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辦法

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650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規范各班組電力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檢查、試驗、使用和保管,確保電力安全工器具在施工作業中真正發揮保障人身、設備安全的作用,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電力安全工器具”系指為防止觸電、灼傷、墜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各種專用工具和器具(詳見附錄一)。

第三條各單位有關部門及專業人員均應熟悉本辦法,并在購置、驗收、試驗、使用、保管等工作中貫徹執行。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公司)所屬發、供電企業、施工企業和系統內的多經企業(以下簡稱各單位)。修造企業,農電系統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五條省公司安全監察部是電力安全工器具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省公司系統電力安全工器具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各單位安全監察部門是本單位電力安全工器具的歸口管理部門,對電力安全工器具的購置、配置、使用及日常管理,實施全過程管理監督。

第七條各單位每年要列專項資金,用于購置和配足電力安全工器具,由安全監察部門負責,專款專用。

第八條各單位安監部門應設電力安全工器具專(兼)職管理人員,負責電力安全工器具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九條各單位的管理職責

(一)負責制定本企業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二)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參照附表四、附表五制訂安全工器具配置標準。

(三)負責編制電力安全工器具購置計劃,并付諸實施。

(四)負責本單位電力安全工器具的選型、選廠(在省公司公布的名單內選擇)。

(五)負責監督檢查電力安全工器具的購置、驗收、試驗、使用、保管和報廢工作。

(六)每半年對各二級單位電力安全工器具進行抽查,所有檢查均要做好記錄。

(七)通過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統定期對二級單位安全工器具的試驗、檢查和管理進行檢查,按規定進行考核。

第十條各單位所屬二級單位的管理職責:

(一)二級單位安全員是管理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兼職負責人,負責制定、申報安全工器具的訂購、配置、報廢計劃;組織、監督檢查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試驗、保管、使用等工作;督促指導班組開展安全工器具使用的培訓工作。

(二)二級單位應制定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職責、分工和工作標準。

(三)二級單位必須建立電力安全工器具臺帳,并抄報安監部門。

(四)二級單位每季對所轄班組電力安全工器具檢查一次,所有檢查均要做好記錄。,

(五)二級單位對班組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使用情況每月檢查一次,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考核。

第十一條班組(站、所、隊)的管理職責:

(一)各班組(站、所、隊)應建立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臺帳,做到帳、卡、物相符,試驗報告、檢查記錄齊全。

(二)公用電力安全工器具設專人保管,保管人應定期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養。發現不合格或超試驗周期的應另外存放,做出不準使用的標志識,停止使用。個人電力安全工器具自行保管。電力安全工器具嚴禁它用。

(三)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格執行操作規定,正確使用電力安全工器具。不熟悉使用操作方法的人員不得使用電力安全工器具。

(四)班組(站、所、隊)每月對電力安全工器具全面檢查一次,并對班組、二級單位、公司等上級檢查做好記錄。

(五)定期維護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及時錄入各種基礎數據,信息準確,及時上傳。

第三章購置及驗收

第十二條電力安全工器具必須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電力安全工器具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強制性標準及技術規程的要求。

第十三條省公司對電力安全工器具實行準入制度。

(一)省公司每年在電力工業電力安全工器具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公布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生產廠家檢驗合格的產品名單中,采取招標或評估方式,確定省公司系統內可以采購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準入產品,并予以公布。對于沒有使用經驗的新型安全工器具,在小范圍試用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評價后,方可參與招標。

(二)申請準入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生產廠家,須先提出書面申請。同時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銷售人員的法人委托書(經公證后),電力安全工器具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申請入圍產品出具的鑒定報告(復印件),生產能力、規模和在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省公司所屬單位使用情況等書面材料。

(三)準入產品管理。各單位若發現質量、售后服務等問題,應及時向省公司安監部反映,查實后,將取消該產品在省公司的準入資格。并由省公司安監部向電力工業電力安全工器具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通報。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將暫停廠家準入資格并通知各基層單位:

1、國家電網公司明令禁止使用的;

2、其他網省公司通報或反饋該產品存在質量、售后服務等問題的;

3、使用、檢驗中發現制造缺陷的。

第十四條各單位必須在省公司公布的準入產品名單中(同一廠家相同型號不同規格的不能相互替代),選擇業績優秀、質量優良、服務優質且在本公司系統內具有一定使用經驗、使用情況良好的產品,購置所需電力安全工器具。對金額較大的電力安全工器具采購,應嚴格執行省公司物資采購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采購電力安全工器具必須簽定采購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確生產廠家的責任:

(一)必須對制造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二)負責對用戶做好其產品使用、維護的培訓工作。

(三)負責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及時、無償更換或退貨。

(四)根據用戶需要,向用戶提供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備品、配件。

(五)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產品生產廠家承擔相應的責任,并取消其產品的準入資格。

