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修井作業現場HSE檢查規范

修井作業現場HSE檢查規范

2024-07-09 閱讀 1250

本標準規定了井下作業施工現場安全檢查的內容與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井下作業隊(小修隊,大修隊,試油隊)。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0034?建筑設計照明標準SY/T5035?吊環、吊卡、吊鉗SY/T5074?石油鉆井和修井用動力鉗SY/T5080?石油鉆機和修井機用鉆盤SY/T5170?石油天然氣工業用鋼絲繩SY/T5202?石油修井機SY/T5225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SY/T5235?抽油桿吊卡SY/T5236?抽油桿吊鉤SY/T5325?射孔施工及質量監控規范?SY/T5470?石油修井絞車SY/T5530?石油鉆機和修井機用水龍頭SY5727?井下作業安全規程?SY/T5836?中深井壓裂設計施工方法SY/T5858?石油工業動火作業安全規程SY/T5981?常規試油試采技術規程SY/T6113?修井用氣動卡盤SY/T6137?含硫化氫的油氣生產和天然氣處理裝置作業的推薦作法?SY/T6277?含硫油氣田硫化氫監測與人身安全防護規程?SY/T6610?含硫化氫油氣井井下作業推薦作法Q/SH0095?油水井井下作業現場安全檢查規定Q/SH0098?油氣水井井下作業井控技術規程3安全管理3.1應有HSE組織機構,施工隊應設經培訓合格的專(兼)職HSE管理員。?3.2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程序應齊全、有效。?3.3現場HSE記錄、開工驗收單齊全規范。3.4現場特殊作業人員應經相應的崗位技能培訓,并持證上崗。?3.5施工作業人員應掌握崗位職責、崗位應知應會內容、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程序。3.6進入現場人員應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及其他防護用具,遵守勞動紀律、工藝紀律、操作紀律。3.7施工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應按照崗位檢查表進行檢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3.8班組應召開班前、班后會,班前會要對本班生產做出安全交底,班后會要對本班生產做出安全總結,并有詳細的記錄。3.9施工作業前,班組應進行有針對性的崗位危害識別,并落實控制措施。4施工場地4.1安全標志現場應根據施工情況設置以下(包含但不限于)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標志應符合GB2894中有關的規定。a)?必須戴安全帽;b)?禁止煙火;?c)?必須系安全帶;d)?當心觸電;?e)?當心機械傷人;f)?當心墜落;g)?當心落物;h)?當心井噴;i)?當心中毒;j)?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k)?當心高壓工作區(需要高壓施工時)。4.2井場布置4.2.1井場入口處應設置安全告知牌。4.2.2作業井場應設置醒目警戒線。4.2.3作業井場應設置逃生路線標志、緊急集合點和風向標,設有安全通道并保證暢通。4.2.4值班房、工具房、發電房距井口、排污池不小于30m,防噴器遠程控制臺應面對修井機側前方25m以外擺放,排液用儲液罐應放置距井口25m以外。4.2.5循環罐應與修井機平行擺放,距離應不小于10m,四周護欄應齊全完好、固定牢靠、燈光充足,符合防爆要求,裝有完好的電動攪拌器和液面報警器。罐面無雜物,走道暢通。4.2.6撬裝泵距井口應不小于15m,且擺放合理。4.2.7分離器應擺放在井口下風向,距井口應不小于30m。點火管線距井口距離應不小于75m,固定牢靠,并配備點火裝置。火炬與油罐距離應不小于50m.4.2.8油管橋(鉆桿橋、抽油桿橋)應搭三道且距地面300mm以上,油管(鉆桿、抽油桿)每10根一組擺放。二層橋架應用不小于Φ12mm的麻繩捆扎結實。4.2.9油管橋、抽油桿橋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5m,油管橋、抽油桿橋與抽油機或流程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m,且不得堆放雜物。4.3施工流程4.3.1壓井、替噴、放噴、氣舉、氣化水洗井的施工,流程連接應使用鋼制硬質管線并用地錨固定,放噴管線不應安裝小于120°鋼制彎頭。4.3.2節流、壓井管匯各連接部位應采用螺紋或標準法蘭進行連接。流程各部位試壓合格。4.3.3修井液回收管線出口應接在儲液罐并固定牢靠,拐彎處應使用鋼制彎頭。4.3.4放噴管線布局應考慮當地季節風、居民區、道路、油罐區、電力線及各種設施。4.3.5放噴管線應使用鋼制管線,中間每10m~15m和轉彎處用地錨固定。4.3.6需要放噴時,應符合SY/T5225中的有關規定。4.4防噴設施4.4.1防噴器、旋塞閥應按設計要求選用。4.4.2防噴器安裝時應與井口、轉盤、天車保持垂直,安裝完畢后應試壓合格。4.4.3防噴器應裝齊閘板手動操作桿,井口各閘門開關狀態正確并有狀態標識。4.4.4液壓防噴器液控油路進出口朝向井架,與遠程控制臺控制開關的進出口應一致。4.4.5節流、壓井管匯應安裝在工作臺或操作臺以外,并擺放平整,加以固定。4.4.6節流、壓井管匯的管線、法蘭、閥門等配件的額定工作壓力應與防噴器的額定工作壓力相匹配。各閥門開關狀態正確,并做好狀態標識。