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P安全生產規程
一、生產廠房防止火災危險的措施:
根據丁辛醇的閃點、爆炸極限,生產廠房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居于五類中的第二類。為了防止火災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防止火源
1、生產區嚴禁吸煙。
2、禁止生產過程中使用電,氣焊檢修。
3、禁止使用明火,如電爐等。
4、廠房內電氣設備,電燈,電氣開關,電機等要求防爆。
5、廠房內嚴禁撞擊打火。
6、生產廠房按安全規范建設,遠離鍋爐房煙囪。
(二)防止靜電
輸送醇的管道和泵要有接地裝置。
(三)防止雷擊
生產廠房要安裝避雷設備,以防止雷擊起火。
(四)防止跑,冒,滴,漏,使泄露率小于0.05%。
(五)加強管理,嚴格執行動火制度。檢修前必須將管道,設備,場所清洗整理干凈。
二,使用酸,堿的防護措施:
(一)使用酸,堿時一定要穿戴好防護用品。
強酸如硫酸,鹽酸,硝酸等,強堿如氫氧化鈉均屬強腐蝕性物質。對人體能引起嚴重的灼傷,灼傷面積過大或發生事故時,未及時進行急救者甚至有生命危險。濺到眼里可引起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為了防止對人體的損害,所以在操作時一定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如防護鏡,膠手套,膠靴,皮圍裙等。一旦不小心濺到身上,要立即在現場用大量水沖洗。若是水少的話,它與濃硫酸混合所放出的熱不易散失,反而更嚴重的燒傷皮膚。水沖洗后再用2%的小蘇打水溶液沖洗更好,在一般處理后要立即到醫院治療。
(二)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只能把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
因為濃硫酸與水相遇就會放出大量熱量,濃硫酸比水重,它比同體積的水差不多重一倍,如果把水倒入濃硫酸,水就浮在濃硫酸上面,當放出大量熱時水就會猛烈地沸騰起來,帶著硫酸四處飛濺造成灼傷。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或稀硫酸時一定要記住,要把硫酸緩慢倒入水中,同時要在耐熱的容器里邊攪拌邊倒入混合,以防止容器受熱炸裂,或水沸騰飛濺出來。
三,安全檢修:
檢修工作中應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大量事例證明,在檢修中事故發生率要遠遠搞于正常生產。為保證檢修工作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及防止火災的發生,特對有關安全檢修知識介紹如下:
(一)機械事故的防止
1,轉動的機泵,不允許在運轉中對關部件進行堅固,擦洗,更要注意佩帶好工作套袖,工作帽。(特別是長發的女同志更應注意)
2,起重設備時,吊裝臂下及被吊裝物件下部嚴禁站人;手動吊鏈下部嚴禁站人。
3,運送設備時,嚴禁人與設備混裝。
4,挪動設備時,設備滾動前方和傾斜設備方向嚴禁站人。
5,啟動設備的電梯,升降裝置應緊固好,嚴禁人與設備一起啟運。
6,吊裝設備的人工絞盤不得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或無人頂替的情況下絞動,防止回轉傷人。
(二)電器事故的防止。
1,非電器,儀表維修人員不得進行電器,儀表故障的排除。
2,非電器維修人員不得進行電焊機等電器的接線與拆線。
3,非焊工工作人員不得動用電焊工具,電焊線絕緣處要做好絕緣,要保證焊線在干燥處鋪設,工作結束后把線盤好,焊鉗與地線隔離,切斷電源。
4,維修電器時,應掛示“警示牌”防止盲目合閘觸電。
(三)高空作業事故的防止。
1,要有牢固的腳手架及護欄。
2,在不便搭腳手架的地方作業時,要佩帶好安全帶。
3,高空作業下方不準站人,需要有人協助作業時,協作人員戴好安全帽。
4,拆卸設備或緊固設備時,要抓緊牢固的物件,防止滑欄跌落。
5,維修后要及時拆除腳手架,防止腳手架日后風化,再次使用時發生故障。
(四)釜內(罐內)作業事故的防止。
1,認真蒸煮設備,認真清理設備內的可燃物。
2,用冷水刷洗,將設備降溫至35℃以下。
3,動火前應嚴格試火,動火時人控處有專人監護。
4,在罐內作業的人員應戴好防毒口罩,并保持釜內通風良好。
(五)火災事故的防止。
1,檢修部位的動火要嚴格履行動火申請制度,批準后方可動火,禁止私自延長動火部位和擴大動火區域。
2,氣焊用氧氣瓶與乙炔瓶要保持合理的距離。
3,接觸物料的設備與動火部位要脫離金屬連接,防止靜電起火。
4,認真清理管道中的可燃物料,防止燒焊時引燃起火。
(六)其他事故的防止。
1,認真清理維修現場,作到無雜物,無積水,無物料,防止滑到摔傷。
2,認真清理管線內的可燃物及硫酸,防止燒傷,燒結管線的人員不得直對管口,防止噴出燒傷物。
3,檢修蒸汽管路時,應掛示“警示牌”,防止檢修途中供汽造成燙傷。拆卸前要切斷汽源,放凈管道內的余汽。
4,拆卸法蘭時,施工人員的頭部應避開法蘭連接處,防止噴出物料,蒸汽造成燙傷事故。
5,禁止穿硬底鞋,帶釘子的鞋,高根鞋進行檢修防止滑倒摔傷。
