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軌車輛連接裝置入井檢查制度
為了加強窄軌車輛管理,防止斜巷提升過程中因車輛連接裝置出現問題而造成跑車事故,特制定窄軌車輛連接裝置入井檢查制度,望各使用窄軌車輛單位認真執行。
(一)、檢查制度
1、運輸隊必須對每輛入井礦車、材車進行編號管理,建立檢查、檢修、驗收臺賬。并安排專人檢查車輛的完好情況。機電一隊負責平板車的維護檢修。
2、信號掛鉤工必須對入井或斜巷提升車輛進行全面檢查,防止不完好車輛入井提升,發現不完好車輛時,先將其放置在閑道上,匯報值班干部,建立檢查記錄,并認真填寫。
3、各車輛使用單位對使用中存在問題的車輛,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出標記,匯報運輸隊處理。
4、窄軌車輛的檢修小修:每季度一次;中修:每半年一次;大修:每年一次。凡是超過檢修時間而沒有回車庫檢修的車輛,要有專人井下巡查找回,以免造成積壓。
(二)、窄軌車輛的檢查內容:
1、檢查窄軌車輛的各類鉚釘、螺栓、銷子、墊圈、油堵及開口銷子,要求齊全、完整、緊固,碰頭鉚釘不松動,其他鉚釘、螺栓松動數不超過總數的10%。
2、檢查窄軌車輛的車廂與底盤,要求車廂無破洞和嚴重變形,上口對角線的長度誤差不大于35mm,各部凹凸深度不大于50mm,車廂裂紋裂紋長度不超過100mm,底盤無開焊和裂紋。
3、檢查車輪及潤滑:要求礦車運行平穩,在水平軌道上四個車輪與軌面接觸誤差不大于3毫米,車輪不得有裂紋和變形,輪緣磨損余厚不小于13毫米,踏面磨損余厚一噸礦車不小于6毫米,三噸礦車不小于8毫米。要定期注油,保證車輪轉動靈活,不曠動。
4、檢查聯接裝置:檢查碰頭,碰頭無裂紋,彈簧完整,彈性碰頭伸長在10-30mm,橡膠碰頭伸出槽外不小于30mm。鴨嘴變形不超過10毫米,連接的三環、插銷和碰頭上部鴨嘴銷孔磨損不超過原尺寸的15%;鏈環、插銷彎曲值不超過鏈銷直徑的10%。車輛的閉鎖柱完整,伸出長度合適。
5、礦車聯接用三環、插銷等要使用三證齊全的合格產品。
6、車輛的連接裝置必須定期進行靜拉力試驗,不符規定不準使用。
(三)、人車
1、車體、扶手、背靠板,坐板、腳踏板,保護板,瞭望窗等部件完整緊固,鉚釘、螺栓松動數不超過總數的10%。
2、車體、底架、前后擋板,骨架、角鐵無開焊,破洞及明顯變形,車棚及進口無尖棱、尖角和突出物,車棚凸凹深度不大于30mm,裂紋長度不大于50mm。
3、人車開動機構自動及手動彈簧不得有裂紋,斷裂或永久變形;主拉桿不偏移,伸縮靈活,與導向套間隙插爪式不大于1mm。
4、制動器壓板沿導向槽滑動靈活,左右竄量不大于10mm,上下間隙不大于3mm,靜止或手動試驗時,插爪同時下落,恢復原位,掛鐵和擋器應咬合嚴密。每天進行一次手動落閘試驗,每月進行一次靜止松繩試驗,每年進行一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
5、插爪式人車的緩沖木的材質規格符合規定,緩沖木應固定在車架上,螺栓無松動,螺母不得露出切入面。
6、閉鎖裝置動作靈活可靠。拉動主拉桿時,栓桿能自動抬起。
(四)、窄軌車輛聯接主受力部件以破斷強度為準的安全系數規定
1、專為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容器的聯接裝置不小于10。
3、斜井人車人車的聯接裝置不小于13。
4、礦車的車梁,碰頭和聯接插銷不小于6。
篇2: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檢查書面報告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和監督。
二、范圍
檢查內容包括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各個方面。
三、職責
安全主任負責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檢查和安全承包,總經理監督。
四、檢查內容及形成
1.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檢查至少每個星期進行一次,并做成記錄或報告形式,交安全部存檔,檢查內容包括:
(1)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
(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4)滅火器材配置有效情況。
(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6)重點崗位人員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7)重點部位的消防管理情況。
(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地方的防火安全情況。
(9)安全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
(10)安全巡查情況。
(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和完好、有效情況。
2.有關檢查應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確認。
3.承包人每星期應到關鍵裝置、重點部位進行一次檢查。監督安全生產的情況,平常應不定期地對該部位巡檢,并作好記錄。
4.在檢查或巡檢中發現的隱患,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馬上落實措施,排除隱患。
五、附件
《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檢查表》AQ-AB-B50
篇3:煉油化工裝置巡回檢查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落實科學巡檢,明確細化分部各項巡檢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巡檢工作質量,對裝置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各車間值班及崗位生產的巡回檢查管理。
3引用文件
《巡回檢查管理制度》
4術語和定義
4.1科學巡檢:以提高人的素質和強化“三基”建設為基礎,提高巡檢質量為核心。采用創新管理理念和科學管理方法,借助高科技巡檢監控工具,及時發現和消除生產安全隱患,確保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4.2常規巡檢點:影響裝置正常生產運行的設備或部位。
4.3關鍵巡檢點:影響裝置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或部位。
4.4特護巡檢點:隨時會出現非正常工況,對安全生產產生重大影響的重要設備或部位。
5職責和權限
