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礦煤礦規程措施管理制度

某礦煤礦規程措施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339

一、總?則

1、隨著礦井建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按照正規作業標準化、非正規作業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實現閉合管理、持續改進的目的,特編制本制度。

2、礦井建設成立以總工程師為核心,業務副總、業務科室及基層隊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管理體系,負責規程措施的管理。

二、作業規程管理

(一)作業規程總體要求

1、采掘工作面投產、開工前必須有批準的作業規程;工作面安裝、拆除必須有批準的作業規程;礦井運輸和采區運輸必須有批準的作業規程。

2、作業規程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執行。

3、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的規定作業。

(二)作業規程的編制

1、作業規程編制前由生產科根據生產銜接計劃或現場實際要求提前一個月下發《作業規程編寫通知單》。施工單位必須5天內完成資料收集工作,在20天內編制完成,25天內完成審批,28天內完成貫徹學習并將學習記錄及考試成績單報生產科。

2、《作業規程編寫通知單》下發2天內,由生產科組織各單位完成現場調研工作。

3、作業規程必須由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編制要以《煤礦安全規程》、各工種技術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工作面設計、地質說明書等相關規定為依據,編制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工藝和作業程序及各工序的安全要求,必須熟悉機電設備的規格、性能,必須熟悉采區及工作面的供電、供水、通風、運輸等系統。

4、作業規程按照《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編寫,內容全面、語句通順、文字精煉、思路清晰、結構緊湊、邏輯性強,圖紙簽字齊全,能夠切實指導現場施工作業;不得出現錯別字、語句不通、內容缺項等錯誤,內容不得違反現行《煤礦安全規程》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5、作業規程編制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合理進行勞動組織,實現正規循環作業。

6、作業規程編制編制要明確風險點、風險因素、及管控措施。

(三)作業規程審批

1、作業規程會審前,編寫單位必須組織本單位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內部審核,審核修改后報各生產科各專業副總及業務科室傳審。

2、生產科收到作業規程2天內必須組織會審,要求會審人員與傳審人員一致。會審人員由各專業副總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由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主持,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必須參加,沒有專業副總工程師的由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參加。主管業務科室必須要對規程措施進行審核。

3、采區首個采掘工作面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作業規程會審必須由總工程主持審查,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及業務科室負責人必須參加。

4、作業規程編制人、隊組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負責在會審時記錄和解釋各專業提出的意見。

5、會審作業規程必須對規程規定的內容全部仔細審查一遍,并要針對出現的不足及問題,提出會審意見。

6、作業規程會審后3天內必須完成審批,審批原則“誰會審誰審批誰簽字”。

7、作業規程審批簽字完成后,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8、因故不能參加作業規程會審的業務副總必須提前向生產科請假,同時安排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參加,但必須在審批表上簽字。

(四)、作業規程貫徹、學習

1、正式開工前,施工隊組必須完成組織有關作業人員進行集中貫徹學習。

2、學習記錄規范、齊全,所有學習人員在《規程措施學習記錄本》上有序簽字,不得有代簽、重簽、補簽、漏簽現象。

3、作業規程學習后,必須組織有關作業人員閉卷考試,成績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缺考或考試不合格者必須補考,補考仍不合格者嚴禁從事該項施工作業;考試、補考成績應及時填入《規程措施考試成績表》和《規程措施補考成績表》中。

4、凡批準正在使用的作業規程,每月至少貫徹一次,每月進行一次考試,并有貫徹、學習記錄及考試卷可查。

5、因故停工工程,再次恢復施工時,必須有復工報告,可以使用原有規程,但必須重新貫徹學習。

6、作業規程的貫徹、學習由安監科負責監督。

(五)、作業規程補充、復審

1、規程措施在使用過程中,每1-2個月由生產科組織一次復審,復審要建立臺帳。

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重新補充編寫作業規程。

①地質條件和圍巖有較大變化。

②改變了原巷道規格和支護形式。

③改變了施工工藝和主要施工工序安排。

④原作業規程與現場情況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3、作業規程復審及補充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與作業規程審批相同。

4、作業規程復審和補充措施必須進行貫徹學習,要有學習記錄。

(六)、其它規定

1、作業規程(包括復審、補充措施等)原件(含紙質和電子版兩種)審批完成后報總工辦存檔,紙質原件在完成施工后保存期為二年,電子版永久保存;

