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項目現場物資設備管理方案

工程項目現場物資設備管理方案

2024-07-10 閱讀 7167

工程項目現場物資及設備管理方案

1、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對物資的采購依據建設公司材料管理規定按其重要程度分為A、B、C三類物資。對于A、B類物資原則上選用衛生廳已確認的合格供應商,并經重新評價報業主認可;C類物資的供方評價不需報業主認可,但項目部需貨比三家,以材料質量證明資料為依據進行擇優采購,并建立供貨記錄。

對需增加的A、B類物資由器材部組織質保/技術等相關部門人員對供方進行評價,評價合格后報業主認可,方能成為合格供方。

器材部對供方提供的資料和評價記錄進行匯總,建檔備案,及時修訂和建立項目部合格供方名冊,并在其中選擇采購。

材料、設備的使用部門/隊依據圖紙/規范和有關技術要求編制"物資需用計劃"經總工程師批準后報器材部。

器材部依據"物資需用計劃"編制"物資采購計劃"施工經理批準后組織采購。

采購合同或協議應明確規定物資品種規格、質量要求、技術標準、驗收條件、價格、違約責任及供貨期限等,經施工經理審核,報項目經理確認后實施。

2、材料質量控制手段

2.1材料采購過程的流程

1.用料申請單

2.原材料采購計劃

3.周轉設備材料采購計劃

4.分承包方業績和信譽情況表

5.分承包方選擇申報審批表

6.合格分承包方資質評定表

7.合格分承包方名錄

8.工礦產品購銷合同

9.周轉設備材料租賃合同

10.產品準用證

11.產品合格證

12.質量保證書

13.原材料復試報告

14.收料日記

15.原材料質量追溯跟綜卡

2.2檢驗與試驗標準流程控制

物資進庫前由器材部組織質保部或技術部及監理或業主等有關人員進行外觀檢查或見證取樣,待合格后方能入庫。

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控制工作流程圖見下表:

2.3物資貯存

a)物資保管

◆驗收入庫的物資,保管員要根據各類物資的化學成份,物理性能和材料的品種、規格進行貯存并建立三級明細賬,及時反映物資動態情況。

◆庫內貯存物資根據倉庫的實際條件進行擺放,并及時建立材料卡進行標識,標明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狀態、進場日期等。

鋼材、木材、水泥及磚、瓦、灰、砂、石的儲存,應整齊堆碼,實行定位堆放,下墊上蓋,并掛有標識牌。

◆鋼材、木材、水泥的儲存。

--鋼材必須按不同品種、規格、材質分別堆放,若要露天存放,要選擇干燥、平坦又較高的場地。線材采用側立碼放,以一層為宜,魚鱗式碼垛,高不超過1.5米,圓鋼、方鋼、扁鋼、螺紋鋼、帶鋼、管材應順碼平放一頭齊。按一定數量分層,每層墊垛,垛寬不得超過2.5米,高度不得超過1.5米,垛兩旁有木樁,以防坍垛;大型工字鋼,槽鋼應側立碼放,側碼應一頭高,一頭低,以利于淌水,槽鋼、角鋼、每層用木條隔開,垛高不超過1米。分層記錄數量;鋼板應疊放,薄板10張一疊,中厚板垛基隨墩面增加,薄板、鍍鋅板應在庫內存放。

--木材、原木按樹種,材質等級分別堆放,順放平堆,垛兩端加立柱,并用鐵線加固;成材(方材、板材)按材質、品種、規格存放在干燥,通風、排水良好的料場或庫房內,注意防火、防腐、防暴曬、防雨淋等。

--水泥按品種、標號、出廠日期的先后分別存放,倉庫地面應防潮,庫外排水暢通,水泥碼高不超過10層,存放期不宜超過三個月,超過三個月應重新翻垛,重新取樣試驗,按試驗后確定的標號發放。

◆磚、瓦、灰、砂、石等大宗材料進場,應按施工平面布置及場地劃分,合理堆放,磚每200塊堆碼整齊,便于清點;砂、石堆放整齊不混淆;白灰及白灰膏應選好場地,不能混入其他雜物。

