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報驗工作規程范本
電梯報驗工作規程范例
為了加強電梯的安全監察中,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北京市電梯安全監察辦法》中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二條中的規定,工程部或維保部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情況書面告知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告知后即可進行,而在施工完畢后經施工單位自檢后,電梯使用單位應向電梯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根據市電梯安全監察辦法的規定,公司的具體報驗工作的程序則需要做相應的準備。
一、安裝、改造、維修告知:
1、項目經理首先需要準備《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告知書》并加蓋公章(一式兩份);
2、施工單位資質證件副本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3、建設和單位和施工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各一份;
4、日立電梯安裝資格認可書;
5、維修、改造需攜帶有效期內的檢驗報告,更新設備請出示原設備的報廢審批表;
6、《施工現場安全保障方案》和法人簽字(蓋章)的《法定代表人聲明》各一份;
7、被檢電梯結論為“合格”的電梯,可于十日內直接辦理領取檢驗報告及領取合格證。
8、根據各區、縣要求不同,所提交資料有所區別;
在上述材料準備完成,經領導審閱無誤并簽字確認后,交到安全質量部,即可到技監局辦理開工告知,告知后施工班組即可進入現場施工。
電梯安裝、恬適、維修完畢并經安全質量部檢驗、整改完畢后,即可報請技監局檢測、驗收。
二、安裝、改造、維修驗收
1、在確認工程完工后,由項目經理填寫《機電類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申請單》并加蓋公章;
2、開工告知書;
3、使用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后,全部交到安全質量部,由安全質量部負責到市特種設備檢測中心申報并確定檢驗日期。
安裝驗收完畢后,由安全質量部到特檢中心提取報告書,并到使用單位所在區、縣的特種設備監察科辦理電梯使用登記、注冊,并辦理取《安全檢驗合格證》工作,該項工作需提交:
1、產權單位、使用單位及維保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各一份和電梯維保單位的資質證書復印件;
2、產品質量合格證書;
3、電梯維修保養合同原件及復印件;
4、電梯驗收檢驗報告書;
5、北京市特種設備登記卡(加蓋單位公章);
6、電梯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資料(藍本);
7、根據各區、縣要求不同,所提交資料有所區別;
以上所有程序完成后報驗工作即告完成,而在電梯正常使用時應定期進行檢驗,檢驗周期為一年,超過檢驗周期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
維保部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自檢申請,并準備相關的資料:
1、產品質量合格證書;
2、北京市特種設備登記卡;
3、電梯驗收檢驗報告;
4、電梯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資料(藍本);
5、型式試驗證書(門鎖、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下行超速保護裝置);
6、電梯井道土建設計圖;
7、電梯裝箱單;
8、電梯隨機文件目錄;
9、電梯救援說明;
10、電梯使用維護說明書;
11、電梯圖紙;
12、電梯運行管理制度;
13、限速器和安全鉗調試證書;
14、開工告知書;
15、電梯維保合同書;
檢驗完成后到技監局領取《電梯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證》并存入公司檔案,將報告書及合格證交給甲方存檔。
檔案管理制度
篇2:工程報驗管理制度范本(1)
工程報驗管理制度范本(一)
1)負責人:各專業工長
2)工程驗收程序:
專業負責人做驗收計劃→項目相關人員簽資料→施工隊自檢→專業負責人驗收→報監理驗收→監理簽字→相關人員簽聯檢單→進行下道工序
(1)施工隊自檢,要求施工隊填寫自檢單報項目專業負責人;
(2)項目專業負責人驗收合格后,方可報監理驗收;
(3)各專業監理驗收合格、簽完字,項目專業間辦理完聯檢單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資料報驗時間:
正常情況下,工程報驗的同時報資料給監理,監理驗收合格后,應立即簽字并返回驗收單。
特殊情況時,資料報驗時間不得晚于以下規定:
(1)白天正常上班時間內驗收的工程,在工程驗收合格后2h內,必須報資料給監理,監理在資料報驗后30分鐘內簽認。
(2)夜間驗收的工程,在第二天10:00鐘前報資料給監理,監理在資料報驗后30分鐘內簽認。
(3)周六、周日驗收的工程:在周一10:00鐘前報給監理。監理在資料報驗后1小時內簽認。
4)其它要求:
(1)工程技術資料編制、整理、歸檔均執行DBJ01-51-2003標準。
(2)工程要求監理驗收一次通過率100%,一次驗收不通過或未自檢就報監理的,罰當事人100-200元,每增加一次,加倍處罰。每月出現三次(包括)以上一次驗收不通過現象,根據具體情況對當事人進行處罰,嚴重者,調離本項目部。
(3)資料報驗未按要求的時間執行,或資料填寫錯誤等影響施工的,發現一次罰相關人員100-200元。
(4)監理未驗收合格進行即下道工序的,發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100-300元;
(5)因驗收時間計劃不準確或無驗收計劃,影響施工的,根據具體情況,發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50-200元。
(6)結構施工期間,水、電施工隨土建施工穿插進行,驗收必須及時,因人為因素造成驗收滯后,影響施工的,發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100-200元。
篇3:探掘公示日報驗收審批制度
一、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在每個掘進開工前,根據地質科所掌握的水文地質資料、編制該工作面探放水設計和作業規程,由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備案后,由探放水隊組織實施探放水工作。
二、依據探放水作業規程要求,由地測科,探放水隊等有關人員對鉆孔的數量、方位、傾角、深度進行確定,保證鉆孔的控制范圍及距離,達到設計要求。
三、探放水情況日報、驗收及審批:每次探水工作開始后,每班實際完成探水鉆孔個數、深度,由地測科、駐礦安檢站、探水隊現場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并填寫《工作面探水檢查驗收表》;每次探水工作完成后,由地測科對本次探水情況匯總,并填寫《工作面探水檢查驗收匯總表》報礦總工程師和安全副礦長簽署同意掘進的意見,交由安全指揮中心主任下達掘進指令,掘進隊接到指令后方可進行掘進。否則,不準擅自掘進。
四、排放水情況日報、驗收及審批:探出水后,由地測科、探水隊派有關人員共同監測水情,每班要認真填寫《工作面排放水記錄表》;排放水完成后,由地測科、探水隊、駐礦安檢站有關人員共同驗收合格,報礦總工程師和安全副礦長簽署同意掘進的意見,交由安全指揮中心主任并下達掘進指令,掘進隊接到指令后方可進行掘進;否則,不準擅自掘進。
五、掘進日報、驗收及審批:掘進隊掘進工作完成后,由地測科、掘進隊、駐礦安檢站有關人員按要求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并填寫《工作面掘進檢查驗收表》,報礦總工程師和安全副礦長簽署同意探放水的意見,交由安全指揮中心主任并下達探放水的指令,探水隊接到指令后方可進行探水;否則,不準擅自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