4.4.7防噴器液壓管線應采取防輾壓保護措施。4.4.8防噴器遠程控制臺儲能器壓力應符合規定要求,儀表、調壓閥靈敏好用,手柄標識清楚,液控房內裝有防爆燈。4.4.9遠程控制臺電源應使用單獨的開關控制并安裝保護接地線。4.4.10井口應備有與井內管柱匹配的兩個旋塞閥,一個應與管柱尾部連接,一個應與防噴短節連接,旋塞閥開關靈活并處于開啟狀態。4.4.11防噴設施和工用具應齊全完好,擺放整齊。4.4.12防噴設施安裝、試壓、使用和管理應符合SY/T6610中的有關規定。5作業設備5.1井架系統5.1.1井架5.1.1.1井架上連接螺栓和螺母應齊全、緊固,架身無斷筋、變形等缺陷。5.1.1.2井架傾斜角度應不大于3.5°。5.1.1.3天車應符合SY/T5202的規定,天車輪軸潤滑油嘴完好無損,且天車轉動靈活。天車應有防跳槽裝置,天車上的螺帽應有防退措施。5.1.1.4天車中垂線與井口中心前后偏差應小于60mm,左右偏差應小于20mm。5.1.1.5井架護欄、梯子等安全附件齊全完好。5.1.1.6井架及二層平臺上不應擺放和懸掛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工具應拴牢保險繩。5.1.1.7二層臺施工人員上崗前應檢查安全帶、助爬器、防墜落裝置完好情況。5.1.2井架基礎5.1.2.1井架基礎應平整、堅實并找平,所用墊木尺寸應不小于300×400×800(mm)且擺放平穩,不許兩塊疊放或傾斜。若地基松軟,應用水泥墊子或鋼制墊子。5.1.2.2千斤應坐穩,各千斤板應與載車中軸線呈十字擺放。5.1.2.3車載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應符合修井機技術要求。5.1.2.4固定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單位:米井架高度182429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1.8±0.052.4±0.12.8±0.15.1.3地錨樁5.1.3.1螺旋錨片直徑應不小于250mm,長度應不小于600mm;鋼制地錨樁長度應不小于1800mm,直徑應不小于73mm。5.1.3.2鋼筋混凝土地錨的外形宜采用L×B×H為1000mm×1000mm×1300mm。5.1.3.3地錨樁露出地面應小于100mm.5.1.3.4地錨與花藍螺絲連接處螺桿、螺帽、墊片應配套齊全;使用緊繩器的應加裝保險繩。5.1.3.5地錨不應打在虛土或水坑等松軟地中。5.1.3.6井架與地錨樁距離應符合表2規定。表2井架與地錨樁距離??單位:米井架高度前繃繩地錨樁后繃繩地錨樁距井口中心距離內(外)繃繩之間距離距井口中心距離內(外)繃繩之間距離外繃繩內繃繩外繃繩內繃繩18222014~16242214~1624262420~24282620~2429292626~30292622~285.1.4井架繃繩5.1.4.1井架繃繩應符合SY/T5170的規定。井架繃繩直徑應不小于Φ15.5mm,繃繩無松股、打結、銹蝕、夾扁等缺陷,且繃繩無接頭,繃繩上余頭應不小于0.5m。5.1.4.2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不應繼續使用:5.1.4.2.1一紐繩中發現有三根斷絲。5.1.4.2.2端部連接部分的繩股溝內發現有兩根斷絲。5.1.4.3繃繩應受力均勻,固定牢靠。正常作業時應設置6道繃繩,前2道后4道;特殊作業時,應設置8—10道繃繩。5.1.4.4繃繩應用花藍螺絲或緊繩器調節松緊度。5.1.4.5繃繩的每端應使用與繃繩規格相匹配的四個繩卡固定。5.1.4.6繩卡安裝方向應符合U型環卡在輔繩上的要求。卡距為150mm~200mm,卡緊程度以鋼絲繩變形1/3為準。5.1.4.7有二層臺時,逃生繃繩上端應固定在便于逃生處,逃生繃繩與地面夾角小于30°,著陸點應設緩沖沙坑(物)。5.1.5立、放井架的安全要求5.1.5.1立、放井架應由專人指揮,專人操作,專人觀察。5.1.5.2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合格后上崗。5.1.5.3在立、放井架期間,非工作人員應遠離井架,工作人員不應站立在井架下面。5.1.5.4立、放井架時應連續作業,不應中途停頓。5.1.5.5立、放井架作業不應在風力大于5級(含5級)或夜間、大霧天氣時進行。5.1.5.6在上部井架上升但沒有鎖緊前,需派人上井架工作時,在此期間不應舉升或下放井架,應指派專人在操作臺上監護。5.1.5.7扶正器應到位后方可繼續舉升井架。在伸出井架過程中,同組扶正器的瓦片應對齊,扶正器臂最大轉過水平位置應為40mm.5.1.5.8在井架起升過程中,不應再次緊固Y型支腿的支撐螺栓。5.1.5.9在立、放井架過程中操作平穩,不應有碰、掛及異響。若發生異常現象,應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立、放井架。5.1.5.10在作業過程中,若發生井架失去水平的現象,應將井架放倒重新校平后,再立井架。不應調整繃繩,校正井口中心。5.1.5.11在放井架回縮過程中,應將大繩整齊排列在滾筒上,并注意大鉤所處的位置。5.1.5.12每次立、放井架前后,應對井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開焊,斷裂等問題及時處理。5.2提升系統5.2.1游動滑車、大鉤、水龍頭5.2.1.1游動滑車應符合SY/T5202的規定,保持清潔,靈活好用,無損傷。5.2.1.2大鉤應在檢測有效期內使用,彈簧、保險銷完好,轉動靈活,耳環螺栓緊固,應做到班檢查、班保養。5.2.1.3水龍頭符合SY/T5530中的規定,密封完好,無滲漏,無損傷。5.2.2吊環、吊卡、卡瓦5.2.2.1吊環應符合SY/T5035的有關規定,吊環應等長且無變形,應定期探傷,磨損超過10mm以上不應使用。