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央空調異型特殊風管清洗規范

中央空調異型特殊風管清洗規范

2024-07-10 閱讀 7541

中央空調異型特殊風管的清洗

.1垂直風管的清洗

一般清洗公司使用的設備主要是清掃刷、氣鞭等。這些設備由于不能進入風管立管或進入后根本無法控制,而無法清洗干凈。我公司使用的自動旋轉氣錘是專為清洗立管設計制作。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在立管最底層水平風管處開孔(開孔尺寸為240×240或400×400),用氣囊或海綿封堵向另一端的水平風管,連接空氣負壓機。同時封堵立管上的所有支管。

在靠近最高層水平風管豎井處開孔(開孔尺寸為240×240或400),用氣囊或海綿密封向另一端的水平風管。

用檢測設備對豎井風管進行清洗前的檢測。

當風管截面大于800時使用自動旋轉氣錘操作。當風管截面積小于800時選用相應的清掃大蜘蛛進行操作。

開啟空氣負壓機,利用選好的清洗設備從最高層向下進行清洗。

清洗干凈后對風管進行清洗后的錄像。

.2水平風管異型風管的清洗

.2.1水平管道清洗流程

.2.2清洗標準

清洗后達到國家《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GB19210-2003)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2006-3-1)的要求:風管內無碎屑,無積塵,達到目視清潔;清洗后達到清洗驗收規范要求。

.2.3清洗工藝

1)確定清洗范圍

根據管道的布置情況和閥門的位置,定好清洗距離和清洗檢查孔的位置,清洗距離最大可達50米。清洗檢查孔應開在三通、四通或管道拐彎處,并且靠近頂棚檢修人孔。清洗檢查孔可以開在風管底部,也可以開在風管側面,大小有400×400和240×240(mm)兩種。

2)封堵

管道封堵采用充氣氣囊,氣囊能根據管道的形狀,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自適管道形狀,達到封堵目的。

風口封堵采用透明塑料膜,塑料膜裁成與風口大小基本相當,用膠帶把它與口邊沿密封。在一個清洗管段內,除清洗口和灰塵收集口外,其它風口全部封堵。

3)清洗前檢測

用檢測機器人對管內進行錄像,并標記錄像的管道編號,以便與清洗后錄像行對比。

4)四步清洗及預檢

首先用氣鞭對管道壁進行高頻振動,使浮塵和垢塊與管壁脫離,脫落的浮塵垢塊在高速氣流作用下被迅速卷走,向空氣負壓機吸氣口移動。

在氣鞭清洗后沒有除掉的灰塵,再用清掃刷清洗一次,因為設備自帶攝像頭,道內每一處情況都在清洗工作人員的監視之下,確保管道內每一地方都清洗干凈。

因為清掃刷體積大,在管內清掃時對氣流有很大的阻滯作用,刷下的灰塵沒有完全被吸走,所以還需要氣錘機器人進行清洗。氣錘機器人是靠大流量的壓縮氣體進行清洗工作,加上空氣負壓機的排氣量,一送一吸兩種氣體使管內形成強大"風暴",可以把管內的所有灰塵全部清除干凈,使管壁光亮照人。把清洗完后的管道進行錄像,并標記管道編號。邀請甲方代表對清洗完的管道進行驗收簽字。

5)高度小于200的一些特殊水平管的清洗

水平風管的高度小于200mm時的矩形風管清洗:單一的清掃刷、氣鞭機器人等對高度低于200mm高的矩形風管清洗時,由于高度的限制很難清洗干凈。我公司根據風管的形狀,采用高度僅為9公分高的智能機器人(或手動旋轉氣錘)。該機器人利用高壓氣體旋轉頭能對風管四壁同時清洗,保證清洗干凈、徹底。該機器人已廣泛應用在本公司的所有清洗工程中。主要用于700×120風管和160×120風管清洗。

水平風管的高度大于200-800mm時的矩形風管清洗:我公司有三種設備適合此類風管的清洗。①智能工作機器人2號(高度為150公分)。此機器人可清洗高度200-1000mm,該機器人利用高壓氣體旋轉頭能對風管四壁同時清洗。清洗時根據風管的高度更換清洗操作氣管長度進行清洗。②氣鞭工作機器人。清洗時根據風管的高度調整氣鞭的固定高度進行清洗。③智能刷清洗機器人。該機器人根據風管的高度更換合適的清掃刷和調整延伸桿進行清洗。

6)送風管和回風管的支管清洗。

清洗一個空調通風系統時,應先清洗回風系統然后在清洗送風系統。

清洗回風管時應從回風管的末端向新風機組清洗。其順序先清回風干管,然后清洗支管,最后清洗回風主管。

清洗送風管時應從新風機組向送風管的末端清洗。其順序先清送風主管,然后清洗送風支管,最后清洗送風干管。

7)施工檢測門的安裝與恢復

空調新風系統水平風管清洗時,當風管長度大于20-30米或有支管和各風閥時,各種風口不能利用操作,要開操作孔(操作孔恢復時最好安裝檢測門形式,以便檢查和再次清洗時使用)。根據風管的大小開操作孔,尺寸為240*240或400*400。

