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碎指標值測定儀自檢校驗規范

壓碎指標值測定儀自檢校驗規范

2024-07-10 閱讀 2224

壓碎指標值測定儀自檢校驗方法

一、技術要求

1、鋼制圓筒,外徑172mm,內徑152mm,高125mm,外臂光滑鍍鉻,內臂光潔度為△4,頂面與底面平行且垂直筒軸線。

2、鋼制底筒,外徑182mm,內徑172mm,高20mm,底深10mm。底外臂光滑鍍鉻,底內臂光潔度為△4,底內外臂平行,底臂與底面垂直,底外周相對兩側安有直徑為8mm的鋼制提手。

3、鋼制加壓頭:壓頭底部直徑150mm、高50mm,壓頭上部直徑60mm、高50mm,并在相對兩側安有直徑為8mm的鋼制手把,其總長≤150mm,頂面與底面平行、光滑、平整,并與壓頭軸線垂直,表面鍍鉻。

4、圓筒、底盤、加壓頭、提手及手把焊縫均應打磨光滑、平整。

二、校驗項目及條件

1、校驗項目

(1)外觀檢查

(2)幾何尺寸

(3)光潔度

2、校驗用器具

(1)鋼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2)游標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直角尺

三、校驗方法

1、目測和手摸各表面及焊縫是否光滑、平整,外表是否鍍鉻。

2、用鋼直尺測量各部分的高度、深度,各測兩次,取算術平均值。

3、用游標卡尺測量各部分的外徑、內徑、壁厚,各測兩次,取算術平均值。

4、用直角尺測量需要平行的各面是否平行及與軸線是否垂直。

四、校驗結果處理

全部校驗項目均符合技術要求為合格。

五、校驗周期、記錄與證書

校驗周期為12個月,校驗記錄格式見下表,校驗證書格式見附錄Ⅰ。

壓碎指標值測定儀校驗記錄ZML-013

送檢單位儀器偏號校驗號

項目

校驗數據

結果

外觀

1、外表面是否光滑、平整、鍍鉻

2、內表面是否光滑、平整

3、頂面與底面是否平行

4、頂面及底面與軸線是否垂直

5、焊縫是否光滑、平整

尺寸

1、圓筒內徑1mm2mm平均mm

2、圓筒外徑1mm2mm平均mm

3、圓筒高1mm2mm平均mm

4、底盤內徑1mm2mm平均mm

5、底盤外徑1mm2mm平均mm

6、底盤高1mm2mm平均mm

7、底盤深1mm2mm平均mm

8、壓頭底部直徑1mm2mm平均mm

9、壓頭上部直徑1mm2mm平均mm

10、壓頭底部高1mm2mm平均mm

11、壓頭上部高1mm2mm平均mm

12、底盤提手直徑mm

13、壓頭手把直徑mm

14、壓頭手把全長mm

校驗結論:

校驗員核驗員

校驗日期:年月日

篇2:班組自檢制度范本

一、每個班組應由組長、工人骨干若干人組成質量檢查小組以《建筑安裝質量》做為驗收的標準。

二、班組自行完成的工程量必須經班組檢查,會同質檢員檢驗合格后,方能交工進行下道工序,如發現不符合質量評定標準的,要進行返工處理,再由公司檢查小組進行復查,合格后才能簽收。

三、做好質量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公司(或工程部、工程處)反映情況,把好質量關。

四、對拌制混凝土、砂漿,一定要按配合比,檢查各種材料質量、重量后,才能拌制,對隱蔽工程,要嚴格檢查,簽字后方能隱蔽。

五、各班組要全面抓好質量管理,對質量好的要給予表揚或獎勵,獎勵質量做得好的工人,督促質量差的工人。

六、完善檢測手段,總結交流經驗,搞好工程質量,創造優質產品。

七、堅持上班前檢查安全、下班檢查質量的原則。

篇3:質量自檢工作制度

1、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施工質量檢查、申報、簽證必須真實有效,防止弄虛作假、先干后編的違規現象。

2、所有施工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施工,每進行一項工序,必須按程序逐級申報,現場簽證,方可有效。

3、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自覺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沒有檢查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檢查記錄不詳,簽字手續不全不能施工。

4、質檢應堅持隨工程進展情況隨時跟蹤檢查,檢查合格后,由技術人員填好資料,需報監理復檢,應立即通知復檢,經復檢合格后,辦理簽證手續,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凡屬隱蔽工程施工項目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必須堅持逐級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會同監理工程師及有關單位或部門進行現場復檢簽認,復檢結果填入正式表格,雙方簽字認可后,方可立即隱蔽。凡未經檢查認可,手續不齊全,擅自進行隱蔽的工程,必須進行揭蓋重新檢查,后果自負。

6、凡屬重、難、高、大項目工程及隧道工程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及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