5.2.2.2吊卡應符合SY/5035的有關規定。手柄(活門)松緊適度,操縱靈活,應使用防跳吊卡銷子并拴有保險繩,吊卡銷與吊卡規格相匹配,并定期檢驗。5.2.2.3手提卡瓦、安全卡瓦應靈活好用,卡瓦片固定牢靠。5.2.3抽油桿吊鉤、抽油桿吊卡5.2.3.1抽油桿吊鉤應符合SY/T5236的有關規定,保險銷靈活好用,應使用直徑不小于Φ15.5mm的鋼絲繩纏繞2圈,用4個繩卡卡牢,并定期檢驗。5.2.3.2抽油桿吊卡應符合應SY/T5235中的規定,靈活好用并定期檢驗,鎖緊銷完好無損傷。5.2.4提升鋼絲繩5.2.4.1提升鋼絲繩應符合SY/T5170中的有關規定,直徑應不小于Φ19mm,不應有嚴重磨損、銹蝕及擠壓、彎扭等變形。5.2.4.2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不應繼續使用:5.2.4.2.1一紐繩中發現隨機分布的六根斷絲。5.2.4.2.2一紐繩中的一股中發現有三根斷絲。5.2.4.3死繩應走井架腹內,底繩套兜繞于井架雙腿上,不得拖掛在井架上,以保證拉力表準確,死繩頭用不少于6個配套繩卡卡牢,卡距為150mm~200mm,固結后應有不少于1m以上的余長。繩卡安裝方向、卡距、卡緊程度執行5.1.4.6的規定。5.2.4.4活繩頭按設備設計要求固定牢靠,游動滑車處于最低位置時,保證滾筒上余繩不少于15圈。5.2.4.5指重表應定期校驗,確保靈敏、準確,表面清潔。5.2.4.6指重表保險繩套規格應與大繩提升鋼絲繩相同,繩套長度應小于1m,并用4個繩卡固定。5.2.5提升短節提升短節應使用內加厚管壁管柱,完好、無變形。5.3動力設備5.3.1作業機5.3.1.1操作臺儀表齊全,完好準確,閥件開關靈敏可靠,不滲漏。5.3.1.2剎車系統應靈活可靠,有專人負責檢查保養,剎把應有防滑鏈。5.3.1.3剎帶、墊圈及開口銷應匹配,齊全可靠,剎車鋼圈及兩端應連接完好,無變形,無裂紋。剎車片磨損剩余厚度不應超過固定螺栓上平面,固定螺栓及彈簧齊全,無損壞。5.3.1.4剎車后,剎把與工作臺平面成40°~50°夾角。5.3.1.5水剎車應靈活好用,水位調節閥有效,水箱及管路不漏水。5.3.1.6氣控系統氣壓不應低于0.6Mpa。5.3.1.7傳動部位護欄(罩)應齊全、牢靠。5.3.1.8排氣管防火罩應齊全、完好。5.3.1.9防碰天車裝置靈活好用,防碰距離應不小于2.5m,每班應檢查防碰裝置的完好性。5.3.2液壓動力鉗5.3.2.1液壓動力鉗應符合SY/T5074中的有關規定,靈活好用,鉗口應安裝防護板,高低速檔靈敏,轉速穩定。5.3.2.2液壓動力鉗吊繩、尾繩應根據其型號選用Φ9.5mm~Φ15.5mm的鋼絲繩,每端各用3個以上繩卡卡好。5.3.2.3液壓動力鉗尾繩銷軸應使用開口銷鎖住。5.3.2.4更換液壓部件時或修理液壓鉗應先切斷動力源。5.3.3鉆臺、轉盤、氣動卡盤?5.3.3.1鉆臺應符合SY/T5202中的有關規定。臺面平整、防滑,立柱盒無變形,大門坡道應安裝牢固,坡度適宜并加保險繩,大門前護欄缺口處應安裝防護鏈鎖。5.3.3.2轉盤應符合SY/T5080中的有關規定,轉盤中心與井口中心水平距離偏差應小于10mm。5.3.3.3氣動卡盤應符合SY/T6113中的有關規定,卡瓦牙合格,卡盤各部件連接緊固,無缺失。5.3.4小絞車小絞車應符合SY/T5470中的有關規定。小絞車護罩齊全,操作靈活,剎車可靠。小絞車鉤子應采用防脫落安全吊鉤。6井場照明設施6.1照明線路6.1.1配電線路與發電、配電箱、照明、電取暖器、保護接零與接地的具體要求應符合SY5727中的有關規定。6.1.2井場線路布置整齊,兩根線應分開,距離不小于15cm。井場內線路應以設備做參照物保持平行或垂直。6.1.3照明線路應采用絕緣的電纜線,架空高度不低于2.5m。6.1.4線路總控制開關安裝漏電保護器,分閘應距井口15m以外;輸入應采用三芯電纜線,連接配電箱要接地。6.1.5各種配電裝置應安裝正規,緊固牢靠,完好無損。6.2照明燈具6.2.1井場露天照明應使用低壓照明和防爆燈具,井場照度應符合GB50034中的有關規定。6.2.2用電設備應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6.2.3井架、工作臺上的燈具應安裝保險繩。井口照明燈不應少于4個。6.2.4燈具位置擺放合理,搬移燈具前應先關閉電源。6.2.5燈具的相線應在配電箱設開關控制,不應將相線直接引入燈具。6.2.6井下作業井場用電安全應符合SY5727中的有關要求。6.3配電箱6.3.1配電箱應防雨通風、保持干燥。6.3.2配電箱應標明回路名稱和用途,箱門應加鎖,并由專人管理。6.3.3配電箱應安裝端正、牢固。箱體中心對地面距離應為1.5m左右,并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和通道。6.3.4配電箱內的開關、電器應安裝牢固。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接頭不應裸露和松動。6.3.5配電箱應由持證電工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6.3.6配電箱操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6.3.6.1使用前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6.3.6.2用電設備檢修或停用時應拉閘斷電并掛停用牌。6.3.7配電箱的進出口線不應承受外力,不應與金屬斷口和腐蝕介質接觸。7消(氣)防器材7.1井場配備的消(氣)防器材應符合SY/T5225中的有關規定。7.2小修井場應配備4具8Kg干粉滅火器、4把消防鍬、4個消防桶、2把消防鎬及消防斧、2張消防氈。大修、試油井場應配備4具8Kg及2具35kg干粉滅火器、4把消防鍬、4個消防桶、2把消防鎬及消防斧、2張消防氈。7.3現場應配備可燃氣體監測儀器,定期校驗和維護。