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礦山應急投入保障制度

某礦山應急投入保障制度

2024-07-09 閱讀 4923

一、目的和適用范圍

1、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最大限度地減輕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程序適用于我礦生產經營中潛在事故(災害)等緊急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二、應急管理原則

1、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

3、預防為主,強化基礎,快速反應。

4、科學實用

5、分級響應

三.應急管理機構領導機構

總指揮:礦長

副總指揮:各分管領導

成員:安全培訓中心、生產技術部、通防部、機電部、調度室、安監處、綜合辦、設備部、供應部、財務部、保衛部、各區隊負責人等。

四.應急保障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事故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事故的人力、物力、財力、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安全培訓中心要做好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動員全員有組織的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2、財務部要保證所需突發事故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資金。

3、供應部要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監測網絡、預警體系和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

4、醫療衛生保障,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出動礦應急醫療組,同時立刻與簽訂應急救援預案的醫院取得聯系,請求救援。

5、交通運輸保障,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確保運輸安全暢通;要建立緊急情況交通運輸工具的調用程序,確保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能夠及時、安全送達。

6、人員防護要指定或建立與人員相適應的應急避險場所,完善緊急疏散管理辦法,明確各級責任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員工安全、有序的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嚴格按照程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確保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

五、監督管理

1、預案演練

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對相關預案的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并作好演練過程的原始記錄。

2、培訓教育

由培訓中心牽頭,安監處負責協助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的培訓,增強員工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對應急救援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應急專業技能。保持培訓記錄。

3、責任與獎懲

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和瞞報突發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而喪失應急的最佳機會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送司法機關處理。

4、公司各類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由安全培訓部進行監督管理。

六、附則

本制度自批準之日起實施。

篇2:船閘應急保障中心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落實責任,健全機制,查防結合,以防為主”的基本原則,規范應急保障作業的安全操作行為,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工作,健全反違章工作機制,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蘇北航務處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應急調度室負責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訂及安全作業指導、培訓、檢查、考核、總結與評比等工作。

第三條安全操作規程分為:潛水安全操作規程、電氣安全操作規程、機械安全操作規程、測量安全操作規程、船閘檢測安全操作規程及測量船安全操作規程六類。

第四條安全操作規程根據各個部門從事的作業項目的特點制訂,分為施工前準備、施工過程、施工結束三個階段的操作規范及安全危險點的控制。

第五條每一類安全操作規程后都附有安全操作檢查表,供每個部門在作業時自檢、中心職能部門監督檢查對照打分時使用。

第六條部門負責人應帶頭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組織開展安全檢查,督促落實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

第七條應急保障作業準備階段,要建立安全檢查臺帳,準備好自查表格。作業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自查自糾,杜絕違章現象。

第八條中心將組織進行抽查。并對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考評,考核情況納入應急保障作業考核,并作為對作業組和個人的考核依據。

第九條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并對項目負責人和當事人予以處罰。對自查時造假、敷衍的項目負責人和現場安全員進行處罰。

第十條抽查工作根據得分情況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95分以上為優秀,90-94分為良好、80-89分為合格,8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因主觀原因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隱患、以及發生安全事故的,為不合格。有下列違章違章行為的該項作業評為不合格等級:

飲酒后進行作業的。

高空作業未采取防護措施的。

水上作業未穿救生衣的。

第十一條安全考核等級考核如達不到優良等級:考核為合格等級的,作業組內部要進行檢查反省,在作業項目全面測評時,安全方面將不予獎勵。考核為不合格的,在作業項目全面測評時將對本次作業進行處罰。

第十二條應急保障作業結束后,項目負責人應將項目相應的安全生產合同、自查表、抽查表等安全方面的資料報應急調度室備案。

第十三條健全安全培訓制度。分層級、分專業、分工種開展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技能知識、安全監督管理等培訓,從安全素質和技能培訓上提高各級人員辯識違章、糾正違章和防止違章的能力。

第十四條執行安全違章“四不放過”。對每起安全違章行為,應做到原因分析清楚,整改責任落實到人,整改措施到位、相關人員受到教育。

第十五條建立安全違章曝光制度。在網站、公示欄等開辟反違章通報專欄,對違章現象予以曝光,形成反違章輿論監督氛圍。

第十六條開展違章人員告誡教育。對嚴重違章的人員和多次發生嚴重違章或違章導致事故發生的人員,在責任追究的同時,應進行離崗教育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第十七條開展違章統計分析。以月、季、年為周期,統計違章現象,分析違章規律,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定期在月度例會、安全生產分析會上通報有關情況。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中心應急調度室負責解釋。

篇3:交通運輸保障應急管理制度

為加強我礦運輸應急運力組織和保障工作,進一步提高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事故的能力,維護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方針,以及分工明確、協調一致、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運力保障體系。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故,我礦運輸小組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做好運輸應急運力的組織、救援和保障工作,完成傷員、應急物資的運輸保障任務,把突發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點。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平急結合、預防為主。

把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高度重視運輸應急保障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提高防范意識,做好預案演練、宣傳和培訓工作,做好有效應對礦井突發事故的各項保障工作。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聯動協調。

本措施確定的礦井運輸應急保障工作在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由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分級響應、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充分發揮運輸應急保障機構的作用。

3、職責明確、規范有序、部門協作。

明確應急管理機構職責,建立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和響應程序,實現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加強與其他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的礦井運輸應急保障機制。

三、紀律要求

(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并隨時與應急小組保持聯系或電話暢通,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車輛調度及時到位。

(二)執行應急任務的車輛,必須是經檢測合格、車輛技術狀況達二級以上,按規定投保各項保險,且配持有效從業資格證件的駕駛員,方可執行應急任務。

(三)指令性儲備運力,車輛技術狀況和駕駛人員資格除符合第二條要求外,在應急狀況下,應在指定地點集結待令,駕駛人員不得外出,隨時準備接受應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