(六)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生產廠家應承擔的責任。

第十六條電力安全工器具必須嚴格履行驗收手續,由采購部門或試驗部門負責組織驗收,安監部門派人參加,并在驗收單上簽字確認。合格者方可入庫或交使用單位,不合格者堅決予以退貨。

新購置的安全工器具應及時錄入基礎數據:使用手持機進行數據錄入,掃描電子標簽直接添加基礎數據(廠家、電壓等級、工器具名稱、工器具分類、工器具編號、附加編碼、管理人等),并上傳到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

第四章試驗及檢驗

第十七條各類電力安全工器具必須通過國家規定的型式試驗、出廠試驗和使用中的周期性試驗,并做好記錄。

第十八條各類電力安全工器具必須由具有資質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預防性試驗由各單位在本企業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中明確。

第十九條應進行試驗的電力安全工器具如下:

(一)規程要求進行試驗的電力安全工器具;

(二)新購置和自制的電力安全工器具;

(三)檢修后或關鍵零部件經過更換的電力安全工器具;

(四)對其機械、絕緣性能發生疑問或發現缺陷的電力安全工器具;

(五)出了質量問題的相同廠家、相同型號電力安全工器具。

第二十條周期性試驗及檢驗周期、標準及要求應符合:

(一)《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試行)(國電發[20**]777號);

(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國家電網安監[2009]664號、《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國家電網安監[2009]664號;

(三)1994年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四)DL5009.2-200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

(五)國網公司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規定國家電網安監〔2005〕516號;

(六)GB2891-1995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試驗方法;

(七)GB2892-1995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性能試驗方法;

(八)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124-1996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

(九)電力行業標準DL/T846.6-2004高電壓測試設備通用技術條件第六部分:六氟化硫氣體檢漏儀。

第二十一條試驗人員通過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統下載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基礎數據到手持機,經預防性試驗或檢驗合格后,將試驗數據掃描并寫入到電子標簽。回傳試驗數據到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統(試驗人員在完成每次試驗工作后,須及時將試驗結果全部上傳到系統服務器)。必須在合格的電力安全工器具上(不妨礙絕緣性能且醒目的部位)貼上“試驗合格證”標簽,注明試驗人、試驗日期及下次試驗日期。并與試驗部門的臺帳相符。

第五章檢查及使用

第二十二條檢查及使用的總體要求:

(一)各單位應每年統一組織電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培訓,凡是在工作中需要使用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員,都必須定期接受培訓。

(二)電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國家電網安監[2009]664號;1994年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DL5009.2-200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等規程和產品使用要求。同時,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1、班組負責電力安全工器具保管的專人,應每月對其進行保管情況和外觀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記錄(詳見附件二)。使用人必須在使用前進行外觀檢查和自檢。工區安全工程師每半年應對各班組電力安全工器具的保管情況和外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有記錄。

2、對電力安全工器具的機械、絕緣性能發生疑問時,應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絕緣電力安全工器具使用前,應用干布擦拭干凈。

4、使用絕緣電力安全工器具時,應戴絕緣手套。

(三)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的檢查與使用:

1、二級單位安全員和班組安全員為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操作負責人,二級單位安全員負責錄入本單位的“組織機構”,同時設置“用戶管理”及“密碼”,班組安全工器具保管員負責將現有安全工器具,新領取的安全工器具和試驗不合格及在使用中發生數據丟失的安全工器具基礎數據及時錄入電力安全工器具系統中。并通過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統更換電子標簽,須注意保持安全工器具編號的惟一性。

2、班組安全工器具保管員負責對本班組安全工器具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時間為每月1次)。同時通過手持機對檢查情況進行管理,并將檢查數據寫入電子標簽,保存數據到手持機中。及時將結果上傳至系統服務器。為了保證檢查或試驗的數據準確,試驗人員進行試驗及班組保管員進行定期檢查前,應重新下載基礎數據至手持機。

3、班組人員在使用手持機進行基礎數據錄入時,要按步驟進行逐項錄入。工器具的編號為四位數的流水號,屬班組工器具的序號,如有操作桿等工器具一套分幾節時,每一節都單獨編一個序號。附加碼中橫線前的數字表示此套工器具一共有幾節或幾根,橫線后的數字表示這套工器具的第幾節,按此定義來選取,如果工器具只有一件,則不需要選附加碼。

4、在讀取工器具上的標簽信息時,必須將工器具逐一拿出工器具柜,并保證足夠近的距離進行信息讀取,否則容易造成數據混淆或無法讀出。

5、電子標簽分為三種,其中藍色硬標簽粘貼在金屬表面,如腳扣;黑色硬標簽粘貼在非金屬表面,如絕緣手套、絕緣靴、安全帶等;軟性標簽可粘貼在管狀的工器具上,如操作桿、驗電器和接地線操作棒等。

