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項目預算編制說明
zz土地整理項目預算編制說明
1項目概況
遼寧省**縣**土地整理項目為2003年國家投資的土地開發整理重點項目。**縣土地整理項目區位于**,包括**鎮柴家村、**鄉**村及徐樹村、**鎮九間村和**鄉賈臺村,項目地貌類型為平原。
1.1項目規模
項目區規模為1012.20公頃,分四片,其中**片面積203.87公頃,**片面積244.96公頃,**片面積326.82公頃,**片面積236.55公頃。項目區整理前耕地面積562.59公頃,占總面積的55.58%,其它用地分別為:園地面積0.73公頃,占總面積的0.07%;林地面積59.49公頃,占總面積的5.88%;交通用地面積25.17公頃,占總面積的2.49%;水域面積90.18公頃,占總面積的8.91%;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0.30公頃,占總面積的0.03%;未利用地面積273.74公頃,占總面積的27.04%。項目實施后,耕地面積為893.37公頃,凈增耕地面積330.78公頃,新增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為32.68%。
1.2項目預算總投資
**縣土地開發整理工程由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及其它工程組成。預算總投資2332.52萬元,全部由國家投資。其中,工程施工費2011.77萬元,占總投資的86.25%;設備購置費51.26萬元,占總投資的2.20%;其它費用共計204.58萬元,占總投資的8.77%(其中前期工作費95.36萬元,占總投資的4.09%;竣工驗收費56.73萬元,占總投資的2.43%;業主管理費43.28萬元,占總投資的1.86%;拆遷補償費9.21萬元,占總投資的0.39%);不可預見費64.92萬元,占總投資的2.78%。
根據分片預算的原則,本項目預算中工程施工費分四片作預算。**片工程施工費為556.84萬元,**片工程施工費為371.91元,**片工程施工費為628.53萬元,**片工程施工費為454.49萬元。
1.3項目分年度投資計劃
項目分兩年實施完成。第一年(2003年)投資1459.2萬元,第二年(2004年)投資873.3萬元。
2預算編制依據
2.1《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2.2《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
2.3《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
2.4《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
2.5《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預算定額》(20**)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20**)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上、下冊,20**)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20**)
2.10《遼寧省建筑工程預算實物量定額》(上、下冊,20**)
2.11《遼寧工程造價信息》(20**)
2.12《遼寧省**縣**土地整理項目規劃圖及規劃文本》
2.13《遼寧省**縣**土地整理項目單體工程設計圖及設計說明》
3取費標準和計算方法的說明
根據《土地開發整理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項目預算由工程施工費、設備購置費、其它費用(包括前期工作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拆遷補償費和不可預見費組成,在計算中,以元為單位,取小數點后兩位計到分,匯總后取整計到元。
3.1工程施工費
工程施工費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組成。
3.1.1直接工程費
直接工程費由直接費、其它直接費和現場經費組成。
3.1.1.1直接費
直接費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組成。
人工費中人工單價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中的規定計取。建筑工程的人工費分為工長為5.49元/工時、高級工為5.17元/工時、中級工為4.52元/工時、初級工為2.80元/工時,機械臺班的人工費按中級工為4.52元/工時。
在材料費定額的計算中,材料用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材料價格參考《遼寧工程造價信息》(20**.No.32)。
在施工機械使用費定額的計算中,臺時和臺時費分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
3.1.1.2其它直接費
其它直接費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和施工輔助費。其費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費率取3%,計算基礎為直接費;施工輔助費費率因工程而異,考慮到土地整理工程規模較小,施工輔助費取1%,計算基礎為直接費。
3.1.1.3現場經費
現場經費包括臨時設施費和現場管理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中規定,按工程性質分別計取,土地整理工程規模較小,工程相對比較簡單,按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標準計取。臨時設施費土方工程取2%,石方工程取2%,模板工程取3%,砼工程取3%,其他工程取2%,計算基礎均為直接費;安裝工程費率為20%,計算基礎為人工費;現場管理費土方工程取2%,石方工程取4%,模板工程取3%,砼工程取3%,其他工程取3%,計算基礎均為直接費;安裝工程費率為25%,計算基礎為人工費。
3.1.2間接費
間接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中規定,按工程性質分別計取,土地整理工程按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標準計取。土方工程為4%,石方工程為6%,模板工程取6%,砼工程為4%,其他工程取5%,計算基礎均為直接工程費;安裝工程費率為50%,計算基礎為人工費。
