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安全管理委員會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按照“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就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工作和生產工作做到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讓礦山各部門干部和員參與到安全生產管理中來,現根據礦山安全生產實際情況成立礦安全生產小組,以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好安全責任制度。
第一條職責
1、安全管理委員會是在礦領導管理下的安全監督管理決策機構,并通過安全處對各部門的安全工作實現全面監督管理。
2、監督各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狀況,每月對礦區進行例行安全檢查。
3、貫徹、落實礦山對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要求,確保礦山安全生產,為礦山的生產提供堅實安全保證。
4、研究決定礦山安全工作計劃,部署安全生產方案。
5、研究礦山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治理,決定治理隱患措施和方案。
6、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必須參加安全管理委員會召開的會議,組織的安全檢查,以及其它的安全活動。
第二條權力
1、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有權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返勞動紀律的員工和部門進行處理和處罰。
2、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有權對舉報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返勞動紀律、發現重大安全隱患,避免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有功人員或集體進行表彰和獎勵。
3、安全管理委員會委員有權對違反礦山安全管理規定,構成責任事故的責任人和責任部門進行處理和處罰。
4、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有權聽取各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情況匯報。并對各部門安全工作進行考核和評比。
第三條組織機構
1、礦山安全管理委員會由礦領導、公司監察室、礦部辦公室、安環處、氧化礦車間、選礦廠、后勤處、地勘處、基建處、設備動力處、生物廠等部門負責人組成。
2、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委員十名,主任由礦長擔任、副主任由副礦長和礦和長助理擔任。委員由各部門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擔任。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任期一年。安全管理委員會的人事任免由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決定。
3、安全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由安全處履行辦公室職能,并負責安全管理委員會日常事務工作。
第四條工作方法
1、安委管理委員會全體會議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由安委會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會議議題由主持人確定。
2、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認為必要時或遇安全突破發性事件可臨時召開全體會議,會議形成紀要,印發礦山各部門。
第四條附則
1、本章程的解釋權歸屬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安環處)
2、木里縣容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梭羅溝金礦安全管理委員會名單附后。
木里縣容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梭羅溝金礦
2012-3-16
篇2:公司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管理制度
某公司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適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確定公司發展規劃,健全投資決策程序,加強決策科學性,提高重大投資決策的效益和決策的質量,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參照《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公司特設立董事會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并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是董事會下設的專門工作機構,主要負責對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和重大投資決策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第三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由五名董事構成。
第四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委員由董事長或者全體董事的三分之一提名,并由董事會選舉產生。
第五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名,主任委員負責召集委員會會議。主任委員由董事長在委員中任命產生。
第六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委員任期與董事會任期一致,委員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委員任職期間,如果委員喪失董事資格,則該委員自動失去委員資格,委員會應根據本制度第三至四條的規定補充委員人數。
第七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職責權限如下:
(一)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規劃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二)對《公司章程》規定須經董事會批準的重大投資融資方案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三)對《公司章程》規定須經董事會批準的重大資本運作、資產經營項目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四)對其他影響公司發展的重大事項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五)對以上事項的實施進行檢查;
(六)董事會授權的其他事宜。
第八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可以在舉行會議前,邀請有關行業專家和專業顧問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規劃,提供公司規劃發展決策項目。
第九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應會同或責成公司有關部門對重大投資融資、資本運作、資產經營等項目的意向,編制初步可行性報告以及合作方的基本情況等,簽發立項意見書等書面意見,以供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審議。
