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制度

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制度

2024-07-11 閱讀 3737

一、全園教職工應堅守崗位,高度負責,保證幼兒身邊有人,隨時清點人數,嚴防幼兒走失。

二、加強對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隨時檢查幼兒鞋帶、衣物,發(fā)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解決。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教會幼兒知道幼兒園的名稱、家庭地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

三、帶幼兒外出活動,必須請示領導,選好安全場地,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并隨時清點人數,走路時注意不離隊、不掉隊。

四、外來人員必須登記后經允許方能入園,一般情況當班老師不能會客和接電話,建立健全幼兒接送制度,不準陌生人來園接幼兒,防止冒領。

五、車輛必須停在指定區(qū)域,嚴禁進入幼兒活動場所或停放在走道上。

六、一切不安全用品、藥品必須由專人妥善保管,熱水、熱湯應放置適當位置,電器設備應安裝合理,嚴防中毒、燙傷、觸電等事故的發(fā)生。

七、做好防火、防盜工作,下班后應關好門窗,做好巡視工作,安排好節(jié)假日值班人員,切實做好保衛(wèi)工作。

八、全體教職工應自覺遵守門衛(wèi)制度,住園教職工應協(xié)助做好保衛(wèi)工作。

九、要注意房屋、場地、家具、玩具、用具的安全,定期進行檢查維修,避免砸傷、摔傷等事故發(fā)生。

十、幼兒在園如發(fā)生骨折、縫針等重大事故,當班人員必須及時向園領導匯報并送醫(yī)院治療,并及時通知家長>,寫出事故發(fā)生情況報告,根據情節(jié)輕重,給予當事人相應處理。

篇2:一休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預案

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預案

針對當前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針對幼兒園的襲擊行為,給廣大群眾和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吸取這些慘痛教訓,特制定南金幼兒園安全應急預案。

一、防火預案

(一)成立防火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各部門職責

1、成立由園長、后勤分管副園長、消防安全員、保健員、各班班主任組成的防火領導小組。

2、后勤人員組成滅火行動組,積極協(xié)助專業(yè)滅火人員的工作。

3、各班教師、保育員負責疏散引導幼兒。

(二)日常工作要求

1、防火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不斷完善防火設施,綠色通道標志明顯,每班配有緊急疏散圖。

2、幼兒在園活動時,活動室前后門、走廊門必須處于打狀態(tài),各通道必須保持暢通。

3、食堂操作間、加工間要保持通風。排油煙機要定期清洗,不留油垢。

4、要加強對幼兒和工作人員防火安全知識的教育與培訓,工作人員做到會使用滅火器結合教育內容進行防火演習,使其掌握緊急情況下的逃生技能。

(三)報警和火災應急處理

1、發(fā)現火災后,必須立即撥打119報警。在報警電話中,要說明以下情況:起火單位、位置、著火物、火勢大小、火場內有無化學物品及類型、著火部位、報警人姓名、單位及所用電話等,并派人員在醒目處等候接車。

2、報警同時,開啟消防電源,打開應急照明設施和安全疏散標志。

3、在消防人員到達前,由滅火行動組盡力控制火勢蔓延。

4、若火場內有人員,則應用滅火器具減弱火勢對人員的威脅,全力疏散、搶救人員脫險逃生。

5、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發(fā)生爆炸事故、燒毀重要物資、形成大面積燃燒等影響全局的情況,應列為主要方面予以處理。

6、撲救固體物品火災,使用滅火器;撲救液體物品火災,使用滅火器、沙土、濕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7、不得組織幼兒滅火。

8、及時報告主管單位領導。

二、防食物中毒預案

(一)成立防食物中毒領導小組,落實各部門職責

1、成立由園長、后勤分管副園長、食品采購員、各班班主任、保育員組成的領導小組。

2、食堂班長負責保存好食物留樣。

(二)日常工作要求

1、食品原材料要到信譽好的正規(guī)商場購買。除調料外,所有食品全部由食堂加工制作,不購買現成的食品。

2、掌握好食品原材料庫存量及存放時間,妥善管理,不得出現發(fā)霉變質現象。倉庫內要做好滅鼠工作。

3、原材料的儲存要分類、分架、離墻、離地,食品的存放、加工、分發(fā)要生熟分開。

4、已加工完的飯菜盛桶后要及時加蓋、離地,做好防蠅防塵工作。

5、飯菜按量制作與分發(fā),不得存放剩飯菜。

6、飯菜實行24小時留樣并做好詳細記錄。

7、非食堂人員嚴禁進入食堂。食堂人員禁止一人單獨在食堂。

8、各班教師加強對幼兒的觀察,及時發(fā)現異常現象。

(三)事故應急處理

1、就餐后,當幼兒出現嘔吐、腹瀉等現象時,帶班教師要立即將幼兒送往醫(yī)院,并向園長匯報。

2、食堂人員負責保留好飯樣及餐具,并送往衛(wèi)生防疫部門進行檢驗。期間,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食堂。

3、穩(wěn)定幼兒情緒,做好家長工作,保證幼兒園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

4、及時向主辦單位及當地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有關處理情況。

三、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

(一)成立突發(fā)事件領導小組,落實各部門職責

1、成立由園長、后勤分管副園長、各班班主任、保安人員組成的領導小組。

2、按照各自的分工進行工作。

(二)日常工作要求

1、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發(fā)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2、幼兒入園、離園時,保安人員要在大門口巡視,幼兒入園、離園后及時關閉大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幼兒園。

3、幼兒園大門保持上鎖關閉狀態(tài),有外人進入時,必須查明身份,做記錄后方可入園。

(三)事件應急處理

1、突發(fā)事件當事人立刻通過電話報告園長。

2、園長等相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按照職責進行工作;外來因素造成的突發(fā)事件要報告主辦單位領導。