2、施工隊組和業務科室使用的復印件,當工程施工完畢后,規程措施相關資料由使用部門內部保存,保存期限為一年。

3、作業現場必須放置一份內容齊全的規程措施及相關資料復印件供現場學習及檢查人員檢查,并由專人妥善保管。

4、作業規程編制時,必須到總工辦進行編號、封面蓋章、備案,沒有編號、封面蓋章的規程措施禁止發放。

5、各施工單位必須建立作業規程措施檔案,其中包括:①作業規程管理制度文件;②作業規程措施、補充措施、復審表、發放登記表;③編寫基礎資料,如編寫通知單、現場調研報告、設計說明書、地質說明書、地質預報、有關圖紙等;④考試卷及考試成績登記表;⑤學習記錄;⑥規程措施檢查記錄;⑦其它有關規程措施方面的資料。要求各部分內容分別建立紙質和電子臺賬,由技術員負責分類集中管理,各種記錄臺帳必須及時更新。

三、安全技術措施管理

(一)安全技術措施管理總體要求

1、安全技術措施能夠對單項工程施工過程的安全和技術進行指導。

2、安全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地編寫,條理清晰,文字簡練,且必須保證各道工序安全生產。

3、安全技術措施貫徹不少于三個班的時間,貫徹由隊長組織,隊技術員負責具學習貫徹,并有學習貫徹記錄。

4、安全技術措施誰施工誰編寫,但必須由專業技術員編寫。

5、安全技術措施由專業副總工程師負責審批,各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參加審批,但較大的工程或特殊的安全技術措施,需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6、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到總工辦進行編號。

(二)安全技術措施管理

1、采掘工作面遇地質構造、過空巷、探放水時必須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2、掘進(開拓)工作面開口、貫通、巷道維修及小型單項工程必須補充安全技術措施。與主要回風巷、采空區貫通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明確現場指揮的科隊干部,必須報總工程師批準。

3、采煤工作面支護變更、初采、收尾、調斜、過壓力增大區域或破碎帶等情況,必須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4、有計劃停風、密閉采空區、改變通風系統及特殊情況下的瓦斯治理等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5、采區、整個礦井等大的通風系統調整前,必須制定通風安全技術措施。改變采區或工作面通風系統須報通風副總工程師負責人批準,整個礦井的通風系統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6、有計劃的停電停風必須有專項通風安全技術措施;停風區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必須制定排放瓦斯、CO2措施,必須經機電技術負責人、通風技術負責人審核,報總工程師批準。

7、對重大的通風、瓦斯問題進行處理,應及時制定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8、停電檢修工程、因拆裝機電設備而變更負荷的工程、拆裝移挪局扇等工程需要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措施要繪制供電圖和設備布置圖并附到措施后面。

9、影響范圍在一個采區內的機電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機電科、安監科、調度室、生產科、地測科等專業副總工程師或部門負責人審批后方可實施。影響范圍在一個采區以上的機電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10、在礦井的各運輸區段必須有針對性的專業運輸安全技術措施,措施中必須明確地寫出設備運輸環境的技術參數,明確技術管理要求和運輸能力的核定驗證,同時要寫出明確的操作運行具體方式和要求,并對操作中涉及的安全方面作專門的規定。

11、主運輸系統進行擴建、延伸和系統改造,操作技術工藝變化之后,必須及時對相應的規程措施更改和完善,并重新進行審批、學習和執行。

12、主運輸系統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對煤倉的管理、崗位的聯絡、匯報有明確的規定,保證運輸系統的合理性、安全性。

13、當運輸系統在設備及環境發生改變或增加運輸區域時,重新編制審批運輸作業規程或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4、全礦井計劃停電檢修、井下施焊、主要大巷改變方位及傾角等重大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四、考核辦法

1、未及時下發《規程措施編寫通知單》且影響生產的,罰主管業務科長300元。

2、主管業務科室沒有及時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現場調研或調研后沒有及時出具調研報告的,罰主管業務科長300元;接到調研通知而沒有參加調研或調研后不出具調研意見的,罰責任科室科長300元。

3、作業規程或措施會審,技術性工作會議,必須參加的部門或人員,遲到一人,罰責任人或責任科室科長100元/次;曠會一人罰責任人或責任科室科長200元/次;未經同意中途離會或雖經同意離會但未安排本科室其他技術人員代替會審的,按曠會處罰。

