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屬醫院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附屬醫院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7259

大學附屬醫院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院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管理,促進全院的節能減排,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院公共區域以及半公共區域內照明設施的維護和管理。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公共區域,是指無特定科室使用以及管理,完全對外開放的建筑區域;半公共區域是指有特定科室使用以及管理,一定程度上對外開放的建筑區域。院內道路等露天環境不在本規定管理范圍內。

第四條本規定所稱公共區域照明設施,是指院內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的照明燈具及其開關、電閘、管線等附屬設備、設施等。

第五條全院所有科室根據本規定所定義的公共區域與半公共區域,結合本科室特點,提交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并嚴格執行,以做到節能減排,避免浪費電力。

第二章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第六條院內公共區域的特點,公共區域是一個沒有明確特定科室使用及管理的區域,通常由若干科室共同使用,公共區域照明管理需由該區塊共同使用科室協調進行。

第七條院內公共區域主要包括:

(1)門診大樓所有樓層電梯廳、樓梯間、電梯廳進入病區前的走廊部分,門診樓層中央大廳,,負一層至負二層走廊;

(2)曾憲梓樓各層樓梯廳、電梯間,七樓至九樓辦公區走廊,一樓至六樓候診大廳;

(3)耳鼻咽喉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4)檢驗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5)手術科大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大樓各層東西區之間大廳,負一層至負三層走廊;

(6)何善衡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各層東西區之間大廳,負一層走廊;

(7)邱德根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8)9號樓樓梯間,各層走廊

(9)護士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各層走廊;

(10)飯堂樓宿舍區樓梯間,走廊;

(11)藥廠樓走廊。

第八條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的日常開關制度,應當結合該區域各科室日常工作特點來制定。例如:門診大樓門診層夜間將無人辦公,主要區域應適當關閉部分照明設施,以維持最基礎照明需要;何善衡樓負層為院后勤班組值班及工作間所在,照明有長時間開啟的必要;護士樓走廊為半封閉式,只需在入夜后打開,然后在清晨關閉等。

第九條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建立,各科室應當結合本科室所涉及公共區域特點,與共同使用該區塊的科室協商建立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

第三章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第十條院內半公共區域是一個有特定科室使用及管理的區域,由一個或者多個科室使用半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需由該區塊使用科室根據本科室工作特點設立。

第十一條院內半公共區域主要包括:

(1)門診大樓住院病區內走廊,門診區域走廊,急診區域走廊。

(2)曾憲梓樓九層信息科玻璃門后走廊;

(3)耳鼻咽喉樓體檢中心內走廊,各病區走廊;

(4)何善衡樓各病區內走廊;

(5)手術科大樓各病區內走廊:

(6)邱德根樓各病區內走廊。

第十二條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院內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的日常開關制度,在滿足本科室工作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節約用電。例如:病區夜間無需全部照明,可將走廊光管關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辦公區夜間無需照明,可將走廊燈全部關閉。

第十三條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建立,各科室應以滿足本科室照明使用需要為前提,適當節約用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第四章建立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

第十四條本公共照明管理規定實施后,全院科室盡早根據本科室工作特點、照明設施使用需要提交自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涉及多個科室共同使用公共區域的,必須共同提交。

第十五條各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條例生效后,請職工嚴格遵守。

第十六條任何職工發現本科室附近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包括燈架、光管、開關、線路、電閘等)發生故障或者損壞,都有電話或者書面報告后勤處的義務。

第十七條各個科室如下班后需關閉附近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必須逐個開關關閉,不得直接將照明電閘斷開,避免照明電閘關聯其他用電設施從而導致事故。

第十八條日常工作中由后勤處監督各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執行情況

第五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公共照明管理規定適用于所有駐本院外單位,請各單位共同遵守。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2015年4月1日開始實施,于2015年4月1日開始接收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擬定稿。

篇2:附屬醫院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大學附屬醫院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院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管理,促進全院的節能減排,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院公共區域以及半公共區域內照明設施的維護和管理。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公共區域,是指無特定科室使用以及管理,完全對外開放的建筑區域;半公共區域是指有特定科室使用以及管理,一定程度上對外開放的建筑區域。院內道路等露天環境不在本規定管理范圍內。

第四條本規定所稱公共區域照明設施,是指院內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的照明燈具及其開關、電閘、管線等附屬設備、設施等。

