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維修工作業指導書(3)
機械維修工作業指導書(三)
1.崗位職責
1.1在本科運行科長、主管工程師的領導下,保障本部門所有設備的正常運行。
1.2對責任區域設備主動進行巡視、檢查,及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態,為修理計劃安排提供基礎資料;及時處理設備問題,保證責任區域設備的正常運行。
1.3按潤滑“五定”要求,搞好設備的定期加油、換油工作,避免所有可能由于潤滑問題所造成的設備故障。
1.4認真完成主管工程師下達的設備檢修任務。
1.5監督操作人員正確、合理地使用設備,指導督促搞好設備的日常維護(日保)和定期維護(周保)。
1.6認真參與責任區域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保持責任區域設備性能良好。
1.7與電氣維修工密切配合,及時處理突發故障,修理或更換損壞的設備器件。
1.8做好設備的防漏、治漏工作,保持設備完好狀態。
1.9按照要求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設備故障調查單、維修任務單等各類記錄。
1.10保持工作場所的整齊、清潔。
1.11嚴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
1.12及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2.工作程序
2.1按時到崗。
2.2在完成與上一班維修工的工作交接后,立即對責任區域設備進行巡視。
2.3查看責任區域設備運行交接班記錄。
2.4對責任區設備的巡視次數每班不得低于四次。
2.5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對于處理不了的問題,應立即向主管工程師報告,并做好詳細記錄。
2.6設備出現故障,應立即帶齊工具到故障現場,處理完畢后,在設備正常運行10分鐘后方可離開。
2.7如設備出現難以判斷的機械、電氣相關問題時,應立即會同電氣維修工共同進行處理,直至設備正常運行為止。
2.8在設備維修過程中,應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和維修工具,杜絕使用不合適或不配套的工具來拆裝設備。
2.9在拆裝設備特殊部件、復雜部件或不了解的部件時,必須先查看設備說明書、裝配圖,按要求順序拆卸和安裝,并按技術數據進行調整,嚴禁憑想象或經驗進行維修作業。
2.10在維修或更換設備內部傳動部件或一些較為重要的傳動部件時要注意:
2.10.1對拆下的螺栓一定要注意其類別和強度等級,不得隨意用其它不同種類或不同強度等級的螺栓來替代更換。
2.10.2對拆下的防松螺母必須更換新的防松螺母。
2.10.3更換損壞的軸承前,要注意檢查新軸承的型號,保證與原件型號完全相同方可安裝。如需用替代品,必須征得主管工程師的同意方可安裝。
2.11采取措施及時解決責任區內設備跑、冒、滴、漏問題。
2.12下班前應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并與下一班維修工進行工作交接,如遇較大的設備故障應協同下一班維修工共同處理,直至設備正常運行為止。
2.13認真填寫制造工程部下發的各種調查記錄。
3.安全規程
3.1設備維修應在設備停機后進行,嚴禁在設備運轉時進行維修作業。
3.2設備維修前,必須先通知相關的運行、操作或其他維修人員,不需電源的維修作業應切斷本機電源,并在設備電源處懸掛警示牌。
3.3維修中需停、送電時應通知相關人員,并懸掛警示牌。
3.4設備維修完畢需試運轉前,必須對設備內外進行檢查,確保無異物。同時應警示周圍相關人員,確保開機安全。
3.5不得擅自拆卸設備上的防護裝置,維修中必須拆卸時,應在維修結束后立即恢復原位。
3.6維修結束后,應清理現場,確保設備內外、周圍地面無廢舊零件、緊固件、工具等物品,并保證設備及地面清潔無油污。
3.7維修壓力管道、容器必須卸壓后進行,檢修完畢后必須進行測漏試驗,確認無泄漏方可結束維修作業。
3.8動用特殊設備(如電焊機等)時,需征得主管工程師的同意并在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后方可持證操作。
篇2:汽車維修工崗位職責
1、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本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
2、上崗必須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正確使用防護器具。
3、堅守工作崗位。做到班組、崗位、現場符合“三標”要求。
4、掌握消防、安全用電知識,熟識機具設備安全技術性能,做到“四懂三會”文明生產。
5、妥善保管正確使用維修設備,及時維修保養,排除機械故障,防止人身傷害。
6、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崗位技術練兵,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
7、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篇3:軌道衡器維修工安全守則
第一條嚴格執行《調車作業一般安全守則》和《鉗工通用部分守則》。
第二條定期對過渡器、秤量軌與防爬軌、限位裝置等秤體機械部分進行檢修、保養和調整,確保軌道衡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第三條做好儀表、打印機和電源等設備的除塵清潔工作,作業前要關閉電源。
第四條進行傳感器檢修、保養或調整時,要在相關部位放好千斤頂,擺放平穩后,方可進行作業。在檢修、保養作業中,堅持兩人以上作業,相互照應。
第五條要配合電工做好接地電阻測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