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煤粉系統容器內部作業安全規定
1)煤粉系統的容器包括中速磨、煤粉分離器、布袋除塵器、制粉各管道、倉式泵、煤粉倉、原煤倉、燃燒爐、廢氣管道、排煙機、廢氣風機、噴吹系統布袋箱和噴吹系統的上中下煤粉罐。
2)進入容器前的準備工作.
(1)進入容器內部工作前,必須與容器所在崗位的操作人員取得聯系,并取得操作牌。
(2)確認該崗位人員已經將該容器的電源切斷,并掛上“禁止合閘”安全牌。
(3)切斷與該容器相通的各種風源(氮氣、廢氣、壓縮空氣),與其直接相通相聯的翻板閥和鎖氣器都必須關嚴并且鎖上。
(4)容器的出入口都要掛上“有人工作牌”并且要安排專人在作業期間監護。
(5)照明必須使用低壓電源(36V以下)。
(6)檢測容器內部的氧氣含時,氧氣含量超過20%時方可開始工作。
(7)檢查進入容器所需利用的梯子、欄桿、扶手等是否安全可靠。
3)在容器內工作的安全規定:
(1)在進入容器內部之后,馬上檢查其襯板是否有塌落的危險,如果有塌落的危險必須停止作業,待采取措施或者塌落的危險解決之后方可開始工作。
(2)容器內部溫度超過30℃要輪換入內工作,每次連續工作不許超過半小時。
(3)已經在容器內部工作超過一小時時,必須進行通風。
(4)工作地點離容器底部超過1.5米時要系好安全帶。
(5)在容器內部作業嚴禁明火,如需動火,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工作。
(6)在容器內工作嚴禁打鬧。
(7)在容器內部作業,如內部有積粉必須清掃干凈。
(8)在容器內工作,必須防止鐵絲,工具或者其它雜物掉入容器內,如有掉入容器內的雜物必須從人孔或者從手孔處取出來。
4)工作結束后的安全規定:
(1)檢查清除落在容器內的各種雜物。
(2)如果作業時動火,必須清理容器內的殘余火源。
(3)檢查下降梯子是否安全、牢固,掛鉤是否掛到安全點。
(4)確認工作人員全部出來后,封閉各處人孔、手孔。
(5)解除各種風源的封鎖。
(6)取下“禁止合閘”牌和“有人工作”牌,并且把牌送回原處。
(7)通知有關的生產崗位人員進行試車、試壓和驗收,驗收合格后交回操作牌方準離去。
篇2:容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1?目的
為加強進入設備內部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施工作業時發生缺氧、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保障企業職工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公司所屬各單位,同時適用進入公司作業的外來施工單位和人員。
3?術語或定義
3.1?設備:加熱爐、分餾塔、儲罐、容器、槽車、油艙、水艙以及管道、煙道、排水管道、排水涵洞、下水井等。
3.2?進入設備作業:凡人員進入或探入上述設備、設施內部的作業統稱為進入設備作業。
3.3?作業單位:實施進入設備作業的施工單位。
3.4?屬管單位:設備所在單位或制度劃定的單位。
4?職責
4.2?環安處:負責監督和檢查進入設備作業屬管單位、作業單位落實安全措施。
4.1?屬管單位:負責確定和落實進入設備作業的安全防范措施,負責指定作業的安全監護人。
4.2?作業單位:負責實施進入設備作業,負責按屬管單位的要求落實作業的安全防范措施,其一級承包商負責指定合格的作業監護人和安全監督人。
5?工作程序或要求
5.1?凡進入設備作業,必須辦理《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樣式附后)。《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由屬管單位管理人員負責填寫,屬管單位領導負責審批。
5.2?進入設備作業,作業單位必須指定作業監護人、屬管單位必須指定安全監護人在作業人員出入口監護。無監護人及未辦理《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嚴禁進入設備作業。
5.3?《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
5.3.1?進入設備作業的施工負責人根據施工作業計劃,向屬管單位提出申請。屬管單位根據作業現場具體情況確定和落實作業安全措施,安排安全監護人;
5.3.2?屬管單位管理人員負責聯系化驗中心對設備內的氧氣、可燃氣、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進行分析;負責將分析合格后的《作業現場氣體分析單》附在《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存根上并簽字認可;組織安全監護人共同向作業人員進行現場交底,并負責與安全監護人一起逐條落實進入設備作業的安全措施;
5.3.3?屬管單位領導在對作業現場安全措施全面復查無誤后,方可簽發《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
5.3.4?《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一式三聯,第一聯由屬管單位存檔,第二聯由安全監護人持有,第三聯由作業負責人持有。
5.4?安全監護人的資格與職責:
5.4.1?安全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參數,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常識和正確指導作業人員疏散;
5.4.2?安全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入設備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未完全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提出暫不進行作業;
5.4.3?安全監護人應清楚進入設備作業的人數,并與作業人員確定應急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嚴禁離崗。在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并立即采取救護措施;
5.4.4?每次作業結束和封閉設備時必須清點進出設備的人數;
5.4.5?安全監護人要隨身攜帶《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
5.5?進入設備作業人員應遵循的原則
5.5.1?作業負責人持《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方可作業;
5.5.2?進入設備作業的任務、地點(位號)、時間與《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不符時,不得進入設備作業;
5.5.3?安全監護人不在現場監護時不得進入設備作業;
