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危險化學品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2685

1基本要求

1.1本規定適用于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企業設備檢維修中的受限空間作業。

1.2?本規定所稱受限空間,是指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或缺氧,對進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如反應器、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半封閉場所。

1.3?受限空間作業是指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

1.4?本規定所稱易燃易爆場所,是指GB50016、GB50160、GB50074中火災危險性分類為甲、乙類區域的場所。

1.5?受限空間作業涉及動火、臨時用電、高處、盲板抽堵等特殊作業時,應辦理相應的安全作業證。

2?分工與職責

2.1?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是受限空間作業的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2?企業生產(技術)部門,負責制定和審核吹掃、處理方案(含盲板圖);組織現場盲板加、拆的檢查確認工作;督促、協調受限空間及作業環境氣體采樣分析工作。

2.3?企業設備(工程)部門,負責制定和審核安全作業方案,督促和檢查施工單位制定施工方案,落實專業安全措施;負責組織、協調盲板加、拆工作,參與現場盲板的檢查確認;負責組織、協調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及現場安全交底工作。

2.4?企業基層單位(受限空間作業單位),負責制定受限空間作業方案及工藝吹掃處理方案,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負責作業現場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監護等工作。

2.5?受限空間作業人職責

2.5.1?作業人應持經批準、有效的《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方可作業。

2.5.2?《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所列的安全防護措施經落實確認、監護人同意后,方可作業。

2.5.3?在作業前應充分了解作業內容、地點(位號)、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作業證的安全措施。

2.5.4?服從作業監護人的指揮,禁止攜帶作業器具以外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勞動保護著裝和器具不符合規定不得作業。

2.5.5?對違反本規定的強令作業、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監護人不在場等情況,有權拒絕作業,并向上級報告。若發現監護人不履行職責時,應立即停止作業。

2.5.6?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現情況異常或感到不適時,應立即向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作業現場,嚴禁在有毒、窒息環境中摘下防護面罩。

?2.6?監護人職責

2.6.1?應參加由安全管理部門組織的監護人培訓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部門發放的《監護人資格證書》,做到持證監護。

2.6.2?在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未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禁止作業。

2.6.3?控制、清點出入受限空間作業人數,并與作業人員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采取相應措施。

2.6.4?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作業負責人、審批人員等職責可結合本企業管理實際及參照AQ3028-2008的相關內容補充制定。

3?作業分級

3.1?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特殊受限空間作業。

3.1.1無氧、缺氧或氮氣保護狀態下的換劑、撇頂等作業。

3.1.2進入與污水排放系統相連的下水井、下水道、涵洞等部位的作業。

3.1.3經主管部門確認,要求按特殊受限空間作業控制的。

3.2?除特殊受限空間作業以外的,為一級受限空間作業。

4?《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的辦理

4.1受限空間作業方案的制定和審查:受限空間作業所在單位負責人組織對作業現場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制定受限空間生產處理、盲板加拆等相關方案,生產(技術)、設備(工程)、安全等專業部門負責審核。特殊受限空間作業方案由企業負責人批準,一級受限空間作業方案由分管生產(技術)或設備的負責人批準。

4.2受限空間作業方案審查、批準后,建議作業所在單位安全技術人員負責填寫《安全交底和風險告知確認卡》(見附件2),由作業所在單位負責人向作業單位(人員)進行任務交底和風險告知。

4.3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辦理:任務交底和風險告知后,由作業所在單位的項目負責人負責填寫《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見附件1)上受限空間所在單位、受限空間名稱、作業內容、受限空間原有介質、監護人姓名、危害辨識等。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負責填寫作業單位負責人、作業人員姓名等。

4.4安全措施確認:1-5項由作業所在單位的設備管理人員確認簽字;6-10項由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確認簽字;11項由受限空間所在單位、作業單位負責人根據現場實際,分別補充作業安全措施。

4.5《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的審核、審批: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由企業設備(工程)、設備、安全等部門負責人審核。特殊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由企業負責人批準,一級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由分管生產(技術)或安全的負責人批準。