6、電子標簽的粘貼位置:絕緣手套要貼在手套外部距腕部5cm處,絕緣靴貼在靴子兩側距靴腰5cm處,腳扣貼在腳蹬底部,絕緣隔板粘于右上角距兩邊5cm處,驗電器盡可能選擇中間位置粘貼(與金屬位置保持距離),絕緣桿、操作桿貼在每節距離下部30cm處并用熱塑管在外表進行熱塑,以起到保護電子標簽的作用。各種工器具的粘貼要按類別使用正確的電子標簽,并保證粘貼牢固。

7、工器具外表面的電子標簽在使用過程中如有掉落或丟失時,應及時粘貼好或重新粘貼新標簽,同時將數據按原信息錄入及上傳。

第二十三條安全帽

(一)安全帽的使用期,從產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計算:植物枝條編織帽不超過兩年;塑料帽、紙膠帽不超過兩年半;玻璃鋼(維綸鋼)橡膠帽不超過三年半。對到期的安全帽,應進行沖擊性能和耐穿刺性能抽查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每年抽檢一次,抽檢不合格,則該批安全帽報廢。

(二)使用安全帽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安全帽的帽殼、帽箍、帽襯、下頦帶、后扣(或帽箍扣)等附件應完好無損,帽殼與頂襯緩沖空間在25~50mm。

(三)安全帽戴好后,應將后扣擰到合適位置(或將帽箍扣調整到合適的位置),鎖好下頦帶,防止工作中前傾后仰或其它原因造成滑落。

(四)高壓近電報警安全帽使用前應檢查其音響部分是否良好,但不得作為判定是否無電的依據。

第二十四條安全帶

(一)安全帶使用期一般為3年(最多不超過4年),發現異常應提前報廢。

(二)安全帶的腰帶和保險帶、繩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材質應有耐磨性,卡環(鉤)應具有保險裝置。操作應靈活,保險帶、繩使用長度在3米以上的應加緩沖器。

(三)使用安全帶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

1、組件完整、無短缺、無傷殘破損;

2、繩索、編帶無脆裂、斷股或扭結;

3、金屬配件無裂紋、焊接無缺陷、無嚴重銹蝕;

4、掛鉤的鉤舌咬口平整不錯位,保險裝置完整可靠;

5、鉚釘無明顯偏位,表面平整。

(四)安全帶應系在牢固的物體上,禁止系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鋒利處。安全帶要高掛和平行拴掛,嚴禁低掛高用。

(五)在桿塔上工作時,應將安全帶后備保護繩系在安全牢固的構件上(帶電作業視其具體任務決定是否系后備安全繩),不得失去后備保護。

第二十五條腳扣

(一)腳扣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

1、金屬母材及焊縫無任何裂紋及可目測到的變形;

2、橡膠防滑塊(套)完好,無破損;

3、皮帶完好,無霉變、裂縫或嚴重變形;

4、小爪連接牢固,活動靈活。

(二)正式登桿前在桿根處用力試登,判斷腳扣是否有變形和損傷。

(三)登桿前應將腳扣登板的皮帶系牢,登桿過程中應根據桿徑粗細隨時調整腳扣尺寸。

(四)特殊天氣使用腳扣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五)嚴禁從高處往下扔摔腳扣。

第二十六條絕緣手套

(一)絕緣手套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如發現有發粘、裂紋、破口(漏氣)、氣泡、發脆等損壞時禁止使用。

(二)進行設備驗電,倒閘操作,裝拆接地線等工作應戴絕緣手套。

(三)使用絕緣手套時應將上衣袖口套入手套筒口內。

第二十七條絕緣桿

(一)使用絕緣桿前,應檢查絕緣桿的堵頭,如發現破損,應禁止使用。

(二)使用絕緣桿時,人體應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注意防止絕緣桿被人體或設備短接,以保持有效的絕緣長度。

(三)雨天在戶外操作電氣設備時,操作桿的絕緣部分應有防雨罩。罩的上口應與絕緣部分緊密結合,無滲漏現象。

第二十八條絕緣隔板和絕緣罩

(一)絕緣隔板只允許在35kV及以下電壓的電氣設備上使用,并應有足夠的絕緣和機械強度。用于10kV電壓等級時,絕緣隔板的厚度不應小于3mm。用于35kV電壓等級不應小于4mm。

(二)絕緣隔板和絕緣罩使用前,應檢查表面潔凈、端面不得有分層或開裂,絕緣罩還應檢查內外是否整潔,應無裂紋或損傷。

(三)現場帶電安放絕緣檔板及絕緣罩時,應帶絕緣手套或使用絕緣操作桿。

(四)絕緣隔板在放置和使用中要防止脫落,必要時可用絕緣繩索將其固定。

第二十九條電容型驗電器

(一)電容型驗電器上應標有電壓等級、制造廠和出廠編號。對66kV及以上驗電器還須標明配用的絕緣桿節數。

(二)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驗電器的工作電壓應與被測設備的電壓相同。

(三)非雨雪型電容型驗電器不得在雷、雨、雪等惡劣天氣時使用。

(四)使用電容型驗電器時,操作人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鞋),手握在護環下側握柄部分。人體與帶電部分距離應符合《安規》規定的安全距離。

