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企業安全生產制度
為保證生產正常進行,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汽車維修廠的員工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制度。
一、全廠員工必須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任何人不得違反。
二、工作時不得擅離崗位,不得在工廠內打鬧、追逐、大聲喧嘩,非工作需要不得隨便到其他部門走動、聊天,不準帶小孩進入廠區。
三、必須按規定穿著勞動保護用品。車間內嚴禁吸煙。
四、非工作需要不得動用任何車輛,車在廠內行駛車速不得超過5Km/h,不準在廠內試剎車。
五、加強對易燃物品的管理,除在用的以外,存放在指定位置。
六、各工位應配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并加強維護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所有的員工應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七、工作燈應采用低壓(36V以下)安全燈,工作燈不得冒雨或拖過水地使用,并經常檢查導線、插座是否良好。
八、手濕時不得搬動電力開關或插電源插座。電源線路、保險絲應按規定安裝,不得用銅線、鐵線代替。
九、下班前,必須切斷所有電器設備的前一級電源開關。
十、作業結束后,要及時清除場地油污雜物,并將設備機具整齊安放在指定位置,以保持施工場地清潔。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形式
一、企業法定代表人
經理(廠長)是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建立的是以經理(廠長)為首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經理(廠長)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他對企業的人員、物資、資金等各方面均在最高指揮權和調度權。因此,企業法定代表人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有全面責任。
二、企業分級管理
分級管理就是把企業從上至下分為若干個安全生產管理層次,明確各自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有效地實現全面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層次與企業規模有關。一般企業的管理層次可分為三層:總公司(公司)、車間(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班組。無論何種規模企業,安全管理層次都可歸納為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
決策層主要起決策、指揮作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根據法律法規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落實制定安全生產規劃、計劃;建立健全安全機構、配備人員;保證安全資金和物資投入;為職工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場所。
管理層主要對安全生產進行日常管理,貫徹落實企業生產規章制度,并負責檢查落實。
操作層應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遵守操作規程,杜絕違章,防止事故發生。操作層是安全生產的基礎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