5?受限空間分析及合格標準

5.1?企業應建立氣體取樣檢測分析操作規程,明確取樣分析項目和標準、取樣及檢測方式、檢測儀器的使用范圍和完好性。使用便攜式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檢測儀進行分析,選配檢測設備要與危害氣體種類相匹配,并經標準氣體樣品標定合格。特殊受限作業應使用兩臺儀器同時檢測,檢測偏差不應大于儀器有效誤差范圍。取樣檢測的過程要有照片記錄。

5.2?分析的監測點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間容積較大時,應對上、中、下各部位進行監測分析。

5.3?分析與作業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30min,作業中斷時間超過30min,應重新分析。一級受限空間作業過程中應2h分析一次,特殊受限空間作業期間還應隨時進行監測。

5.4?分析合格標準:

a)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0.5%(體積分數);

b)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0.2%(體積分數);

c)氧含量為18%-21%,在富氧環境下不應大于23.5%;

d)有毒有害介質濃度應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規定。

5.5分析報告單必須填寫到《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或黏貼存根正面左上方。

6?作業安全要求

6.1?作業前,作業單位和生產車間應對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6.2?作業前,應對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如下:

a)有關作業的安全規章制度;

b)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相應的安全措施;

c)作業過程中使用的個體防護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

d)事故的預防、避險、逃生、自救及互救等知識;

e)相關的事故案例及經驗、教訓。

6.3?作業前,生產車間應做好如下工作:

a)對設備、管線進行隔絕、清洗、置換,并確認滿足安全作業要求;

b)對放射源采取相應的安全處置措施;

c)腐蝕性介質的作業場所配備人員應急用沖洗水源;

d)夜間作業場所設置滿足要求的照明裝置;

e)會同作業單位應組織作業人員到現場,了解和熟悉現場環境,進一步核實安全措施,熟悉應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和分布。

6.4?作業前,作業單位對作業現場及作業涉及的設備、設施、工器具等進行檢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求:

?a)作業現場消防通道、行車通道應保持暢通,影響作業安全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b)作業現場的梯子、欄桿、平臺、篦子板、蓋板等設施應完整、牢固,采取的臨時設施應確保安全;

?c)作業現場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溝、孔洞等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設警示標志;夜間應設警示紅燈,并采用安全電壓。

?d)作業使用的個體防護器具、消防器材、通訊和照明設備、腳手架或臨時作業平臺、起重機械、電氣焊用具、手持電動工具等,應符合作業安全要求。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式、移動式電動工器具應逐個配置漏電保護器和電源開關,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

6.5?作業前,應切實做好工藝處理,所有與受限空間相連且存有或可能存有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線、閥門必須有效隔離,并對受限空間進行吹掃、蒸煮、置換合格,加設盲板并掛牌標識。

6.6受限空間作業應采取自然通風,必要時采取強制通風,但嚴禁向內充氧或富氧空氣。

6.7?受限空間作業的個人防護裝備要求:

a)特殊受限空間作業,作業人員必須佩戴供風式面具、空氣呼吸器等隔離正壓防護面具,使用前必須仔細檢查其氣密性,供風設備及受限空間出入口必須安排專人監護,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將作業人員撤出;

b)特殊受限空間作業,作業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和不產生火花的工具;

c)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受限空間作業,應穿戴防酸堿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及護目鏡等;

d)在產生噪聲的受限空間作業,應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聲護具;

e)在有或產生粉塵的受限空間作業,應佩戴防塵口罩、眼罩等防塵護具;

f)在高、低溫受限空間作業,除應佩戴相應的防高溫、低溫防護器具,還應佩戴通訊設備。

6.8?照明及用電安全要求如下:

a)受限空間照明電壓應小于等于36V,在潮濕、狹小容器內作業電壓應小于等于12V;

b)在潮濕容器內,作業人員應站在絕緣板上,同時保證金屬容器接地可靠;

c)使用的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按照漏電保護器,漏電起跳電流不大于30毫安,其中照明和手持電動工具的漏電起跳電流不大于15毫安。接線箱(板)嚴禁帶入容器中。

