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力公司農電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為了加強農電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證農電職工在電力生產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及農網安全可靠供電,保證國家和投資者的資產免遭損失,特制定本規定。
第2條?本規定依據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結合江西省電力公司農電系統(以下簡稱農電系統)實際情況而制定,用于規定農電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關系。
第3條?農電系統是指與江西省電力公司有資產關系和管理關系的縣級供電企業及其主管部門(本規定所指縣級供電企業主管部門是指省公司及各地市供電公司農電部門)。
第4條?農電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省公司、地市供電公司的領導下,由其主管部門負責,同時接受安監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第5條?農電系統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6條?農電系統實行行政正職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統、分層次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并充分發揮作用,共同保證農網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
第7條?農電系統各級組織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圍內,按照省公司的統一部署,依靠群眾,共同做好農網安全生產工作。
第8條?農電系統各企業(單位)必須依據國家、行業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江西省電力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辦法,制定適合本企業(單位)實際情況的規章制度,使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
第9條?農電系統各企業(單位)要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做到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第10條?縣供電公司必須對安全工作建立風險抵押金制度。
第11條?本規定適用于江西省電力公司農電系統的所屬企業和單位。
第二章?安全目標
第12條?農電系統安全生產總目標是防止發生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對資產造成重大損失的六種事故:
1、生產人身死亡事故;
2、大面積停電事故;
3、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4、惡性誤操作事故;
5、重大火災事故;
6、農村觸電群傷事故。
第13條?縣級供電企業、縣級供電企業所屬基層生產單位(以下簡稱基層單位)和班組的安全生產目標實行三級控制:
1、縣級供電企業控制事故和重傷;
2、基層單位控制障礙和輕傷;
3、班組控制異常和未遂。
第14條?農電系統各企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體確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目標,但不能低于本規定要求。
?第三章?責任制
第15條?農電系統必須建立健全以行政正職在內的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各專業工種、各生產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16條?農電系統各級行政正職是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本部門安全生產目標和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
第17條?縣級供電企業行政正職安全生產工作基本職責:
1、負責建立健全并落實本企業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協調解決好各部門在落實安全生產重要措施中出現的問題;
2、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批閱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文件并組織落實;
3、貫徹落實安全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活動,每月至少一次親自深入生產現場全面了解安全情況,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4、主持本企業每月一次的安全生產分析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5、負責本企業的人身傷亡事故、一般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原則;
6、保證本企業安監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符合要求,支持安監人員履行安監職責,定期聽取安監部門的工作匯報;
7、保證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所需費用的提取和使用;
8、保證本企業安全獎勵所需費用的提取和使用,以及違章處罰措施落實到位;
9、其他有關安全管理規定中所明確的職責。
第18條?基層單位行政正職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職責:
1、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2、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組織落實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文件和重要措施;
3、貫徹執行安全活動制度,每月主持開展一次本單位安全生產分析會議,每月至少參加1-2次班組安全活動,并簽閱班組安全活動記錄;
4、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每周至少一次深入生產現場,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嚴肅查處違章違紀行為;
5、做好本單位臨時工的使用管理工作;
6、做好本單位事故(障礙)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
7、保證本企業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在本單位貫徹落實;
8、保證本單位安全員配備符合上級要求,支持安全員工作;