風管立管的開孔應在立管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開孔,如果風管立管的高度大于20米或有風閥時需要加開1個。開孔尺寸根據風管的大小開操作,尺寸為240*240或400*400。

風管清洗時,如果頂棚吊頂是死頂的,頂棚上也要開操作孔(尺寸為600×400),清洗后恢復成檢修孔形式。

風管系統清洗時盡可能利用各種風口進行操作,要少開操作孔。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礦井測風管理制度

1、測風員每月按上、中、下三旬,對全礦井主平硐采掘工作面,回風巷、主回風平硐及所有用風地點必須按規定進行測風。

2、每次測風不少于3次,誤差不超過5%并按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將結果填寫井下測風站的牌板上(或瓦檢牌上)填寫風量、測風人員、測風時間。

3、測風人員不得弄慮作假。

4、對巷道貫通、通風系統調整即時進行風量測定。

5、每次測風必須即時的填寫在礦井測風記錄上。

6、測風時必須攜帶好相關的測風工具(中微速風表、秒表、卷關)并不少于2人。

7、在測風時,測風點前后20米不得有人和礦車通過。測風地點應選在巷道暢通無雜物、無阻礙物的地點。

8、凡發現系統風量變化異常時必須向礦長和技術負責人匯報。

篇3:局部通風管理制度范例

1.開掘巷道的通風方式、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裝及使用等局部通風設計,應列入掘進巷道的作業規程,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根據已審批的作業規程,通風科指定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施工單位根據要求在指定地點安裝局部通風機,通風科按標準接掛風筒。

3.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裝及使用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所有獨頭巷道通風必須采用功率相當的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供風裝置供風,不得出現副風機功率小于主風機功率的現象。付風機電源必須取自該局部通風機安設巷道饋電開關電源側或設付風機專供電源。

⑵.局部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并使用低噪聲局部通風機或安設消音器。

⑶.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水平安裝在進風巷道中,安裝地點10m范圍應無雜物堆放,風機墊高在300mm以上,距回風口不得小于10m。安設地點的全風壓風量必須大于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并且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的巷道中的最低風速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以免發生循環風。

⑷應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出風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并保證局部通風一條線,每節風筒進行編號管理。

⑸.所有開掘工作面應裝設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開掘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都應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開掘巷道瓦斯超限時,能立即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的一切電源。

4.使用局部通風機進行通風的開掘工作面,無論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嚴禁非通風人員隨意調節風筒的風量。

5.機電科每旬至少檢查一次局部通風機供電系統并要做好記錄,將記錄送礦總工程師、安檢科、通風科。井下機電隊包機負責人每三天檢查一次局部通風機雙風機切換和風電閉鎖,杜絕主風機停風后副風機不啟動和停風后巷道內電器設備不斷電現象。通風科要每天檢查主副風機開停傳感器使用情況,發現異常匯報有關單位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6.開掘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停風后的應急措施:

⑴.開掘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

①.現場瓦檢員要及時匯報礦調度,礦調度及時向通風科、隊值班干部匯報并向有關隊組、安檢科匯報。瓦斯檢查員、安全員及工長負責將開掘工作面工作人員撤出到進風流中,由瓦斯檢查員負責在停風巷道口設置柵欄和警標,以防人員誤入。安全員在柵欄處警戒,禁止人員進入。

②.礦調度接到匯報后負責通知井下電工迅速查明停風原因,并及時排除故障。

⑵.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轉時:

①.瓦斯檢查員要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經瓦檢員同意由現場電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②.瓦斯檢查員要檢查停風區域內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證實停風區域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若停風區域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執行“瓦斯排放管理制度”的規定。

③.臨時停電停風恢復正常后,瓦斯檢查員要及時向通風科、礦調度匯報。

⑶.局部通風機有計劃停電、停風管理制度:

風機接電源、處理風機專供設施故障、雙風機切換故障、更換風機開關、維修風筒等需要停風時,由施工單位提前一天提出停電停風申請報告,并由所影響的隊組、通風科值班人員、機電科值班人員、礦調度、機電副礦長、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執行,審批后及時將申請報告單送到有關單位,各單位接到停風報告后當日值班人員及時安排有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通風科必須根據停風區域的瓦斯情況和停風時間長短做好瓦斯排放準備工作。通風科、隊當班值班人員應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組織有關人員學習事先制定的排放瓦斯措施并及時審批排放瓦斯停電撤人報告,并積極組織瓦斯排放工作。

⑷.無計劃停風的登記、分析、追查制度:

①.發生無計劃停風時,當班瓦斯檢查員必須及時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在接到瓦斯檢查員的匯報后要及時向通風科值班人員、安監科匯報,并登記在“無計劃停風登記本”上。登記時應注明停風地點、停風時間、停風原因、恢復通風時間、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等。

②.發生無計劃停風后,由機電副礦長、安監科負責組織有關隊組、通風科、機電科等單位負責人進行認真追查,兩天內完成追查處理,對責任者按規定進行處罰。

③.對無計劃停風的追查,安監科要建立“無計劃停風追查記錄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