7.4消(氣)防器材、設備不應挪作他用,應保持清潔、完好。7.5井場工業動火應辦理動火手續,應符合SY/T5858中的有關規定。7.6施工人員應定期進行消(氣)防安全培訓。7.7施工人員應對消(氣)防器材做到懂原理、性能,會使用。7.8消(氣)防器材應由專業人員負責每月檢查一次,填寫檢查卡。8環境保護8.1作業井場、排污池應采取防滲措施。8.2井筒內返出物(油、水及其他返出液)應進入排污池并及時回收。8.3井場應平整,無積水、無油污。管線、儲液罐無跑、冒、滴、漏現象。8.4設備應無滲漏,定期保養,衛生清潔。8.5井場油棉紗、廢舊手套等固體廢棄物應集中分類回收。8.6施工結束后,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恢復井場。9施工作業9.1起下管柱9.1.1作業施工前,操作人員應檢查作業施工中所用工用具是否靈活好用。9.1.2操作人員應有統一規定的手勢、動作和其他信息傳遞方式,配合一致、平穩操作。9.1.3作業施工中吊卡手柄或活門應鎖緊,吊卡銷插牢。9.1.4在油管橋上提放單根管柱時應使吊卡開口朝上,拉送油管應有保護螺紋措施,場地操作人員站在油管一側,不應兩腿騎跨油管。9.1.5起下作業時,發現溢流,應及時發出信號,停止起下作業,關閉防噴器。9.1.6起下作業時,不應用轉盤上卸管扣。9.1.7中途停止起下作業時,應裝好井口,做好防噴措施。9.1.8若操作人員離開操作臺時應打好滾筒死剎車。9.1.9在未切斷液壓動力鉗動力源時,不應用手觸碰液壓動力鉗鉗牙。9.1.10當遇阻、遇卡,上提負荷接近井架安全載荷時,不應硬提。9.1.11起下重載荷時應有專人指揮,專人觀察井架、基礎、地錨、繃繩、指重表等。9.1.12應根據設計要求,保持井內壓力平?,防止井噴。9.1.13遇有6級(含6級)以上大風、能見度小于井架高度的濃霧天氣、暴雨雷電天氣,應停止作業。9.2射孔9.2.1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安裝井控裝置并進行井控驗收。9.2.2裝炮、下炮時,非操作人員不應靠近射孔彈或井口。9.2.3射孔過程中,應設專人坐崗觀察井口,防止井???。9.3酸化、壓裂9.3.1施工用液配制:9.3.1.1配制壓裂、酸化等用液,配制人員應根據用液的化學性質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勞保鞋、手套、護目鏡。9.3.1.2配液罐應安裝防護網。9.3.2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9.3.3施工車輛行進過程中應編隊,按交通規則行駛、停靠。9.3.4施工車輛應按設計要求擺放在井口的上風方向,與井口距離應符合SY/T5836的規定,并留有安全和應急疏散通道。9.3.5施工地面流程、井口應按設計要求試壓。9.3.6以施工井井口10m為半徑沿泵車出口至施工井井口地面流程兩側10m為邊界,設定為高壓工作區,高壓危險區使用專用安全警示線(帶)圍欄,高度為0.8m~1.2m,并應設立醒目的安全標志。9.3.7施工現場應制定可能出現異常情況的應急預案。9.3.8含硫化氫的油、氣、水井的施工應符合SY/T6137中的有關規定。9.4常規試油9.4.1試油作業應符合SY/T5981中的有關規定。9.4.2井口、套管和流程應按規定試壓合格。9.4.3抽汲時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9.4.3.1井口有專人負責做好抽汲記錄并觀察,井口、鋼絲繩附近不應站人,不應跨越鋼絲繩。9.4.3.2鋼絲繩打扭或跳槽時,應先用卡子卡緊鋼絲繩后,再放松繩索,待不再下滑時方可用工具解除。9.4.3.3按設計要求選用鋼絲繩直徑,抽汲繩無打扭。9.4.3.4抽汲防噴盒、繩帽、加重桿及抽子頭完好可靠。9.4.4不應使用空氣作為介質實施氣舉、氣化水洗井等作業。9.5含有毒有害氣體井作業9.5.1在地層復雜區域作業(如高壓氣層、可能含硫化氫區域等),操作人員應經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9.5.2在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氣體井施工,應配備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具和相應的氣體檢測儀。對硫化氫的檢測和人身安全防護應符合SY/T6277中的有關規定。9.5.3個人防護用具、氣體檢測儀器的配備、應急搶險和緊急疏散應符合SY/T6610中的有關規定。10應急管理10.1施工現場應有井噴、火災、觸電、人員中毒、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突發性事故的應急處置程序。10.2對從事現場施工的人員以及相關協作施工人員應進行應急培訓,并每季度組織應急演練。應急演練結束后,演練組織人員應填寫應急演練記錄,對應急演練進行評價和改進。10.3發生突發事件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0.4大型施工、高油氣比、補(射)孔、氣井等特殊施工,作業前應落實井控或防硫化氫應急措施,并有干部坐崗且有記錄。11職業健康管理11.1作業施工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對從事通井機、柴油機、發電機工作人員應進行職業病查體,查體結果應向本人公布。11.2生活飲用水水罐應清潔,每半月應至少對水罐內清洗一次,灌蓋應密封,生活飲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要求。11.3配備冰箱時,其儲存的生、熟食應分開存放,食品無變質。11.4施工現場應配備急救醫藥箱一個,醫藥箱內應配備消毒水、創口貼、包扎紗布、消炎藥、夾板、止瀉藥等。