6,要回避電焊火光,防止電光灼眼。
7,人身某種原因起火時,嚴禁用二氧化碳干冰滅火器滅火以防止燒傷后的凍傷。
四,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易起火爆炸部位:
1)原料儲罐,物料中間罐,收集罐,脂化釜,塔,冷凝器,過濾機等設備及管道泄露,設備漏料,溢料,遇明火,火花極易引起爆炸燃燒事故。
2)脂化釜,脫色釜攪拌電機,因過熱或接線松動產生電火花引燃物均可造成火災事故。
3)脂化打料未通入N2保護或生產過程中認為操作不當極易造成火災事故。
4)因導熱油在高溫情況下遇空氣自然,如導熱油系統泄露極易引起火災事故。
2,預防措施:
1)裝置區內嚴禁吸煙。
2)設備管路應嚴密無泄露,各種釜、罐操作中不得溢料。不準用鐵器敲打設備以免產生火花。
3)回收醇投料前必須放凈水,以免造成噴料,酯化打料必須通N2保護,防止高溫物料遇空氣閃爆。
4)導熱油出現泄漏立即停止供油,降溫。
5)各種泵及攪拌電機應保持接線良好,電機應防爆,凡在室外的電機應有防雨措施,電機周圍禁放可燃物。
3、撲救方法:
1)切斷電源,切斷物料來源。
2)電器著火用干粉、CO2、1211滅火器滅火。
3)物料著火,用干粉、CO2、1211滅火器滅火,用水冷卻容器外壁及附近儲罐。
4)火警電話119
五、開車前準備工作:
1、對整個系統進行水壓試驗,保證系統密閉性。
2、將設備清洗干凈并將水放掉。
3、檢查指示儀表是否準確、靈敏、可靠。
4、檢查所有管路及閥門不漏及暢通。
5、檢查并保證所有閥門的開關位置正確無誤,以防止跑料及發生事故。
6、檢查加熱系統閥門開關正常,檢查冷卻系統閥門開關正常,保證管路暢通。
7、檢查所有機泵、攪拌電機運轉正常,保證能夠正常使用。
8、檢查各計量罐、中間罐、儲罐本體及其附件齊全、完好、液位指示正常。
9、按規定備料,做好操作記錄
篇2:自卸汽車安全生產規程
1、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超高,不得人貨混載,駕駛室內不得超額坐人;
2、車輛裝土場地必須平整堅實,當用機械裝土時,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閘,裝載均勻,不得偏載;
3、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土時,停卸地點必須平整堅實,地面宜有反坡,與邊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土,應有專人指揮;
4、公路上行駛必須遵守道路交通規則;運載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時,應遵守有關規定,除必要的隨車人員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員。
5、發動機啟動后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嚴禁在駕駛室外進行操作,翻斗內嚴禁載人;
6、當裝載高度超過車廂攔板時,應平穩行駛,不得猛力加速,也不得緊急制動;
7、卸料起斗時,應檢視上空有無電線,防止刮斷。
篇3:道路運輸安全生產規程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工作規范,嚴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知識學習,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
2、對道路運輸駕駛人員要求做到"八不"。即:"不超載超限、不超速行車、不強行超車、不開帶病車、不開情緒車、不開急躁車、不開冒險車、不酒后開車"。保證精力充沛,謹慎駕駛,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和交通運輸法規。
3、做好危險路段記錄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特別是山區道路行車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4、不運輸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運輸的貨物,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運輸的貨物,應當按規定查驗有關手續,符合要求的方可承運。
5、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不擅自改裝營運車輛。
6、做到反三違:不違反勞動紀律,不違章指揮,不違反操作規程。
7、發生事故時,應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報警、搶救傷員和貨物財產,協助事故調查。
8、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
9、不違章作業,駕駛人員連續駕駛時間不超過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