9、保證本單位安全獎勵和違章處罰措施落實到位;
10、保證本單位事故(障礙)統計報告、報表上報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
第19條?班組長安全生產工作基本職責:
1、做好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工作;
2、做好各項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落實工作;
3、做好班組安全教育工作,每周組織開展一次班組安全日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技術問答活動,每季開展一次反事故演習活動;
4、做好現場作業安全工作,主持召開班前、班后會,認真履行工作前“三交”(任務、安全、技術)、“三查”(衣著、三寶、精神狀況)工作程序;
5、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每天至少一次親自全面檢查本班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6、保證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精神和安全措施的貫徹落實;
7、保證和支持本班組安全員能履行其職責;
8、保證本班組臨時用工安全管理符合上級要求;
9、保證本班組安全管理資料、臺帳符合上級要求;
10、保證本班組事故(障礙)和違章情況登記上報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第20條?各級行政副職是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主要責任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領導責任;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對安全技術管理工作負領導責任,向行政正職負責。
第21條?各部門、各崗位應有明確的安全職責,做到各負其責,實行下級對上級的安全生產逐級負責制。
第四章?安全監督及管理機構
第22條?縣級供電企業應成立以行政正職為主任(組長)的安全生產委員會或領導小組,領導本企業的安全工作。
第23條?縣級供電企業必須設置能獨立行使安全監督職能的機構,安全監督人員的任免應經地市供電公司主管部門同意,基層單位安全員的任免應經縣級供電企業負責安全監督的部門(以下簡稱“安監部門”)同意。
1、地市供電公司應配備1-2名專職農電安全管理人員;
2、縣級供電企業安監部門應配備2名及以上專職安監員;
3、基層單位應配備專(兼)職安全員;
4、生產班組應設兼職安全員。
第24條?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和安監(全)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1、責任心強,堅持原則,熟悉本專業技術;
2、縣公司的專職安監員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和3年以上電力生產工作經驗,并經地市供電公司安監部門系統的安全專業培訓合格;
3、縣公司基層單位的專(兼)職安全員應經縣級供電企業安監部門進行系統的安全專業培訓合格。
第25條?地市供電公司主管部門的基本職責:
1、監督農電系統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健全、落實;
2、監督農網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級有關安全工作指示的貫徹落實;
3、監督農網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的落實;
4、監督涉及農網設備、設施安全的技術狀況、涉及農電系統人身安全的防護狀況。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和隱患,及時下達安全監督通知書,限期解決,并向主管領導匯報;
5、監督農網安全培訓計劃的落實;
6、監督“四不放過”原則的貫徹落實;
7、做好農電系統安全網絡有關管理工作;
8、做好農電系統安全管理工作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
9、做好農電生產事故(障礙)和農村觸電死亡事故的統計、分析、上報工作;
10、做好對縣級供電企業的安全考核、評比和獎懲工作;
11、參與農網工程和更改項目的設計審查、施工隊伍資質審查和竣工驗收等工作。
第26條?縣級供電企業安監部門基本職責:
1、監督本企業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落實;
2、監督農網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級有關安全工作指示的貫徹執行;
3、組織編寫修訂本企業安全規章制度;
4、監督本企業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所需費用的提取和使用情況;
5、監督本企業勞保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護用品的購置、發放和使用;
6、監督涉及本企業設備、設施安全的技術狀況,涉及人身安全的技術狀況,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和隱患及時下達安全監督通知書,限期解決,并向主管領導匯報;
7、制定、組織、并監督本企業安全宣傳培訓工作計劃的貫徹實施,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好安全宣傳培訓工作;
8、監督“四不放過”原則的貫徹落實;
9、做好本企業安全網絡有關管理工作,定期開展活動;
10、做好本企業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編制工作;
11、做好本企業生產事故(障礙)和農村觸電死亡事故的統計、分析、上報工作;
12、做好對基層單位的安全考核、評比和獎懲工作;
13、參與本企業電力工程和更改項目的設計審查,施工隊伍資質審查,施工“三措”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等工作;
第27條?基層單位(班組)安全員基本職責:
1、監督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2、監督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級有關安全工作指示的貫徹執行;
3、監督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和現場作業安全措施的實施;
4、監督工作人員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安全工用具和安全防護用品;
5、監督涉及設備、設施安全的技術狀況、涉及人身安全的防護狀況。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督促解決;
6、監督本單位(班組)開展好安全活動,做好安全活動記錄,保管好有關安全資料、臺帳;
7、監督本單位(班組)開展好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工作和農村安全用電宣傳工作;
8、做好本單位(班組)農電生產事故(障礙)、農村觸電死亡事故和違章情況的統計、分析、上報工作;?