4、作業規程或措施會審時,由于編寫單位未按時到會導致會審無法進行或會審人員半數以上認為需重新編制的,罰技術員500元,施工單位主管領導1000元,主管業務科長300元。

5、規程措施會審后,沒有在規定日期內完成審批的,由此影響生產的,按實際影響天數罰施工單位負責人1000元/天。

6、規程措施審批過程中擅自代簽的,罰技術員500元/次,罰施工單位主管領導1000元/次,因此造成惡劣影響的,加倍處罰。

7、各專業科室技術人員必須參加安監科組織的規程措施貫徹學習檢查(地面、井下),無故不參加的,罰責任人100元/次,罰責任科室科長200元/次。

8、規程措施貫徹學習記錄不規范,罰技術員50元/處,罰施工單位主管領導100元/處;規程措施貫徹有關資料保存管理不善出現丟失的,罰技術員500元/次。

規程措施貫徹學習記錄不規范,包括以下情形:

(1)應學人數、實學人數、補學人數沒有填寫或不對應;

(2)沒有執行“有序簽字”;

(3)未使用黑色中性筆簽字;

(4)多余空格未劃掉;

(5)學習記錄內容不全;

(6)記錄書寫不認真;

(7)記錄本保存不完整;

(8)未學人員沒有注明原因;

(9)其它不符合要求的現象。

在連續兩次規程措施貫徹學習檢查中相同問題重復出現,對相關人員進行加倍處罰。

9、規程措施貫徹學習沒有完成而開始施工,罰款施工單位5000元/次;每月未對在用的規程措施進行貫徹學習考試,罰技術員500元/次,罰施工單位主管領導1000元/次。

10、每月在用規程復審后,必須在2日內發放完畢,逾期未完成的,罰技術員300元/次,施工單位主管領導600元/次。

11、規程措施中出現錯別字,罰技術員10元/字,施工單位主管領導20元/字。

12、每年十二月,召開規程措施評審會。會議由總工辦組織,總工程師主持,各相關業務副總工程師、業務科室科長或主要技術負責人參加,對各施工單位參評規程措施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報送處長同意后,對編制、審核、組織、管理優秀人員將進行表彰獎勵。

13、其它未盡考核事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篇2:煤礦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總則

1.1為了進一步強化和規范技術管理,科學組織和管理生產、推進全礦井技術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安全生產和長治久安,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2《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是明確各級安全技術管理權限責任和具體實施方法的一個管理制度,要明確審批的內容、時間、層次、審批人等。

1.3《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不得越權越限。

1.4各級審批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素質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審批程序,嚴把安全技術關,確保各種安全技術措施周密、準確、齊全,具有嚴肅性和有效性。

?2.安全技術審批內容

2.1礦井實施通風系統改造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2.2改變礦井主要通風系統和采區以上通風系統時,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總工程師審批。

2.3礦井年度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報告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核匯總,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和董事長簽批后上報焦煤集團公司復核,最后上報省局進行批復。

2.4礦井必須制定主扇停電停風應急預案并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報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5礦井年度反風演習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提前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總工程師審批。

2.6礦井主扇風機因故不能按期進行反風時,必須上報集團公司,由通風、機電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7礦井主通風機因故單機運轉時間超過一周的,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上報集團公司,由機電、通風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有計劃長時間停運主扇及啟運新主扇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機電、通風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8掘進巷道瓦斯積聚或貫通已封閉的停采區,瓦斯濃度超過3%,排放路線長,影響范圍大,排放瓦斯風流切斷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其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2.9排除封閉的瓦斯尾巷、情況不明的巷道、老空區、火區等處的瓦斯時,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2.10礦井改變瓦斯抽放工藝和抽放方法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2.11采煤工作面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實行煤體注水時,必須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12礦井啟封已熄滅的火區,報廢原有的防滅火系統時,必須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3采煤工作面結束后,因故不能在45天內撤出一切設備并對采空區進行永久封閉的,必須制定防火安全技術措施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4其它施工作業過程中涉及“一通三防”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

2.15重要的貫通施工,必須編制測量設計,由礦總工程師審核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

2.16采區設計和綜采工作面設計的地質說明書,由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7探查水壓大于2MPa的探放水工程設計,須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地測部門審核,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18礦井生產能力發生變化時,必須完善能力核定的各種資料,報集團公司審核后上報焦煤集團公司復核,最后上報省局進行批復。