篇2:修井作業現場HSE檢查規范

本標準規定了井下作業施工現場安全檢查的內容與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井下作業隊(小修隊,大修隊,試油隊)。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0034?建筑設計照明標準SY/T5035?吊環、吊卡、吊鉗SY/T5074?石油鉆井和修井用動力鉗SY/T5080?石油鉆機和修井機用鉆盤SY/T5170?石油天然氣工業用鋼絲繩SY/T5202?石油修井機SY/T5225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SY/T5235?抽油桿吊卡SY/T5236?抽油桿吊鉤SY/T5325?射孔施工及質量監控規范?SY/T5470?石油修井絞車SY/T5530?石油鉆機和修井機用水龍頭SY5727?井下作業安全規程?SY/T5836?中深井壓裂設計施工方法SY/T5858?石油工業動火作業安全規程SY/T5981?常規試油試采技術規程SY/T6113?修井用氣動卡盤SY/T6137?含硫化氫的油氣生產和天然氣處理裝置作業的推薦作法?SY/T6277?含硫油氣田硫化氫監測與人身安全防護規程?SY/T6610?含硫化氫油氣井井下作業推薦作法Q/SH0095?油水井井下作業現場安全檢查規定Q/SH0098?油氣水井井下作業井控技術規程3安全管理3.1應有HSE組織機構,施工隊應設經培訓合格的專(兼)職HSE管理員。?3.2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程序應齊全、有效。?3.3現場HSE記錄、開工驗收單齊全規范。3.4現場特殊作業人員應經相應的崗位技能培訓,并持證上崗。?3.5施工作業人員應掌握崗位職責、崗位應知應會內容、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程序。3.6進入現場人員應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及其他防護用具,遵守勞動紀律、工藝紀律、操作紀律。3.7施工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應按照崗位檢查表進行檢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3.8班組應召開班前、班后會,班前會要對本班生產做出安全交底,班后會要對本班生產做出安全總結,并有詳細的記錄。3.9施工作業前,班組應進行有針對性的崗位危害識別,并落實控制措施。4施工場地4.1安全標志現場應根據施工情況設置以下(包含但不限于)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標志應符合GB2894中有關的規定。a)?必須戴安全帽;b)?禁止煙火;?c)?必須系安全帶;d)?當心觸電;?e)?當心機械傷人;f)?當心墜落;g)?當心落物;h)?當心井噴;i)?當心中毒;j)?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k)?當心高壓工作區(需要高壓施工時)。4.2井場布置4.2.1井場入口處應設置安全告知牌。4.2.2作業井場應設置醒目警戒線。4.2.3作業井場應設置逃生路線標志、緊急集合點和風向標,設有安全通道并保證暢通。4.2.4值班房、工具房、發電房距井口、排污池不小于30m,防噴器遠程控制臺應面對修井機側前方25m以外擺放,排液用儲液罐應放置距井口25m以外。4.2.5循環罐應與修井機平行擺放,距離應不小于10m,四周護欄應齊全完好、固定牢靠、燈光充足,符合防爆要求,裝有完好的電動攪拌器和液面報警器。罐面無雜物,走道暢通。4.2.6撬裝泵距井口應不小于15m,且擺放合理。4.2.7分離器應擺放在井口下風向,距井口應不小于30m。點火管線距井口距離應不小于75m,固定牢靠,并配備點火裝置。火炬與油罐距離應不小于50m.4.2.8油管橋(鉆桿橋、抽油桿橋)應搭三道且距地面300mm以上,油管(鉆桿、抽油桿)每10根一組擺放。二層橋架應用不小于Φ12mm的麻繩捆扎結實。4.2.9油管橋、抽油桿橋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5m,油管橋、抽油桿橋與抽油機或流程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m,且不得堆放雜物。4.3施工流程4.3.1壓井、替噴、放噴、氣舉、氣化水洗井的施工,流程連接應使用鋼制硬質管線并用地錨固定,放噴管線不應安裝小于120°鋼制彎頭。4.3.2節流、壓井管匯各連接部位應采用螺紋或標準法蘭進行連接。流程各部位試壓合格。4.3.3修井液回收管線出口應接在儲液罐并固定牢靠,拐彎處應使用鋼制彎頭。4.3.4放噴管線布局應考慮當地季節風、居民區、道路、油罐區、電力線及各種設施。4.3.5放噴管線應使用鋼制管線,中間每10m~15m和轉彎處用地錨固定。4.3.6需要放噴時,應符合SY/T5225中的有關規定。4.4防噴設施4.4.1防噴器、旋塞閥應按設計要求選用。4.4.2防噴器安裝時應與井口、轉盤、天車保持垂直,安裝完畢后應試壓合格。4.4.3防噴器應裝齊閘板手動操作桿,井口各閘門開關狀態正確并有狀態標識。4.4.4液壓防噴器液控油路進出口朝向井架,與遠程控制臺控制開關的進出口應一致。4.4.5節流、壓井管匯應安裝在工作臺或操作臺以外,并擺放平整,加以固定。4.4.6節流、壓井管匯的管線、法蘭、閥門等配件的額定工作壓力應與防噴器的額定工作壓力相匹配。各閥門開關狀態正確,并做好狀態標識。4.4.7防噴器液壓管線應采取防輾壓保護措施。4.4.8防噴器遠程控制臺儲能器壓力應符合規定要求,儀表、調壓閥靈敏好用,手柄標識清楚,液控房內裝有防爆燈。4.4.9遠程控制臺電源應使用單獨的開關控制并安裝保護接地線。4.4.10井口應備有與井內管柱匹配的兩個旋塞閥,一個應與管柱尾部連接,一個應與防噴短節連接,旋塞閥開關靈活并處于開啟狀態。4.4.11防噴設施和工用具應齊全完好,擺放整齊。4.4.12防噴設施安裝、試壓、使用和管理應符合SY/T6610中的有關規定。5作業設備5.1井架系統5.1.1井架5.1.1.1井架上連接螺栓和螺母應齊全、緊固,架身無斷筋、變形等缺陷。5.1.1.2井架傾斜角度應不大于3.5°。5.1.1.3天車應符合SY/T5202的規定,天車輪軸潤滑油嘴完好無損,且天車轉動靈活。天車應有防跳槽裝置,天車上的螺帽應有防退措施。5.1.1.4天車中垂線與井口中心前后偏差應小于60mm,左右偏差應小于20mm。5.1.1.5井架護欄、梯子等安全附件齊全完好。5.1.1.6井架及二層平臺上不應擺放和懸掛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工具應拴牢保險繩。5.1.1.7二層臺施工人員上崗前應檢查安全帶、助爬器、防墜落裝置完好情況。5.1.2井架基礎5.1.2.1井架基礎應平整、堅實并找平,所用墊木尺寸應不小于300×400×800(mm)且擺放平穩,不許兩塊疊放或傾斜。若地基松軟,應用水泥墊子或鋼制墊子。5.1.2.2千斤應坐穩,各千斤板應與載車中軸線呈十字擺放。5.1.2.3車載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應符合修井機技術要求。5.1.2.4固定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距離?單位:米井架高度182429井架基礎中心距井口中心1.8±0.052.4±0.12.8±0.15.1.3地錨樁5.1.3.1螺旋錨片直徑應不小于250mm,長度應不小于600mm;鋼制地錨樁長度應不小于1800mm,直徑應不小于73mm。