5.1生產管理處是分部巡回檢查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負責審定各生產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機動、安全、技術、辦公室、車間等單位召開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會議,審定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并負責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臺帳管理和上報。
5.2機動處負責審定電氣、儀表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并報生產管理處備案;負責對電氣、儀表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負責巡檢儀、視頻監控等巡檢設備的維修管理;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議。
5.3安全環保處負責指導完善員工巡檢作業的個人防護用具配備;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
議;協助做好巡檢管理有關工作。
5.4技術質量處負責完善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工藝監控指標,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議;協助做好巡檢管理有關工作。
5.5辦公室負責提出裝置區域治安巡邏管理措施和建議;負責對車間治安巡邏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5.6車間負責編制本單位各崗位的巡檢線路、巡檢內容、巡檢時間、站名、站號,制定本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并組織落實;負責巡檢儀、視頻監控等巡檢設備的使用管理,對本單位各崗位巡檢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危害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提出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上報生產管理處。
6工作程序
6.1各生產車間要通過優化人員、優化巡檢線路,提高巡檢科學性,并可采用視頻監控、離線狀態監測、電子智能巡檢及多崗位交叉巡檢等方式,開展巡檢工作。
6.2各車間根據崗位實際情況,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具、巡檢工具和設備監測器具,巡檢人員佩戴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具、巡檢工具和設備監測器具進行巡檢。
6.3當班操作人員按照規定的路線、內容,定時、定點進行高標準高質量巡回檢查,檢查各設備運行狀況、現場儀表參數、現場跑、冒、滴、漏等情況,并做好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單獨處理的及時按程序匯報。
6.4巡回檢查要做到“看、聽、摸、查、比”,機、電、儀專業和裝置巡檢人員在巡檢中發現問題時,必須及時互相通報和聯系處理。當出現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在確保巡檢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巡檢工作。
6.5機、電、儀專業巡檢人員必須確保每天不少于2次的深度常規巡檢,對關鍵巡檢點不少于4次、特護巡檢點不少于8次。其它特護機組的巡檢和考核,按機動處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6.6巡檢過程中發生事件、事故,依據事件、事故匯報程序進行匯報或按事故應急預案
進行處理。
6.7巡檢人員若遇生產操作或需處理問題而無法例行巡檢時,要把情況寫入交班日志;
巡檢人員已按要求巡檢,但因巡檢設備故障出現的漏檢、缺檢項,當班巡檢人員也應把情況寫入交班日志。
6.8巡檢人員在巡檢過程中,要履行轄區內的治安巡邏職責,查陌生人,查可疑跡象,禁止無關人員和物品進入裝置區域,發現案情及時報告經警中隊接警值班室。
7巡檢管理及要求
7.1對常規巡檢點,各生產車間要落實科學巡檢,按每小時巡檢一次的要求制定本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因臨時停產停運不需要每小時巡檢的設備和裝置,巡檢時間
由車間視情況而定,設備和裝置恢復正常生產后,再恢復每小時巡檢。其他特殊崗位的常規巡檢由車間提出實施細則,生產管理處審定后執行。
7.2經評估審定的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各生產車間要按關鍵巡檢點半小時巡檢一次、特護巡檢點15分鐘巡檢一次的要求,制定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巡檢實施細則,嚴格執行。
7.3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的確定和變更,先由車間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危害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提出評估意見上報生產管理處,生產管理處組織有關部門評估審定。專業處室可依據安全生產實際變化,及時提出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的變更要求,經生產管理處審定,相關車間、部門嚴格執行。
7.4各車間根據崗位生產要求如需修訂巡檢路線、巡檢時間、巡檢站點及巡檢實施細則等內容,需報生產管理處審定、備案。電氣、儀表車間則報機動處審定并報生產管理處備案。
7.5各裝置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應依據安全生產實際實行動態管理,以使出現問題的設備或部位得到及時有效監控;對已處理好的設備或部位做好變更,報生產管理處,納入正常管理。
7.6各車間管理人員每日要對本單位各崗位巡回檢查進行檢查,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和兩次“模擬問題”抽查。采用智能巡檢系統的車間每周至少要下載一次巡檢記錄,對漏檢缺檢行為要進行考核,并保存相關記錄,實行可追溯管理。
8檢查與考核
相關考核按《×××××》執行。
9支持性文件
?××××考核辦法》
10相關記錄
10.1××××各崗位巡檢記錄
10.2××××車間值班巡檢記錄
10.3××××分部總值班巡檢記錄
10.4××××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