第28條?安全監督人員的職權:
1、有權進入生產區域、施工現場、控制室、調度室檢查了解情況;
2、有權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生產現場勞動紀律的行為;
3、有權保護事故現場,有權向企業(單位)內任何人員調查了解事故有關情況和提取事故原始資料,有權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錄音、錄像等;
4、對事故的調查分析結論和處理有不同意見時,有權提出或向上級安全監督機構反映;對違反規定、隱瞞事故或阻礙事故調查行為有權糾正或越級反映。
第五章?規程制度
第29條?農電系統各縣供電企業對國家和上級頒發的有關安全生產法規、標準、規定、規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等必須嚴格貫徹執行。各企業(單位)在貫徹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細則或補充規定,但不得與上級規定相抵觸,不得低于上級規定的標準。
第30條?縣級供電企業應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程制度:
1、根據上級頒發的規程、制度、反事故技術措施和設備廠商說明書,編制企業各類設備的現場運行規程、制度,經分管副職批準后執行;
2、根據上級頒發的檢修規程、制度,制定本企業的檢修管理制度;根據典型技術規程和設備制造說明書,制定設備檢修工藝規程和質量標準,經分管副職批準之后執行;
3、根據上級頒發的調度規程,編制本企業的調度規程,經分管副職批準后執行;
4、編制安全生產大檢查標準,按規定審批后執行;
5、根據上級要求制定防誤裝置管理規定,嚴格執行;
6、根據上級頒發的施工管理規定,審查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安全和技術措施,按規定審批后執行;
第31條?縣級供電企業應及時修訂、完善現場規程、制度:
1、當上級頒發新的規程和反事故技術措施、設備系統變動、本企業事故防范措施需要時,應及時對現場規程進行補充或對有關條文進行修訂,并書面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2、每年應對現場規程進行一次審查、修訂,書面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不需要修訂的,也應出具審查人、批準人簽名的“可以繼續執行”的書面文件,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3、現場規程宜每3-5年進行一次全面修訂、審定并印發。現場規程的補充或修訂,應嚴格履行審批程序。
第32條?縣級供電企業應每年公布一次現行有效的規程制度清單,并按清單配齊各崗位有關的規程制度。
第33條?縣級供電企業以及在縣級供電企業內工作的其他組織、個人必須按規定嚴格執行“兩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和設備缺陷管理等制度,施工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施工作業票和安全交底制度。
第34條?縣級供電企業及其上級主管部門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技術監督規程標準,充分發揮技術監督專責人的技術管理作用,保證設備和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第35條?縣供電公司在具備、完善各項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必須制定以下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
1、安全生產責任制及獎懲辦法、風險抵押金制度
2、安全生產違章記分、試崗、離崗、內部待崗實施細則
3、變壓器、高壓試驗、斷路器、配電檢修等現場檢修規定
4、交通安全管理辦法
5、電力設施防火、防盜、防汛管理辦法
6、農村低壓電氣安全操作辦法
7、反事故技術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
8、班前會、班后會、現場交底會、安全日活動及安全分析會制度
9、設備缺陷閉環管理制度
10、設備定期試驗、檢修制度
11、安全工器具定期檢驗制度
12、安全培訓、考試制度
13、“兩票”合格率統計考核制度
14、安全月報和年報統計制度
15、安全大檢查制度
第36條?縣供電公司要切實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落實力、執行力。定期進行培訓,努力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及安全技能,注重施工現場安全,落實“兩防”(防觸電、防高空墜落)和杜絕“六不”行為(不辦票、不交底、不監護、不停電、不驗電、不掛接地線),實現安全關口前移。
第六章?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
第37條?縣級供電企業每年應編制年度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計劃。
第38條?企業年度反事故措施計劃由分管生產的領導組織,生產技術部門為主,各有關部門參加,根據上級頒發的反事故技術措施、需要消除的重大缺陷、提高設備可靠性的技術改進措施以及本企業事故防范對策進行編制。
第39條?企業年度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由縣公司第一責任人組織,安監部門為主,各有關部門參加,根據國家、行業標準和上級頒發的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從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傷亡事故、預防職業病等方面進行編制,項目安全施工措施應根據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從作業方法、施工機具、工業衛生、作業環境等方面進行編制。
第40條?縣級供電企業應優先安排反事故措施、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所需資金。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所需資金每年從更新改造或其他生產費用中提取;反事故措施計劃應納入檢修、技改計劃。
