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事故上報調查處理管理制度

事故上報調查處理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4732

1目的

規范事故上報、調查及處理程序。

2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事故的定義及分類,事故上報程序、上報時限,事故調查處理及事故統計。

3術語與定義

3.1事故的定義

事故是職業活動過程中發生的意外的突發性事件總稱。傷亡事故是指員工在本崗位勞動或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企業設備和設施的不安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所發生的輕傷、重傷、死亡事故或急性中毒事件。

3.2傷亡事故的分類規定

3.2.1按傷害情況分類

3.2.1.1重大人身險肇事故:指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但由于各種原因而幸免傷亡的未遂事故。

3.2.1.2輕傷事故:指員工負傷后需要歇工一個工作日以上105各工作日以內的,但未達到重傷程度的傷害事故。

3.2.1.3重傷事故:指負傷后,經醫師診斷為殘廢、或者可能成為殘廢、或者雖不致于成為殘廢,但傷勢嚴重的傷害事故,且休工超過150天以上者。重傷分為重度重傷(1—4級傷殘)和輕度重傷(5—10級傷殘)。

凡因公負傷人員,當時不能夠確診為重傷,從受傷之日起一個月內,仍不能確定為重傷者,按輕傷事故統計,若一個月后由輕傷轉為重傷或者死亡,則不再按重傷或者死亡報告,也不再作專題調查報告。

4管理內容與方法

4.1事故上報及時限

發生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報告廠安全生產領導組及公司安環處,并按規定填寫《事故報告表》。報告時間規定為:部門(車間)報廠安全生產領導組不得超過3天,重大事故不超過5天;廠安全生產領導組接到事故報告后,最遲距事故發生不得超過7天上報公司安環處。公司安環處接到事故報告后,將會同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配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

4.2事故調查及處理

4.2.1發生輕傷事故,由廠安全生產領導組組織調查、分析、處理,處理結果要在15天內上報公司安環處。未在規定時間內上報,按照《安全生產獎懲管理規定》3.2.9.5之規定處理。

4.2.2事故發生后(除輕傷事故),由安環處組織組織開展事故調查,依據《安全生產事故處罰管理規定》和《安全生產獎懲管理規定》最遲不得超過一個月對事故作出處理意見。

4.3事故統計

安環科要建立事故登記臺賬,按事故性質、類型、事故發生時間、造成的傷亡情況進行登記、建檔,作為年終各單位評先評優的依據。

篇2:充裝站事故上報制度

1、充裝站必須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管理,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2、當發生事故時,操作人員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根據事故情況及時上報有關單位。

?3、一般設備操作事故,應及時上報經理、技術負責人;較大事故,由經理向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有關單位報告;重大火災事故,可直接與消防部門報告。

?4、站內員工應加強對事故的預防和消除演練,以防患于未然或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5、事故上報的內容:

?(1)事故發生的單位、聯系電話;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設備名稱;

?(3)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

?(4)重大事故應在12小時內上報主管部門。

6、事故上報電話:

消防火警電話:119

醫院急救電話:120

公安報警電話:110

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所電話:*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電話:*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電話:*

篇3:生產安全事故上報制度

一、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生以下安全事故應及時上報公司有關領導及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

1.施工中出現安全異常,經提出后,施工單位未采取改進措施或改進措施不符合要求時;

2.對已發生的工程事故未進行有效處理而繼續作業時;

3.安全措施未經自檢而擅自使用時;

4.擅自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時;

5.使用沒有合格證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換、變更工程材料時;

6.未經安全資質審查的分包單位的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時;

7.出現安全事故時。

二、發生了事故要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向領導和上級部門匯報,并參

加調查分析,弄清原因,查明責任,指出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見。

三、所有事故均應逐級匯報,及時查找因果關系,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安全部門應全過程記載存檔,以便工作順利展開。

四、事故發生后,由安全監理工程師會同項目部安全管理負責人共同調查,按實際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報監理組、工作組批準實施。

五、對發生事故隱匿不報者,除進行批評教育外,視情節嚴重,損失大小,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