5.1.3.2鋼筋混凝土地錨的外形宜采用L×B×H為1000mm×1000mm×1300mm。5.1.3.3地錨樁露出地面應小于100mm.5.1.3.4地錨與花藍螺絲連接處螺桿、螺帽、墊片應配套齊全;使用緊繩器的應加裝保險繩。5.1.3.5地錨不應打在虛土或水坑等松軟地中。5.1.3.6井架與地錨樁距離應符合表2規定。表2井架與地錨樁距離??單位:米井架高度前繃繩地錨樁后繃繩地錨樁距井口中心距離內(外)繃繩之間距離距井口中心距離內(外)繃繩之間距離外繃繩內繃繩外繃繩內繃繩18222014~16242214~1624262420~24282620~2429292626~30292622~285.1.4井架繃繩5.1.4.1井架繃繩應符合SY/T5170的規定。井架繃繩直徑應不小于Φ15.5mm,繃繩無松股、打結、銹蝕、夾扁等缺陷,且繃繩無接頭,繃繩上余頭應不小于0.5m。5.1.4.2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不應繼續使用:5.1.4.2.1一紐繩中發現有三根斷絲。5.1.4.2.2端部連接部分的繩股溝內發現有兩根斷絲。5.1.4.3繃繩應受力均勻,固定牢靠。正常作業時應設置6道繃繩,前2道后4道;特殊作業時,應設置8—10道繃繩。5.1.4.4繃繩應用花藍螺絲或緊繩器調節松緊度。5.1.4.5繃繩的每端應使用與繃繩規格相匹配的四個繩卡固定。5.1.4.6繩卡安裝方向應符合U型環卡在輔繩上的要求。卡距為150mm~200mm,卡緊程度以鋼絲繩變形1/3為準。5.1.4.7有二層臺時,逃生繃繩上端應固定在便于逃生處,逃生繃繩與地面夾角小于30°,著陸點應設緩沖沙坑(物)。5.1.5立、放井架的安全要求5.1.5.1立、放井架應由專人指揮,專人操作,專人觀察。5.1.5.2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合格后上崗。5.1.5.3在立、放井架期間,非工作人員應遠離井架,工作人員不應站立在井架下面。5.1.5.4立、放井架時應連續作業,不應中途停頓。5.1.5.5立、放井架作業不應在風力大于5級(含5級)或夜間、大霧天氣時進行。5.1.5.6在上部井架上升但沒有鎖緊前,需派人上井架工作時,在此期間不應舉升或下放井架,應指派專人在操作臺上監護。5.1.5.7扶正器應到位后方可繼續舉升井架。在伸出井架過程中,同組扶正器的瓦片應對齊,扶正器臂最大轉過水平位置應為40mm.5.1.5.8在井架起升過程中,不應再次緊固Y型支腿的支撐螺栓。5.1.5.9在立、放井架過程中操作平穩,不應有碰、掛及異響。若發生異常現象,應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立、放井架。5.1.5.10在作業過程中,若發生井架失去水平的現象,應將井架放倒重新校平后,再立井架。不應調整繃繩,校正井口中心。5.1.5.11在放井架回縮過程中,應將大繩整齊排列在滾筒上,并注意大鉤所處的位置。5.1.5.12每次立、放井架前后,應對井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開焊,斷裂等問題及時處理。5.2提升系統5.2.1游動滑車、大鉤、水龍頭5.2.1.1游動滑車應符合SY/T5202的規定,保持清潔,靈活好用,無損傷。5.2.1.2大鉤應在檢測有效期內使用,彈簧、保險銷完好,轉動靈活,耳環螺栓緊固,應做到班檢查、班保養。5.2.1.3水龍頭符合SY/T5530中的規定,密封完好,無滲漏,無損傷。5.2.2吊環、吊卡、卡瓦5.2.2.1吊環應符合SY/T5035的有關規定,吊環應等長且無變形,應定期探傷,磨損超過10mm以上不應使用。5.2.2.2吊卡應符合SY/5035的有關規定。手柄(活門)松緊適度,操縱靈活,應使用防跳吊卡銷子并拴有保險繩,吊卡銷與吊卡規格相匹配,并定期檢驗。5.2.2.3手提卡瓦、安全卡瓦應靈活好用,卡瓦片固定牢靠。5.2.3抽油桿吊鉤、抽油桿吊卡5.2.3.1抽油桿吊鉤應符合SY/T5236的有關規定,保險銷靈活好用,應使用直徑不小于Φ15.5mm的鋼絲繩纏繞2圈,用4個繩卡卡牢,并定期檢驗。5.2.3.2抽油桿吊卡應符合應SY/T5235中的規定,靈活好用并定期檢驗,鎖緊銷完好無損傷。5.2.4提升鋼絲繩5.2.4.1提升鋼絲繩應符合SY/T5170中的有關規定,直徑應不小于Φ19mm,不應有嚴重磨損、銹蝕及擠壓、彎扭等變形。5.2.4.2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不應繼續使用:5.2.4.2.1一紐繩中發現隨機分布的六根斷絲。5.2.4.2.2一紐繩中的一股中發現有三根斷絲。5.2.4.3死繩應走井架腹內,底繩套兜繞于井架雙腿上,不得拖掛在井架上,以保證拉力表準確,死繩頭用不少于6個配套繩卡卡牢,卡距為150mm~200mm,固結后應有不少于1m以上的余長。繩卡安裝方向、卡距、卡緊程度執行5.1.4.6的規定。5.2.4.4活繩頭按設備設計要求固定牢靠,游動滑車處于最低位置時,保證滾筒上余繩不少于15圈。5.2.4.5指重表應定期校驗,確保靈敏、準確,表面清潔。5.2.4.6指重表保險繩套規格應與大繩提升鋼絲繩相同,繩套長度應小于1m,并用4個繩卡固定。5.2.5提升短節提升短節應使用內加厚管壁管柱,完好、無變形。5.3動力設備5.3.1作業機5.3.1.1操作臺儀表齊全,完好準確,閥件開關靈敏可靠,不滲漏。5.3.1.2剎車系統應靈活可靠,有專人負責檢查保養,剎把應有防滑鏈。5.3.1.3剎帶、墊圈及開口銷應匹配,齊全可靠,剎車鋼圈及兩端應連接完好,無變形,無裂紋。剎車片磨損剩余厚度不應超過固定螺栓上平面,固定螺栓及彈簧齊全,無損壞。5.3.1.4剎車后,剎把與工作臺平面成40°~50°夾角。5.3.1.5水剎車應靈活好用,水位調節閥有效,水箱及管路不漏水。5.3.1.6氣控系統氣壓不應低于0.6Mpa。5.3.1.7傳動部位護欄(罩)應齊全、牢靠。5.3.1.8排氣管防火罩應齊全、完好。5.3.1.9防碰天車裝置靈活好用,防碰距離應不小于2.5m,每班應檢查防碰裝置的完好性。5.3.2液壓動力鉗5.3.2.1液壓動力鉗應符合SY/T5074中的有關規定,靈活好用,鉗口應安裝防護板,高低速檔靈敏,轉速穩定。5.3.2.2液壓動力鉗吊繩、尾繩應根據其型號選用Φ9.5mm~Φ15.5mm的鋼絲繩,每端各用3個以上繩卡卡好。5.3.2.3液壓動力鉗尾繩銷軸應使用開口銷鎖住。5.3.2.4更換液壓部件時或修理液壓鉗應先切斷動力源。5.3.3鉆臺、轉盤、氣動卡盤?5.3.3.1鉆臺應符合SY/T5202中的有關規定。臺面平整、防滑,立柱盒無變形,大門坡道應安裝牢固,坡度適宜并加保險繩,大門前護欄缺口處應安裝防護鏈鎖。5.3.3.2轉盤應符合SY/T5080中的有關規定,轉盤中心與井口中心水平距離偏差應小于10mm。5.3.3.3氣動卡盤應符合SY/T6113中的有關規定,卡瓦牙合格,卡盤各部件連接緊固,無缺失。5.3.4小絞車小絞車應符合SY/T5470中的有關規定。小絞車護罩齊全,操作靈活,剎車可靠。小絞車鉤子應采用防脫落安全吊鉤。6井場照明設施6.1照明線路6.1.1配電線路與發電、配電箱、照明、電取暖器、保護接零與接地的具體要求應符合SY5727中的有關規定。6.1.2井場線路布置整齊,兩根線應分開,距離不小于15cm。井場內線路應以設備做參照物保持平行或垂直。6.1.3照明線路應采用絕緣的電纜線,架空高度不低于2.5m。6.1.4線路總控制開關安裝漏電保護器,分閘應距井口15m以外;輸入應采用三芯電纜線,連接配電箱要接地。6.1.5各種配電裝置應安裝正規,緊固牢靠,完好無損。6.2照明燈具6.2.1井場露天照明應使用低壓照明和防爆燈具,井場照度應符合GB50034中的有關規定。