◆為防銹、防潮、防腐、防變質,庫內物資堆放要求離墻不少于30公分,離水泥地不低于15公分,離自然地面不低于30公分,料棚和露天堆碼場應根據現場情況具體確定,但不能低于庫內物資堆放要求的標準。

b)物資的發放

◆物資出庫前,由領料單位根據需用計劃開具領料單;領料單,調撥單所列內容,必須填寫完整清楚,注明工程名稱和使用部位。由工長、材料員簽字后,經器材部計劃員批料,器材部部長審核后,由保管員發料,保管員要按子項工程分類別及時登記"物資出庫明細臺賬"(見附表八)。

◆物資發放本著先進先出、易損先發(如水泥在庫不超過三個月),發放數量限制在核定之內的原則,做到手續不符,去向不明、白條子未經驗收或出現狀態標識不清或無標識的物資不出庫。物資出庫要做到一次完成,一次結算,避免甩頭留尾,造成混亂。

◆調撥物資的發放,保管員依據計劃員開具的調撥單,財務收款后發放。

◆各組領用物資后,應建立"三級明細賬"(只建數量),便于真實地反映物資的實際用量情況,以利于進行材料成本分析。班組領用材料時,以"領料小票"的形式到器材部領料,領料簽字必須齊全;材料組建立"明細賬"時,以領料單作為入庫的依據,以領料小票作為出庫的依據。及時反映物資入庫、出庫、庫存動態情況,并按子項工程建立"物資出庫臺賬"(見附表八)"物資驗收記錄臺賬"(見附表四),并于每月月未27日前編制"物資收發與結存動態報表"報項目部,以便于項目部及時了解和掌握材料實際消耗和庫存動態情況。并作好編制物資統計報表的依據。

◆焊材的驗收,出庫、發放、烘干、復試、保管等,按《焊材驗收、保管、烘干、發放、回收工作程序》執行。

◆器材部發放物資時,如有質保要求,必須將材料質量證明書,復試報告復印件等資料交領料單位,以做交工驗收的依據,原件由器材部留存。

c)物資退庫

◆各領用單位對已辦理領料手續的剩余材料要及時到器材部辦理退庫手續,減少實領量,器材部保管員按物資入庫驗收標準辦理退庫手續,用紅字沖減實發量,增加庫存量。

◆因設計變更退庫物資,保管員按物資入庫驗收標準辦理退庫手續,器材部應與業主和供應商聯系辦理物資移交手續。

d)物資清查與盤點

◆對于保管過程中的各項物資,要堅持日清、月結、季盤點,及時登記三級明細賬,定期與實物核對,確保賬、物、卡三相符,做到四清:物清、賬清、資料清、標識清;并與每月月末編報"物資收發與結存動態報表"。盤點后發現盈虧和積壓物資,應查明原因,編報"盤盈盤虧報表","多余積壓處理報表",經審批后調整庫存量,如發現品種、規格

混淆按規定進行調賬。

◆對有保管期限,存放時間過久及易碎、易蝕、易混等物資作外觀查看,必要時通知質保部取樣化驗,經取樣化驗不合格后,提出報廢,并填寫"報廢物資申請表",待批準后沖減庫存量。

◆凡保管過程發生的各種原始記錄,如驗收單、領料單、調撥單、領料小票、退庫單、盤點原始記錄,三級明細賬、報表、材質化驗單等,要分門別類整理、裝訂、登記、編號、歸檔。

e)倉庫防火安全

◆倉庫內、外要配備完好的防火用具,放在明顯的位置。保管員要會使用并懂得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倉庫內不準用明火取暖或照明,照明燈泡不得超過60W,并做到人走燈滅。

3、現場施工機械使用及安全管理

3.1資料的管理

建立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使用臺賬,以檢測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的安全運行是否處于受控狀態。

3.2使用和維護管理

a)為保障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安全運行,首先是機械設備供應方確保以完好的機械設備提供給施工現場使用,帶"病"的機械設備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b)施工現場負責為機械設備進入現場作業提供道路、水、電,臨時機棚或場地等必需的條件,并清除對機械設備作業妨礙或不安全因素,需夜間作業的設置充足的照明。

d)機械設備進入現場作業的,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的書面交底。

e)對設備的使用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使用說明書執行,并按照"十字作業法"進行日常維護保養,保證設備良好的完好狀態。