2.19地面建筑物、水體、鐵路以及礦井主要大巷設計保安煤柱時,必須進行相關測量,并編寫設計上報集團公司,由地測處審查后報山西省煤炭工業局批準。

2.20煤礦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處理計劃,報集團公司安監局審核備查。

2.21主要機電設備的檢修及改造工程,其安全技術措施和方案應由單位分管機電的負責人和礦總工程師審批后,上報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分管機電的副總經理、機電技術負責人、機電處、安監局審批后方可施工。

2.22防爆設備主體結構的改造,必須上報集團公司并通過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審批后方可進行。

2.23煤礦機電設備各項目的檢修和改造工程,應嚴格實行審批制度。

2.24煤礦單項建設工程由建設單位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組織有關部門共同會審,由分管基建的副總經理簽發批復后執行。

?3.規程措施編制與審批規定

3.1單項工程、單位工程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

3.2工作面出現地質變化,掘進開口貫通,回采安裝,初采初放,末采回收以及對原規程內容做修改時,必須編寫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3.3規程及措施編制前,技術員應積極收集圖文及現場資料,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必要時由總工或生產技術部門組織現場辦公確定方案,力求使規程、措施符合實際。

3.4編制規程措施需要有關資料時,生產技術部門提前給有關單位下達委托書,被委托單位必須在規定時間將資料提供給技術員,所提供的資料必須做到準確可靠。

3.5規程、措施編制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規定,做到科學合理,符合客觀條件,內容齊全,圖文清晰。

3.6作業規程必須于投產(或開工)前半個月編寫完畢。工作面遇特殊情況時,補充措施必須在當日完成。

3.7作業規程編寫結束后,先由專業技術負責人認真審核,修改補充后方可會審。

3.8規程初審結束后,由生產技術部門牽頭,總工程師等有關領導參加,組織安監部等業務部門進行會審,會審意見作為規程內容單獨列出。采、掘開作業規程及重要的施工措施不準以傳閱方式審批,必須組織會審。

3.9規程會審必須有生產技術科、地測科、調度、機電區、運輸區、通風區、標準化、供應、勞資、運銷、安監部、計劃、企管、施工隊長、副總、總工及其它有關公司領導參加,要嚴格把關,堅持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

3.10采、掘施工措施必須有審核,生產技術科、調度、安監部、總工程師簽字,涉及通風、機電、運輸等部門時,必須有上述單位負責人簽字。

3.11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生效,總工程師外出時由總經理指定人員審批。部門審批人員外出時由總工指定人員負責審批。

3.12作業規程、技術措施審批后,任何人不得隨意修改。

3.13生產技術科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安全、調度、施工單位、副總、總工)參加每月召開一次規程復審會,對在規程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分析,并補充相應措施,保證正確指導生產。復審意見報總工程師審閱,由組隊貫徹執行。

3.14施工中遇特殊情況技術員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以便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

3.15生產技術部門、安監部要定期與不定期組織人員到現場檢查規程、措施執行情況。

篇3:煤礦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

1?總則

1.1為了進一步規范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以下簡稱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管理,加強技術基礎工作,指導生產實踐,促進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1.2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由礦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負責,做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1.3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完畢后,由礦總工程師簽字后實施。分管礦長負責組織實施,安全礦長負責現場監督落實。

1.4作業規程和措施審批完成后,由礦生產技術科將文本和電子文檔存檔。存檔的作業規程和措施文本、電子文檔不得隨意修改。

1.5作業規程和措施發放要執行收發文登記制度,收發文部門由接收者和發放者本人簽字。

1.6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貫徹學習。否則,嚴禁開工。

1.7施工區隊長是作業規程、措施執行的第一責任者。

1.8安檢科要把作業規程、措施貫徹執行情況作為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生產過程中現場與作業規程、措施內容不符的,要責令及時整改;作業規程、措施內容不能滿足現場需要的,要及時補充、修改;對違反作業規程、措施施工造成事故的,要嚴肅查處。

1.9每年度要組織一次作業規程檢查、評比活動,總結經驗,提高作業規程的編審質量。

2?作業規程編制及審批

2.1作業規程編制

2.1.1作業規程和措施編制內容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章和相關技術規范。同時,必須遵守煤礦各工種操作規程及集團公司的相關規定。