第41條?反事故措施計劃應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設備缺陷、上級頒發的事故通報及典型事故,有重點、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安排,以提高設備可靠性、人身安全為主要目的。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要以提供職工必需的安全生產保護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和施工環境,防止發生人身事故為目的。
“兩措”計劃一經批準,必須保證實施經費足額到位并按時實施。因“兩措”計劃實施不到位,導致發生設備或人身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42條?安全監督部門負責監督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實施,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
第43條?縣級供電企業和基層單位負責人應定期檢查反事故措施計劃,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實施情況;并保證反事故措施計劃、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落實。
?第七章?教育培訓
第44條?新進入企業的生產人員(含實習、代培人員),必須經縣級供電企業、基層單位和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經《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生產現場。
第45條?新生產人員必須經過下列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1、運行人員和調度人員(含技術人員),必須經過現場規程制度的學習、現場見習和跟班實習;
2、檢修、試驗人員(含技水人員),必須經過檢修、試驗規程制度的學習和跟班實習;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專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用人單位還應定期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考核,不合格者應下崗重新培訓。
第46條?在崗生產人員的培訓:
1、在崗生產人員應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考問、反事故演習、技術問答、事故預想等現場培訓活動;
2、離開崗位三個月以上的值班人員,必須經過熟悉設備系統,熟悉運行方式的跟班實習,并經《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后,方可再上崗工作;
3、生產人員調換崗位、所操作設備或技術條件發生變化,必須進行適應新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技術教育和實際操作訓練,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4、所有生產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有關觸電現場急救方法;所有職工必須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47條?新任命的縣級供電企業各級生產領導,應對有關安全的方針、政策、規程制度和崗位安全職責等內容學習,并在上崗后兩個月內由上級管理部門安排或組織考試。
第48條?安全生產法規、規程制度的定期考試:
1、地市供電公司對縣級供電企業行政正職、副職、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以及安監、調度部門負責人,每年進行一次考試;
2、縣級供電企業和調度部門對基層單位負責人、本企業生產技術部門負責人及專業技術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考試;
3、縣級供電企業和調度部門對基層單位運行、檢修、試驗人員以及特種作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考試。
第49條?地市供電公司應根據情況對縣級供電企業生產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程制度的抽考,如抽考成績與定期考試成績差距較大時,應通報批評,并責成該單位重新進行考試。
第50條?縣級供電企業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單獨巡視設備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培訓考試,以正式文件公布有資格擔任的三種人名單。
第51條?安全規程考試應在每年5月完成,所有應考試人員必須參加考試,不得缺考。考試成績應計入個人教育培訓檔案,考試成績低于80分(含80分)為不及格,考試不及格的應限期補考,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52條對違反規程制度造成事故、一類障礙和嚴重未遂事故的責任者,除按有關規定處理外,還應責令其學習有關規程制度,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53條縣級供電企業應運用安全錄象、幻燈、電視、計算機多媒體、廣播、板報、實物、圖片展覽,以及安全知識考試、安全演講、競賽、事故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安全知識,進行針對性形象化的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縣級供電企業應設置安全教育室,用音像、實物等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第八章?安全檢查
第54條?安全檢查是農電系統加強安全管理,保證安全制度貫徹落實,發現事故隱患,減少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各單位每年應定期對所轄單位進行安全檢查,根據季節性特點或臨時性工作的需要進行專項安全檢查。
第55條?地市供電公司每年至少組織安排對縣供電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檢查二次。檢查的重點是:規程制度的貫徹情況,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安全思想意識,電力生產和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問題,農村用電安全情況。
