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發電運營公司安全例行工作管理規定

發電運營公司安全例行工作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2197

1.目的

為規范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安全例行管理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例行工作的有序開展,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3.職責

3.1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對公司屬各部門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與考核管理工作。按照上級與公司相關規定,加強對各部門與各值(班、組)開展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指導,保證各種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有效開展,確保實現公司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3.2運行項目部、集控運行組負責對部門各值(班、組)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管理工作。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加強對各值(班、組)開展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指導,保證各種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有效開展,確保實現部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3.3總經理工作部負責公司交通安全管理班組和執行部門落實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管理工作。加強對公司交通安全管理班組和執行部門開展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指導,保證各種安全生產例行工作的有效開展,確保實現公司和部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4.安全例行工作

4.1班前會與班后會

4.1.1班前會、班后會每日由值(班、組)長主持召開,嚴格執行公司和部門交接班管理規定,做到按時召開、切合實際、突出重點。

4.1.2班前會應認真了解系統與設備運行方式,根據系統、設備運行狀況及氣候變化情況,做好事故預想。安排操作(工作)任務時做好危險因素分析,布置好安全措施。要針對系統、設備存在的薄弱環節和設備缺陷,提出巡視檢查(巡盤、巡屏)要求和巡視(巡盤、巡屏)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4.1.3班后會應認真總結、評價當班(當日)安全生產工作的執行與完成情況,對工作成績給予表揚,對出現的不安全問題或違章現象給予批評、糾正,制定整改措施。

4.1.4總經理工作部車輛管理班組在安排出車任務時,提出行車安全注意事項,做好出車前的安全檢查與準備工作,重點做好雨、雪及沙塵等特殊氣候下的行車安全。做好駕駛人員和車輛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證交通安全。

4.2安全日活動

4.2.1安全日活動要做到持之以恒、聯系實際、注重實效,并做好記錄。部門安全日活動由部門負責人組織召開,各值(班、組)安全日活動由值(班、組)長或安全員主持召開,活動次數與具體要求按公司、部門規定執行。

4.2.2安全日活動的主要內容

4.2.2.1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與會議精神,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安全事件通報(事故通報、安全簡報等);

4.2.2.2總結分析當月、本倒班(周)安全生產情況,重點分析本部門、本值(班、組)發生的安全事件和不安全現象,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控制措施,并認真落實整改;

4.2.2.3布置安全生產工作。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有針對性的組織討論分析,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4.2.3公司領導、安全監督與生產部管理人員,運行項目部負責人應定期參加部門和值(班、組)的安全日活動,認真檢查了解基層貫徹落實上級與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精神以及安全生產工作規程、規定與工作要求的情況,檢查、掌握基層安全生產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并監督落實整改。

4.3月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與安全生產分析會

4.3.1公司月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與安全生產工作分析會一并組織進行,每月由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主持召開一次。各部門負責人及安全監督與生產部全體人員參加。通報公司安全生產指標與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組織分析發生的安全事件,分析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綜合分析公司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采取預防安全事件發生的對策,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并監督落實整改。會議主要內容:

4.3.1.1安全監督與生產部通報公司安全生產指標完成情況,設備缺陷的發現與處理情況,“兩票”與機組開停機執行情況,各電站主要設備檢修情況及存在的重大設備缺陷情況,安全事件分析,并網運行考核情況,主要工作完成情況,下月發電量計劃與主要工作任務計劃等;

4.3.1.2運行項目部重點通報各電站設備(系統)運行情況、設備檢修開展情況,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采取和已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主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下月主要計劃工作任務以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對部門發生的安全事件進行重點匯報(事件概況、原因分析、應采取和已采取的措施等);

4.3.1.3集控運行組重點通報黃河上游、大通河流域水情、凌汛情況,梯級電站水庫運行和集控運行等情況;

4.3.1.4其他職能部門通報本部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通報下月工作計劃與主要工作任務安排等;

4.3.1.5各部門月度安全生產會議材料(幻燈片)于每月2日前(節假日順延)報送至安全監督與生產部;會后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編寫《會議紀要》和《安全生產技術簡報》。

4.3.2部門月度安全生產工作分析會每月由部門負責人主持召開一次。運行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分析會由部門負責人、值長、副值長、(班、組)長、安全員及有關人員參加。職能部門的月度安全生產工作分析會由本部門全體人員參加,認真分析部門的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控制措施并認真落實整改。運行項目部應按照《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運行分析管理規定》要求,認真開展運行分析工作,及時編寫、上報《運行分析月報》或其他書面材料。

