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變器防火制度
一、防火目標:
為減少安全事故發生頻率,消除逆變器潛在的安全隱患,保證發電機組的經濟、安全穩定運行,不僅僅要求預防火災的防護措施得當,還要求有過程的安全措施和全面的控制技術系統監控過程,必須保證能通過對系統故障的早期監測,使逆變器進入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
二、火災起因:
1、機械故障引起的火災
2、逆變器短路故障引起的火災
3、由電氣安裝不當引起的火災
逆變器電氣安裝不當也是引起逆變器火災主要原因之一。火災由過載繼而過熱引起:接地故障、電路短路以及電弧產生。典型故障包括:
■技術缺陷或尺寸錯誤的電能部件(如開關設備、逆變器柜、變壓器)
■電源開關故障
■控制電子元件故障
■電阻接觸不良高接觸電阻。如接觸片處的螺栓連接
■電氣防護理念不足,如對絕緣缺陷的理解和開關元件的選擇上
■發電機在有故障的時候沒有或沒有完全將電源各相斷開
■變壓器低電壓側沒有過載保護
4、散熱不當,內部溫度過高。
5、有火災危險的工作
修理、安裝和拆卸工作都有火災危險。如:焊接、磨削、錫焊和火焰切割都是經常引發火災的工作。由于這些活動產生的高溫,附近或遠處的易燃材料可能會著燃。焊接、切割和磨削火花特別危險,因為它們能點燃10米甚至更遠距離處的易燃材料。很多火災可能在危險工作數小時后爆發。
三、防火理念:
1、使用不可燃或不易燃的材料。
2、定時進行專業維護。
3、如有條件安裝自動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及時發現火災。
4、一旦確定火災隱患,立即斷開線路電源。
5、對員工進行崗位消防培訓,以應對火險情況,并嚴格執行逆變器內動火作業許可、監護制度。
6、保證逆變器所有系統必須在監控系統的監測之下,避免因工況變化帶來的火災隱患。
四、防火措施:
1、降低火災爆發風險
光伏電站潛在的火災和爆炸風險就應該得到辨識,以及對防火關鍵內容應也要考慮在內。
2、防雷系統
逆變器必須配備合適的防雷設備,并需要根據逆變器具體型號進行調整。
防雷必須覆蓋整個發電設備,特別是電氣裝置,包括電纜線路等于運行和安全相關的設備。對逆變器各部件的防雷設計,要明確定義逆變器的防護等級,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
3、易燃物質最少化
出于消防考慮,易燃材料的使用情況應盡可能避免,或者少用。如果可燃性材料的使用無法避免,應盡可能的選擇可燃性較低的材料。
4、避免可能著火源
可能著火源包括:
■雷電流
■機械制動產生的飛濺火星
■通過臟抹布(帶有油、可燃溶液等)的自然現象
在逆變器室抽煙,或者亂丟沒有熄滅的煙頭。
在正常以及故障運行中,零部件以及可能的著火源必須合理排布,預防可燃材料著燃。電氣設備必須盡可能的易燃材料隔離。
5、有火災隱患的工作
拆卸或修理逆變器時也要盡可能的避免火災隱患,無可避免時必須在操作開始之前做好檢查,確認是否可用“冷操作辦法”(如鋸切、扳擰、冷粘等)。如果操作過程中有火災隱患的工作確實無可避免,必須在工作中,以及工作前后都做好防火工作,或是能在早期探測到火災并能有效滅火。
6、嚴禁吸煙
必須聲明逆變器室內為禁煙區域。為確保禁煙落實執行,內部員工或售后服務人員都必須有嚴格的禁煙指導條例和相關違反處罰制度。
8、動火作業
如需必要在逆變器室進行動火作業時,應嚴格按照公司的有關規定執行。
9、培訓
維護員工以運行值班人員必須頂起進行關于防火風險的有關培訓和說明,主要包含:
■預防火災風險
■防火系統的功能以及安裝設備的使用方法
■火災發生時如何正確行動,如怎樣發出求救信號
■正確使用滅火器辦法
定期進行防火培訓和訓練,如警報裝置測試,啟動緊急方案以及演習。
五、滅火
為了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有必要提供足夠數量適用的滅火器。逆變器室滅火器必須進行定期檢查,檢查至少每季度一次,預防過期。
篇2:逆變器巡回檢查維護制度
為了能了解的發電情況,及發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及安全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設備安全經濟、穩定、運行,保證完成發電指標完成。特制定逆變器巡回檢查、維護制度。每個運行值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要求,認真地做好設備巡視檢查及維護工作。
一、逆變器巡視檢查
1、電站運行值班人員必須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并做記錄。
2、值班室值班人員必須時時刻刻監控逆變器的運行情況,如果有異常,及時向值長匯報,并作記錄。值長及時安排檢修人員或者通知廠家處理。
3、檢查逆變器本體是否有損壞、變形現象。
4、檢查顯示面板電壓和電流讀數是否正常。
5、檢查逆變器內部所有螺栓是否緊固,有無銹蝕現象,是否清潔無雜物。
6、檢查所有電纜是否有破損、變色,接線處是否緊固,有無發熱、銹蝕、變色等現象。
7、檢查直、交流接觸器是否正常。
8、檢查逆變器溫度是否正常。
