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運行燃氣設施遷移廢除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燃氣設施的運行管理,進一步明確已運行燃氣設施遷移、廢除有關程序,確保燃氣設施遷移、廢除合理、有序、安全的進行,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單位生產運行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密切配合。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燃氣設施包括:
(一)以單元為單位的室內燃氣設施;
(二)進戶閥門至室外的各種材質的燃氣管道;
(三)室外閥門、閥門井;
(四)調壓站、調壓箱(柜)。
第四條燃氣設施需要遷移、廢除的,如是建設單位提出,建設單位必須書面申請,報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
第五條為了消除隱患,燃氣設施需要遷移、廢除的,由本單位提出申請,報有關部門審批后組織實施。
第六條燃氣設施的遷移、廢除由公司運行部門依據設計圖紙組織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
第七條建設單位提出的燃氣設施遷移、廢除,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八條施工單位必須按施工圖紙和《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33的要求,合理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相關降壓等作業執行《停送氣、降壓、動火管理規定》。
第九條室內燃氣設施拆除應先由客服管理部門記錄簽字,收取燃氣費后進行。
第十條燃氣設施的遷移、廢除的竣工圖要登記存檔,對原內內容要重新標識更改。
第十一條廢除、拆除的設施申報、處理按《****燃氣有限公司設備管理規定》執行。
篇2:燃氣設施檢修作業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規范燃氣設備設施檢修狀態作業程序,預防煤氣爆炸和中毒事故的發生,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據GB6222《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和相關標準,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2?適用范圍?
本管理規定適用于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各作業場所。規定明確了燃氣設備設施檢修中動火和進入設施內應履行的作業程序和安全保證措施,以及應遵守的安全生產規范及要求。
3?管理內容和要求
3.1?術語
3.1.1?燃氣:指目前本公司生產、回收、輸配、貯存和使用的轉爐煤氣、高爐煤氣、焦爐煤氣和天然氣。
3.2燃氣系統的分類
3.2.1?高爐煤氣系統:從高爐下降管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高爐本體、旋風除塵器、環縫洗滌塔、脫水器、捕滴器、重力除塵器、布袋除塵器、TRT和BPRT透平機、高爐煤氣放散塔、煤氣預熱器、高爐煤氣柜、高爐煤氣加壓機、熱風爐、鍋爐、煤粉加熱爐、軋鋼加熱爐、高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2?轉爐煤氣系統:從轉爐一次除塵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文氏管、脫水器、捕霧器、一次除塵風機、轉爐煤氣放散塔、轉爐煤氣柜、電除塵器、轉爐煤氣加壓機、熱處理加熱爐、白灰窯、轉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3?焦爐煤氣系統:從天鐵冶金煉焦化工有限公司焦爐煤氣輸送管道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礦槽烘烤、燒結機、熱風爐、鍋爐、焦爐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
3.2.4?天然氣系統:從天然氣公司天然氣輸送管道至各用氣點的設備設施。
包括:天然氣調壓站、鍋爐等用戶、天然氣輸送管道。
3.3?管理職能
3.3.1?各部門的管理職能按《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氣安全管理制度》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的規定執行。
3.3.2?技術中心負責可燃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的分析,并出具分析報告。
3.3.3?煤氣防護站負責可燃氣體濃度和氧氣濃度的現場檢測。
3.4?設備所屬部門
負責檢修設備可燃氣體的取樣、送樣工作,負責燃氣管理制度、工藝規程、檢修規程的執行。組織本部門燃氣設施的正常檢修、事故搶修和作業程序的落實。
3.5?管理規定
3.5.1?燃氣設備設施檢修的基本要求
3.5.1.1?煤氣設施的焊接工作,必須由持有資質證的焊工擔任,除焊接煤氣設施本體外,不允許用煤氣設施做二次導線,焊接煤氣設施本體時,二次導線接點要與焊接處保持最短距離(300mm)。
3.5.1.2?經常檢修的部位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3.5.1.3?為防止煤氣串入蒸汽或氮氣管內,只有通蒸汽或氮氣時,才能把蒸汽或氮氣管與煤氣管道連通,停用后必須斷開或堵盲板。
3.5.1.4?在設備停止生產而保壓又有困難時,則應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掃置換干凈。
3.5.1.5?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使用氮氣或蒸汽作為置換介質。