(五)使用抽拉式電容型驗電器時,絕緣桿應完全拉開。

(六)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認驗電器良好;無法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時,可用高壓發生器等確證驗電器良好。如在木桿、木梯或木架上驗電,不接地不能指示者,經運行值班負責人或工作負責人同意后,可在驗電器絕緣桿尾部接上接地線。

(七)按廠家使用說明書規定周期預防性試驗,但不能超過規程規定的一年時間。

第三十條核相器

(一)核相器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

(二)核相器絕緣桿部分的使用與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絕緣桿”中的要求相同。

第三十一條絕緣靴

(一)絕緣靴使用前應檢查:不得有外傷,無裂紋、無漏洞、無氣泡、無毛刺、無劃痕等缺陷。如發現有以上缺陷,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更換。

(二)使用絕緣靴時,應將褲管套入靴筒內,并要避免接觸尖銳的物體,避免接觸高溫或腐蝕性物質,防止受到損傷。嚴禁將絕緣靴挪作它用。

(三)雷雨天氣或一次系統有接地時,巡視變電站室外高壓設備應穿絕緣靴。

第三十二條絕緣膠墊

絕緣膠墊應保持完好,出現割裂、破損、厚度減薄,不足以保證絕緣性能等情況時,應及時更換。

第三十三條接地線

(一)接地線應用多股軟銅線,其截面應滿足裝設地點短路電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2,長度應滿足工作現場需要;接地線應有透明外護層,護層厚度大于1mm。

(二)接地線的兩端線夾應保證接地線與導體和接地裝置接觸良好、拆裝方便,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并在大短路電流通過時不致松脫。

(三)接地線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如發現絞線松股、斷股、護套嚴重破損、夾具斷裂松動等不得使用。

(四)裝設接地線時,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或未接地的導線,以防止感應電觸電。

(五)設備經驗電證實確無電壓后,應立即裝設接地線并三相短路,裝設接地線時,應先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應接觸良好、連接可靠。拆接地線的順序與此相反。接地線嚴禁用纏繞的方法進行連接。

(六)設備檢修時模擬盤上所掛地線的數量、位置和地線編號,應與工作票和操作票所列內容一致,與現場所裝設的接地線一致。

(七)個人保安接地線僅作為預防感應電使用,不得以此代替《安規》規定的工作接地線。只有在工作接地線掛好后,方可在工作相上掛個人保安接地線。

(八)個人保安接地線由工作人員自行攜帶,截面積不得小于16㎜2。凡在66kV及以上同桿塔并架、鄰近、平行、交叉跨越有感應電的線路上進行停電工作,應在工作相上使用個人保安線,并不準采用搭連虛接的方法接地。工作結束時,工作人員應拆除所掛的個人保安接地線。

第三十四條梯子

(一)梯子的支柱應能承受工作人員及所攜帶的工具、材料攀登時的總重量。

(二)梯子不得宜接長或墊高使用。如需接長時,應用鐵卡子或繩索切實卡住或綁牢并加設支撐。梯子不宜綁接使用。

(三)梯子應放置穩固,梯腳要有防滑裝置。使用前,應先進行試登,確認可靠后方可使用。有人員在梯子上工作時,梯子應有人扶持和監護。

(四)梯子與地面的斜角度應為60度左右,梯階的距離不應大于40㎝,并在距梯頂1m處設限高標志。工作人員必須在距梯頂不少于2檔的梯蹬上工作。

(五)人字梯應具有堅固的鉸鏈和限制開度的拉鏈。

(六)靠在管子上、導線上使用梯子時,其上端需用掛鉤掛住或用繩索綁牢。

(七)在通道上使用梯子時,應設監護人或設置臨時圍欄。梯子不準放在門前使用,必要時應采取防止門突然開啟的措施。

(八)嚴禁人在梯子上時移動梯子,嚴禁上下拋遞工具、材料。

(九)在變電站高壓設備區或高壓室內應使用絕緣材料的梯子,禁止使用金屬梯子。搬動梯子時,應放倒兩人搬運,并與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

(十)使用軟梯、掛梯作業或用梯頭進行移動作業時,軟梯、掛梯或梯頭上只準一人工作。作業人員到達梯頭上進行工作和梯頭開始移動前,應將梯頭的封口可靠封閉,否則應使用保護繩防止梯頭脫鉤。

