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面頂板動態監測分析處理制度

采面頂板動態監測分析處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530

一、采煤工作面進入初采期間,必須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每班必須有礦領導跟班監督采面的工程質量和頂板壓力的變化情況;

二、未掌握頂板來壓的規律前,必須安排專人搞礦壓觀測,摸清采煤工作面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步距,在來壓前加大支護密度,提高工作面支架的總支撐力。

三、在工作面和采空區內沿傾斜方向每隔10米留設1棵砍口木作為信號柱,頂板來壓時能及時報警。

四、周期來壓期間:必須加強采面的工程質量管理,對卸壓柱和失效柱及時進行二次補液和更換,加大支護密度,提高工作面的支撐力度,有針對性地增加臨時支柱。如頂板壓力較大,必須增設木垛或在放頂線加打密集柱。

五、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必須及時對采面頂板的來壓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掌握本礦井煤層頂板的活動規律。

篇2:采面頂板動態監測分析處理制度

一、采煤工作面進入初采期間,必須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每班必須有礦領導跟班監督采面的工程質量和頂板壓力的變化情況;

二、未掌握頂板來壓的規律前,必須安排專人搞礦壓觀測,摸清采煤工作面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步距,在來壓前加大支護密度,提高工作面支架的總支撐力。

三、在工作面和采空區內沿傾斜方向每隔10米留設1棵砍口木作為信號柱,頂板來壓時能及時報警。

四、周期來壓期間:必須加強采面的工程質量管理,對卸壓柱和失效柱及時進行二次補液和更換,加大支護密度,提高工作面的支撐力度,有針對性地增加臨時支柱。如頂板壓力較大,必須增設木垛或在放頂線加打密集柱。

五、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必須及時對采面頂板的來壓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掌握本礦井煤層頂板的活動規律。

篇3:醫院投訴處理制度

醫療投訴處理制度

為了及時處理醫療投訴,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醫院形象。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醫療規章制度,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醫療投訴處理制度。

一、投訴途徑與渠道

1、我院醫療投訴監督電話,醫院公眾場所的意見投訴箱,各系統、科室、班組意見薄(本)。

2、建立院總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接聽電話、接待來訪、受理投訴。

3、其它職能處室受理的醫療投訴,對接具體負責部門。

二、受理投訴的部門和范圍

臨床各科室為醫療投訴接待處理一級科室,科主任為負責人。臨床科室無法處理的應交由醫患溝通辦公室繼續處理。

醫務部下轄醫患溝通辦公室,負責具體接待、受理、調查、處理。

三、受理投訴條件

1、投訴者必須因我院醫務人員在為其提供治療服務過程中,因醫務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致使自己的合法權益直接受到侵害的患者和合法代理人。

2、有明確的投訴者(對象),事實根據和具體要求。

3、投訴者應有文字材料,或本人口訴由醫患溝通辦公室筆錄。電話方式投訴的,投訴人應報出真實姓名、聯系地址、通訊方式,醫患溝通辦公室應做好記錄。投訴的匿名信件和電話,按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和中紀委對匿名信處理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辦理。

四、投訴處理

1、醫患溝通辦公室應建立投訴記錄本,安排接受處理投訴的工作人員。

2、投訴人到院領導、職能部門、系統、科室口頭投訴的,當時能夠口頭回復而投訴人又滿意的,可以不按程序辦理,但必須告知醫患溝通辦公室做好處理記錄。在自己職權范圍內處理不了的,應帶投訴人到醫患溝通辦公室,醫患溝通辦公室對投訴事件當時不能答復需要立案調查的,應在1日內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通知投訴者。

4、對缺少憑證和情況不明的投訴,要及時通知投訴者,待補齊所需材料后受理。

5、投訴內容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的,由醫患溝通辦公室牽頭,其余部門必須無條件地配合處理,不得互相推諉扯皮,影響案情的辦理。

6、在調查核實案情時原則上應有兩人隨行,要認真做好筆錄。

6、醫患溝通辦公室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法規為準則,公正辦案處理投訴,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處理,使投訴者和被投訴者雙方互相諒解,達成協議。

7、對有重大影響、疑難、復雜的案件,實行學術委員會討論,并征詢法律顧問的意見,做到定性準確,處理得當,保證辦案質量。

8、對投訴立案調查的投訴事件,受理部門應在5個工作日內向投訴者答復,對疑難、復雜的案件最遲不能超過15個工作日,并告知投訴人延期理由。

9、對調解無效的案件,及時告知投訴人按法律程序處理。

10、投訴人無理取鬧,經勸助、批評教育無效的,或投訴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應及時告知公安部門處理。

11、投訴處理完畢后,整理與案件有關的資料,立卷歸檔,留檔被查。

五、處罰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嚴重后果的,按醫院有關規定、國務院《信訪條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1、醫患溝通辦公室應當作為而不作為,或濫用職權,侵害投訴人合法權益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或者違反法定程序,侵害投訴人合法權益的;

3、對收到的投訴事項不按規定登記的;

4、對屬于其法定職權范圍的投訴事項不受理的;

5、因投訴事件故意挑撥離間、激化矛盾的;

6、推諉、敷衍、拖延投訴事項辦理或者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結投訴事項的;

7、對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它有關規定的投訴請求未予支持的;

8、將投訴人的材料或者有關情況,未經投訴人同意外泄,或轉給被投訴的人員或部門的;

9、辦案部門或人員在處理投訴事項過程中,作風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嚴重后果的;

10、打擊報復投訴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