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排查管理制度范本
1、建立五級隱患排查體系,即:礦、專業、區隊、班組、個人(崗位)。
2、個人(崗位)排查本崗位范圍內的隱患,填寫記錄并匯報。
3、班組長排查分管區域內的隱患,填寫記錄并匯報。
4、區隊管理人員排查走動式管理路線的隱患并填寫隱患排查記錄。
5、區隊安排專人匯總統計每天員工、班組長和區隊管理人員排查的隱患,并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帳。經過分析,區隊能解決的,為D級隱患,自行掌握,制定整治措施,安排負責人落實整改,并安排專人驗收,區隊解決不了的,需要專業解決,上報專業部門。
6、專業部門負責排查礦井運輸隱患,并匯總區隊上報隱患,并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帳。經過分析,專業能解決的,為C級隱患,專業掌握控制,制定整治措施,落實負責人,限期完成,并負責驗收,實行消號管理。專業不能解決的,上報礦安全科,為B級或A級隱患。
7、各單位施工中要嚴格按照規程和標準施工,避免人為運輸安全隱患出現。
8、運輸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必須堅持"全員負責"的原則,對于隱患排查處理不及時造成的事故,進行事故隱患責任追究。
9、運輸月度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由運輸副總負責組織,生產礦長直接參與運輸安全隱患的治理平衡工作,機電科運輸組必須建立礦運輸安全隱患檔案。
10、機電科運輸組運輸安全隱患檔案內容必須包括有:隱患編號、隱患單位、排查時間、隱患內容、排查人、落實責任人、規劃完成時間驗收人、完成情況等內容,并由專人對檔案進行落實記錄。
11、機電科運輸組專業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的負責區域,對各單位上報的隱患情況進行落實和排查,并匯報給隱患記錄員建檔。
12、由運輸副總向生產礦長匯報安全隱患情況并制定整治措施,治理單位,完成時間、落實責任人,運輸組將隱患編號建立完善的檔案。
13、機電科運輸組專業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的負責區域,對建立完成編號的隱患下達整改通知單,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間。
14、各單位接機電科運輸組下發的隱患通知后,應積極制定措施進行整治,并按時返卡,申請機電科運輸管理人員的復查驗收。
15、機電科運輸組專業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和規定進行驗收,對達不到要求的根據情況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罰款,對達到標準驗收合格者,必須通知隱患記錄員進行隱患銷號。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