以生產副總為組長,總工程師任副組長的初放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礦生產技術科長、調度主任、通風區部長組成。及時檢查檢測支架(支柱)受力情況,凡初撐力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補液,確保初支撐符合規定要求。
6、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管理:
1)上下出口往外二十米范圍內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米,超前支護必須用較接近頂梁、雙楔梁或“一梁不少于三柱“的II梁加強支護,其數量、規格以及頂梁距上下幫的距離要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兩道前排數、超前距離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得違反《煤礦安全規程》。超前單位液壓支柱的處支撐力不少于50KN。
2)工作面兩端都應采用雙梁或“一梁不少于三柱“的II梁架設出口抬棚,并在作業規程中明確抬棚數量、規格、棚間距、抬棚距工作面煤幫的距離、操作方法、單體支護密度和質量要求,單體液壓支柱初撐力不少于50KN。
3)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放頂線要與工作面放頂線齊,不得滯后。工作上下出口放頂線滯后工作面切頂線時,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4)有條件的工作面要采用端頭液壓支架。
7、工作面收尾
7.1工作收尾前,生產技術科必須在工作面上、下順槽標出設計停采線位置,采煤隊依設計停采線將工作面調直,經礦驗收合格后方能收尾。嚴禁將工作面采過停采線或不到停采線,任意增減煤柱尺寸。
?7.2采煤工作面收尾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內容包括鋪網、聯網、上鋼絲繩、加強支護、頂板管理、質量要求等、綜采工作面的安裝和拆除,還必須編制安裝和回撤作業規程。
8、采煤工作面頂板監測與管理
8.1根據《煤礦安全規程》、《采掘工作面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礦要制定符合生產實際的采掘工作面頂板監測與管理方法。
8.2為了強化采煤工作面頂板監測與管理工作,生產技術要配置專職人員與監測設備,負責采煤工作面頂板監測工作的日常管理、監督、檢查與考核,負責監測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要對采煤工作面頂板監測和重點區域進行分析和預報,提出處理建議。現場頂板監測人員由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對監測人員要進行培訓,責任到人,進行考核。
8.3強化采煤工作面的初(末)次放頂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面要重點加強初次放頂期間、過斷層的地質構造帶、工作面收尾等生產環節的頂板管理;加強對破碎頂板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建立初撐力保證體系。
8.4加強監測儀器、儀表的采購、使用、維護與管理,確保監測結果準確可靠。
篇2:采煤隊放頂工崗位職責
1、放頂前先檢查工作地點周圍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如有隱患及時處理,排除隱患后再開始作業。
2、根據情況準備放頂工具和備用材料。
3、對放頂地段支柱要進行二次注液,并打抬棚加固。
4、對舍幫進行間隔打眼,根據舍幫頂板情況控制眼深和裝藥量,裝藥前必須檢查舍幫瓦斯濃度情況,是否可以裝藥放炮,如有不安全因素,先處理后開始工作。
5、放炮必須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
6、放炮后及時對放頂區域進行全面檢查,觀察舍幫是否來實,是否有其它異常(歪旋、柱子竄口、竄矸等),若有異常必須及時處理好,后把舍幫打嚴。
篇3:條采煤隊放頂煤工崗位職責
1、準備好作業工具和支護材料,檢查工作地點是否有不安全因素,若有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
2、放煤前先將工作地點清理至作業規程要求的高度,亂料碼放好,以保持后路暢通。
3、工作地點的支柱必須二次注液,放煤前要清理好退路。
4、放頂煤時必須二人作業,一人放煤,一人觀山,放煤點的間距一般在8——10m,多輪多放、均勻、等量從底板一側向頂板一側進行。
5、放煤期間,如有大煤塊或大碴堵住舍幫,用大錘或煤槍將碴塊破碎放出來,煤拉走,碴撿出來,隨后再裝舍幫。
6、不準落壓下煤,更不準摘舍幫腿下煤。
7、放頂煤時,放煤口要設攔口,且必須把舍幫煤下凈,底煤挖凈。
8、放煤后及時將放煤口用木料、笆片、椽子等攔嚴,防止矸石竄入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