6.2.2用電設備應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6.2.3井架、工作臺上的燈具應安裝保險繩。井口照明燈不應少于4個。6.2.4燈具位置擺放合理,搬移燈具前應先關閉電源。6.2.5燈具的相線應在配電箱設開關控制,不應將相線直接引入燈具。6.2.6井下作業井場用電安全應符合SY5727中的有關要求。6.3配電箱6.3.1配電箱應防雨通風、保持干燥。6.3.2配電箱應標明回路名稱和用途,箱門應加鎖,并由專人管理。6.3.3配電箱應安裝端正、牢固。箱體中心對地面距離應為1.5m左右,并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和通道。6.3.4配電箱內的開關、電器應安裝牢固。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接頭不應裸露和松動。6.3.5配電箱應由持證電工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6.3.6配電箱操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6.3.6.1使用前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6.3.6.2用電設備檢修或停用時應拉閘斷電并掛停用牌。6.3.7配電箱的進出口線不應承受外力,不應與金屬斷口和腐蝕介質接觸。7消(氣)防器材7.1井場配備的消(氣)防器材應符合SY/T5225中的有關規定。7.2小修井場應配備4具8Kg干粉滅火器、4把消防鍬、4個消防桶、2把消防鎬及消防斧、2張消防氈。大修、試油井場應配備4具8Kg及2具35kg干粉滅火器、4把消防鍬、4個消防桶、2把消防鎬及消防斧、2張消防氈。7.3現場應配備可燃氣體監測儀器,定期校驗和維護。7.4消(氣)防器材、設備不應挪作他用,應保持清潔、完好。7.5井場工業動火應辦理動火手續,應符合SY/T5858中的有關規定。7.6施工人員應定期進行消(氣)防安全培訓。7.7施工人員應對消(氣)防器材做到懂原理、性能,會使用。7.8消(氣)防器材應由專業人員負責每月檢查一次,填寫檢查卡。8環境保護8.1作業井場、排污池應采取防滲措施。8.2井筒內返出物(油、水及其他返出液)應進入排污池并及時回收。8.3井場應平整,無積水、無油污。管線、儲液罐無跑、冒、滴、漏現象。8.4設備應無滲漏,定期保養,衛生清潔。8.5井場油棉紗、廢舊手套等固體廢棄物應集中分類回收。8.6施工結束后,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恢復井場。9施工作業9.1起下管柱9.1.1作業施工前,操作人員應檢查作業施工中所用工用具是否靈活好用。9.1.2操作人員應有統一規定的手勢、動作和其他信息傳遞方式,配合一致、平穩操作。9.1.3作業施工中吊卡手柄或活門應鎖緊,吊卡銷插牢。9.1.4在油管橋上提放單根管柱時應使吊卡開口朝上,拉送油管應有保護螺紋措施,場地操作人員站在油管一側,不應兩腿騎跨油管。9.1.5起下作業時,發現溢流,應及時發出信號,停止起下作業,關閉防噴器。9.1.6起下作業時,不應用轉盤上卸管扣。9.1.7中途停止起下作業時,應裝好井口,做好防噴措施。9.1.8若操作人員離開操作臺時應打好滾筒死剎車。9.1.9在未切斷液壓動力鉗動力源時,不應用手觸碰液壓動力鉗鉗牙。9.1.10當遇阻、遇卡,上提負荷接近井架安全載荷時,不應硬提。9.1.11起下重載荷時應有專人指揮,專人觀察井架、基礎、地錨、繃繩、指重表等。9.1.12應根據設計要求,保持井內壓力平?,防止井噴。9.1.13遇有6級(含6級)以上大風、能見度小于井架高度的濃霧天氣、暴雨雷電天氣,應停止作業。9.2射孔9.2.1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安裝井控裝置并進行井控驗收。9.2.2裝炮、下炮時,非操作人員不應靠近射孔彈或井口。9.2.3射孔過程中,應設專人坐崗觀察井口,防止井???。9.3酸化、壓裂9.3.1施工用液配制:9.3.1.1配制壓裂、酸化等用液,配制人員應根據用液的化學性質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勞保鞋、手套、護目鏡。9.3.1.2配液罐應安裝防護網。9.3.2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9.3.3施工車輛行進過程中應編隊,按交通規則行駛、停靠。9.3.4施工車輛應按設計要求擺放在井口的上風方向,與井口距離應符合SY/T5836的規定,并留有安全和應急疏散通道。9.3.5施工地面流程、井口應按設計要求試壓。9.3.6以施工井井口10m為半徑沿泵車出口至施工井井口地面流程兩側10m為邊界,設定為高壓工作區,高壓危險區使用專用安全警示線(帶)圍欄,高度為0.8m~1.2m,并應設立醒目的安全標志。9.3.7施工現場應制定可能出現異常情況的應急預案。9.3.8含硫化氫的油、氣、水井的施工應符合SY/T6137中的有關規定。9.4常規試油9.4.1試油作業應符合SY/T5981中的有關規定。9.4.2井口、套管和流程應按規定試壓合格。9.4.3抽汲時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9.4.3.1井口有專人負責做好抽汲記錄并觀察,井口、鋼絲繩附近不應站人,不應跨越鋼絲繩。9.4.3.2鋼絲繩打扭或跳槽時,應先用卡子卡緊鋼絲繩后,再放松繩索,待不再下滑時方可用工具解除。9.4.3.3按設計要求選用鋼絲繩直徑,抽汲繩無打扭。9.4.3.4抽汲防噴盒、繩帽、加重桿及抽子頭完好可靠。9.4.4不應使用空氣作為介質實施氣舉、氣化水洗井等作業。9.5含有毒有害氣體井作業9.5.1在地層復雜區域作業(如高壓氣層、可能含硫化氫區域等),操作人員應經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9.5.2在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氣體井施工,應配備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具和相應的氣體檢測儀。對硫化氫的檢測和人身安全防護應符合SY/T6277中的有關規定。9.5.3個人防護用具、氣體檢測儀器的配備、應急搶險和緊急疏散應符合SY/T6610中的有關規定。10應急管理10.1施工現場應有井噴、火災、觸電、人員中毒、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突發性事故的應急處置程序。10.2對從事現場施工的人員以及相關協作施工人員應進行應急培訓,并每季度組織應急演練。應急演練結束后,演練組織人員應填寫應急演練記錄,對應急演練進行評價和改進。10.3發生突發事件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0.4大型施工、高油氣比、補(射)孔、氣井等特殊施工,作業前應落實井控或防硫化氫應急措施,并有干部坐崗且有記錄。11職業健康管理11.1作業施工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對從事通井機、柴油機、發電機工作人員應進行職業病查體,查體結果應向本人公布。11.2生活飲用水水罐應清潔,每半月應至少對水罐內清洗一次,灌蓋應密封,生活飲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要求。11.3配備冰箱時,其儲存的生、熟食應分開存放,食品無變質。11.4施工現場應配備急救醫藥箱一個,醫藥箱內應配備消毒水、創口貼、包扎紗布、消炎藥、夾板、止瀉藥等。

