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動火辦法

安全生產動火辦法

2024-07-11 閱讀 6516

為了加強動火工作的管理,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持制訂本規定。

一、各類動火作業區域的劃定:

1固定動火區:為了動火方便,對機修等固定場所設固定動火區。固定動火區須由部門申請,安全部門審查,報公司主管領導或總工程師批準后掛上明顯“動火區”標志方能使用。

2特殊動火區,指在處于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罐區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險的動火作業區。

3一級動火區,易燃、易爆區域(即:甲、乙類火災危險區域)

4二級動火區,指一級動火及特殊動火以外的動火作業區。

二、動火許可證的管理

1在禁火區內,除生產工藝用火外,其它可產生火焰、火花和表面熾熱的長期作業(如:化驗室用的電爐、電熱器、酒精爐、茶爐等),均須辦“用火證”,用火證的有效期限最多不許超過一年。生產區內禁止用電爐、煤氣爐取暖、熱飯等。

2在禁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噴燈及在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電鉆、砂輪等,可生產火焰、火花及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3動火許可證一式二份,由動火項目負責人辦理。

4動火負責人持辦理好的《動火許可證》到現場,檢查動火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動火人和監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項,然后按規定的審批權限辦理審批手續。

5一份《動火許可證》只準在一個動火點使用,動火時由動火人在《動火許可證》上簽字。

6《動火許可證》不準轉讓、涂改,不準異地使用或擴大使用范圍。

7特殊動火和一級動火作業的《動火許可證》的有效期為24小時。二級動火作業的《動火許可證》的有效期為六天。

8一級動火由安全辦批準,二級動火由車間批準。特殊動火除按一級動火辦理審批手續外,還需報主管安全的副總或總工程師批準。

9各項責任人的職責:

(1)動火項目負責人對執行動火作業負全責,必須在動火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其周圍情況。參與動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業人員交待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

(2)動火人在接到動火證后,要詳細核對其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和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單位防火部門報告。動火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作業。每次動火前30分鐘(含動火停歇超過30分鐘的再次動火)均應主動向現場當班班組長呈驗動火證。

(3)動火監護人員負責動火現場的安全防火檢查和監護工作,應指定責任心強、有經驗、熟悉現場、掌握滅火手段的人擔當,監護人需在動火證上簽字認可。

監護人在作業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及時聯系有關人員采取措施,作業完成后,要會同動火項目負責人、動火人檢查,消除殘火,確認無遺留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4)組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5)動火分析人對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取樣分析,在動火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和分析結果并簽字認可。

(6)各級審查批準人必須對動火作業的審批負全責,必須親自到現場詳細了解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審查并確定動火等級,審查并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審查動火證審批程序是否完全,在確認符合安全條件后,方可簽字批準動火。

三、動火的一般安全規定

1凡盛有或盛過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設備、管道等生產、儲存裝置,必須在動火作業前進行清洗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作業。

2凡在禁火區域的管道、容器等生產設施上動火作業時,必須將其與生產系統徹隔離,并進行清洗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作業。

3高空作業必須拴好安全帶或設置工作架,高處動火要采取防止火花飛濺引燃周圍可燃物的措施。五級以上大風不準高處動火。

4嚴格遵守“貯罐、塔或其他密閉設備內部進行清理、修理的安全操作規定”參加人員必須具備防火、防爆、防毒知識,外面必須有二人以上監護,要采取可靠的防護和救護措施。

5動火工具必須完好,安全附件齊全良好,符合安全要求。乙炔瓶、氧氣瓶、動火點三者應有10米距離,否則要采取隔離措施。

6動火地點應清除可燃物并準備合適的滅火器材,動火完畢應熄滅余火,切斷電源,方可離開現場。

7電、氣焊工必須經過專門技術訓練,考核合格后方允許獨立作業。

篇2:安全生產動火制度格式

1根據火災危險程度及生產、維修、建設等工作的需要,經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廠安全部門登記審批,劃定"固定動火區"。固定動火區以外一律為禁火區。

2在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電鉆、砂輪等,可產生火焰、火花及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3動火證上應明確負責人、有效期、用火區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證一律由安全部門審批,用火時要將用火證懸掛在用火點附近備查。

4動火人在接到動火安全作業證后,要詳細核對其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和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單位安全部門報告。動火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的作業。每次動火前均應主動向現場當班操作班長呈驗"動火證",并經其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

5動火監護人負責動火現場的安全防火檢查和監護工作。監護人需在"動火證"上簽字。

監護人在作業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并向上級匯報。

6操作班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7動火分析人對分析手段和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取樣分析,在"動火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和分析結果并簽字。

8在禁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電鉆、砂輪等,可產生火焰、火花及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9"動火證"不準轉讓、涂改,不準異地使用或擴大使用范圍。一份"動火證"只準在一個動火點使用,動火前由動火人員在"動火證"上簽字。如果在同一動火點多人同時動火作業,可使用一份"動火證",但參加動火作業的所有動火人應分別在"動火證"上簽字。

10動火作業現場的通排風必須良好。

11動火作業完畢應清理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

12取樣要有代表性,分析樣品要保留到動火作業結束。取樣與動火的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

13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14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

15在用樹脂、塑料等可燃物質制造的容器、設備內動火,要做好防火隔絕措施,防止熾熱焊渣引起的火災。

16動火部位應備有足夠和適用的消防器材,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

篇3:安全生產動火管理制度范本

1根據火災危險程度及生產、維修、建設等工作的需要,經使用單位提出申請,項目安全部門登記審批,劃定"固定動火區"。固定動火區以外一律為禁火區。

2在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電鉆、砂輪等,可產生火焰、火花及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3動火證上應明確負責人、有效期、用火區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證一律由安全部門審批,用火時要將用火證懸掛在用火點附近備查。

4動火人在接到動火安全作業證后,要詳細核對其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和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項目安全部門報告。動火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的作業。每次動火前均應主動向現場當班操作班長呈驗"動火證",并經其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

5動火監護人負責動火現場的安全防火檢查和監護工作。監護人需在"動火證"上簽字。

監護人在作業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并向上級匯報。

6操作班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7動火分析人對分析手段和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取樣分析,在"動火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和分析結果并簽字。

8在禁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電鉆、砂輪等,可產生火焰、火花及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9"動火證"不準轉讓、涂改,不準異地使用或擴大使用范圍。一份"動火證"只準在一個動火點使用,動火前由動火人員在"動火證"上簽字。如果在同一動火點多人同時動火作業,可使用一份"動火證",但參加動火作業的所有動火人應分別在"動火證"上簽字。

10動火作業現場的通排風必須良好。

11動火作業完畢應清理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

12取樣要有代表性,分析樣品要保留到動火作業結束。取樣與動火的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

13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14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

15在用樹脂、塑料等可燃物質制造的容器、設備內動火,要做好防火隔絕措施,防止熾熱焊渣引起的火災。

16動火部位應備有足夠和適用的消防器材,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