4.3.3發生安全事件后應根據事故調查規程、上級與公司相關規定,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及時組織召開安全事件分析會,從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設備缺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等方面對生產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情況進行全面、認真、細致的分析和安全生產檢查,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和預控措施并認真落實整改,杜絕類似安全事件的再度發生。正常情況下的安全生產分析會(如上級組織的安全檢查以及上級下達的工作安排等情況),應按照相關規定、上級提出的整改要求和工作安排,檢查落實情況,分析未完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認真督促落實情況。

4.4安全生產例行檢查

4.4.1安全生產例行檢查作為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交流經驗、促進安全生產的有效手段,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檢查的內容要具有針對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以防止重特大事故、人身傷害事故、誤操作事故和交通事故為重點,結合季節、氣候特點和生產現場工作的實際需要,認真組織做好迎峰度夏、防汛抗震、防寒防凍、防火防盜和節假日安全檢查。做到各類專業檢查與其它日常性安全檢查相結合,提高安全檢查的實效性。

4.4.1.1春、秋(冬)季安全檢查。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春、秋(冬)季安全檢查規定以及關于開展春、秋(冬)季安全檢查的通知要求與安排進行,認真編制檢查提綱,并重點檢查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檢查設備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隱患,檢查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4.4.1.2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如安全隱患排查、防汛安全檢查、消防安全檢查、交通安全檢查、繼電保護裝置專項檢查等)。結合季節與工作特點、設備運行狀態、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上級有關規定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并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

4.4.1.3節假日與重大活動前的安全生產檢查。按照上級通知要求與工作安排,結合生產現場工作實際情況,認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確保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電網和電站的安全、穩定、可靠與經濟運行;

4.4.1.4其它日常性的安全生產檢查。各部門、值(班、組)應按照上級與公司相關規定要求,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情況進行日常性的安全生產檢查,及時發現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認真進行落實整改。

4.4.2公司組織進行的安全生產例行檢查情況及時在公司月度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和安全生產分析會上進行通報,提出整改措施和工作建議,認真監督落實整改,并將有關信息刊登在由公司安全監督與生產部編寫的《會議紀要》或《安全生產技術簡報》上。

4.5安全監督與安全網例會

4.5.1公司定期召開安全監督與安全網例會(可與年中、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一并組織進行),會議由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主持召開。公司領導、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人及安全監督專責、各部門負責人、值長與安全員、分工會主席以及有關人員參加,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編寫會議紀要。

4.5.2安全監督與安全網例會會議內容

4.5.2.1研究制定安全監督與安全網工作計劃,分析安全生產形勢,查找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制定開展反違章活動工作計劃與安排;

4.5.2.2總結、交流安全監督與安全網工作經驗,推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先進經驗;

4.5.2.3分析執行標準、規程、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等。

4.6年度(中)安全生產工作會

4.6.1每年年初、年中由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主持召開年度(年中)安全生產工作會,公司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值長和安全員、分工會主席及有關參加。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編寫會議紀要。

4.6.2年度(中)安全生產工作會的主要內容

4.6.2.1總結公司上年度(上半年)安全生產工作,安排、布置本年度(下半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或重點工作任務;

4.6.2.2表彰在年度安全生產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員工。

5.工作要求

5.1各類安全生產例行工作必須按照上級和公司相關規定要求,緊密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有評比”,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

5.2開展春、秋(冬)季等專項安全生產檢查,應按照上級通知要求、安排以及有關規定要求,認真編制檢查提綱,明確檢查重點并經部門主管領導審批后認真執行。對查出的問題要及時制定整改工作計劃,下發整改通知,并監督認真落實整改。?

5.3安全監督與生產部應按照公司安全事件管理規定以及相關規定,負責每月編寫并及時下發《安全生產技術簡報》。

5.3.1對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指標完成、生產工作任務的開展和完成等)情況進行通報,科學地分析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與安全隱患,提出下一步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點與安排。

5.3.2對發生的各類安全事件,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分析安全事件發生的經過、原因、性質與責任,提出有效整改措施以及防止類似安全事件再度發生的預防控制措施。

5.3.3宣傳上級與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政策、方針與工作規定,轉載安全事件通報和安全生產管理信息,介紹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進行安全生產管理信息交流。

