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廠節能管理規定
1?目的
對華魯運行分場節能工作實施全過程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發電成本。
2、組織:
?建立健全節能網,負責:貫徹執行公司主管部門的節能要求。每季度向公司上報節能技術指標完成情況、原因分析、改進建議、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情況及下季度節能技術改造計劃。
3?節能管理人員的職責:
a)?負責華魯運行分場節能管理日常工作;
b)?對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和檢查,總結經驗,針對能源消耗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c)?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廣大運行人員的節能意識。組織實施節能培訓,對節能相關工作進行指導;d)?提出節能獎勵分配方案。
4.3?節能日常管理
4.?指標管理
運行分場應定期對以下指標進行檢測,同設計值、歷史最好水平及國內外同類型機組最好水平(計劃值)進行比較,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分析和調整,找出差距,提出改進措施,不斷加以改進,保證指標的全面完成:
a)?綜合指標:發電量、供熱量、供電標準煤耗率、廠用電率等;
注:上報的煤耗應真實。具備條件的火電廠的供電標準煤耗率應按正平衡法計算,反平衡校驗,盤煤校核。
b)?鍋爐:效率、過熱蒸汽汽溫、汽壓、爐煙含氧量、鍋爐漏風率、排煙溫度、飛灰和灰渣可燃物、風機單耗、點火用油等;
c)?汽輪機:熱耗、真空度、凝汽器端差、給水溫度、給水泵耗電率、循環水泵耗電率、高壓加熱器投入率等;
d)?熱網:供熱回水率;
e)?燃料:配煤合格率入爐燃料量及低位發熱量等;
f)?化學:自用水率、補充水率;
g)?熱工:熱工儀表、熱工保護和熱工自動的投入率和動作正確率。
5運行管理
5.1?要按公司要求,確定機組運行方式,進行電、熱負荷的合理分配,組織運行分場的經濟運行,使各項運行參數達到額定值。
5.2?由于燃燒非單一煤種的火電廠,根據不同煤種及鍋爐設備特性,研究確定摻燒方式和摻燒配比,并組織有關崗位認真執行。
5.3?鍋爐司爐應掌握入爐煤的變化,根據煤種煤質分析報告及爐膛燃燒工況,及時調整燃燒,經常檢查各項參數與額定值是否符合,如有偏差應分析原因,及時解決。凡影響燃燒調整的設備缺陷,應及時通知檢修人員消除。應按照規程規定及時做好鍋爐的工作,保證鍋爐在最佳工況下運行。
5.4?改善操作技術,節約點火用油,實施燃燒優化調整,制定耗油定額,加強管理。
5.5?應保持高壓加熱器的投入率在一定比例以上。應規定和控制高壓加熱器啟停中的溫度變化速率,防止溫度急劇變化。維持正常運行水位,保持高壓加熱器旁路閥門的嚴密性,使給水溫度達到相應值。應注意各級加熱器的端差和相應抽汽的充分利用,使回熱系統處于最經濟的運行方式。
5.6?加強化學監督,做好水處理工作。應嚴格執行鍋爐定期排污制度,防止鍋爐、凝汽器、加熱器等的受熱面以及汽輪機通流部分發生腐蝕、結垢和積鹽。
5.7?應按規定做好冷水塔的檢查和維護工作,結合檢修進行徹底清理和整修。
5.8?應加強對各種運行儀表的管理,做到裝設齊全,準確可靠。有DCS裝置的自動儀表投入率應達到95%,沒有DCS裝置的自動儀表投入率應達到85%
5.9?積極開展小指標競賽活動,以小指標保證大指標的完成。監視分析機組的主要經濟指標,及時進行調整,不斷降低機組熱耗。
5.10?及時發現并聯系檢修人員消除設備缺陷,使設備保持最佳狀態。結合設備檢修,定期對鍋爐受熱面、汽輪機通流部分、凝汽器和加熱器等設備進行徹底清洗,以提高熱效率。
5.11?通過檢修消除八漏(漏汽、漏氣、漏水、漏油、漏風、漏灰、漏煤、漏粉),建立查漏堵漏制度。
5.12?加強熱力試驗工作,應進行機爐檢修后的熱效率試驗及各種特殊項目的試驗,作為設備改進和檢修的依據和評價
5.13?定期進行能量平衡測試工作。能量平衡測試時,單元制鍋爐及汽輪發電機組應同時進行測試,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能量平衡測試工作,內容包括燃料、汽水、電量、熱量平衡等,并進行煤耗率、廠用電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5.14?鍋爐應進行優化燃燒調整試驗,制定出針對常用爐前煤種在各種負荷下的優化運行方案。
6?水管理
6.1?加強用水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節約用水
6.2?應減少各種汽、水損失,合理降低排污率。做好機、爐等熱力設備的疏水、排污及啟、停時的排汽和放水回收工作。嚴格控制非生產用汽和做好凝結水回收措施。
