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件驗收管理規定
為了保證我廠設備正常運行,所需備件能夠與原設備配套裝配使用,并保證備件質量以及工程檢修的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備件驗收人由設備科和車間主任或車間副主任承擔。要求熟悉機械設備零件、部件及整機檢驗的知識和技能外,還應熟悉設備維修技術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能嚴格把好質量關能協助維修工人預防發生檢修施工不合格,要有一定組織能力,責任心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具備一定技術水平及業務素質。
二、設備科專業工程師、技術員、所屬車間主任(設備副主任)作為驗收負責人對備件進行到貨驗收,其具體名單如下:
⊥65⊥、冶煉廠專業技術人員:
備件類別
機械備件
電氣備件
儀控備件
耐材類
驗收負責人
靳恒朝/張喜榮
宋建華/楊增
栗福壽
克俊超
⊥6
車間
驗收負責人
車間
驗收負責人
原料車間
曹慶良
機修車間
任允星
供料車間
盧效玉
鑄鐵車間
張耀忠
除塵車間
孫可奇
1#爐
郭守斌
燒結車間
田書明
2#爐
楊寶煌
動力(噴煤)
王興強(郭珍宇)
3#爐
趙炳光
⊥6
車間
1#爐
2#爐
3#爐
鑄鐵車間
燒結車間
驗收負責人
趙秉德
李錦義
閆永林
張耀忠
孫步霞
三、驗收要求
1、備件到貨后,由供貨單位、合同處、物資部或本廠材料員根據備件類別,通知相關驗收負責人或其它相關人員到現場驗收。
2、人員應采取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到貨的備件先從外表和外露零件的整齊、防銹、涂漆、美觀的技術要求以及標牌,規格型號、到各部件與原配設備的外形尺寸,進行初步驗收。
3、重要備件除從外觀質量考核外,同時還須進行必要的計量檢測。進一步細致驗收,對于價格昂貴本企業不經常使用的量檢具及儀器,可向外企業租用或外委檢測。
4、有必要進行分解驗收的,根據情況領回后檢查驗收。
5、通過的以上程序,確認無誤的方可簽字認定,如有疑問或發現問題,應當場提出要求答復,不能得到滿意答復的,要求馬上換貨(不得要求退貨),并且原則上不允許供貨廠家在我公司范圍內處理質量問題,并有權拒絕在驗收單簽字并要求。在調換不能及時到貨我廠又急需使用時,可作為供貨廠家支援我方的備件進行處理,不對其辦理出庫手續。
6、嚴禁驗收人員馬虎從事,或與供貨方串通徇私舞弊。
7、如因驗收不負責任,驗收了不合格備件,使用時設備發生事故或雖未造成設備事故卻使我廠造受損失的,視情節輕重給予20-200元的罰款,后果特別嚴重的廠部,另行研究裁定。
8、負荷試驗時,應按試驗程序和規范操作,對試驗中應檢測的數據做好記錄。
9、對于通用性備件,在領用時要嚴格把關,發現有質量問題及時退貨或不領用和廠部領導匯報,協調處理。
10、備件到廠后,要及時驗收,如在備件到廠滿7天沒有驗收,備件出現不合格,追究驗收人責任。
11、需化驗,調試、做實驗的設備備件,時間不得超過30天。
*12、備件驗收完畢要填寫《備件驗收單》并各負責人簽字確認后交設備科存檔,耐材類驗收單交綜合科存檔。
四、為了保證驗收的準確性,車間應配備必要的量具儀器,檢具及專用工具,要做到科學管理,使其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
1、我廠對現有檢驗測量工具實行專人專管,根據備件精度等級要求,相應精度的量檢具,確保其可靠性。
2、量檢具建立維護保養制度,經常保持量檢具清潔防銹和合理放置,以防銹蝕和變形。
3、量檢具要定期,清點,做到賬、卡物一致,如發現丟失應及時報告主管領導查找處理并補齊。
4、量檢具要按國家標準定時校對,保證其器具的靈敏性和準確性。
5、質量檢驗人員要加強技術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時培養新人。
6、檢驗人員驗收時一方面根據國家標準,另一方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設備技術狀況合理驗收。
7、開展用戶服務和質量信息反饋工作,作好記錄,并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差距,擬定進一步提高設備修理質量的目標和措施。以便完善驗收管理,堵絕漏洞,更好地服務于生產。
篇2:設備管理處材料備品備件計劃安全生產職責
1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檢修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4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檢修規程的行為;
5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6審核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防護措施方案,做好檢查落實工作;認真審核車間備件及材料計劃,對標準、規格型號、材質等技術參數進行審核確認;
7掌握滅火和火場逃生知識,熟悉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8積極參加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和安全價值觀;
篇3:備品備件管理制度范本
1、儀表、工具、備品、備件(備盤)、技術資料應由專人(兼職)負責管理,妥善保存。
2、定期編制元器件和材料計劃,建立領用和消耗帳,做到帳物相符。
3、常用工具、元器件、應定量,定位,分類放置,做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消耗后,及時補充。
4、破損工具和元器件,應及時清點處理,防止新舊混雜。
5、儀表應符合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并定期進行校驗。
6、長期不使用的儀表每月通電試驗一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
7、各種設備、儀表的圖紙,說明書,技術資料必需齊全完整。
8、各類資料應登記造冊,分類存放,卷目清楚。
9、各種報表、記錄按月整理,裝訂與歸檔,按保存期妥善管理。
10、機房內使用的儀表、工具、資料一般不得外借,如確需借用或借閱,應經分管領導同意,并辦理借用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