第三十五條過濾式防毒面具(簡稱“防毒面具”)

(一)使用防毒面具時,空氣中氧氣濃度不得低于18%,溫度為-30~45℃,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閉容器環境。

(二)使用者應根據其面型尺寸選配適宜的面罩號碼。

(三)使用前應檢查面具的完整性和氣密性,面罩密合框應與佩戴者顏面密合,無明顯壓痛感。

(四)使用中應注意有無泄漏和濾毒罐失效(按廠家規定時間進行更換)。

(五)防毒面具的過濾劑有一定的使用時間,一般為30~100分鐘。過濾劑失去過濾作用(面具內有特殊氣味)時,應及時更換。

第三十六條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簡稱“空氣呼吸器”)

(一)使用者應根據其面型尺寸選配適宜的面罩號碼。

(二)使用前應檢查面具的完整性和氣密性,面罩密合框應與人體面部密合良好,無明顯壓痛感。

(三)使用中應注意有無泄漏。

第三十七條SF6氣體檢漏儀

(一)?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

(二)?每月進行外觀檢查時,應按說明書要求做自檢試驗。

(三)工作人員進入SF6配電裝置室,入口處若無SF6氣體含量顯示器,應先通風15分鐘,并用SF6氣體檢漏儀測量SF6氣體含量合格。

第三十八條高壓試驗發生器

(一)應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

(二)每月進行外觀檢查時,應按說明書要求做自檢試驗。

第六章保管及存放

第三十九條電力安全工器具的保管及存放,必須滿足國家和行業標準及產品說明書要求。

第四十條絕緣安全工器具應存放在溫度-15~+35℃、相對濕度為80%以下、干燥通風的工具室(柜)內。

第四十一條電力安全工器具應統一分類編號,定置存放。

第四十二條絕緣桿應架在支架上或懸掛起來,且不得貼墻放置。

第四十三條絕緣隔板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或垂直放在專用的支架上。

第四十四條絕緣罩使用后應擦拭干凈,裝入包裝袋內,放置于清潔、干燥通風的架子或專用柜內。

第四十五條驗電器應存放在防潮盒或絕緣安全工器具存放柜內,置于通風干燥處。

第四十六條核相器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專用支架上或者專用包裝盒內。

第四十七條腳扣應存放在干燥通風和無腐蝕的室內。

第四十八條橡膠類絕緣安全工器具應存放在封閉的柜內或支架上,上面不得堆壓任何物件,更不得接觸酸、堿、油品、化學藥品或在太陽下爆曬,并應保持干燥、清潔。

第四十九條防毒面具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無酸、堿、溶劑等物質的庫房內,嚴禁重壓。防毒面具的濾毒罐(盒)的貯存期為5年(3年),過期產品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五十條空氣呼吸器在貯存時,應裝入包裝箱內,避免長時間曝曬,不能與油、酸、堿或其它有害物質共同貯存,嚴禁重壓。

第五十一條遮欄繩、網應保持完整、清潔無污垢,成捆整齊存放在安全工具柜內,不得嚴重磨損、斷裂、霉變、連接部位松脫等;遮欄桿外觀醒目,無彎曲、無銹蝕,排放整齊。

第五十二條應對己購置或使用的電力安全工器具,進行普查和登記工作,見附表3。

第七章報廢

第五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予以報廢。

(一)電力安全工器具經試驗或檢驗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

(二)超過有效使用期限或不能達到有效防護功能指標。

(三)其它單位己發現問題的相同型號電力安全工器具。

第五十四條報廢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應及時清理,不得與合格的電力安全工器具存放在一起,更不得使用報廢的安全工器具。

第五十五條報廢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應及時統計上報到安監部門備案。

第八章附則

第五十六條本規定由省公司組織制訂。

第五十七條本規定由省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八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試行

附:

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分類

一、電力安全工器具分為絕緣安全工器具、一般防護安全工器具、安全圍欄(網)和標示牌三大類。

二、絕緣安全工器具分為基本和輔助兩種絕緣安全工器具。

(一)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是指能直接操作帶電設備、接觸或可能接觸帶電體的工器具,如電容型驗電器、絕緣桿、絕緣隔板、絕緣罩、攜帶型短路接地線、個人保安接地線、核相器等。

1、電容型驗電器是通過檢測流過驗電器對地雜散電容中的電流,檢驗高壓電氣設備、線路是否帶有運行電壓的裝置。電容型驗電器一般由接觸電極、驗電指示器、連接件、絕緣桿和護手環等組成。

2、絕緣桿是用于短時間對帶電設備進行操作或測量的絕緣工具,如接通或斷開高壓隔離開關、跌落熔絲具等。絕緣桿由合成材料制成,結構一般分為工作部分、絕緣部分和手握部分。

3、絕緣隔板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用于隔離帶電部件、限制工作人員活動范圍的絕緣平板。