3.3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

a)大型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安裝位置與施工現場的現場布置圖所示意的位置相等。起重機不靠近架空輸電線,如限于現場條件必須在線路旁作業時,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后方可施工。

b)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安裝,拆卸根據原有生產廠的規定,按照機械設備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作業技術措施,由專業隊伍的隊(組)人員在隊(組)長的負責統一指揮下進行,并有技術和安全人員監護。

d)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裝完畢后,經調試、試運行和安裝隊(組)負責人、機械負責人、技術員、安全員、會同施工現場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設備進行驗收檢查,經驗收合格簽證后,在設備明顯處掛上"驗收合格"牌"機械性能"牌方可投入施工生產運行。

篇2:設備物資科安全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上級、項目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2.凡所購置的各種機、電設備、腳手架、新型建筑裝飾、防水等料具或直接用于安全防護的料具及設備,嚴格審查其產品合格的證明材料,必須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有產品介紹或說明的資料。必要時做抽樣試驗,回收后必須檢修。

3.采購的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及相關規定,并向管理部門提供合格產品的證明材料,接受上級對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監督檢查。

4.合理選擇材料堆放地,做好材料堆放和物品儲存工作,對物品運輸應加強管理,采取措施保證材料安全。

5.按時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及項目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6.根據工作的發展規劃和建設實際需求,擬定設備的裝備規劃及年度計劃,負責組織論證,并經安全領導小組批準后組織實施。

7.負責設備采購的申報、參與招標工作,到貨驗收、調配、建卡、建帳、結算等工作。

8.負責設備管理,定期進行清查,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建立健全設備帳、卡,建立設備技術檔案,做好立卷、歸檔工作。

9.負責進口設備的計劃、論證申報、定貨合同、報關、商檢等項業務工作。

10.負責設備的報廢和處理工作。

11.收集、研究相關學科技術及設備的情報與信息,為使用科室做好技術咨詢服務,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12.負責設備統計報表工作。

13.負責辦理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篇3: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通過加強對車用物資采購的管理,以高品質、高速度的采購來保證車輛的維修質量和維修進度,達到提高資金周轉效益,降低采購成本,為運輸服務的目的。

——本制度適用于車用物資采購管理。

2、職責

(1)綜合部是負責車用物資采購、領用、管理的歸口部門。

(2)部門主管負責采購計劃的審核及落實。

(3)總經理負責大額采購的審批。

(4)倉庫保管員負責車用物資的入庫、發放、管理。

3、程序

(1)物資采購采取計劃采購和臨時采購相結合的原則,以計劃采購為主,對需要量少的配件,采取臨時采購方式,以減少庫存積壓。并根據車輛的更新換代,及時調整庫存結構。汽車管理員根據汽車需用配件品種多、規格多等特點,按儲備定額規定,提出汽車配件和輔助材料的月度采購數量,由綜合部主管進行平?,擬定采購計劃。采購計劃需經綜合管理部主管定采購金額,嚴格按計劃開支。

(2)物資采購要嚴格遵循“比質比價,擇優進貨”的原則,減少流通環節,節約采購成本。

(3)采購的配件和輔料必須保證質量,用途不明不購,質量不符合標準不購。副廠件的采購需經部門主管同意,以免影響生產造成配件和物資積壓。

(4)批量采購物資在5000元以上,要經主管負責人審批,對價值高的總成件或單件物品在價值2000元以上,需經本企業主管領導批準。

(5)物資采購渠道原則上在已確定的供應渠道采購,新開拓的物資批量采購渠道要經過部門負責人審核,向上申報經批準后方可確定。

(6)對于需要量大的配件,應盡量選擇定點供應直達供貨的方式,選擇資信程度好、質量保證的供方。

(7)配件的質量管理

(8)配件質量好壞關系到的車輛維保的質量、企業的信譽。??件質量重點抓好三個環節:A采購環節;B入庫檢驗環節;C裝配檢驗環節。以確保不合格配件不裝配使用。

(9)提高采購人員,倉庫人員的配件業務素質,嚴把物資采購質量關,要杜絕采購假貨和偽劣配件。

(10)對物資出現的質量問題,從發現問題的三日內采購員必須與供方進行交涉,要求退賠。

(11)采購時間的管理

(12)在衢州范圍內采購物資須在2小時內采購到位,如說明是急件的必須急事急辦。

(13)在浙江省范圍內采購物資不得超過3天,在省外采購的物資視距離而定。

(14)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采購的物資,必須向部門主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與答復,必要時以書面形式。

(15)汽車用油的采購執行《油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