2.1.2作業規程的編制,應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采用先進的勞動定額和合理的勞動組織,提高單產單進水平,降低成本。

2.1.3必須嚴格按照“一工作面、一規程”的原則編制作業規程,不得沿用套用作業規程。

2.1.4作業規程的編制由區隊主管技術員負責。作業規程編制要做到內容齊全,語言簡明、準確、規范,圖表、圖面清晰、圖例規范、按章節順序編號,使用計算機編制和管理。

2.1.5作業規程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編制指南》進行編制。需增加六大安全避險系統的相關內容,且獨立成一節。

2.1.6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應具備下列文件、資料:

(1)已批準的有關設計(包括防沖、防火、防突等專項設計)文件、資料;

(2)由地測部門提供的經過批準的地質說明書;

(3)同一煤層鄰近工作面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結果等資料;

(4)由通風部門提供的工作面通風設計、通風系統圖、通風瓦斯管理措施、瓦斯監控系統圖及瓦斯斷電控制系統圖;

(5)由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設計、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相關資料;

(6)國家、省、集團公司、區域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7)相關科室提供的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圖。

2.1.7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具備下列圖紙:

(1)工作面平面布置圖;

(2)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八倍采高范圍內);

(3)工作面地質平面圖、剖面圖;

(4)工作面支護剖面圖、平面圖(1:50);

(5)工作面上下端頭及兩巷超前支護平面圖(1:100)、剖面圖(1:50);

(6)設備布置示意圖,供電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7)通風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8)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防塵系統示意圖;

(9)瓦斯抽放系統、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示意圖;

(10)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裝藥結構示意圖和爆破說明書;

(11)避災路線示意圖(分別注明水、火、瓦斯等災害路線)。

(12)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圖。

2.1.8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的編制,應具備下列文件、資料:

(1)經過審批的工程設計;

(2)防沖、防火、防突等專項設計;

(3)地質部門提供所掘巷道的地質說明書及平面、剖面圖;

(4)通風科提供的局部通風機選型設計;機電科提供的局部通風機供電設計;

(5)鄰近采區或工作面的礦壓觀測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2.1.9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具備下列圖紙:

(1)巷道布置平面圖、剖面圖;

(2)部分地層綜合柱狀圖;

(3)地質平面圖、剖面圖;

(4)巷道支護斷面圖(1:50)、平面圖(1:50);

(5)臨時支護平面圖(1:100)、剖面圖(1:50);

(7)掘進機截割順序圖;

(8)設備布置示意圖,供電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9)炮眼布置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裝藥結構示意圖和爆破說明書;

(10)通風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11)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防塵系統示意圖;

(12)抽放瓦斯系統、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示意圖;

(13)避災路線示意圖(分別注明水、火、瓦斯等災害路線);

(14)六大避險系統示意圖。

2.1.10《煤礦安全規程》中明文要求在作業規程中規定的內容,必須在作業規程中規定;上級文件中已明確規定的,且又屬于在作業規程中必須執行的條文,只需在作業規程中標明該條文的條、款號,在學習作業規程時一并貫徹;未明確規定的,而在作業規程中必須執行的內容,必須在作業規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確規定。

2.1.11作業規程與制定的專項措施相關的內容,可在作業規程中簡要說明。

2.1.12采用對拉、順拉等方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時,應視同一個采煤工作面編制作業規程,必須明確規定相關內容。

2.1.1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制定的專項措施中明確相關的技術參數、施工工藝和施工要求。

2.2作業規程審批

2.2.1作業規程的審批,由礦總工程師負責;作業規程編制完成后,由生產技術科負責人或分管副總審閱簽字,報礦總工程師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集體會審;

作業規程會審由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開拓、機電等相關副礦長及副總師及生產技術、通風、機電、安監、運輸、地測、煤質、生產區隊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及規程編制者參加;作業規程會審后,要將會審意見填寫在會審表中,參加會審人員本人簽字并簽署意見,最后由總工程師簽批。

作業規程審批卡原件由生產技術科保存,作業規程裝訂過程中附復印件;

作業規程會審時提出的修改意見,編制人員應及時進行修改;會審人員認為規程不合格時,必須重新編制,重新審批;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在開工前15天審批完畢,開工前10天發放到相關單位。