4、絕緣罩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用于遮蔽帶電導體或非帶電導體的保護罩。

5、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是用于防止設備、線路突然來電,消除感應電壓,放盡剩余電荷的臨時接地裝置。

6、個人保護接地線(俗稱“小地線”)用于防止感應電壓危害的個人用接地裝置。

7、核相器是用于檢別待連接設備、電氣回路是否相位相同的裝置。

(二)輔助絕緣安全工器具是指絕緣強度不是承受設備或線路的工作電壓,只是用于加強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的保安作用,用以防止接觸電壓、跨步電壓、泄漏電流電弧對操作人員的傷害,不能用輔助絕緣安全工器具直接接觸高壓設備帶電部分。屬于這一類的安全工器具有:絕緣手套、絕緣靴(鞋)、絕緣膠墊等。

1、絕緣手套是由特種橡膠制成的,起電氣絕緣作用的手套。

2、絕緣靴是由特種橡膠制成的,用于人體與地面絕緣的靴子。

3、絕緣膠墊是由特種橡膠制成的,用于加強工作人員對地絕緣的橡膠板。

三、一般防護安全工器具(一般防護用具)是指防護工作人員發生事故的工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梯子、安全繩、腳扣、防靜電服(靜電感應防護服)、防電弧服、導電鞋(防靜電鞋)、安全自鎖器、速差自控器、防護眼鏡、過濾式防毒面具、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SF6氣體檢漏儀、氧量測試儀、耐酸手套、耐酸服及耐酸靴等。

1、安全帽是一種用來保護工作人員頭部,使頭部免受外力沖擊傷害的帽子。

2、高壓近電報警安全帽是一種帶有高壓近電報警功能的安全帽,一般由普通安全帽和高壓近電報警器組合而成。

3、安全帶是預防高處作業人員墜落傷亡的個人防護用品,由腰帶、圍桿帶、金屬配件等組成。安全繩是安全帶上面的保護人體不墜落的系繩。

4、梯子由木料、竹料、絕緣材料、鋁合金等材料制作的登高作業的工具。

5、腳扣是用鋼或合金材料制作的攀登電桿的工具。

6、防靜電服是用于在有靜電的場所降低人體電位、避免服裝上帶高電位引起的其他危害的特種服裝。

7、防電弧服是一種用絕緣和防護的隔層制成的保護穿著者身體的防護服裝,用于減輕或避免電弧發生時散發出的大量熱能輻射和飛濺融化物的傷害。

8、導電鞋是由特種性能橡膠制成的,在220~500kV帶電桿塔上及330~500kV帶電設備區非帶電作業時為防止靜電感應電壓所穿用的鞋子。

9、速差自控器是一種裝有一定長度繩索的器件,作業時可不受限制地拉出繩索,墜落時,因速度的變化可將拉出繩索的長度鎖定。

10、護目眼鏡是在維護電氣設備和進行檢修工作時,保護工作人員不受電弧灼傷以及防止異物落入眼內的防護用具。

11、過濾式防毒面具是用于有氧環境中使用的呼吸器。

12、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是用于無氧環境中的呼吸器。

13、SF6氣體檢漏儀是用于絕緣電器的制造以及現場維護、測量SF6氣體含量的專用儀器。

四、安全標示牌包括各種安全警告牌、設備標示牌等。

篇2:登高安全工器具管理辦法

一、總則

1、檢修部為了加強現場的登高安全工器具規范化管理,防止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登高工器具主要分為:移動梯子、安全帶(繩)、安全網、升降梯、移動平臺等(腳手架不在此列)。

3、登高工器具的定期試驗,依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規定執行。工器具試驗結束必須出具試驗合格證,標明試驗剮勢和下次試驗的日期,試驗結果應存檔備案。

4、引用標準:《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安全手冊》(19971SBN7-80125-175-*)。

二、使用管理規定

1、登高工器具在使用前,使用者應仔細核查標牌上所標明的試驗日期和荷重,檢查外觀的完好情況,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電業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工器具說明書。

2、嚴禁使用不合格或超過試驗周期的登高工器具。

3、各類登高工器具必須嚴格按其性能使用,不準相互代替使用。

4、禁止在地面有油、結冰、易滑、強腐蝕性場所,以及轉動部分無防護設施、周圍有危險性較大的場所使用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

5、安全帶在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合格,使用時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必須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用的鋼絲繩上;禁止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在壩頂、陡坡、屋頂、桿塔、吊橋以及其他危險點邊沿進行工作時,臨空一面應裝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

7、在梯子上工作時,梯子與地面的斜角度為60度左右。工作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梯子的支柱須能承受工作人員攜帶工具攀登時的總重量;如梯子長度不夠而需將兩個梯子連接使用時,須用金屬卡子接緊,或用鐵絲綁接牢固。