第56條?縣供電公司要根據地區、季節和事故規律等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要加強對重大節日期間農村用電安全情況的檢查。
第57條?縣供電公司領導要經常深入現場檢查安全管理、勞動紀律、規程制度的執行情況,要在夜間、特殊天氣或節假日進行抽查。
第九章?例行工作
第58條?安全工作會議。市供電公司每年至少召開兩次農電安全工作會議。總結農電安全工作經驗、教訓,提出安全工作目標和任務。
第59條?縣供電公司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監督例會。供電所、變電所每半月召開一次安全例會。
第60條?安全活動日。生產班組每周或每個輪值進行一次安全日活動,并應在安全監督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第61條?班前會和班后會。縣供電公司各班組開工前應結合工作任務,做好事故預想,布置安全措施,講解安全注意事項。本班工作結束后總結當班工作,總結經驗,找出教訓。
第62條?安全報表和安全簡報。農電系統各單位應定期或不定期編發農電安全簡報、通報或快報,綜合報道安全情況,分析事故規律,吸取事故教訓。同時,縣供電公司按照省公司的要求,按時將農電安全月度(年度)報表上報市公司,經市公司匯總后按時上報省公司。
第63條?安全分析。市公司每季進行一次農電安全形勢分析,縣供電公司每月進行一次。分析安全情況,總結事故教訓,掌握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對于引起頻發事故的規律性原因,要專題分析,制定有效措施進行防范。
第十章?農電施工安全管理
第64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應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各項規定及省公司關于加強電力生產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65條?項目建設單位要嚴把施工隊伍資質關,審查安全技術措施,督促建立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必要時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
第66條?把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作為控制發生施工事故的關鍵點。重點杜絕習慣性違章、監護不到位、近電或帶電作業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操作票和停送電聯系制度。
?第67條?加強對外包工程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要明確安全責任,簽訂必要的安全責任合同,做好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嚴禁以包代管。督促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施工作業票和安全交底制度。
第十一章?農村安全用電管理
第68條?農村安全用電管理工作是農電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電系統內各單位應配合地方政府部門做好此項工作。
第69條?鄉鎮供電所是縣供電公司從事農村安全用電管理的基層單位,應協助當地政府做好轄區內的安全用電管理宣傳工作。
第70條?鄉鎮供電所要配合鄉政府、村民委員會建立健全農村用電安全管理網,設立農村安全用電義務宣傳員,建立安全用電協管網絡。
第71條?供電所應將配電臺區(包括配電房)、10KV及以下線路、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對所管轄的電力設施要定期巡視,要對安全距離不合格、私拉亂接、電力線路走廊內違章建筑、樹木清障難、同桿架設廣播、通訊和有線電視線路、臺區剩余電流動作總(分)保護器投運率低等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
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家用漏電保護器,要及時下發安全隱患通知書告知農戶,要求其進行更換。
針對農村用電季節特點,加強農忙時節農村用電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別是春耕、防汛、抗旱、收獲季節的打場、排澇等環節的安全用電,防止發生人身觸電傷亡事故。
第72條?各縣供電公司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播、電視、錄像、電影、宣傳車、板報、圖片、宣傳畫等),對廣大農民(特別關注中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安全用電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安全用電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第十二章?統計與考核
第73條?省公司對農電安全生產實行“以責論處”的原則,對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安全工作嚴重失職、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章調度等造成后果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處罰。
省公司設立農電安全生產專項獎勵基金,用于獎勵農電系統安全成績顯著的單位、個人。
省公司每年與各市公司簽訂農電安全生產責任狀,并將農電安全生產、安全用電情況納入對市公司及縣供電公司領導班子的業績考核和獎懲范圍。
第74條?省公司對發生的農電一般人身傷亡及以上事故實行“說清楚”制度。事故發生后7日內由市公司分管副總到省公司說清楚。一年內,市公司范圍內連續發生兩次及以上農電一般人身傷亡及以上事故,由市公司總經理在事故發生后7日內到省公司說清楚。
第75條?縣供電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委托其所在地的市公司管理。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標準與市公司下屬單位同等對待,安全考核指標納入市公司統一考核。各市公司對所轄的縣供電公司的人身、電網、設備、交通安全承擔直接管理責任。
第76條?省公司農電工作部負責公司系統農電事故的考核與獎懲工作。
第77條?發生一般人身傷亡事故、一般電網、設備、火災事故,省公司委托市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農電事故調查與統計規定》要求,組織事故調查工作。并將事故調查報告及處理意見在事故發生后30天內上報省公司。