2.2.2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完成作業規程編制后,應征求區隊負責人的意見,獲得同意并簽字后,上報審批。

2.2.3作業規程會審意見必須打印,嚴禁出現手寫稿,并將會審意見附在作業規程正文前頁。

會審完畢的作業規程由編制人對會審意見逐條進行落實,并提出落實意見,經分管礦長和礦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實施,總工程師或分管礦長出差期間可由礦長指定的其他礦領導代簽,總工程師或分管礦長返回工作崗位后3天內應補簽。

2.2.4為提高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會審質量,對參加審批人員資質進行明確規定,除礦副總工程師以上領導外,其他單位參加會審人員應為副科級以上或具有中級職稱以上人員。

2.3作業規程審批各科室權限及職責

2.3.1地測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概況、工作面位置、井上下關系、井上下位置關系、煤層及頂底板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瓦斯地質、影響回采的其他因素、儲量及服務年限、供排水系統、緊急避險系統、防治水及相關水災措施及圖紙的審批工作。

2.3.2生產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儲量及服務年限、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回采工藝、鑿巖方式、支護設計、工作面頂板控制、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頂板控制、礦壓觀測、勞動組織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緊急避險系統、頂板管理及防范措施及圖紙的審批工作。

2.3.3機電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供排水系統、設備配置、運輸系統、供電照明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機電運輸及相關防范措施及圖紙的審批工作。

2.3.4通風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一通三防、爆破作業、安全監控、緊急避險及相關防范措施及圖紙的審批工作。

2.3.5防突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壓風自救系統、緊急避險系統、防突及相關防范措施及與圖紙的審批工作。

2.3.6調度室負責對作業規程中通信系統、運輸系統、緊急避險及相關防范措施的審批工作。

2.3.7煤質科負責對作業規程中煤質管理及相關防范措施的審批工作。

2.3.8安檢科負責對災害應急措施、安全技術措施、職工自救互救、緊急避險系統等相關防范措施的審批工作。

2.3.9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采取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一旦由于審批不嚴而導致事故的,將根據已劃分的科室負責審批內容與職責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給予相應處罰。

3?作業規程的管理

3.1作業規程貫徹學習

3.1.1審批后的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在施工前向所有參加施工的干部職工進行貫徹。由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主持,技術負責人負責貫徹。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后,參加學習人員必須簽字,簽字名單底稿由本隊留存,同時將復印件報生產科等相關科室備案。

作業規程由組織審批單位命題進行書面考試,考試成績(副隊長和班組長的考試成績必須達到90分以上)合格的人員方準上崗作業。對作業規程(措施)貫徹時缺勤、缺考及考試不合格人員,必須進行補貫徹、補考試,且單獨注明,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從開始生產之日起,以后每月對作業規程重新貫徹學習一次,并做好貫徹記錄。月度作業規程貫徹時缺勤人員必須在下一班上崗前進行補貫徹、補簽名,否則,不得上崗。

3.1.2作業規程貫徹學習,要記錄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每人學習時間不得少于4學時。

3.1.3作業規程貫徹學習,同時要貫徹《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中有關條文,以及國家、省、集團公司與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內容有關的規定和制度。

3.1.4作業規程貫徹學習考試試卷要規范,統一印制,評分標準明確,嚴格按評分標準進行閱卷,不得隨意操作。考試試卷要保存完整,不得涂改。考試成績要登記在作業規程措施貫徹記錄表上,并由學習者本人簽字確認。

3.1.5采、掘工作面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重新進行作業規程貫徹學習,并由本人簽字:

(1)采、掘工作面停產超過一個月的;

(2)采、掘隊到別的工作面過渡生產,間隔時間超過一個月又重新回到本工作面作業的;

(3)采煤工作面因地質構造影響跳采的;

(4)作業規程內容修改的;

(5)采、掘工作面更換施工單位的(同時要進行規程考試)。

3.1.6一個施工單位分多個施工地點作業,區隊所有管理的人員都要參與學習本單位所有施工地點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

3.1.7規程措施貫徹記錄復印件必須在貫徹后2日內報送相關科室;作業規程及措施執行過程中的補充貫徹記錄復印件和作業規程月度貫徹記錄復印件必須于每月5日報送相關科室。

3.2作業規程執行

3.2.1作業規程的落實執行由施工區隊隊長負責,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組織施工。

