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準儀分類與讀法規范

水準儀分類與讀法規范

2024-07-10 閱讀 6370

水準儀分類與讀法

1、水準儀分類

水準儀按其精度和用途分為DS1、DS2、DS3等幾種等級。精密水準測量用DS1級水準儀,普通水準測量一般用DS2級水準儀,其下標表示每千米水準測量往返高差中數的誤差(單位:mm)。

按精度水準儀可分為DS05、DS1、DS3、DS10等幾個等級:

DS05-----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0.5mm,用于高等級水準測量;

DS1-----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1.0mm,用于高等級水準測量;

DS3-----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3.0mm,用于一般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

DS10-----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10.0mm,用于一般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

DS為“大地”、“水準儀”的漢語拼音縮寫。

DS3水準儀讀法

2、雙面尺法

在同一個測站上,儀器的高度不變,根據立在前視點和后視點的雙面水準尺,分別用黑面和紅面各進行一次高差測量,用兩次測定的高差值相互比較進行檢核。兩次所測高差之差的限差與雙儀高法相同。同時每一根尺子紅面與黑面讀數之差,不超3mm(四等水準測量)或4mm(等外水準測量),可取其高差的平均值作為該站的觀測高差,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

用十字絲的中絲,截讀水準尺上的讀數。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記,厘米數尺面上的格數,毫米估讀。

現在的水準儀多是倒象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后報出全部讀數。儀器若成正像,則從下往上讀。

先讀后尺黑面上絲、下絲、中絲,再讀紅面中絲,然后讀前尺黑面上、下、中絲,紅面中絲。水準尺上一格為10mm也就是1cm(尺子上是以mm為單位的)。

前進方向向右時,M點――后視點,N點――前視點。兩點高差=后視讀數-前視讀數(hMN=a-b)

篇2:水準儀分類與讀法規范

水準儀分類與讀法

1、水準儀分類

水準儀按其精度和用途分為DS1、DS2、DS3等幾種等級。精密水準測量用DS1級水準儀,普通水準測量一般用DS2級水準儀,其下標表示每千米水準測量往返高差中數的誤差(單位:mm)。

按精度水準儀可分為DS05、DS1、DS3、DS10等幾個等級:

DS05-----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0.5mm,用于高等級水準測量;

DS1-----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1.0mm,用于高等級水準測量;

DS3-----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3.0mm,用于一般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

DS10-----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為±10.0mm,用于一般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

DS為“大地”、“水準儀”的漢語拼音縮寫。

DS3水準儀讀法

2、雙面尺法

在同一個測站上,儀器的高度不變,根據立在前視點和后視點的雙面水準尺,分別用黑面和紅面各進行一次高差測量,用兩次測定的高差值相互比較進行檢核。兩次所測高差之差的限差與雙儀高法相同。同時每一根尺子紅面與黑面讀數之差,不超3mm(四等水準測量)或4mm(等外水準測量),可取其高差的平均值作為該站的觀測高差,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

用十字絲的中絲,截讀水準尺上的讀數。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記,厘米數尺面上的格數,毫米估讀。

現在的水準儀多是倒象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后報出全部讀數。儀器若成正像,則從下往上讀。

先讀后尺黑面上絲、下絲、中絲,再讀紅面中絲,然后讀前尺黑面上、下、中絲,紅面中絲。水準尺上一格為10mm也就是1cm(尺子上是以mm為單位的)。

前進方向向右時,M點――后視點,N點――前視點。兩點高差=后視讀數-前視讀數(hMN=a-b)

篇3:萬以上數的讀法數學教學反思

萬以上數的讀法數學教學反思

萬以上數的讀法中級開頭、中間,末尾有零的數的讀寫法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學時我注意利用教學活動突破難點,我一方面強調寫數時先"想想數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幾位數?再寫幾位數,寫完必須先分級后讀一遍。

因為讀的時候,有時寫著的0不讀出來,有時又要全部讀出來,有時有寫0要讀,有些0不讀;寫數時,所有的0又都要寫下來。寫數往往會出現少讀、少寫或多讀、多寫的情況,還有些大寫文字與阿拉伯數字混合在一起寫。怎樣才能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點呢?教學中,我發現,教師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的基礎上,讓學生采取“先想好最高位是什么?有幾位數、再讀寫”的方法,不論寫完或讀完一個數,必須再讀一遍是否正確的習貫,這樣就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不足之處,讀數,用文字表示,有學生把文字與阿拉伯數字混合在一起寫,中間兩個零少寫一個,還有學生離開數位表不會寫。

本學期我們重點進行了萬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這部分知識學生對于一般的讀寫法比較容易掌握,但是對于每一級開頭、中間、末尾有零的數的讀寫法,學生很容易出現混亂。雖然反復強調,但也是問題百出。針對這個情況,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對于感興趣的問題比較容易記憶。而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對于形象的再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根據根據活生生的圖片與諧音,進行多位數級末尾以及中間有零的讀寫法就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如教師出示了一幅圖(雞)

然后把這個雞圖劃分成雞頭、雞中間(雞身)、雞尾巴三部分。然后結合一個數級開頭、中間、以及級末尾有零的數的讀寫引導學生加深記憶。雞頭(級頭)級中間的零不論幾個,只讀一個,雞(級)尾巴的零不讀。通過這種結合數與形的結合的記憶,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教學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