篇3:檢查檢修井下所有移動變電站高爆開關高壓連接器安全技術措施

本次檢修為預防性檢修,要求項目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提前準備好檢修所需工具及材料。參加檢修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本措施貫徹執行,確保本次檢修安全順利地完成。

一、施工組織:

1、項目負責人:

2、安全負責人:

3、技術負責人:

4、施工負責人:

5、施工人員:維修電工

二、具體措施

1、檢修前,要求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認真落實人員及檢修所需材料,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檢修工作安全順利地完成。

2、施工前,技術負責人提前辦理好停電手續,由礦調度通知被影響單位提前做好停、送電的準備工作。

3、停電前,由施工負責人與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取得聯系,經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停電。

4、當班變電工依據工作票,停相應的高壓斷路器,然后將隔離手車搖出,使隔離觸頭具有明顯斷開點,并在手車手把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志牌。

5、檢修前,在設備的高壓側用相同電壓等級的驗電筆驗電,確證無電后再放電,然后方可開始檢修。

6、檢查移變高、低壓側進出線裝置,必須連接緊固,符合隔爆要求。低壓側二次接線,固定可靠,導線終端標志齊全,保持清晰。

7、高爆開關隔爆面必須完整、無銹,防銹措施良好,接線、密封良好,閉鎖裝置齊全、可靠,螺栓、墊圈齊全、緊固,間隙符合要求。

8、高爆開關要放置平穩,操作機構靈活、可靠,觸頭壓縮行程及三相接觸同期性調整符合出廠技術文件規定。

9、接地裝置必須齊全可靠,接地電阻符合要求(不大于2Ω)。

10、絕緣支持瓷瓶固定可靠,瓷瓶無破損、裂紋,瓷瓶無松動現象和放電痕跡。

11、隔離開關操作靈活,動、靜觸頭無燒傷、變形或斷裂現象。清除隔離觸頭表面灰塵或炭污。

12、防暴面不得有銹蝕現象,如有銹跡,用棉紗擦凈后,用手摸應無毛刺。

13、以上檢修過程中,如發現設備有不符合《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規定的地方,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必須立即組織人員和材料進行處理,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得升井。

14、以上檢修工作完畢后,由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檢查設備的恢復情況,檢查無誤,檢修人員開始清掃設備外部灰塵。

15、由瓦檢員檢測移變、高爆開關1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限,施工負責人方可聯系送電。

16、停送電必須堅持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堅決杜絕電話送電、晃燈送電或吶喊送電。

17、送電正常后,施工負責人通知安全生產指揮中心,要求各停電單位送電試機,30分鐘后,觀察各指示儀表和指示燈均處在正常狀態,施工人員方可清點工具,撤離工作現場,檢修工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