第十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分為常規會議和特別會議,常規會議每年召開兩次,特別會議可根據需要由委員提議隨時召開。
第十一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在召開前三天通知全體委員,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參加方可召開會議;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任招集,委員會主任無法招集,可以委托其他委員負責招集;每一名委員有一票的表決權;會議做出的決議,必須經全體委員過半數通過。
第十二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表決方式為舉手表決或投票表決;臨時會議可以采取通訊表決的方式召開。
第十三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可邀請公司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列席會議。
第十四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應由董事會秘書做會議記錄,會議記錄由董事會秘書保存。委員會成員應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十五條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會議通過的議案和表決結果應以書面提案的形式上報董事會供董事會審議。
第十六條董事會根據戰略委員會提案召開會議,進行審議,并將審議結果,同時反饋給戰略委員會。
第十七條出席戰略與投資發展委員會的委員對所議事項負有保密責任,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披露有關信息。
第十八條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解釋,自董事會批準頒布之日起實施。
篇3:公司審計委員會管理制度
某公司審計委員會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有效保護股東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督導公司審計職能的有效運行,監督公司受托責任的履行,保證公司財務報告信息的完整性與可靠性,根據《公司章程》,參照《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公司特設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并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審計委員會是董事會下設的專門工作機構,主要在財務報告、內外部審計、內部控制等方面履行職責并對董事會負責。
第三條審計委員會由三名董事構成。
第四條審計委員會委員由董事長或者全體董事的三分之一聯合提名,并由董事會選舉產生。選舉辦法:
(一)若被提名委員人數等于應選人數,則每位被提名委員獲得全體董事過半數贊成票即當選;
(二)若被提名委員人數超出應選人數,則按照應選人數,獲得較多贊成票數的被提名委員當選,若出現票數相等的情況,應就票數相等的被提名委員單獨進行投票,獲得較多贊成票數者當選。
第五條審計委員會委員應具備商務、法律或財務方面的工作經驗,具備基本的財務管理、經營管理及公司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識。
第六條審計委員會委員任期與董事會任期一致,委員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委員任職期間,如果委員喪失董事資格,則該委員自動失去委員資格,委員會應根據本制度第三至四條的規定補充委員人數。
第六條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權限如下:
1、復核年度已審計財務報告,復核其他財務報告和董事會報告,保證公司財務報告的真實公允性;
2、檢查公司所有重要的會計政策,就會計政策的變動對董事會及公司股東作出解釋;
3、聘請或更換外部審計機構,討論外部審計的范圍、程序和計劃,核查審計結果;
4、領導內部審計,其具體工作有:任命及撒換內部審計負責人,核準內部審計章程,復核內部審計部門的組織形式,審查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計劃及執行情況,復核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及訓練情況,復核審計結果等;
5、監察公司關鍵的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領域,審查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公允性與有效性;
6、監督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關于內部控制方面建議的執行;
7、審閱公司的主要政策及制度,監督公司管理層行為不損害公司的利益,確保公司有效地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商業道德、保持有效的控制以使管理層進行科學的決策。
第七條審計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委員會應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公司審計狀況。
第八條審計委員會應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后三個月內向股東作有關公司過去一年的審計專項報告,內容包括:
(一)公司已審計財務報告的檢查情況;
(二)公司內部控制運行狀況;
(三)公司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及股東決議的情況;
(四)審計委員會認為應當向股東報告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九條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十條審計委員會在行使職權時,如果發現公司的經營情況出現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以公司的名義聘請注冊會計師及執業審計師給予幫助,由此發生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十一條審計委員會以公司審計部為日常辦事機構,負責進行公司內部審計、配合外部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外部審計,負責檢查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其運行,負責執行委員會的有關決議。
第十三條審計委員會會議分為常規會議和臨時會議,常規會議每年召開兩次,臨時會議可根據需要由委員提議隨時召開。
第十四條審計委員會會議在召開前五天通知全體委員,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參加方可召開會議;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任招集,委員會主任無法招集,可以委托其他委員負責招集;每一名委員有一票的表決權;會議做出的決議,必須經全體委員過半數通過。
第十五條審計委員會會議表決方式為舉手表決或投票表決;臨時會議可以采取通訊表決的方式召開。
第十六條公司財務負責人可以列席審計委員會會議,在必要時,可以邀請公司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參加。
第十七條審計委員會會議應由董事會秘書做會議記錄,會議記錄由董事會秘書保存。委員會成員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十八條審計委員會會議通過的議案和表決結果應以書面形式上報董事會備案。
第十九條審計委員會的委員對所議事項負有保密責任,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披露有關信息。
第二十條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解釋,自董事會批準頒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