3.5.1.6?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及管道在停產通蒸汽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工時,若用氮氣、蒸汽置換空氣合格后,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但嚴禁在設備內存在蒸汽時驟然噴水,以免形成真空壓損設備。
3.5.1.7?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檢測一氧化碳及氧氣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4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不超過8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在不超過160ppm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20分鐘。
3.5.1.8?經檢測合格后,允許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攜帶一氧化碳及氧氣監測裝置,并采取防護措施,設專職監護人。
3.5.1.9?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部位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聯系。
3.5.1.10?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要用可燃氣體測定儀測定合格,并經取設施內氣樣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含氧量。將煤氣設備內易燃物清掃干凈或通上蒸汽,確認在動火全過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3.5.1.11?電除塵器的檢修:應辦理檢修許可證,采取安全停電的措施。斷開電源后,電暈極應接地放電。入內工作前,除塵器外殼應與電暈極連接。
3.5.1.12?各種形式的煤氣柜、電除塵器、煤氣加壓機、煤氣引風機、煤氣透平機、轉爐煤氣水封逆止閥前設備管道、負壓管道,禁止在運行狀態下動火檢修作業。
3.5.1.13?動火作業時,應嚴格執行《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動用明火作業管理規定》,落實滅火措施,責任到人。
3.5.2?燃氣系統運行狀態動火要求
3.5.2.1?高爐煤氣系統、轉爐煤氣系統
3.5.2.1.1?必須辦理1級動火票。
3.5.2.1.2?在動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2.1.3?在動火作業前,動火組織部門要征得生產技術部(總調度室)和設備部的同意,方可實施動火操作。
3.5.2.1.4?設備設施均必須保持正壓狀態,設施內煤氣壓力應保持在500Pa以上,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
3.5.2.1.5?保持設備內部介質流通,防止出現死角。
3.5.2.1.6?動火現場需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2.1.7?如果設備設施及管道內部介質不流通,動火部位處于端部應取樣分析,氧氣含量≤1%方可作業。
3.5.2.1.8?設備設施及管道需要降壓作業時,相應系統壓力不應降至系統設備停機連鎖值。
3.5.2.2?焦爐煤氣系統、天然氣系統
3.5.2.2.1?執行4.2.1.1至4.2.1.7規定。
3.5.2.2.2?設備設施及管道需要降壓作業時,相應系統壓力最低不能低于100Pa。
3.5.3?燃氣系統停運狀態動火要求
3.5.3.1?通用要求
3.5.3.1.1?必須辦理1級動火票。
3.5.3.1.2?在動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3.1.3?檢修的部位內煤氣設備設施及管網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3.5.3.1.4?對可靠隔斷后的煤氣設備設施及管網用氮氣(或蒸汽)置換煤氣。
3.5.3.1.5?進行動火部位氣體含量檢測分析。
3.5.3.1.6?根據檢測分析結果,進行動火確認。
3.5.3.1.7?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3.2?高爐煤氣系統
3.5.3.2.1?動火部位氣體檢測一氧化碳<500ppm。
3.5.3.2.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或≤1%)。
3.5.3.2.3?高爐至環縫洗滌塔前作業,必須高爐點火休風。
3.5.3.3?轉爐煤氣系統
3.5.3.3.1?動火部位氣體檢測一氧化碳<500ppm。
3.5.3.3.2?動火部位取樣檢測氧氣含量>20.5%(或≤1%)。
3.5.3.3.3?一次除塵風機前檢修動火,必須轉爐停爐狀態下進行。
3.5.3.4?焦爐煤氣系統
3.5.3.4.1?動火部位氣體應進行氣體分析,檢測可燃氣體含量<1%。,一氧化碳<500ppm。
3.5.3.4.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或≤1%)。
3.5.3.4.3?打開凈化、貯存及煤氣系統設備設施時,必須采取防止易燃物等自燃的措施。
3.5.3.4.4?動火中應在充氮氣或充蒸汽狀態下進行。
3.5.3.4.5?每次動火前應進行氣體含量分析。
3.5.3.5?天然氣系統
3.5.3.5.1?動火部位氣體應進行氣體分析,檢測可燃氣體含量<1%。
3.5.3.5.2?動火部位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或≤1%)。
3.5.4?進入設備設施內部檢修和動火要求
3.5.4.1?辦理《坑、池、罐、溝及井下作業許可證》(動力廠范圍內)。
3.5.4.2?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對可能影響到的設備和人員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3.5.4.3?用氮氣或蒸汽置換煤氣合格、必須再用空氣置換氮氣合格。
3.5.4.4?檢測設備設施內部一氧化碳<24ppm。