3.2.2施工過程中,所有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作業規程和措施規定,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發現作業規程和措施不符合現場客觀條件、不具有可操作性或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向牽頭科室反映,提出修改建議或意見。

3.2.3安檢科負責作業規程的現場監督落實,對作業規程執行情況負監督檢查職責,發現違反作業規程進行生產的,要責令停產整改。

3.2.4礦分管領導負責作業規程的組織實施,總工程師及生產技術科和工程技術人員對作業規程負技術責任,并應對作業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并提出指導意見。

3.3作業規程月復審

3.3.1作業規程月復審由礦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負責,發現問題要及時修改補充,將復審意見附到規程后面或另行建檔管理。

3.3.2作業規程復審由生產技術科負責組織,生產、地測、安檢、調度、通風、機電、防突施工單位等部門相關人員參加。

3.3.3作業規程復審要提出復審意見,并由參加復審人員本人簽字。復審意見填寫在《作業規程復審記錄卡》上,并由參加復審人員及礦總工程師簽字。施工單位必須及時對復審意見進行貫徹,作業規程復審意見貫徹可以與月度作業規程貫徹一并進行。

3.3.4作業規程復審記錄一式兩份,由生產技術科和施工區隊各保留一份。

3.3.5作業規程在復審時,提出的修改補充意見與原作業規程有矛盾的,或審查認為規程不合格的,該作業規程必須重新編寫、審批、學習和貫徹。

3.4作業規程補充修改

3.4.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需及時對作業規程進行補充修改:

(1)現場地質條件與提供的地質說明書不符的;

(2)現場采用的生產工藝與作業規程不符的;

(3)采煤工作面支護參數以及進、回風巷加強支護及超前支護方式改變的;

(4)采煤工作面因地質構造影響需要改造的;

(5)采煤工作面變更停采線的;

(6)掘進工作面變更斷面或支護參數的;

(7)發現作業規程有遺漏的;

(8)其他需要修改、補充內容的。

3.4.2采、掘工作面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重新編制作業規程:

(1)地質條件和圍巖有較大變化;

(2)改變了原施工工藝和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業規程與現場情況嚴重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3.4.3作業規程印發后發現內容錯誤,需修改補充時,要另行編制后將原規程替換,也可在作業規程后附勘誤表,不得在正文中直接涂改,同時要將勘誤表發放到相關部門。

3.5其他規定

3.5.1采掘工作面生產施工結束后,應寫出作業規程執行總結和工作面生產指標、經濟指標分析報告,送交礦生產技術科,連同作業規程、修改補充措施、圖紙等技術資料、文件一起存檔。存檔的作業規程文本、電子文檔不得修改,一般保存5年以上。

3.5.2每月由生產技術科、安檢科對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簽字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對管理不規范,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并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進行處罰,施工單位對存在問題要及時整改。

3.5.3各生產科室應把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貫徹執行情況作為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組織生產技術、安檢、通風、機電運輸等部門對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及其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發現生產現場不按規程規定組織生產,應責令及時整改;如有規程不能滿足現場生產需要的情況,應責令其及時補充、修改規程,并履行審批和貫徹程序。

4?作業規程檢查考核評比

4.1作業規程檢查評分標準

4.1.1根據作業規程編制內容,滿分為100分,其中封面和目錄5分,會審簽字及會審意見10分,作業規程編制內容60分,貫徹記錄及考試10分,復審意見5分、安全技術補充措施10分,具體評分標準見新安煤礦采掘作業規程檢查標準及評比辦法。

4.2作業規程檢查考核評比

4.2.1根據檢查評分,將作業規程分為三個等級,其中90分以上(不含90分)為優秀、70-90分為合格(不含70分),70分以下為不合格。

4.2.2各單位每年評比一次作業規程,對于考評為優秀的作業規程相關人員進行表揚獎勵。對于考評為不合格的作業規程相關人員進行通報處罰。

4.2.3公司對各單位作業規程檢查評比情況進行檢查,凡未進行檢查評比的,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5?安全技術措施

5.1管理規定

5.1.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安全技術措施的管理工作,要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的管理規定,明確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要求。

5.1.2措施編寫內容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回采操作規程》、《巷道掘進操作規程》、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方面及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