三、維護保管制度

1、檢修部各單位應規范登高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維護、檢測管理工作。

2、生產現場使用的登高工器具應分類建立清冊,并登記、編號,指定專人保管,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做好記錄,確保登高工器具處于完好狀態

3、登高工器具應放在干燥、清潔、無腐蝕性的專門庫房或場所,防止銹蝕。腐爛等。

4、配有橡膠制品的登高工器具應防止和油脂類的物質接觸。

5、靠放的梯子角度應適當或將梯子掛放,嚴禁和其他物體一塊堆放,避免重踩,防件損壞。

6、安全帶、安全網應儲藏在干燥、通風的倉庫內,不準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和尖尖銳的物件,不準過于曝曬。

7、使用或存放的各類登高工器具合格標簽應完好。損壞、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貼不合格標簽,不得混放。

8、工器具的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工器具如不能修復或修復后仍達不到應有的安全技術要求必須辦理報廢手續。

9、現場配置的機械動力的登高工器具具(液壓升降臺、電動升降臺梯等)應避免露天存放,并對各部件定期進行保養和防腐。

10、電動登高工器具應保證電氣設備絕緣良好,操作控制回路完好。

11、對機械、電動登高工器具的定期維護、保養和檢修應由設備責任單位專人負責,應有完整的記錄。

四、登高工器具制作

1、根據生產需要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必須選擇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

2、移動梯子不允許用毛竹捆綁制作,荷載不得小于90KG,階梯距離不大于40厘厘米,檔距均勻、水平,橫木必須嵌在支柱上,禁止用釘子制作,防滑裝置齊全;人字梯鉸鏈牢固,限制開度拉鏈齊全。

3、移動平臺高度不超過3米,四周要設置牢固的護欄和防滑裝置,上下樓梯或爬梯,材質可選用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禁止用釘子制作。

4、高凳、木踏梯制作高度不得超過1.5米,支柱不少于四只,支柱之間設置拉筋。凳面水平、平整、穩定,頂部平面寬度不小于25厘米;高凳支柱之間每一跨度不超過2米,木板厚度不小于5厘米;木踏梯長度不超過1米(木板厚度不小于3厘米),防滑裝置齊全,上下臺階至少為二級,材質選用合格的木材,打榫眼制作,禁止用釘子制作。

5、長期使用的高凳、木踏梯,制作完成后必須進行油漆(主體為深紅色,臺階邊為黃色),并統一編號。

五、定期檢查、試驗規定

1、升降機的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升降機的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2)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3)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4)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5)定期檢查,除以上檢查項目外,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

2、安全帶每半年抽檢一次。

(1)圍桿帶做凈負荷試驗,在2250牛頓的拉力下拉S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

(2)懸掛安全帶沖擊試驗按5%抽檢,80kg重量做自由落體試驗,若不破斷,該批安全帶可繼續使用。

(3)沖擊抽試的樣帶,不準繼續使用。

(4)安全帶統一送專業機構進行檢驗、編號,每半年檢驗一次。

3、本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按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試驗。

4、檢修部各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完工后,由制作單位和申請制作單位驗收,執行驗收簽字制度。使用單位領到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后,必須按規定進行荷載承重試驗,做好編號、貼上試驗標簽、登記入冊。

六、修理、報廢制度

1、凡出現金屬部件、木制及竹制構件明顯腐蝕、嚴重變形、損壞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要及時辦理報廢手續,貼上不合格標簽,不得再繼續使用。

2、梯子如發現螺絲或鉚釘松動、梯架變形、橡皮腳損壞均應停止使用,貼上不合格標簽,及時安排修理,保證其完好。

3、對不能修復或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作報廢處理,不得轉手他人。

4、各單位登高工器具管理和保管人員必須保證按期試驗和檢查。

收貨部制度

篇3:手持電動工器具安全管理辦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動工具的管理內容和考核辦法。

本標準適用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手持電動工具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3?術語和定義

3.1手持式電動工具:是指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手持操作或可以手動移動的專用工器具。主要有:

電鉆、沖擊電鉆、電錘、電動磨光機、手提砂輪、角向砂輪、電動割刀、電烙鐵、行燈(手提照明電燈)和行燈變壓器、移動式碘鎢燈架、多功能電源線盤、電動吹塵器、電吹風等。

3.2電動工具按觸電保護分類:

3.2.1Ⅰ類工具:

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連接起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時不成為帶電導體。

3.2.2Ⅱ類工具:

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預防措施和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

Ⅱ類工具分絕緣外殼Ⅱ類工具和金屬外殼Ⅱ類工具,在工具的明顯部位標有Ⅱ類結構符號“回”。

3.2.3Ⅲ類工具:

是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電壓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

4?職責

4.1安全監察部負責電動工器具的安全監督管理。

4.2?使用部門負責所用電動工器具的安全管理,對其職工安全正確使用電動工器具負責。

4.3物資部負責購置經國家檢驗部門認可、符合國家或專業標準、并有安全許可證和附有檢驗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制造廠、絕緣等級的合格產品。嚴禁擅自采購不合格產品.