3.5.4.5?在設備設施內部取樣分析氧氣含量>20.5%。
3.5.4.6?防護站人員現場監護。
3.5.4.7?保持設備內部通風良好、攜帶一氧化碳報警器及氧氣檢測儀。
3.5.4.8?如需動火作業辦理1級動火票,按動火規定執行。
3.6?檢查與考核
3.6.1?對違反本規定的部門和人員,按違規違紀進行經濟考核和處理。
3.6.2?凡因不按規定作業發生事故的,按“四不放過”管理制度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者刑事責任。
篇3:居民燃氣設施安檢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制度規定了戶內安檢人員的要求、戶內安檢崗位裝備要求、戶內安檢服務要求及戶內安檢操作要求。本制度適用于居民戶內燃氣設施安全檢查(以下簡稱戶內安檢)。
第二章戶內安檢人員要求
第二條各單位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安檢人員,負責居民用戶安全檢查工作。
第三條經相關部門培訓,具備上崗條件。
第四條掌握戶內燃氣設施操作和維修知識,能熟練完成居民戶內燃氣設施的安全檢查。
第五條掌握燃氣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具備一定的現場處理能力。
第三章戶內安檢裝備要求
第六條安全檢查人員應配備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燃氣檢測、維修、通訊、服務等相關工具和材料。
第四章戶內安檢服務要求
第七條準備工作
(一)穿著統一要求的工作服,著裝整潔,佩戴崗位標志;
(二)備齊安全檢查工作的相關物品;
(三)入戶安全檢查,應按客服中心與用戶約定的時間提前到達;如遇用戶不在而又無法聯系,應填寫用戶留言單或采取其他形式,進行有效告知。
第八條服務禮儀
(一)輕按住戶門鈴或輕敲門;
(二)向用戶出示崗位標志,表明身份和來意,獲得用戶許可后,穿戴鞋套入戶;
(三)進門后徑直到服務現場,做到“兩點一線”,不在用戶室內隨意走動;與用戶交流時要使用禮貌用語,耐心、熱情為用戶提供服務,同時向用戶宣傳安全用氣常識、用戶自檢方法;做到入戶必安檢、安檢必宣傳;
(四)不得接受用戶饋贈的各種物品,嚴禁擅自動用室內物品;
(五)用戶有疑問時,應禮貌回答用戶問題。
第九條結束工作
(一)安全檢查工作完畢應將現場清理干凈,并填寫相關記錄;
(二)發現用戶家中存在的燃氣安全隱患,及時記錄并開具《隱患整改通知單》,告知用戶整改方法;
(三)面帶微笑向用戶示意告別,面對用戶輕輕將門關閉。
第五章戶內安檢操作要求
第十條一般規定
(一)安全檢查范圍:燃氣灶前閥之前的燃氣表、用氣設備、閥門、報警器、安全切斷閥、燃氣軟管、燃氣管道及附件;
(二)居民用戶戶內燃氣設施每兩年至少進行1次安全檢查;
(三)居民用戶戶內燃氣設施安全檢查時,必須進行燃氣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并應做好安全檢查相關記錄,并要求用戶簽字確認;
(四)燃氣設施附近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五)燃氣用氣設備是否為相應的燃氣專用設備。
(六)在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
第十一條燃氣表的安全檢查
(一)燃氣表不應被裝飾物包裹;
(二)燃氣表液晶屏顯示應正常;
(三)燃氣表需在報廢期內使用;
(四)燃氣表應完好無泄漏,且安裝牢固;
(五)燃氣表上嚴禁堆放或懸掛任何物品;
(六)燃氣表高位安裝時,灶具應在燃氣表水平距離300mm以外;
(七)燃氣表鉛封、管封應完好無損壞,表托應起到固定和支撐作用;
(八)灶具點火測試,檢查燃氣表的運行情況。
第十二條閥門的安全檢查
(一)閥門不得有燃氣泄漏、損壞等現象;
(二)閥門周圍不得有妨礙閥門操作的堆積物;
(三)閥門應表面潔凈,開閉靈活,對無法啟閉或關閉不嚴的閥門,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四)報警器和安全切斷閥的安全檢查;
(五)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與燃具或閥門的水平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燃氣相對密度比空氣輕時,水平距離應控制在0.5~8.0m范圍內,安裝高度應距屋頂0.3m之內,且不得安裝于燃具的正上方;當燃氣相對密度比空氣重時,水平距離應控制在0.5~4.0m范圍內,安裝高度應距地面0.3m以內。
(六)檢查報警器和安全切斷閥的有效檢定日期,當報警器或安全切斷閥超出有效檢定期,安檢人員應告知用戶及時到技術監督局進行檢定。
第十三條燃氣軟管的安全檢查
(一)燃氣軟管不能超過2m;
(二)燃氣軟管中間不能有接頭;
(三)燃氣軟管不能靠火源太近,如軟管附近有發熱裝置需采取保護措施;
(四)燃氣軟管兩端需用卡箍固定;
(五)燃氣軟管不應出現老化、龜裂;
(六)燃氣軟管不能穿墻。
第十四條燃氣管道及附件的安全檢查
(一)燃氣管道不應被裝飾物包裹;
(二)燃氣管道及接口應完好無泄漏,且安裝牢固;
(三)燃氣管道不得埋入墻體和地下,且管道宜涂刷黃色標識色;
(四)燃氣管道不得被擅自改動或作為其他電器設備的接地線使用,且無銹蝕、不許牽掛電線、繩索及重物搭掛;
(五)燃氣管道的管托、管卡應完好無損壞,管托、管卡應起到固定和支撐作用;
(六)不許私接燃氣管道或盜用城市燃氣。
第十五條如發現隱患應出具《隱患整改通知單》,由用戶簽字確認。
第十六條安檢結束后有安檢人員將每戶安檢結果錄入程序,對隱患用戶整改情況進行跟蹤。
第十七條屬于用戶自行整改的督促用戶自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專人進行確認。
第十八條屬于漏氣、氣表故障等需要維修的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前往維修,維修結束后維修人員將《維修任務單》反饋到相關部門。
第十九條燃氣表鑒定過程中,如屬氣表故障不能維修的,在換表后應記錄好換表原因,原表號、表底數,新表號、表底數,并由用戶簽字確認。
第二十條需要改管的用戶需通知到相關部門登記,由公司統一整改。
第二十一條拒絕安檢的用戶暫停售氣業務的辦理,待安檢確認無隱患后恢復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