6.9受限空間作業過程監護要求:

a)在受限空間外應設有專人監護,作業期間監護人員不應離開;

b)在風險較大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增設監護人員,并隨時與受限空間內作業人員保持聯絡;

c)?從事無氧、缺氧或氮氣保護狀態下的換劑、撇頂等特殊受限空間作業,監護人應與作業人員規定必要的聯絡方式或配備必要的通信工具,便于受限空間內外之間的聯系。

6.10?受限空間作業的其他要求

a)受限空間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備有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

b)作業前后應清點作業人員和作業工器具;作業人員不應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應拋擲材料、工器具等物品;離開受限空間時應將氣割(焊)工器具帶出;

c)在有毒、缺氧環境下不應摘下防護面具;不應向受限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d)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采取輪換作業方式;

e)當生產裝置出現異常,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迅速撤離;當作業現場出現異常,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迅速撤離,作業單位應立即通知生產單位;

f)作業完畢,應恢復作業時拆移的蓋板、箅子板、扶手、欄桿、防護罩等安全設施的安全使用功能;將作業用的工器具、腳手架、臨時電源、臨時照明設備等及時撤離現場;將廢料、雜物、垃圾、油污等清理干凈;

g)作業結束后,受限空間所在單位和作業單位共同檢查受限空間內外,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封閉受限空間。

7《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管理

7.1《受限安全作業證》一式四聯,第一聯為存根;第二聯由作業現場負責人持有,作業時隨身攜帶;第三聯由監護人持有,監護時隨身攜帶;第四聯存放在受限空間作業點所在的操作控制室或崗位。

7.2?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有效時間不超過24h。特殊情況超過時限的應辦理作業延期手續。

7.3?特殊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存檔;一級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由動火所在車間存檔。保存期限為1年。

篇2:船舶與海建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加強船舶及海工(以下統稱船舶)建造過程中電氣作業安全管理,避免發生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中遠船務各企業船舶建造過程中電氣作業安全管理。

本規定所指的電氣作業是指配電板通電(通岸電)、船舶電氣設備初次送電及高壓(1KV—11KV)電氣作業。其它臨時接電和供配電作業按照《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和《企業供配電安全規程》要求執行。

3.管理職責

3.1企業技術部門應制訂船舶建造電氣系統調試(含送電)工藝,明確電氣系統調試的施工條件、施工步驟和安全技術要求。

3.2企業船舶建造組(項目組)負責合理安排電氣作業,做好施工協調,禁止不相容作業同時進行。

3.3企業應建立電氣系統初次送電及高壓電氣作業審批制度,明確施工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3.4企業施工部門負責根據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做好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5企業安監部負責電氣作業的安全監督檢查。

4.管理要求

4.1電氣作業總體安全要求

4.1.1作業人員

a.1KV以下低壓船舶電工要求: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無禁忌癥,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電工作業特殊工種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

b.10KV以下高壓船舶電工要求:除滿足低壓電工要求外,還應取得高壓類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方可上崗作業。

c.作業前,按照要求穿戴勞動防護用具;檢查使用工具的完好性;進行專項安全交底,掌握施工要領和安全要求。

d.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要求,聽從指令逐步、逐項進行操作。

4.1.2施工前的策劃和申報

a.電氣作業應進行必要的安全策劃,分析作業過程中的風險以及所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可靠性,確保作業安全。