3.1.3計劃利潤
依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費率取3%,計算基礎為直接工程費和間接費之和。
3.1.4稅金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中規定,稅金費率標準為3.25%,依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計算基礎為直接工程費和間接費之和。
3.2設備購置費
本項投資費用計算依據規劃設計圖,主要用于購置變壓器、配電柜、水泵及電機等設計圖中涉及到的
永久性設備。
3.3其它費用
其它費用由前期工作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和拆遷補償費組成。
3.3.1前期工作費
前期工作費包括項目立項審查及報批費、項目可行性研究費、項目規劃設計及預算編制費、項目招標費、土地清查登記費、工程監理費等;依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前期工作費按工程施工費的4.74%計取。
3.3.2竣工驗收費
包括項目工程驗收費、項目決算的編制與決算審計費,整理后土地的重估與登記費、基本農田重劃及標記設定費。根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竣工驗收費按工程施工費的2.82%計取。
3.3.3業主管理費
根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業主管理費按前期工作費、工程施工費和竣工驗收費三項之和的2%計取。
3.3.4拆遷補償費
工程項目需拆遷墳墓,考慮到土地整理項目的實際情況,本項目預算拆遷補助費計取100元/穴。
3.4不可預見費
指在施工過程中因自然災害、人工、材料、設備、工程量等的變化而增加的費用。根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規定,不可預見費按前期工作費、工程施工費和竣工驗收費三項之和的3%計取。
4項目技術經濟指標分析
遼寧省**縣**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施工費總預算為2757.95萬元。
4.1各單項工程投資及實物工作量
4.1.1土地平整工程
本項投資733.51萬元,該項目屬平原,總的地勢較平坦。土地平整工程一方面是以井區為單元進行平整,用推土機推平,另一方面是項目區小區域整平,采用鏟運機運土的施工方式。規劃井區為600米×300米,整理后的耕地平整,適合機械化作業。
4.1.2農田水利工程
本項投資額1162.57萬元。項目區為井灌區。
干支管均埋于地下。選擇管材為PVC管,干管管徑φ160mm,壁厚4.9mm,公稱壓力0.63Mpa,支管大致垂直干管,間距100m,支管管徑φ110mm,壁厚2.2mm,公稱壓力0.32Mpa。
排水溝均為梯形土渠。農溝底寬0.5m,深0.8m,比降1/1000,邊坡1:1.5;水泡子溝底寬1.5m,深2m,比降1/3000,邊坡1:1.5;九股溝底寬2m,深1.5m,比降1/3000,邊坡1:1.5。
項目區提水灌溉的動力選擇電力,項目區內大部分地區有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通過,因此泵房用電可以在項目區內或附近村莊就近接入。按照潛水泵的動力要求,配備30臺50KV變壓器和3臺30KV變壓器,以滿足64臺水泵工作時的動力需要,線路走線根據泵房的位置、按最短線路的原則布置,總長為20113.3米。
水工建筑物包括農橋、農涵、泵站等。其中橋13座;路溝交叉涵20座;φ160PVC管27429米,φ110PVC管82444米;泵站64座。
4.1.3田間道路工程
本項投資額97.40萬元。按田間道路規劃設計,田間道寬4米,高出地面0.4米;生產路寬2米,高出地面0.3米。道路均采用機械壓實路基,素土回填,機械夯實,泥結石鋪面。其中規劃4米田間道16178米,2米生產路29103米,項目區內現有可利用的田間道2983米,,詳細數據見表1。
表1項目區各類道路長度表
分片道路類別2米4米4米以上
長度(m)長度(m)長度(m)
片規劃路
現有路000
預算路
片規劃路
現有路0800
預算路
片規劃路
現有路
預算路
片規劃路
現有路013480
預算路
4.1.4其它工程
本項投資額18.29萬元,為防護林網建設工程。在項目區內規劃的道路與進水渠并行布置區,在路渠之間種植經濟美觀、適應性強的白楊樹,株距2米,能起到降低風速、涵養水源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4.2項目產出指標分析
4.2.1凈增耕地
整理面積為893.37公頃(合13400.55畝),預計新增耕地330.78公頃(合4961.7畝)。
4.2.2凈增耕地可創造的產值
項目整理后,將新增耕地330.78公頃(合4961.7畝)。主要改造為種植水稻和花生,其中水稻面積為2305.5畝,花生面積為2656.2畝。故整理后項目區其年產值為:
①水稻產值=2305.5畝×420公斤/畝×1.4元/公斤=135.5634萬元;
②花生產值=2656.2畝×250公斤/畝×2.3元/公斤=152.7315萬元。
合計:A1=135.5634+152.7315=288.2949萬元。
4.2.3改造中低產田可增加的產出量
據調查,近年來種植中低產田,水稻單產在200公斤/畝左右,玉米單產在250公斤/畝左右,花生單產在150公斤/畝左右。通過灌、排工程配套,調節田間土壤水份平?狀況和地下水水位,為作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后,預計可使耕種中低產田的產量恢復到至少如上所述的一般水平。則項目區改造中低產田每年可增產值計算如下:
本項目區有中低產田562.59公頃(合8438.85畝),主要改造為種植水稻、玉米、花生和其他作物,計算時其他作物按玉米計算。則其中水稻改造增產面積為254.9475畝,玉米改造為水稻面積為1872.3525畝,玉米改造增產面積為3888.8475畝,玉米改造為花生面積為1404畝,花生改造增產面積為1018.7025畝。改造后的產值為:
①水稻產值=254.9475畝×(420-200)公斤/畝×1.4元/公斤=7.8524萬元;
②玉米改水稻產值=1872.3525畝×(420公斤/畝×1.4元/公斤-250公斤/畝×0.98元/公斤)=64.2217萬元;
③玉米產值=3888.8475畝×(450-250)公斤/畝×0.98元/公斤=76.2214萬元;
④玉米改花生產值=1404畝×(250公斤/畝×2.3元/公斤-250公斤/??×0.