5?管理內容要求與方法

5.1電動工器具的檢查、維修:

5.1.1電動工器具在發出或收回時,保管人員必須進行一次日常檢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須進行日常檢查。

5.1.2?電動工器具使用前必須檢查以下項目:

5.1.2.1是否清潔、完好;

5.1.2.2外殼、手柄有無裂縫和破損;

5.1.2.3連接部分可靠緊固,無銹蝕、斷裂或缺損;

5.1.2.4無機械損傷、變形、老化、碳化等現象;

5.1.2.5保護接地或接零線是否正確、牢固可靠;

5.1.2.6是否符合設備的電壓等級;

5.1.2.7軟電纜和軟線(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

5.1.2.8斷路器(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陷、破損;

5.1.2.9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5.1.2.10插頭是否完整無損;

5.1.2.11工器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障礙;

5.1.2.12有無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是否正常;

5.1.2.13是否進行了定期檢驗和在有效期內。

5.1.3電動工器具如有損壞或定期檢驗、日常檢驗不合格時,由所屬部門負責送出修理,修理后的工器具應要求修理部門出具合格證明,并貼上修理合格標簽,注明修理單位。

5.1.4電動工器具的維修必須由具有相應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

5.1.5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工具的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

5.1.6電動工器具的電氣絕緣部分經修理后,必須進行電阻值的測量(表1)和絕緣耐壓試驗(表2)。

表1

測量部位

絕緣電阻(MΩ)

Ⅰ類工具

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

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

2

7

1

表2

試驗電壓的施加部位

試驗電壓(V)

Ⅰ類工具

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

帶電零部件與外殼之間

僅由基本絕緣與帶電零部件隔離

950

380

由加強零部件與帶電零件隔離

2800

5.2電動工器具的使用

5.2.1電動工器具在使用前,操作者應認真學習,遵守產品說明書要求,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并按5.1.2條規定進行工器具的常規檢查。

5.2.2不熟悉電氣工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員不準擅自使用電氣工器具。

5.2.3使用手提式電動工器具應戴絕緣手套。不準提著電動工具的導線或轉動部分,因故離開工作場所或暫時停止工作或臨時停電時,須立即切斷電源。

5.2.4?手持式電動工器具應根據不同的工作場所,合理使用。

5.2.4.1在一般場所,為保證使用者的安全,應選用Ⅱ類電氣工器具。如使用Ⅰ類電器工器具,必須采用其他安全保護措施,如裝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s的漏電保護器,或1比1安全隔離變壓器等,使用者應帶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工作。

5.2.4.2在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應使用Ⅲ類電動工器具。如使用Ⅰ類電器工器具,應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s的漏電保護器。

5.5.4.3在狹窄的場所如鍋爐、容器、管道內工作,應使用Ⅲ類電器工器具。

5.5.7.4在特殊環境如濕熱、雨天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使用的電動工器具必須符合相應的保護等級和安全技術要求。

5.5.8任何單位和個人嚴禁使用不合格、超過試驗周期或檢驗標簽的電動工器具。

5.3電動工器具的保管及檢驗

5.3.1除個人長期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由個人保管外,短期或臨時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由使用單位或班組集中保管,指定專人負責,使用時統一辦理手續。

5.3.2電氣絕緣工器具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存放在較為干燥通風的室內場所。

5.3.3各部門、班組(值、專業)應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臺帳和清單,按規定填寫工器具的型號、技術規范、制造廠家和安全許可證號、購進日期、檢驗日期、下次檢驗日期、試驗結果、合格證號等。

5.3.4同類型的電動工器具各部門應實行統一順序編號。

5.4電動工器具的檢驗

5.4.1電動工器具應每六個月(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一次定期檢查。對檢驗合格的工器具應貼合格標簽,并由檢驗人簽名。檢驗工作由設備管理部聯系,各部門安全員負責組織、協調和安排,安全監察部監督。部

5.4.2在潮濕和溫度變化頻繁或條件惡劣的地方應相應縮短電動工器具的檢查周期。

5.4.3在雨季節前對工器具應及時進行檢查。

5.4.4長期擱置不用的電氣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小于表1規定的數值,必須進行干燥處理或維修,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4.5電動工具如有絕緣損壞、電源線護套破裂、保護線脫落、插頭插座裂開或有損于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進行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

5.4.5電動工器具的檢查、校驗應按5.1條要求并符合表1、表2的規定。

6檢查與考核

6.1本標準由各部門及安監部負責檢查與考核。

6.2違反本標準中的任意一項,扣50—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