第78條?發生農電生產人身輕傷事故、一類障礙及其他,以及農村觸電傷亡事故,由市公司派人參加縣公司組織的事故調查組,并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農電事故調查與統計規定》要求組織事故調查。縣公司主要領導要在事故發生后10日內到市公司說清楚。
第79條?市公司負責所屬各縣公司的農電事故統計,并按要求由市公司報省公司農電工作部。
第80條?省公司對各種隱瞞事故、弄虛作假或阻礙、有意拖延事故調查及上報的行為、主要策劃人、市、縣公司負責人將進行嚴厲的責任追究。
第十三章?附則
第81條?本辦法中事故調查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國家電網公司農電事故調查與統計規定》執行。
第82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農電系統內部管理和規范安全工作行為,不作為處理和判定民事責任的依據。
第83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江西省電力公司。
篇2:農電企業如何規范執行工作票制度
由于長期以來現場工作中對高低壓設備工作票執行范圍區分不清,許多農村電力企業在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與《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時對工作票制度存在模糊認識,現場辦理的工作票存在不規范現象。
1電力線路工作票與低壓工作票的區分
農村電力工作中,電力線路工作票與低壓工作票的執行,必須以《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與《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的要求來區分。對電力線路第一、二種工作票的執行,線路安規第30,31條作了明確要求,它適用于農電高壓線路設備停電或帶電作業。低壓第一、二種工種票,是按照《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第5.1.2,5.1.3條規定,適用于農電低壓電氣設備上停電或帶電作業。兩種工作票使用區分點應該在農村配電變壓器低壓出口開關上。
2農電企業工作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低壓線路工作需要將高壓線路或設備停電并做安全措施者,認為是低壓線路工作,辦理了低壓第一種工作票。
(2)部分單位未執行《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對工作票制度的要求,在低壓線路及設備上工作,沒有辦理低壓工作票的意識。
(3)低壓電氣停電工作,有使用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的情況。
(4)低壓電氣帶電作業,未填寫低壓第二種工作票(不停電作業),卻填寫低壓第一種工作票(停電作業)。
3對農電企業工作票執行的幾點建議
(1)所進行的工作(無論是高壓或低壓),需要將高壓線路及配電變壓器停電或做安全措施者,必須辦理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
(2)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高壓線路帶電,在低壓線路上進行的停電工作,屬于在帶電線路桿塔上的工作,必須辦理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
(3)低壓停電工作,是指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開關以下設備需停電的工作,必須辦理低壓第一種工作票。
(4)在低壓設備(包括低壓線路及低壓配電裝置)上工作,設備帶電或部分帶電,必須辦理低壓第二種工作票。
(5)按照《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要求,凡是在低壓設備上工作,都必須辦理相應的低壓工作票。因此,裝拆表接電、計量檢查等需在設備上工作,必須按是否停電辦理低壓第一種或第二種工作票,各單位實行的裝拆表接電等工作票,只能作為用戶基礎資料,不能代替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6)由于農村低壓設備運行維護點多面廣,工作現場2人(必須保證2人)工作的情況較多,按照《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第5.1.6條要求,現場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應由2人分別擔任。
隨著農村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及安全文明生產工作的深入,供電所配電線路班組負責轄區高低壓線路及配電裝置的運行維護,工作票種類相應較多。因此,必須認真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與《農村低壓電氣安全工作規程》中的工作票制度,根據工作現場條件,區分各種工作票使用場合,確保工作中的安全。
篇3:分管農電工作安全職責
1、組織制定農網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并組織實施。
2、建立健全家網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安全管理與考核制度,制定農網各項技術規定和制度,并檢查落實;督促加強農網供用電安全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組織制訂農網年度“兩措”計劃并督促實施。
4、開展農網安全性評價、危險點分析和預控、標準化作業對農網的安全況進行科學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和事故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5、組織制訂并實施農網重大人員仿亡等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建立有系統、分層次、分工明確、相互協調的事故應急處理體系。
6、主持或參加農電事故的調查處理,嚴格執行“四不放過”的原則。對性質嚴重或典型的農網事故,應召開專題事故分析會,提出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實。
7、每月參加基層班組活動不少于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