5.4安全監督與生產部每年應會同公司屬有關部門,及時組織編寫并下發年度《安全事件匯編》。

6.檢查與考核

6.1安全監督與生產部,定期對各部門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將檢查情況與工作要求及時在公司月度安全生產工作會上進行通報。每年由安全監督與生產部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對各部門、值(班、組)的安全生產例行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安全生產例行工作開展好的部門、值(班、組)和個人予以表彰,對因工作失職并造成重大安全事件(或嚴重影響)的部門、值(班、組)予以考核并通報批評,考核依據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6.2運行項目部、集控運行組定期對各值(班、組)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檢查情況與工作要求及時在部門安全生產工作會上進行通報。

7.支持性文件

7.1《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發電企業業績目標和評估準則》;

7.2《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運行管理規定》;

7.3《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運行管理制度》。

篇2:汽車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工作規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全國汽車客運站(以下簡稱“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檢(以下簡稱“安全例檢”)工作,保證出站營運客車安全技術狀況良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國務院2004年第406號令)、《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交通部2009年第4號令)、《汽車客運站級別劃分和建設要求》(交通行業標準JT/T200-2004)等法規、規章、標準,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本規范適用于所有等級客運站和營運客車。

第三條本規范所稱安全例檢是指在受檢車輛進行了正常維護并檢驗合格的前提下,由客運站安全檢查人員在不拆卸零部件的條件下,借助簡單的工具,采用人工檢視的方法,對影響營運客車行車安全的可視部件技術狀況所實施的檢查,不包括對乘坐客運車輛的旅客所攜帶行李的安全檢查。

第四條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者和營運客車駕駛人員應嚴格執行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進行車輛檢驗與維護,保持車輛技術狀況完好。

第五條安全例檢工作實行責任制??瓦\站經營者負責組織出站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對客車安全例檢結果負責;安全技術部門負責人對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全面負責;安全例檢人員負崗位責任。

第六條客運站所在地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客運站負責監督檢查。

第二章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制度

第七條客運站應與進入該站的營運客車經營者簽訂營運客車進站協議,明確雙方關于營運客車安全例檢的責任和權利,并嚴格履行協議。

第八條客運站應設置明顯的車輛通行指示標志,正確引導營運客車順暢進入安全例行檢驗工作間。在安全例行檢驗工作間醒目位置公布安全例檢流程圖,安全例行檢查項目、技術要求、檢查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項。

第九條客運客車實行日(趟)檢制度。

客運班線單程營運里程小于800公里的客運班車和每趟(指往返,下同)營運時間小于或等于24小時的營運班車,實行24小時檢查一次(簡稱“日檢”),在24小時內發車有效,車輛運行超過24小時必須重新檢查。

客運班線單程營運里程大于或等于800公里的客運班車和每趟營運時間大于24小時的營運班車,實行每趟檢查一次(簡稱“趟檢”)。

第十條未經安全例檢或安全例檢不合格的營運客車,客運站不得報班發車,駕駛人員不得駕駛上述車輛運送旅客。

第十一條客運站經營者應及時向營運客車經營者通報營運客車安全例檢信息。

第十二條客運站經營者應當制定安全例檢應急預案和啟動程序。

第十三條客運站經營者應當建立營運客車安全例檢抱怨處理制度,接受駕駛人員和社會的監督。

客運站經營者對接到的舉報和投訴應當及時予以調查和處理。

第三章營運客車安全例檢機構

第十四條客運站經營者應設立營運客車安全例檢機構,制定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和監督機制等,保障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正常有效運行。

第十五條安全例檢機構應當制定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和考核目標,做好培訓記錄與總結。

第十六條營運客車安全例檢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掌握客車結構與檢驗方法,熟悉客運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參加專項技術培訓,持有有效的上崗證件。

第十七條客運站應按日發車數量配備營運客車安全例檢人員。

客運站安全例檢人員配置可以參照表1執行。

表1安全例檢人員、設備配置推薦表

日發車量(輛)?安全例檢人員數(人)?檢驗地溝(舉升裝置)數量(條、臺)?

1000以上?12?4?

800~1000?10?4?

600~800?8?3?

400~600?7?2?

200~400?4?1?

50~200?2?1?

50以下?1?1?

