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煤除灰生產現場衛生清掃工作安全規定
一、總則
1、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電力生產有關的安全管理制度。
2、凡參加輸煤、除灰生產現場衛生清掃的外單位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身體健康,適應于現場工作需要。
3、清掃工作前或過程中,清掃人員必須對清掃現場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查找到的危險點,應及時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加以控制。
4、凡參加輸煤、除灰生產現場衛生清掃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確保安全生產,避免人身傷害、設備損壞及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具體規定
1、經過安全教育考試合格的清掃人員,在進入生產現場之前,要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應對皮帶系統、設備有常識性的了解,以培養對工作中遇到的異常問題的應變能力。
2、清掃人員在疲勞、患病、飲酒等精神狀態異常的情況下,嚴禁進入生產現場進行衛生清掃工作。
3、清掃人員應遵守車間的管理,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禁在生產現場打鬧,堅決杜絕蓄意破壞的惡性事件發生。
4、進入生產現場,應按要求著裝,工作服不應有被轉動的機器絞住的部分,袖口、衣襟必須扣好,工作服禁止使用尼龍、化纖或棉、化纖混紡的衣料制作,女工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禁止穿拖鞋、涼鞋、高跟鞋、裙子,長發應盤在安全帽內,配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5、無論皮帶等生產設備是否在運行,嚴禁清掃人員在其上站立、行走、翻越及傳遞工具,嚴禁將頭、手伸入遮攔內。跨越皮帶必須經過通行橋。
6、無論皮帶機的轉動部分是否運轉,嚴禁清掃人員對其進行清掃工作。在對皮帶機的皮帶、構架、托輥、滾筒、聯軸器、液力耦合器等轉動部分進行清掃前,必須將該皮帶電機停電,即拉開相應的動力電源,掛安全警告牌,得到當班調度及值班員同意后方可工作。
7、清掃時嚴禁將抹布纏繞在手上,清掃工具應定置擺放在鐵箱或專用架上。嚴禁將清掃工具放在設備上、暖氣旁。使用電氣清掃工具時,其絕緣必須良好,電源引接、使用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嚴禁使用未經檢驗、檢驗合格證超期、損壞的安全用具和工器具。
8、嚴禁在廊道內、設備附近坐臥和休息,生產現場嚴禁吸煙、嚴禁隨意動火。
9、清掃人員嚴禁操作現場設備、開關、按鈕等,清掃時不準挪動安全標識、圍欄、蓋板等安全措施和設施。
10、嚴禁將消防器材挪為它用,清掃、擦拭后的消防器材必須放回原指定地點。
11、生產現場如果有高溫蒸汽泄露、正在檢修設備、正在起吊重物,其附近地點不得進行清掃工作。
12、進行水沖洗工作:
12.1不要淋濕電氣設備,以免發生觸電或短路等事故。
12.2不得對運行中的皮帶進行沖洗,以免皮帶機打滑。
12.3水沖洗膠管應連接牢固,用后必須按要求盤好,避免跑水、呲水或影響安全通行。
13、需高處作業進行的清掃工作,工作人員必須使用合格的登高用具,正確使用安全帶。嚴禁高處拋擲物體。
14、清掃的垃圾、廢料應及時清理,嚴禁隨意傾倒(如:排水溝內、暖氣后、鋼梁后等)。
15、清掃時發現有不明電纜或其它異常事件應及時向當班值班員說明,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匯報班長,聯系妥善處理。
16、工作現場有下列情況嚴禁進行衛生清掃工作:
16.1工作現場照明嚴重不足。
16.2對工作現場環境、設施不熟悉。
16.3在設備系統異常運行可能出現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
篇2:作業現場清掃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保證生產安全,遏制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的財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省安監局編制的《涉可燃粉塵企業火災與爆炸防護實踐指導書》,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的作業現場管理
三、管理內容:
1.作業場所應至少每班清掃1次。
2.除塵系統管道應至少每月清掃1次。
3.墻壁、建筑鋼結構表面,以及吊頂和其它隱藏表面,應至少3個月清掃一次。
4.清掃時應避免形成粉塵云。
5.清掃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不應使用鐵質工具,最好使用移動式粉塵防爆型真空清掃設備。禁止使用高壓空氣吹掃,在無法用其它工具清掃,必須使用壓縮空氣吹掃時,應滿足以下條件:
①在吹掃前,區域和設備已經用真空吸塵方式進行了清掃。
②區域內不適于在粉塵爆炸危險場所使用的電氣設備已經關停。
③區域內點火源已經全部清除,不存在能夠點燃粉塵云或粉塵層的熱表面或火焰。
④使用的蒸汽或壓縮空氣的壓力低于103kPa。
6.清掃時應保持車間通風良好,不應敲打管道和設備。
7.在用水清掃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后,不應留有泥漿或粉塵結塊。
8.除塵器布袋根據收塵量隨時進行清理,每天下班必須清理干凈。
秦皇島卡爾•凱旋木藝品有限公司
201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