5.1.3防滅火、防突、防沖、防治水、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檢修等大型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要在施工前15日編制完成,開工前10天會審完畢下發貫徹;其它措施(因突發構造或其它原因需臨時編制完成的措施除外)要在開工前5日編制完成,開工前2日審查完畢下發貫徹,措施貫徹必須學習者本人簽字。

5.1.4礦臨時安排的措施工程需要補充的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時間不受上述規定限制,但必須按照安全技術措施審批程序進行審批。

5.1.5措施文字要規范,敘述簡明,通俗易懂,內容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

5.1.6措施要按照工程分類及年度先后順序進行編號歸檔。措施審批完畢后,要將底稿保存備查。

5.1.7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學習、執行、復審及補充修改等參照本管理辦法中作業規程管理辦法執行。

5.2編制內容

5.2.1概況:簡要敘述工程名稱、地點、用途、性質、編寫依據及編制措施的必要性。

5.2.2工程施工條件:敘述與工程有關的地質狀況,圍石性質、水、火、瓦斯、設備等工程施工影響因素。

5.2.3組織措施:說明施工期間的生產組織措施。

5.2.4施工工藝:詳細敘述施工工藝、工序安排、技術參數、工程質量要求、設備布置等具體要求,要有附圖說明。

5.2.5安全技術措施:詳細說明施工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及相關的技術措施。

6?作業規程及措施編制格式

6.1封面

(1)大有能源(義煤集團)××礦(公司):黑體+小初號+居中;

(2)××作業規程:宋體+一號+加粗+居中;

(3)編號:宋體+三號+居中;

(4)批準執行日期:宋體+三號+居中;

(5)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封面見附表二,附表三。

6.2審批卡

(1)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表格正文:宋體+四號+居中(年月日右對齊)。

6.3目錄

(1)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正文:宋體+四號(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目錄)。

6.4正文

(1)章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節標題:宋體+三號+居中;

(3)正文:宋體+四號+首行縮進2字符;

(4)頁碼格式:“-1-”“-2-”宋體+小四號+居中。

6.5說明

6.5.1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統一按A4紙印制,縱向布置。頁邊距上、下、右25mm,左30mm,版面分欄數1,版式橫排。頁眉距頂邊15mm(頁眉內容為:大有能源××礦××綜采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并帶下劃線,頁角距底邊10mm,頁眉、頁角高10mm。章標題為二號宋體加粗居中;節標題為三號宋體加居中;正文為四號宋體,首行縮進2字符。

6.5.2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編號說明:

YMGC-CM-*AK-2013-01

YMGC-“義煤規程”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

措施為“YMCS”;

CM-“采煤”規程或措施專業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掘進為“JJ”;

*AK-礦(公司)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

?2013-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年份;

01-年度本礦(公司)內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序號,累計編號,不得重復。

6.5.3作業規程裝訂按封面、審批卡、目錄、正文、附圖、封底順序裝訂;正文中需插圖時,要編制頁碼。措施按封面、正文、附圖、審批卡順序裝訂。除封面、會審意見、目錄及圖紙外,必須有頁碼依次排序。

6.5.4作業規程編制過程中,凡涉及人員簽字的,必須由本人簽字(簽字后可復印),不得簽章。

6.5.5作業規程審批卡涉及會審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編制進行適當調整。

6.5.6作業規程必須采用法定的計量單位和圖例,具體標準參見《采礦設計手冊》、《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和《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解讀》。

7?罰?則

7.1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一次處罰相關責任者1000-3000元。

(1)采、掘工作面無作業規程或措施開工的;

(2)作業規程或措施未進行貫徹學習,擅自開工的;

(3)不按作業規程或措施要求施工的;

(4)上級檢查,發現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管理存在嚴重漏洞的。

7.2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一次處罰相關責任者200-500元。

(1)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不及時,影響生產的;

(2)作業規程或措施發放不及時或未及時上報,影響生產的;

(3)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內容出現明顯錯誤的;

(4)作業規程或措施管理不當,出現明顯失誤的;

(5)作業規程考試出現替考、代簽字、成績或日期與實際不符、考試卷與成績不符的;

(6)作業規程或措施未及時修改補充,影響生產的;

(7)生產隊組未進行作業規程考試,安排上崗的。

8?附?則

8.1本辦法適用于礦管轄范圍內所有生產科室及區隊。

8.2本辦法內容如與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相沖突的,以上級規定和要求為準

8.3各單位按照本辦法要求制定本單位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