98元/公斤=46.332萬元;
⑤花生產值=1018.7025畝×(250-150)公斤/畝×2.3元/公斤=23.4302萬元。
合計:7.8524+64.2217+76.2214+46.332+23.4302=218.0577萬元。
項目區年增加產值:ΔA=288.2949+218.0577=506.3526萬元。
4.2.4生產資料成本
農業生產資料成本構成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育秧薄膜、農機磨損、機械油耗、收割、加工等。依據當地農業生產經營狀況,確定生產資料成本見表2:
表2農業生產耕作成本構成表
名稱水稻(4432.8畝)玉米(3888.8畝)花生(5078.9畝)
元/畝小計(元)元/畝小計(元)元/畝小計(元)
種子1148760.
化肥..7
農藥.5
投勞
排灌.5
機耕1670924..5
合計...2
新增水稻的生產資料成本B1=2305.5*297=68.4733(萬元)
新增花生的生產資料成本B2=2656.2*218=57.9052(萬元)
玉米改水稻的生產資料成本B3=1872.3525*(297-156)=26.4002(萬元)
玉米改花生的生產資料成本B4=1404*(218-156)=8.7048(萬元)
每年凈增產值=506.3526-(68.4733+57.9052+26.4002+8.7048)=344.87(萬元)
4.2.5投入產出分析
**縣土地整理項目總投資2332.52萬元,按整理面積1012.2公頃(合15183畝)計算,每畝投入量約為1536.27元。根據4.2.4中的計算,該項目區每年凈增加總產值為344.87萬元,按規劃耕地面積893.37公頃(合13400.55畝)計算,每畝每年產出率為257.36元,每畝投入產出率為257.36/1536.27=16.75/100元。
4.2.6項目實施完成后,可栽植防護林帶10.7萬株,將大大改善項目區的生態環境。
總之,項目區整理后,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4.3實物工程量增減調整因素分析
4.3.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計算采用“方格中心法”,方格為50米×50米。得出**片土地平整土方量為40.95萬方,**片為12.15萬方,**片為41.63萬方,**片為19.92萬方。各片中客土回填土方工程量另行計算,計算方式為未利用地面積乘以深度,得出**片土方量為25.9萬方,**片為34.63萬方,**片為33.93萬方,**片為15.3萬方。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受局部小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工程量可能有一定的調整。
4.3.2農田水利工程
輸電線架設工程選取定額號90148和90136,其工作內容為挖坑立桿、線路架設、完工拆除,因本工程線路不拆除,故人工費按51%計,其它材料費和其他機械費按72%計。
受當地實際條件和具體施工地段的土層結構等因素的制約,施工機械的選取方面,也會有少量的調整。
4.3.3田間道路工程
充分利用原有道路,預算時,僅計算新修建道路所需的資金,原有部分不再投資。新修建4米田間道13195米,2米生產路29103米。
4.3.4經濟效益評價
在4.2項目產出分析中,沒有考慮運行成本,因此實際的每畝投入產出率會稍微有所降低。
5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5.1項目區內規劃路與現有路的狀況如表1,項目區內已有4米田間道2983米,本著節約資金,合理使用資金的原則,規劃設計時,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故本項目預算中只考慮新修道路部分資金,各項目片計入預算中的生產道和田間道的長度詳見表1。
5.2如果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計劃發生改變的,該項目分月用款計劃應隨之改變。
篇2:酒店能耗預算編制說明
