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資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工資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2024-07-10 閱讀 1100

經營管理部工資科是煤礦人力資源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公司人力資源開發、人員的合理配置、績效考核、六工動態考核、為我礦安全生產提供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有關勞動、工資、保險安全等政策法規,。

一、安全職責

第1條負責制定本礦勞動工資管理辦法,按照定額定員編制組織方案、平衡調劑勞動力余缺,配合結算中心,搞好工資內部分配和績效考核工作。

第2條配合組織人事科搞好人事管理工作,制訂下井人員勞動定員標準。

第3條負責人才交流中心的管理,做好內部待崗人員培訓和再上崗的考核工作,搞好勞務輸出入、管理工作,做好內部退養人員的管理。

第4條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社會保險政策法規,搞好員工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等制度的工作。

第5條負責搞好傷病殘員工的勞動鑒定和管理工作。

第6條負責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病的調查,并組織鑒定,并按國家相關規定辦理,防止或減少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員工的安全健康。

第7條負責員工的調配管理,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合理配置人員,保證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第8條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工資核算員的選拔培訓、考核和業務指導工作。

第9條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員工的勞動紀律制訂,并監督執行。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執行不好不能做好三項制度改革的,負主要責任。

第11條不能根據國家和上級部門有關勞動人事方針政策,制定本公司勞動工資管理辦法、編制組織方案、平衡調劑勞動力余缺,工資內部分配和績效考核出現偏差和失誤的,負主要責任。

第12條內部待崗人員培訓和再上崗的考核工作不到位,致使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上崗作業造成事故,負主要責任。

第13條人力資源開發不到位,不能按照上級有關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安全技術培訓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的,不能達到上崗要求的,負直接責任。

第14條不能及時足額上繳員工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的,負直接責任。

第15條傷病殘員工的勞動鑒定不到位,出現*現象的,負直接責任。

第16條員工人事檔案的管理工作不力,出現檔案的更改和泄密的,負直接責任。

第17條對公司工資核算員選拔培訓、考核和業務指導不力,使礦安全生產受到影響,負直接責任。

第18條人員調配不均衡,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負主要責任。

第19條未能按規定及時組織職業病組織鑒定、建檔管理,造成后果,負主要責任。

第20條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公司勞動紀律制訂、檢查和執行,在勞動紀律制訂和檢查執行時出現不良現象的,負主要責任。

第21條對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除按規定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外,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單位一定的經濟處罰。

篇2:HSE勞動工資科職責

1、貫徹執行HSE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負責職責范圍內HSE管理責任制的建立與考核。

2、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勞資系統的HSE管理負主要責任。

3、按有關規定負責HSE管理機構和人員的定編定員工作,滿足HSE管理的要求。

4、會同HSE管理部門組織對職工的HSE教育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把HSE工作業績作為職工獎勵考核的重要內容。

5、會同有關部門對崗位工人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

6、組織做好新入廠人員的HSE教育及考核工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基層單位。

7、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特種作業崗位的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并取證后,方可安排上崗。

8、組織好新工人上崗、老職工退休前的體檢工作。根據職業禁忌癥的要求,做好新老工人工種分配和調整,認真執行有害工種定期輪換、調整崗位的規定。

9、參與職工工傷事故調查處理,組織職工工傷與職業病的勞動能力鑒定。

10、在體制改革中保持HSE監督管理機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督促和推進HSE管理現代化。

11、及時向上級領導進行安全環保工作履職匯報并提出建議。

12、嚴格遵守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禁令》,認真履行《中石化員工守則》。

篇3:工資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經營管理部工資科是煤礦人力資源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公司人力資源開發、人員的合理配置、績效考核、六工動態考核、為我礦安全生產提供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有關勞動、工資、保險安全等政策法規,。

一、安全職責

第1條負責制定本礦勞動工資管理辦法,按照定額定員編制組織方案、平衡調劑勞動力余缺,配合結算中心,搞好工資內部分配和績效考核工作。

第2條配合組織人事科搞好人事管理工作,制訂下井人員勞動定員標準。

第3條負責人才交流中心的管理,做好內部待崗人員培訓和再上崗的考核工作,搞好勞務輸出入、管理工作,做好內部退養人員的管理。

第4條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社會保險政策法規,搞好員工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等制度的工作。

第5條負責搞好傷病殘員工的勞動鑒定和管理工作。

第6條負責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病的調查,并組織鑒定,并按國家相關規定辦理,防止或減少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員工的安全健康。

第7條負責員工的調配管理,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合理配置人員,保證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第8條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工資核算員的選拔培訓、考核和業務指導工作。

第9條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員工的勞動紀律制訂,并監督執行。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執行不好不能做好三項制度改革的,負主要責任。

第11條不能根據國家和上級部門有關勞動人事方針政策,制定本公司勞動工資管理辦法、編制組織方案、平衡調劑勞動力余缺,工資內部分配和績效考核出現偏差和失誤的,負主要責任。

第12條內部待崗人員培訓和再上崗的考核工作不到位,致使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上崗作業造成事故,負主要責任。

第13條人力資源開發不到位,不能按照上級有關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安全技術培訓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的,不能達到上崗要求的,負直接責任。

第14條不能及時足額上繳員工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的,負直接責任。

第15條傷病殘員工的勞動鑒定不到位,出現*現象的,負直接責任。

第16條員工人事檔案的管理工作不力,出現檔案的更改和泄密的,負直接責任。

第17條對公司工資核算員選拔培訓、考核和業務指導不力,使礦安全生產受到影響,負直接責任。

第18條人員調配不均衡,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負主要責任。

第19條未能按規定及時組織職業病組織鑒定、建檔管理,造成后果,負主要責任。

第20條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公司勞動紀律制訂、檢查和執行,在勞動紀律制訂和檢查執行時出現不良現象的,負主要責任。

第21條對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除按規定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外,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單位一定的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