第五條全院所有科室根據本規定所定義的公共區域與半公共區域,結合本科室特點,提交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并嚴格執行,以做到節能減排,避免浪費電力。

第二章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第六條院內公共區域的特點,公共區域是一個沒有明確特定科室使用及管理的區域,通常由若干科室共同使用,公共區域照明管理需由該區塊共同使用科室協調進行。

第七條院內公共區域主要包括:

(1)門診大樓所有樓層電梯廳、樓梯間、電梯廳進入病區前的走廊部分,門診樓層中央大廳,,負一層至負二層走廊;

(2)曾憲梓樓各層樓梯廳、電梯間,七樓至九樓辦公區走廊,一樓至六樓候診大廳;

(3)耳鼻咽喉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4)檢驗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5)手術科大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大樓各層東西區之間大廳,負一層至負三層走廊;

(6)何善衡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各層東西區之間大廳,負一層走廊;

(7)邱德根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

(8)9號樓樓梯間,各層走廊

(9)護士樓各層電梯廳、樓梯間,各層走廊;

(10)飯堂樓宿舍區樓梯間,走廊;

(11)藥廠樓走廊。

第八條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的日常開關制度,應當結合該區域各科室日常工作特點來制定。例如:門診大樓門診層夜間將無人辦公,主要區域應適當關閉部分照明設施,以維持最基礎照明需要;何善衡樓負層為院后勤班組值班及工作間所在,照明有長時間開啟的必要;護士樓走廊為半封閉式,只需在入夜后打開,然后在清晨關閉等。

第九條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建立,各科室應當結合本科室所涉及公共區域特點,與共同使用該區塊的科室協商建立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

第三章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第十條院內半公共區域是一個有特定科室使用及管理的區域,由一個或者多個科室使用半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需由該區塊使用科室根據本科室工作特點設立。

第十一條院內半公共區域主要包括:

(1)門診大樓住院病區內走廊,門診區域走廊,急診區域走廊。

(2)曾憲梓樓九層信息科玻璃門后走廊;

(3)耳鼻咽喉樓體檢中心內走廊,各病區走廊;

(4)何善衡樓各病區內走廊;

(5)手術科大樓各病區內走廊:

(6)邱德根樓各病區內走廊。

第十二條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

院內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的日常開關制度,在滿足本科室工作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節約用電。例如:病區夜間無需全部照明,可將走廊光管關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辦公區夜間無需照明,可將走廊燈全部關閉。

第十三條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制度建立,各科室應以滿足本科室照明使用需要為前提,適當節約用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第四章建立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

第十四條本公共照明管理規定實施后,全院科室盡早根據本科室工作特點、照明設施使用需要提交自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涉及多個科室共同使用公共區域的,必須共同提交。

第十五條各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管理條例生效后,請職工嚴格遵守。

第十六條任何職工發現本科室附近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包括燈架、光管、開關、線路、電閘等)發生故障或者損壞,都有電話或者書面報告后勤處的義務。

第十七條各個科室如下班后需關閉附近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必須逐個開關關閉,不得直接將照明電閘斷開,避免照明電閘關聯其他用電設施從而導致事故。

第十八條日常工作中由后勤處監督各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執行情況

第五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公共照明管理規定適用于所有駐本院外單位,請各單位共同遵守。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2015年4月1日開始實施,于2015年4月1日開始接收科室公共區域、半公共區域照明設施使用制度擬定稿。

篇3:公共照明管理規定

為規范大廈(小區)公共場所照明的管理,做到既滿足服務需要,又節約能源,特制定本制度。

(1)大廈(小區)公共地方照明由樓宇自控系統控制,公共照明開關時間表由保安部擬制,報總經理批準后由工程部執行。

(2)因季節變化或其他原因需要調整公共照明開關時間時,由保安部重新擬制,報總經理批準后交工程部執行。

(3)遇異常天氣,保安部主管認為有需要時,可以作出決定并通知工程部對走火樓梯照明開關時間作臨時性調整(時間不超過兩天)。

(4)大廈(小區)外墻射燈及外圍屋檐燈的開關,須經總經理批準后,書面通知工程部執行。

(5)大廈(小區)公共照明由工程部負責維修,維修時間不得超過一天。

公共照明檢查表

樓層:項目位置

配電柜

儀表(標志)

開關、按鈕操作

絕緣測試

管線接線盒

燈具防水設施

燈具座狀況

各緊固件狀況

清潔

備注

責任人:領班員: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