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管理所駐站辦安全生產職責
(1)嚴格執行《道路運輸條例》及配套規章,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積極深化和拓展工作措施,以預防為主,加強源頭管理和監督,加強道路運輸市場的整治,強化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2)堅持“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在提交研究客運企業、班次運力項目許可中嚴把安全條件關,督促許可對象在經營管理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客運企業、客運站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道路運輸安全措施的落實。
(3)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道路貨運企業按照相關安全法規的相關規定落實本行業制定的安全生產制度和各項措施。
(4)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各客運站按照《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等一系列運輸行業管理規范,督促客運站嚴格遵守“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規范管理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力度。
(5)督促各客運企業執行市處關于實施道路旅客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工作相關規定,對道路客運企業質量信譽情況進行全面考核、評價。協同把關,共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和事故責任約談制度及“一票否決”制度,對運輸安全指標不合格的單位在申請新增線路等審批事項實行限制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安全有序、優質服務的道路旅客運輸市場。
(6)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客運企業落實客運車輛、旅游車輛按規定安裝GPS安全監控系統和客車落實承運人責任險制度。
(7)督促客運企業按職責加強對包車客運、超長途班車客運、山區農村班車客運、學生周末班車等關鍵環節的安全把關,指導督促客運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嚴禁客車夜間在三級以下(含三級)山區公路路段運行,嚴禁駕駛員疲勞駕駛,對單程400公里(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客運車輛,應配備兩名駕駛員,一次連續駕駛班車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24小時內累計行車不得超過8小時。
(8)根據氣候特點抓好針對性的運輸安全監督。適時參加應急預案聯動,有效防范雨、雪、霧及冰凍害等惡劣氣候對安全運輸的影響。
(9)重視加強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客運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類業務臺帳資料。
(10)根據上級有關部署,積極參與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管理、隱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產各類專項整治活動。
(11)建立健全進站車輛檔案資料,加強對包車、加班牌證的管理,嚴把牌證發放關。
篇2:貨運公司總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1.負責經營許可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負總責。
2.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守法經營,落實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組織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3.聘請符合道路運輸經營條件的駕駛人員,并與駕駛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責任書內容分解到每個工作環節和工作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分清,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4.積極參與各項安全生產活動,設立安全生產專項經費,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
5.落實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
6.建立營運車輛維護、檢修工作制度,督促車輛按時做好綜合性能檢測及二級維護,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7.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隱患整改、應急預案、有關法律法規及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情況,并做好記錄。
8.接受應急運輸任務后,運輸車輛、人員必須整合待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集合,且必須由總經理親自帶隊。
9.建立安全生產獎懲制度,依制度進行獎懲。對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的責任者給予從嚴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檔案,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組織研究和探討新技術應用。
篇3:裝卸員安全生產職責
1、嚴格遵守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法規、規章、規程及標準。
2、裝卸作業時,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
3、熟悉所裝卸危險貨物類別、特性,熟練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時處理一切突發性事件。
4、遵守道路危險貨物裝卸作業規程及隔離、碼放要求。
5、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和使用方法使用危險貨物運輸裝卸器具及工具。槽車裝卸前應作好靜電接地,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6、掌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必要的應急方法。
7、裝卸時如遇雷擊等災害性天氣時,應立即停止裝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