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責任制:電管工區電氣管理員班隊長

安全生產責任制:電管工區電氣管理員班隊長

2024-07-10 閱讀 8233

電管工區電氣管理員班隊長是本工區電氣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外圍電氣檢查工作,安全生產職責如下: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1.參與制定、修訂(編)電管工區及其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參與制定安全生產規劃、規章制度

2.參與制定、修訂(編)電管工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貫徹執行。

3.參與制定并實施電管工區年度機電設備的維簡和大修工程計劃。

三、參與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培訓計劃

4.參與制定電管工區安全培訓計劃。

5.參與編制本工區職工年度安全培訓計劃。

四、推廣應用機電專業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

6.參與推廣應用井下機電專業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并組織人員進行培訓。

五、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7.參與制定本工區隱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監督落實。

8.參與監督檢查本工區安全職責履行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9.負責全礦井下電氣的監督管理工作,確保礦井生產的順利進行。

10.負責嚴格按井下電氣管理的內容分配工作,督促工人按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我礦電氣管理規定進行監督檢查,提升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水平,杜絕電氣失爆,保證所屬設保護正常,電纜吊掛整齊,供電系統穩定可靠,防止掉電引起瓦斯超限事故。

11.督促檢修人員按規定限期對保護裝置進行檢查、試驗。

12.參與召開本工區班前會、隱患排查會議、安全學習會,傳達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會議精神,研究解決生產安全問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13.參與落實本工區職業病危害的防治與管理,督促落實從業人員健康檢查。

14.參與貫徹落實礦冬季、夏季“三防”工作。

六、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5.貫徹執行礦井災害預防計劃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6.參與礦綜合應急演練或專項應急演練。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1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參與事故搶險救援。

18.配合上級事故調查組工作,落實事故調查處理意見及事故防范措施。

八、安全生產職責落實與考核

19.貫徹執行礦、科、工區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辦法。

20.履行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規章制度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

篇2:電氣管理制度范本

一切電氣工作,均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一、電氣人員必須要經過專門培訓和考核;取得電工工作證的才允許進行作業。

二、電氣人員進行操作時,應穿戴和使用防護用具,非電氣人員禁止從事電氣作業。

三、電氣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方法,搶救時禁止注射強心針。

四、電氣設備和線路可能為人們所觸及的裸露帶電部分。必須設置保護罩或遮攔及警示標志等安全裝置。

五、供電設備和線路的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牌制度。

六、在斷電的線路上作業時,該線路的電源開頭把手,必須加鎖或設專人看護,并懸掛“有人作業,不準送電”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任務的人員,才有權取下警示牌,并送電。

七、熔斷器、熔絲、熔片、熱斷電器等保險裝置使用前必須進行核準,嚴禁任意更換或代替。

八、采場每臺設備,必須有專用的受電開關,停電或送電必須有工作牌。

九、礦山必須有可靠的避雷裝置。

十、移動式電氣設備的供電,應使用礦用橡套電纜。

十一、絕緣損壞的橡套電纜,應經修理試驗合格后,方準使用。

十二、夜間工作時,所有廠房、作業點、人行道、運輸線路急轉彎處、盡頭處、站場、道口和汽車運輸的主要干線等處,均應有足夠的照明。

十三、露天煤礦照明網絡,以及移動式機械和機組的固定照明點,使用電壓不得超過220伏。手燈可移動電燈的電壓應在36伏以下,在金屬容器或潮濕有水的地方作業時,電壓不得超過12伏,各種電壓的電源插座應有明顯的區別標志。

十四、檢修時,禁止搬動任何帶電設備(包括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動時,必須切斷電源,并將異體完全放電和接地。

篇3:某礦電氣管理員崗位責任制

電氣管理人員在分工范圍內開展相關工作,對分工范圍內的工作負責,電氣管理員必須熟練掌握煤礦供電安全知識。

第1條深入現場,準確掌握全礦的負荷變動情況。每季度編制礦井(井下)供電系統圖。

第2條每年進行一次礦井高壓繼電保護計算;每季度進行一次井下各配電所及配電點總開關的低壓繼電保護計算,并通知和監督有關單位進行整定。

第3條做好礦井供電設計工作,認真執行井下用電負荷審批制度。

第4條掌握礦井用電情況,及時調整負荷。

第5條負責井上下各場所的供電安全,不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并跟蹤驗收。

第6條及時向有關領導及單位提供供電系統圖。

第7條負責每月下達檢漏繼電器遠點試驗通知單,月底前收回、審查后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