9、檢查逆變器接頭是否有發熱變色現象。
10、檢查逆變器本體是否清潔,無雜物。
11、檢查逆變器接地是否良好。
12、檢查逆變器通訊是否正常指示是否正常。
13、巡視時遇有嚴重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情況,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及時向領導匯報。
二、逆變器的維護
1、逆變器的維護必須每年檢查一次。
2、定期檢查逆變器是否有告警,連線是否牢固,尤其應認真檢查防塵網、風扇、功率模塊、輸入端子、輸出端子等;
3、逆變器機柜內有高壓,操作人員一般不得打開柜門,柜門平時應鎖死;
4、在室溫超過30℃時,應采取散熱降溫措施,以防止設備發生故障,延長設各使用壽命;
5、一旦報警停機,不能馬上開機,應查明原因并修復后再行開機,檢查應嚴格按逆變器維護手冊的規定步驟進行;
6、如發生不易排除的事故或事故的原因不清,應做好事故詳細記錄,并及時通知生產站家給予解決;
7、只有站家維護工程師和經過培訓合格的授權工程師才可維護逆變模塊;
8、拆卸逆變模塊的原則是自上而下進行拆卸,以防止機柜因重心太高而傾倒;
9、逆變模塊拔出5分鐘后才可進行模塊的維護,10分鐘后才能重新插入機柜。
篇3:逆變器防火制度
一、防火目標:
為減少安全事故發生頻率,消除逆變器潛在的安全隱患,保證發電機組的經濟、安全穩定運行,不僅僅要求預防火災的防護措施得當,還要求有過程的安全措施和全面的控制技術系統監控過程,必須保證能通過對系統故障的早期監測,使逆變器進入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
二、火災起因:
1、機械故障引起的火災
2、逆變器短路故障引起的火災
3、由電氣安裝不當引起的火災
逆變器電氣安裝不當也是引起逆變器火災主要原因之一。火災由過載繼而過熱引起:接地故障、電路短路以及電弧產生。典型故障包括:
■技術缺陷或尺寸錯誤的電能部件(如開關設備、逆變器柜、變壓器)
■電源開關故障
■控制電子元件故障
■電阻接觸不良高接觸電阻。如接觸片處的螺栓連接
■電氣防護理念不足,如對絕緣缺陷的理解和開關元件的選擇上
■發電機在有故障的時候沒有或沒有完全將電源各相斷開
■變壓器低電壓側沒有過載保護
4、散熱不當,內部溫度過高。
5、有火災危險的工作
修理、安裝和拆卸工作都有火災危險。如:焊接、磨削、錫焊和火焰切割都是經常引發火災的工作。由于這些活動產生的高溫,附近或遠處的易燃材料可能會著燃。焊接、切割和磨削火花特別危險,因為它們能點燃10米甚至更遠距離處的易燃材料。很多火災可能在危險工作數小時后爆發。
三、防火理念:
1、使用不可燃或不易燃的材料。
2、定時進行專業維護。
3、如有條件安裝自動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及時發現火災。
4、一旦確定火災隱患,立即斷開線路電源。
5、對員工進行崗位消防培訓,以應對火險情況,并嚴格執行逆變器內動火作業許可、監護制度。
6、保證逆變器所有系統必須在監控系統的監測之下,避免因工況變化帶來的火災隱患。
四、防火措施:
1、降低火災爆發風險
光伏電站潛在的火災和爆炸風險就應該得到辨識,以及對防火關鍵內容應也要考慮在內。
2、防雷系統
逆變器必須配備合適的防雷設備,并需要根據逆變器具體型號進行調整。
防雷必須覆蓋整個發電設備,特別是電氣裝置,包括電纜線路等于運行和安全相關的設備。對逆變器各部件的防雷設計,要明確定義逆變器的防護等級,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
3、易燃物質最少化
出于消防考慮,易燃材料的使用情況應盡可能避免,或者少用。如果可燃性材料的使用無法避免,應盡可能的選擇可燃性較低的材料。
4、避免可能著火源
可能著火源包括:
■雷電流
■機械制動產生的飛濺火星
■通過臟抹布(帶有油、可燃溶液等)的自然現象
在逆變器室抽煙,或者亂丟沒有熄滅的煙頭。
在正常以及故障運行中,零部件以及可能的著火源必須合理排布,預防可燃材料著燃。電氣設備必須盡可能的易燃材料隔離。
5、有火災隱患的工作
拆卸或修理逆變器時也要盡可能的避免火災隱患,無可避免時必須在操作開始之前做好檢查,確認是否可用“冷操作辦法”(如鋸切、扳擰、冷粘等)。如果操作過程中有火災隱患的工作確實無可避免,必須在工作中,以及工作前后都做好防火工作,或是能在早期探測到火災并能有效滅火。
6、嚴禁吸煙
必須聲明逆變器室內為禁煙區域。為確保禁煙落實執行,內部員工或售后服務人員都必須有嚴格的禁煙指導條例和相關違反處罰制度。
8、動火作業
如需必要在逆變器室進行動火作業時,應嚴格按照公司的有關規定執行。
9、培訓
維護員工以運行值班人員必須頂起進行關于防火風險的有關培訓和說明,主要包含:
■預防火災風險
■防火系統的功能以及安裝設備的使用方法
■火災發生時如何正確行動,如怎樣發出求救信號
■正確使用滅火器辦法
定期進行防火培訓和訓練,如警報裝置測試,啟動緊急方案以及演習。
五、滅火
為了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有必要提供足夠數量適用的滅火器。逆變器室滅火器必須進行定期檢查,檢查至少每季度一次,預防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