第四章營運客車安全例檢設施設備配置

第十八條客運站經營者應配置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間,其中應包括輔助用房。新建或改建的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工作間面積應滿足車輛安全例檢的作業要求,并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有關規定,地面應堅實、平整,并具備防風、防水、防曬、保暖、防寒及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風等條件。車輛通道門高應不小于5米。

第十九條安全例檢工作間應建有檢驗地溝或汽車舉升裝置。新建或改建的工作間的檢驗地溝進出入口兩端的道路應有一定的坡度,檢驗地溝或汽車舉升裝置配置可以參照表1執行,2條以上地溝應相互貫通。

檢驗地溝長度應當不小于承檢車輛最大長度的1.1倍,寬度為0.90m~1.10m,深度不小于1.5m,并配備36V電壓的照明設施。

第二十條營運客車安全例檢場所應配置語音對講設備。

第二十一條客運站經營者應配備保證檢查工作安全的車輪擋塊及與安全例檢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工具和量具。

檢驗工具和量具主要有:長柄檢驗錘、輪胎氣壓表、輪胎花紋深度尺、便攜式照明器具,以及撬棍、扳手等。

第二十二條檢驗量具須經法定或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周期檢定,并取得計量檢定合格證,且在有效期內。

第二十三條營運客車安全例檢設施、設備應加強管理,保持設施設備技術狀況良好。

第五章營運客車安全例檢程序

第二十四條營運客車回場后,應到安全例檢工作間接受安全例檢。

客車安全例檢人員應按照《汽車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記錄(或錄入電子管理系統)。

客車安全例檢人員工作中,應遵守行為規范,佩戴標識,語言文明,認真作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第二十五條營運客車安全例檢人員對經檢驗合格的車輛簽發安全例檢合格通知單(一式三聯,樣式附后),作為營運客車報班發車的依據。

客運站安全例檢流程圖可以參照圖1執行。

圖1客運站安全例檢流程圖

“安全例檢合格通知單”24小時內有效。

第二十六條安全例檢不合格的營運客車,需要修理的,由安全例檢人員開具報修單,交當班駕駛人員將車輛送到具有相應資質的維修企業進行維修。合格后,維修企業檢驗員在保修單上簽字。當班駕駛人員憑維修企業檢驗員簽署合格意見的報修單到營運客車安全例檢機構辦理復檢。

第二十七條安全例檢機構應建立健全營運客車的安全例檢臺賬并存檔,保存期至少1年。

第二十八條營運客車安全例檢應建立營運客車計算機管理系統。

客車回場后憑車輛身份識別卡,進入汽車客運站安全例檢工作間進行安全例檢。

新建或改建客運站安全例檢計算機管理系統硬件組成應包括車輛身份識別卡、讀卡器(分設在安全例檢工位、發車報班工作室、汽車維修企業、綜合性能檢測站)、例檢人員手持終端、客運站局域網。

車輛身份識別卡應存儲車牌號碼、車輛型號,以及一級維護與二級維護、車輛等級評定等相關信息,用于安全例檢、發班、一級與二級維護、車輛技術等級評定的信息傳遞。

讀卡器用于讀取車輛身份識別卡信息。安全例檢工位讀卡器用于讀取并判定車輛一級與二級維護、車輛技術等級評定信息有效性,符合規定者,方可進行安全例檢作業;發車報班讀卡器用于讀取并判定車輛安全例檢結果,符合規定者,方可報班;維修企業讀卡器用于讀取并確認安全例檢不合格項目,并進行維修。

安全例檢人員手持終端用于引導安全例檢作業流程,結合上次檢驗記錄和駕駛人員的情況反映,進安全例檢,記錄檢查結果,并將檢查結果傳輸到客運站局域網。

客運站局域網應能實現安全例檢信息自動傳輸、建立安全例檢電子技術檔案、安全例檢信息查詢、統計、打印功能。

第六章?營運客車安全例檢項目與方法

第二十九條?客車安全例檢項目按行業標準《汽車客運站安全例行檢查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

篇3:車輛安全例行檢查出站檢查制度

1、車輛必須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車容車貌及座套要整潔衛生。

2、出車前、收車后應進安全技術檢驗站對車輛進行檢查制動、轉向燈光、喇叭、雨刮器等必須齊全有效,否則不準進站報班。

3、對出站前營運車輛的檢查:

⑴檢查出站車輛是否有當日的《安檢合格通知單》;

⑵檢查駕駛員的駕駛證、從業資格證和(本集團車輛加技術考核合格證);

⑶檢查車輛的營運證、行駛證、承運人責任險;

⑷檢查出站車輛的實載人員、是否超員;

⑸檢查出站車輛的車載滅火器、安全錘及三角木是否配齊,否則不準出站。

太和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