篇2:用電設備節能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有效控制成本,降低工序能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結合各工序生產工藝要求對能耗較大的電動機及用電設備,制定節能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用電單位。
第三條本規定結合《動力能源專業管理考核細則》進行考核。
第二章管理內容
第四條焦化工序
1、焦化廠900m3/h煤氣風機自動調節系統要控制在最佳調節狀態,盡量減少手動調節。
2、控制負荷設備的空載運行時間,如:上煤系統13條帶、粉煤堆取料機、放焦系統9條皮帶等。
3、其它生產作業區使用的30kW以上電動機,隨生產設備故障或停產時停止電動機運轉。
第五條燒結工序
1、為降低燒結機整體漏風率,加強燒結機的風箱、機頭、機尾、環冷機臺車、帶冷機臺車的密封維護工作,從而降低主抽風機的電耗。
2、主抽風機因生產設備故障停產15分鐘以內應將風門關至30%;停產15分鐘~2小時應將風門關至50%;停產2小時以上應將風門關至100%,停止主抽風機運轉。
3、環冷鼓風機因生產設備故障停產1小時以上,應停止鼓風機運轉。
4、機尾除塵風機因生產設備故障停產30分鐘以上,應停止除塵風機運轉。
5、點火器通風機因生產設備故障停產2小時以上,應停止風機運轉(在特殊情況下,根據保溫要求可連續運轉)。
6、回轉窯的煤氣加壓機根據實際情況(停產時間長短)決定是否停機。
7、豎爐工序鼓風機停產2小時以上必須停機。
8、帶冷卻風機的設備根據生產工藝要求酌情控制風門及開停機時間。
9、減少非滿負荷設備的空載運行時間,如:燒結廠的原料系統皮帶、四輥破碎機、成品上料皮帶和豎爐工序的上球5條皮帶等,這些設備要求生產作業區使用完畢后必須及時停止運行。
10、除化驗室、球團烘干室外,任何地方不準使用電熱設備。
11、在冬季氣溫較低期間要根據生產工藝和設備性能的要求控制電機停啟。
第六條煉鐵工序
1、高爐鼓風機的停啟應起動設備性能要求進行控制,在生產設備故障休風或停產2小時以上停止高爐鼓風機運轉。
2、在生產正常運行情況下,高爐鼓風機啟動要與燒結主抽風機啟動進行有效的協調,高爐鼓風機啟動的原則是燒結主抽風機啟動30~40分鐘后,鼓風機在啟動。
3、熱風爐助燃風機在休風30分鐘以上停止風機運轉。
4、出鐵場除塵風機在休風1小時以上停止風機運轉。
5、爐前液壓站電動機在出鐵結束后停止電動機運轉。
6、水沖渣電機應根據生產需要合理控制運轉臺數,一座高爐生產應運轉兩臺(含兩臺)以下。當高爐打開鐵口后,通知泵站供應沖渣水,沖完后立即停泵。
7、上料皮帶電機在料倉上滿后,應立即停機不允許皮帶空轉。
8、鑄鐵機不準空載運行(檢修除外)。
9、其它用途電機應隨生產工藝需要控制電機啟停。
第七條煉鋼工序
1、一次除塵風機隨轉爐生產控制啟停。轉爐在短時間內,非生產狀態時可使風機空載運行,減小電耗。
2、轉爐上料系統皮帶機不允許空載運行。
3、其它用途電機應隨生產設備運轉控制電機啟停。
第八條軋鋼工序
1、液壓系統、爐區風機電機在非生產狀態下可連續運轉,其它電動機要隨生產設備控制停啟。
2、與變電所保持良好的通信聯絡,及時準確地配合變電所進行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的切換和投運工作。
3、定檢修時間禁止輔助設備的無功運行。
4、生產期間(待溫時間)的開停車合理掌握,做到合理利用能源,減少設備空轉運行。
第九條能源中心
1、高爐水泵站
a、高爐風、渣口冷卻泵、鼓風機、空壓機冷卻泵、高爐熱風爐冷卻泵在高爐休風期間可連續運轉,但要控制運轉臺數;
b、上冷卻塔提升泵應根據溫度合理控制運轉臺數。
2、煉軋鋼泵站
a、加熱爐凈環水泵在非生產期間,根據需要可連續運轉;
b、上冷卻塔提升泵應根據溫度合理控制運轉臺數。
3、供水泵站
a、1#水泵站、中心泵站水泵電機要隨用水量增減合理控制水泵運轉臺數。
4、混合煤氣加壓站、高爐煤氣加壓站的加壓機可根據用戶用氣量合理控制運行臺數。
5、制氧站高壓水泵電機在作好防凍措施的情況下,停產時要停止高壓水泵電機運轉。
6、電力調度按供電系統參數、電壓、有功、無功等合理投切各個10kV變電所電容器組,確保功率因數在0.92以上。
7、其它用途電機都應隨著生產運行節奏而控制電動機的啟停。
第十條各單位需要采取的節電措施
1、計劃性檢修、日常維修盡可能安排在用電峰期進行。
2、各單位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對現行在線設備進行節能技術改造。
3、利用同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各生產工序盡可能在容量較大的、經常運行在恒速的機械上采用同步電動機。
4、電焊機隨用隨開,嚴禁空載運行,今后應該采購節能電焊機。
5、公司各辦公室、休息室的照明必須明確責任人,做到人走燈滅。
6、下班后必須關閉電腦和顯示器。
7、要求公司所有宿舍的走廊照明燈盡量安裝“聲光控”裝置。
8、重新確定“長明燈”的審批手續,盡可能減少其數量和功率。
第三章附則
第十一條各生產廠可以根據本規定并結合本部門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第十二條本規定由能源中心起草并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