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氣工崗位責任制

輸氣工崗位責任制

2024-07-09 閱讀 3885

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時上下班,堅守崗位,聽從指揮。

2.認真執行場站各項規章制度和設備、儀表自控系統操作規程,負責本班生產輸配氣工作,做到按調度指令正常安全供氣,處理好當班發生的問題并做好記錄。

3.熟悉場站工藝流程及操作規程,切實做到四懂,三會,三清:

3.1四懂:懂設備性能、懂設備作用、懂結構原理、懂預防及處理方法;

3.2三會:會使用、會維護、會修理;

3.3三清:資料清晰齊全、設備外觀整潔、交接班記錄清楚;

4.認真執行交接班和巡回檢查制度。發現設備故障和異常現象即使正確處理。若不能解決,應及時向上級匯報請示。

5.認真做好場站設備管理。搞好設備的調整,擰緊,潤滑,清潔,防腐等日常維護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妥善保管材料和工器具。

按規定要求取準取全各種原始數據,做到資料齊全,嚴格氣量復核制度,報出氣量準確無誤。按要求做好交接班記錄,設備維護記錄,認真填寫字跡工整,準時匯報。

篇2:輸氣站站場閥室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站場工作人員在站場、閥室內活動必須正確穿著公司統一配發的工作服、工作鞋。進入生產區域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不得攜帶手機等非防爆通訊工具。

第二條站場、閥室內禁止吸煙和飲酒。站場、維搶修隊人員在非輪休休假期間禁止飲酒。

第三條站場、閥室內禁止私接電線。

第四條站場、閥室內禁止飼養禽、畜類。

第五條進入站場、閥室的工程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規定要求,在站場、閥室內行走時,嚴禁在生產工藝區附近逗留,嚴禁在發生火災或處于事故狀態的區域逗留。消防通道不得堆放施工物資、材料。

第六條站場、閥室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對所有進入站場的工程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進行入站前的檢查和施工期間的安全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制止違章行為,有權勒令不服從管理的施工人員離開站場。

第七條在站場、閥室內進行的與輸氣生產無關的施工作業,施工承包商必須將施工作業區與生產運行設施(裝置)進行有效的隔離,施工周期超過一年的采用磚墻等硬隔離措施,施工周期一年以內的采用柵欄等軟隔離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由站場、閥室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施工作業人員嚴禁進入隔離區,避免由于誤操作導致事故發生。

第八條嚴禁夜間在站場、閥室內從事任何工程施工作業,禁止時間為:晚18:00時至早6:00時。特殊情況并經過批準的作業除外。

篇3:輸氣站進入站場閥室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非本單位外來人員進入站場、閥室內必須經所屬管理處同意,并接受站場安全監督人員、閥室值守人員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提示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進入站場、閥室人員必須正確勞保著裝或穿著站場配備的防靜電外套。

(二)進入站場、閥室前必須關閉手機,切斷非防爆電子設備的電源,未經許可不得拍照、攝影。

(三)進入站場、閥室人員要嚴格服從生產人員管理,隨引導人員按照規定線路、區域參觀,嚴禁觸碰、動用工藝生產區域任何操作按鈕、設備和工器具。

(四)站場、閥室內嚴禁吸煙,嚴禁攜帶火種入內。將隨身攜帶的火種存放在火種寄存處。

(五)進入生產區域(包括露天工藝區、壓縮機廠房區及附屬設備區),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調整好帽箍,系好帽帶),不得穿帶鐵釘、鐵掌鞋及硬塑底鞋進入工藝生產區。

(六)了解站場、閥室布局和逃生線路。

外來人員了解并承諾遵守上述有關安全提示要求,并在進站人員登記表上簽字確認。

第二條公司總部及管理處機關人員、維修人員進入站場、閥室內工作,必須正確穿著公司統一配發的防靜電工作服(紐扣、拉鏈系到位)、勞保鞋或防靜電長外套,進入生產區域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并關閉手機等非防爆通訊工具。

第三條施工單位進入站場、閥室內施工,實行《施工現場準入證》制度,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作業人員名單報站場所在地區管理處辦理“準入證”,地區管理處負責對進入站場、閥室施工的承包商人員開展入站安全教育,包括入場須知、站場概況、有關安全生產注意事項、防火、防爆知識及緊急情況應急處理和安全疏散知識、消防器材的使用知識等內容。考核合格者方可為其辦理“準入證”,并視項目規模收取施工承包商2000—5000元的入站施工安全管理抵押金。

第四條施工單位人員進入站場、閥室內施工,必須正確穿戴符合可燃氣、易燃易爆場所要求的勞保工服,正確佩戴安全帽。站場、閥室管理人員負責對進入站場施工承包商人員實行日動態管理,對當天進入站場的施工人員、施工內容要有詳細記錄。

第五條所有未經批準的車輛一律不得進入站內,對必須進站的機動車輛要經過管理處批準,必須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火帽才可進入,并按指定的路線位置行駛和停放。車輛必須占用消防通道臨時停放時,駕駛人員不得離開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