酒店能耗預算編制說明
2010年能耗預算編制的主要參考依據為09年度能源實耗數據,因柴油改蒸汽影響,對以往年度能耗主要參考水、電指標。酒店的能源消耗量既與天氣、溫濕度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又與酒店營業情況與營業指標呈規律性的比率關系。因此本預算主要針對水、電、油、汽等能源消耗指標,并且相應地進行能耗營業額比的預測。能源單價的影響因素多,相對關乎民生的水價、電價較為穩定,油、汽價格的波動較為平凡,波動幅度也較大,本預算不考慮價格波動因素,即采用計劃單價的方式計算,水價含排污費3.18元/噸,電價因實行六時段峰谷電按去年實際托收平均數0.86元/度,汽價根據熱電廠定價240元/噸,柴油價格5.3元/升。
一、水耗預算。2006―2009年均水耗量為90028.25噸,平均水耗費用為286289.84元,考慮到2009年度工程部加強節水改造,先后進行了員工浴室、10-19F客房淋浴節水改造、冷凝水加收利用等節水改造項目,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節水效果,2010年水耗量預算基本與2009年實耗數量持平,預算耗量為85500噸,較歷年平均耗量減少4528噸,更大潛力空間有待明年挖掘。
二、電耗預算。2006―2009年均電耗量為260.27萬度,平均電耗費用為2238282.23元,根據2009年度電耗預算與實耗執行情況,電耗逐年遞減的執行難度較大,而目前大型用電設備的節能改造尚無明確可行性項目,除去中央空調水泵節能改造2009年針對節電工作大體局限于照明這一塊,效果甚微。綜合考慮現行用電設備結構分布,因中央空調主機選型偏大,造成換季時段大馬拉小車現象,明年計劃對增設75萬Kcal左右的溴化鋰空調主機,但經濟性、可行性、吊裝、位置空間等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電梯節能及新型照明節能項目適時也可以采用。暫將全年電耗預算定為253萬度,電耗費用支出2175800元,月度預算額基本靠攏2009年實耗數。
三.柴油消耗預算。經過外部內部一系列的改造工程,今年4月投入使用的熱力蒸汽管道,給了酒店總能耗費用大幅下降的空間。目前,酒店僅剩二樓中廚房、員工廚房、二十樓西廚房使用柴油,柴油消耗的控制主要在餐飲部。根據歷年平均消耗數及2009年廚房柴油消耗情況,制定2010年柴油消耗預算為80800噸。明年計劃全面取消柴油,廚房改用煤氣燃具,屆時,柴油只作為儲存備用。
四、蒸汽消耗預算。蒸汽的耗量缺少歷史同期對比數據,因此只能通過確定蒸汽與柴油的換算關系,才能以歷年數據作為依據制定2010年的蒸汽耗量預算。理論計算法:柴油的熱值為42705KJ/KG,蒸汽的熱值按0.6Mpa查表為2696.8KJ/KG,換算后即每噸柴油可產生42705÷2696.8=15.8噸蒸汽,反算一噸蒸汽需要74.5升柴油。經驗換算法,今年4月份開始用汽以來至9月份總用汽量1786.7噸,而此期間鍋爐蒸油耗量預算為141000噸,換算后一噸蒸汽需要141000÷1786.7=78.9升柴油。據此,蒸汽耗量預算暫按歷年每月柴油消耗平均數為依據,按80升柴油換算1噸蒸汽的方式制定。
維修費用預算說明
分析2006―2009年來維修材料費用變化趨勢,見下表:
可以看出隨著酒店開業年數的遞增,因設備陳舊、運行時間長、磨損增大、故障率升高等一系列原因,維修改造材料費用對應地按時間跨度逐年遞增,近兩年增長率約為115%。按各個月份分布來看,12月、5月、9月、1月的維修材料費用相對較高。同理,我們對各部門的維修材料占比進行了分析,客房、廚房、KTV、餐飲、工程幾大部門占總的費用中的比重較大。
本次預算的主要依據就是根據歷年數據的相關規律制定,相應地全年預算總額較去年有所增加,全年預算總額為397500元,分月及分部門預算根據以往數據占比情況進行分配。
電梯維護費包括9臺電梯維護費、材料更換費用、年檢費用等,年度總額為60000元;中央空調維護費用為空調維護費用、配件更換費用等計18000元;系統維護費用為各類軟件更新維護費用具體請財務部列支;監控維護費已取消,相關工作已由工程部接手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