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設備管理規定
E公司設備管理規定
一、新增設備管理
(1)公司各部門需增置的設備經批準購買后,報設備管理部門備案。
(2)經設備管理部門進行可行性方面的技術咨詢,才確定裝修項目,或增置電器及機械設備。
(3)保證設備安全、合理的使用,設備維修班組應指導各部門人員按正確要求操作。
(4)設備項目確定或設備購進后,設備維修班負責安裝的任務并進行驗收。
二、使用設備管理
(1)電氣機械設備使用前,設備管理人員要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
(2)使用人員達到會操作、清楚日常保養知識和安全操作知識,熟悉設備性能的程度,通過上崗考試后,人資行政部要發設備操作證才能上崗操作。
(3)使用人員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認真遵守崗位制度,準確填寫規定的各項運行記錄。
(4)設備維修班和各部門負責人要經常性地檢查設備情況,并列入員工工作的考核內容。
三、改裝、移裝設備操作管理
(1)設備的跨部門移裝、改裝和電氣及機械設備的改裝要報設備管理部門。
(2)設備維修班進行技術可行性咨詢后,再派人員移裝、改裝。
(3)將設備移裝、改裝的情況記入設備檔案。
(4)公司各部門未經申報或呈報設備主管審批同意,任何人不得移裝、改裝設備。
四、轉讓和報廢設備管理
(1)設備年久陳舊不適應工作需要或無再使用價值,使用部門申請報廢,報廢之前,設備部門要進行技術鑒定和咨詢。
(2)設備維修部應指派專人對設備使用年限、損壞情況、影響工作狀況及殘值情況、更換新設備的價值和貨源情況等進行鑒定和評估,并填好意見書交使用部門。
(3)使用部門將“報廢、報損申請單”附設備維修部門意見書一并上報,按程序審批。
(4)申請批準后,按程序辦理,新設備到位后,舊設備報廢、報損。
(5)報廢、報損的舊設備由設備維修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五、設備事故分析處理
(1)發生設備事故后,設備科當班人員應立即到現場進行察看、處理,及時組織搶修。
(2)發生設備事故的操作人員及當事人將事故發生原因、時間、設備損壞程度等作記錄上報本部門負責人。
(3)設備維修部門主管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織進行事故分析,寫出事故分析報告和處理意見報主管總經理。
(4)對重大事故由設備維修部門知會人資行政部及有關部門,按處理程序及時上報。
(5)事故處理完,設備維修部當值將設備分析報告存入設備檔案。
(6)人為事故應根據情況按“獎懲條例”的條款及處理權限對責任人給予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
(7)屬設備自然事故,設備維修部門進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
六、設備檢修保養管理
(1)設備主管人員編制設備檢查保養半年計劃,填制“半年設備檢修計劃表”,報上級部門審批。
(2)設備主管人員編制檢修保養單、“月設備檢修保養計劃表”,并按日計劃的內容逐項填寫“保養申請單”,檢修保養時需部分停電、水、汽時,要填寫“停------通知單”。
(3)當值人員填寫的“月設備檢修保養計劃表”“保養申請單”“停------通知單”一并報部門主管和總經理、各部門溝通后,簽屬意見、下達執行。
(4)當值人員根據批準的月設備檢修保養計劃簽發“設備------的保養任務單”,填清任務單中的內容及要求欄目,安排人員實施。
(5)在“檢修保養工作記錄簿”中登記派工項目及時間。
篇2:某酒店廚房設備餐具衛生管理規定
酒店廚房設備餐具衛生管理規定
1、定期清洗、檢修及保養雪柜及所以電用設備
2、所有餐具洗刷后必須進行消毒措施后整潔存放在指定的地方
3、所有的設備及餐具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標準說明使用
4、各種電用設備不使用時或使用后必須切斷電源
5、不能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
6、下班后必須關閉所有的照明或相關的能源開關。
篇3:安全設備管理規定
1.消防器材及消防設施各使用單位必須到安環處登記。
2.各使用單位至少每周檢查一次,出現問題及時向本單位領導與安全員匯報,有安全員向安環處匯報。
3.消防設施、器材必須放在指定的位置。
4.使用后必須及時到安環處更換,并說明使用原因,因使用單位未及時更換而耽誤救火,一切后果有使用單位負責。
5.各單位對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必須明確專人負責,丟失、損壞照價賠償外,追究責任。
6.任何單位、個人不準將消防設施、器材挪作別用,否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處罰條例》處罰,嚴重者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7.在無火情況下,擅自放掉滅火器藥品,除加倍罰款外,還要追究肇事者責任。
8.車間分管安全的人員及工段長,每天需對轄區內的消防器具全面檢查,并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
9.消防器具使用后,要根據情況向公司安環處匯報并申請更換,并做好使用記錄。
10.崗位消防器材要嚴格交接制度,發現問題及異常,要向車間分管安全的領導匯報,并由車間安全員向安環處匯報。安環處接報后要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達到器具的完好使用。
11.轄區內消防器具如在使用時達不到備用狀態,要追究車間分管安全領導主要責任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交司法機關處罰。
12.車間要定期組織職工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各類消防器具使用方法,組織滅火、演練演習,培養一支有過硬本領的消防隊伍。
13.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含氧量、毒物濃度)、勞動強度和防護器材性能及防護范圍,正確選用防護器材種類和型號,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使用。
14.崗位配備的過濾式防毒面具,應與有毒物質的性質和人員頭型相適應。
15.凡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體積),有毒氣體高于2%(體積)的作業場所,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16.嚴禁使用防塵口罩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17.使用隔離式長管式面具應將吸氧口置于空氣新鮮的地方,嚴禁拆、壓軟管,管長不得超過20米,否則應強制送風并設專人監護。
18.面具使用人必須受過培訓,熟知機具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方法。
19.安環處有關人員和各單位專職安全員,要深入生產崗位,組織生產人員或骨干學習各種防毒器材的使用規定和保管、檢查、使用方法,使廣大職工都會使用、保管防護器材。
20.配備給車間、崗位的防護器材,應放入救護柜內,救護柜管理應列入車間的崗位負責制,由生產人員與生產設備一起交接班,并設立使用臺帳。
21.各種防毒面具使用前后均需仔細檢查,以確保使用安全。
22.長管式防毒面具每月進行一次氣密情況檢查,每次用后要進行外觀檢查,根據情況進行清洗,保持清潔。
23.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每個月進行定期檢查一次,一氧化碳濾毒罐每月稱重檢查一次。
24.各種防毒面具應定點存放,應放在便于取用,無日光直接照射,溫度適宜和不易遭受塵埃和腐蝕性物質污染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