b.電氣作業應在單船VSCC會議上進行申報,明確施工時間和安全要求。

4.2配電板通電安全要求

4.2.1岸電電源線應妥善拉設,并進行有效防護,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

4.2.2岸電電源與配電板之間應安裝空氣開關。暫時不用的開關應切斷線路或采取封閉防范措施。

4.2.3配電板裝妥送電前,應進行檢查和確認,滿足安全要求后方可送電。

4.3電氣設備初次送電的檢查和確認

4.3.1需送電系統、設備、線路應完工,并經檢測,符合工藝要求。

4.3.2需送電設備內部、送電線路周邊的雜物和可燃物應清理干凈。

4.3.3需送電系統、設備、線路警示標志和警戒區應設置到位。

4.4配電板及電氣設備送電后的安全要求

4.4.1立即檢查線路、設備有無異常,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

4.4.2指定專人進行值班管理,并做好運行記錄和監控。

4.4.3各類開關應由專職人員操作,其他人員嚴禁進行操作。

4.5高壓電氣作業的安全要求

4.5.1設備的接線

①接線前

a.斷開高壓發電機啟動按扭,關閉啟動空氣閥門,啟動按鈕及主開關上應懸掛禁止送電警示牌,通道口設置臨時遮欄。

b.變壓器、互感器等設備應進行驗電。

c.耐壓試驗后高壓電纜應充分放電和驗電。

②接線要求

設備的接線應先接負載、再接變壓器、最后接至電源。

4.5.2設備的檢修

①先停電

a.經檢修設備電源應完全斷開,確保施工安全。

b.停電后,設備上應懸掛禁止送電警示牌。

②停電后驗電

a.驗電器的電壓等級應滿足驗電需求。

b.驗高壓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③驗電后裝設接地線

a.接地線應采用截面積足夠大的多股軟銅線,并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確保接觸良好

b.安裝接地線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拆除時順序相反。

c.裝、拆接地線時,均應使用絕緣棒和帶絕緣手套。

④檢修

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在現場做好安全監護,及時糾正違章行為。

⑤完工

a.按要求拆除接地線。

b.檢查檢修設備,清理施工現場,符合要求后,施工結束。

4.5.3高壓設備的運行或試驗

①設備安全要求

a.高壓設備的附屬設施應完整。

b.高壓設備接線應完整,臨時線應拆除,外殼應處于關閉狀態。

c.高壓設備進線處應處于封閉狀態。

d.配電屏前后絕緣墊應鋪設完整。

e.配電屏后隔離室的門應關上,如無門應使用不低于1.5m的柵攔。

f.高壓設備隔離室的門應加鎖。

g.高壓電纜應按要求做好警示標識。

②高壓變壓器送電操作順序應先送電源側后送負載側,斷電操作順序應先斷負載側后斷電源側,隔離開關嚴禁帶負荷進行斷送電操作。

③高壓設備隔離室門應加鎖,進出高壓室應隨手將門關鎖好。

④檢修或巡視高壓設備時應遠離帶電體。10KV以下作業人員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為0.7m。

⑤一次回路有人工作期間嚴禁向二次回路供電或進行耐壓試驗。

5.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3:汽卸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汽車司機必須取得正式駕駛員資格者的證明,并年審合格,政治思想良好,組織紀律強,駕駛作風過硬,安全生產及身體健康良好。

2、汽車應按照核定的載重量裝載,裝載高度,從地面算起一般不得超過4M;裝載寬度不得左、右各不得超過車箱20CM;裝載長度不得超過車箱前后2M,超出部分不得觸地,貨物綁扎要牢固。

3、特殊貨物在運輸中,必須事先報請有關部門批準,簽發通行證,按指定的時間、路線和規定的內容進行裝載和運輸,超寬和超高部分要懸掛標志,白天可以掛紅旗、夜間可以裝設紅燈,必要時申請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通過。

4、運輸的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貨物的綁扎貨物情況,要低速行駛,保持汽車的穩定性;對沿線架空的電線、電纜等障礙物要有專人處理。

5、汽車到達卸車地點后要指派勝任人員擔任卸車工作,裝卸人員確保材料堆放穩固,不滾動,不滑落,裝車時由下向上,分層堆放;裝車完畢,綁扎牢固。卸車時由上向下,分層卸貨,保持車輛重心穩定,不偏載。

6、用起重設備配合作業時,嚴格禁止作業人員站在吊物運行線內或從吊起的貨物底下鉆過;禁止站在列角和敞車車幫上;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禁止用手校正吊高0.5米以上的物件;禁止用手腳伸入已吊起的貨物下方直接取放墊物。

中鐵四局集團增埗大橋改造工程項目經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