5.5.4?職業衛生著裝和作業器具不符合安全規定不得進入設備作業;
5.5.5?對違反本規定強令作業或安全措施未落實時,有權拒絕作業;
5.5.6?進入設備作業應控制進入作業人員數量和連續作業時間;
5.5.7?每次作業結束和封閉設備時必須清查帶入設備內的工具。
5.8?《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在正常生產區域應一天一開,當日有效;全面停工大檢修期間,《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有效期不超過3天,間斷作業要重新做氣體化驗分析。
5.9?進入危險性較大或有殘留固體廢棄物或有特殊要求的設備作業時,要采取特殊預防措施,應將施工安全措施和《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報環安處和公司領導審批,環安處派人到現場監督、檢查,組織作業單位和屬管單位落實安全措施。
5.10?進入設備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5.10.1?屬管單位領導指定專人對作業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指導和提示),內容應包括所從事作業的安全知識、作業中遇到意外時的處理和救護方法等。
5.10.2?屬管單位對要進入的設備必須做好吹掃、蒸煮、置換、通風處理,所有與設備相連的管線、閥門必須加盲板與系統隔離,盲板應掛牌標示編號,不得以關閉閥門代替安裝盲板。
5.10.3?對帶有轉動部件的設備,必須在停機后切斷電源,在開關上掛“有人檢修、禁止合閘”標示牌并設專人監護,或采取斷開連接部件等措施。
5.10.4?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設備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應保證設備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濃度和氧含量合格(當可燃氣爆炸下限>4%時,指標為<0.5%;爆炸下限≤4%時,指標為<0.2%;氧含量指標為19.5-21.5%),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毒物質最高容許濃度”的指標。設備內部應控制在常溫常壓,作業期間應至少每隔4小時檢測一次,如有一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
5.10.5?進入設備作業必須同時遵守臨時用電、起重、破土、用火、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作業許可證,所涉及的其它作業還要按有關規定辦理許可證。
5.10.6?對盛裝過能產生自聚物的設備,作業前必須按有關規定終止反應,經吹掃、蒸煮、置換、通風處理,取樣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
5.10.7?設備出入口應保證暢通無阻,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便于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5.10.8?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進入設備作業,有吊籠設施的設備,檢驗、維護、年審要符合國家規定方可使用。
5.10.9?設備內部施工作業所需照明應使用安全電壓和安全行燈;在特別潮濕設備和金屬設備內作業,其安全行燈電壓應不超過6V且絕緣良好。
5.10.10?設備外的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必要時經環安處批準,由消防隊派氣防車和氣防人員到現場實施監護和應急救援工作。
5.10.11?作業人員進入設備前,應先擬定緊急狀況時的疏散路線和疏散方法。進入設備內作業人員每次作業時間不宜過長,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
5.10.12?為保證設備內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采取強制通風方法(不允許直接通氧氣)。
5.10.13?特殊情況下,作業人員可配戴長管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等。佩戴長管面具一定要仔細檢查其氣密性,同時防止通氣長管被擠壓,吸氣口應置于設備外新鮮空氣上風口,并有專人監護。
5.10.14?作業期間出現人員中毒、窒息等緊急情況,搶救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進入設備,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聯絡工作。
5.10.15?安全條件發生異常變化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待設備經處理并達到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重新進入設備作業。
5.11?《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是進入設備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不得代簽。《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存根由屬管單位妥善保管,保存期為1年。
5.12?為加強對進入設備作業過程的安全監督,實施作業的一級承包商或作業車間必須指定安全監督人。安全監督人每兩小時檢查一次現場作業情況、作好記錄,安全監護人在安全監督人按規定完成進入設備作業過程安全監督檢查后,根據作業監護、監督情況簽字確認檢查表真實性。作業完畢后,安全監督人將《進入設備作業過程安全監督檢查表》交屬管單位附在《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上存檔。
6?相關文件
?《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MS/FL-09-GL-38-2004)
7?相關記錄
7.1?《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QHSE/FL-09-CW-26-08-2004)
7.2?《進入設備作業過程安全監督檢查表》(QHSE/FL-09-CW-26-14-2004)
8?附加說明
8.1?本制度發布實施之日,原《福建煉化公司進入設備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福煉生安[2003]45號)同時廢止。
8.2?本制度由環安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