3、如是意外事故,速送醫(yī)院;如是外來人員造成的事故,迅速按報警按鈕,進行報警,并撥打110報警。

4、緊急疏散幼兒和工作人員到安全地帶,確保幼兒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5、在等待救援的同時,嚴格控制閑雜人員和家長進入幼兒園,避免出現混亂狀態(tài)。

篇3: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中小學、幼兒園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根據國務院《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內部治安保衛(wèi)條例》、教育部等十部委《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公安部《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關于切實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通知》(臺市委辦發(fā)[2010]24號)等規(guī)定和要求,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實施細則所稱學校(幼兒園)是指國家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普通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各類中等職業(yè)學校、幼兒園等。

第三條?本實施細則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與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有關的活動。

第四條?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方針。

第二章?工作職責

第五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履行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的管理職責,全面掌握中小學、幼兒園治安保衛(wèi)工作狀況,加強監(jiān)督、檢查、指導,健全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開辦、誰負責”的原則,學校校長、幼兒園園長為校園內部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

第六條?對各類校外活動場所、經批準登記注冊的各類民辦職業(yè)技能培訓機構,教育部門要協(xié)同共青團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門督促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第七條?對尚未批準登記注冊的民辦中小學、幼兒園以及各類課外班,教育部門要依托綜治部門協(xié)調當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有關部門擔負起安全管理責任,督促主辦單位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并按程序登記注冊;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經多次整改仍不達標的,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予以取締并妥善安置學生和兒童。

第八條?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師生員工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會同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校園及其周邊地區(qū)治安秩序整治,嚴密控制可能危害校園安全的各類重點人員;加強對校園內部安全的監(jiān)督檢查和防范宣傳教育,及時發(fā)現并督促整改各類安全隱患,落實防范措施,預防案件事故。

第三章?制度建設

第九條?各級教育部門要統(tǒng)一配設保衛(wèi)機構,配備保衛(wèi)干部,密切部門間聯(lián)系和工作指導,暢通信息互通,及時研究落實有關工作事項。

第十條?中小學、幼兒園必須設置治安保衛(wèi)機構或配備專職治安保衛(wèi)(保安)人員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被列為治安保衛(wèi)重點單位和36個班級以上規(guī)模的學校要建立保衛(wèi)科,配備專職人員;其他學校要設立安全員,負責本單位治安保衛(wèi)工作。

(二)中小學和幼兒園保安或保衛(wèi)配備標準為:24班及以上(在校師生員工人數不足1500人)的配備不少于3人,7-23個班級的配備不少于2人,6個班以下的配備1人,有住校生的另增配1-2人。在校師生員工人數超過1500人的應按照不低于總人數的2‰聘用專職保安人員,寄宿制的應按照不低于總人數的3‰聘用專職保安人員。

(三)專職保安人員應從保安服務公司聘用或由單位自行招用,具備相應的政治、業(yè)務、身體素質,年滿18周歲不滿55周歲,經有關法律和業(yè)務知識、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取得保安員證后方能上崗。中小學、幼兒園平時應注重校園保衛(wèi)干部、保安人員教育訓練,每年組織一次集中培訓演練。

(四)專(兼)職保衛(wèi)(保安)人員應定期對本單位師生員工開展安全知識宣傳、防范技能培訓等工作,落實門衛(wèi)管理、值班巡查、安全檢查、重點守護、應急處置等內部防范措施,及時制止發(fā)生在本單位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并在第一時間報告公安機關。

(五)中小學、幼兒園應為保衛(wèi)(保安)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提供必要的條件,配備警棍(橡皮警棍、狼牙棒)、噴霧催淚罐、鋼盔、防割手套、防刺背心、防護鋼叉、警哨、腰帶等必要的防護裝備,配備標準為每校各2套以上,放置在門衛(wèi)值班室,并規(guī)范防護器械的管理與使用。

第十一條?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健全以下治安保衛(wèi)工作制度:

(一)門衛(wèi)管理制度。由專職保衛(wèi)(保安)人員按照詢問-查驗-聯(lián)系-登記的流程,負責對進入校園的人員、物品和車輛進行查驗和登記,嚴防來歷不明人員、未經批準的校外機動車、非教學用危爆物品、劇毒化學品、刀具等危險物品和可能傷人的動物進入校園。

(二)值班巡邏制度。組建護校、護園隊,規(guī)定職責任務、巡查線路、時間和具體要求,落實值班、巡邏措施。寄宿制學校、幼兒園要配備教師或職工負責管理學生宿舍,建立領導帶班、教師或職工24小時值班、定時查鋪制度。

(三)安全教育制度。針對不同時期的防范重點,確定教育培訓內容,開展經常性的交通、消防、治安安全知識教育和防范技能培訓,增強師生員工防范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四)接送值守制度。小學、幼兒園應建立低年級學生、幼兒上學、放學時的接送制度,明確接送時間、手續(xù)等。

(五)安全檢查制度。定期檢查并及時整改校園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做好校園內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相關人員教育穩(wěn)控工作。

(六)接送學生車輛安全管理制度。有接送學生、幼兒上、放學車輛的中小學、幼兒園,應加強車輛的使用管理,做好維護、保養(yǎng)和安全檢查等工作,確保接送學生車輛性能良好。

(七)重要部位管理制度。明確重要部位責任人、管理職責和工作要求,落實管理措施。

(八)安防設施管理維護制度。落實專門人員負責安防設施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yǎng),每2個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測試,確保運轉正常、發(fā)揮作用。

(九)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和加強校園消防管理。

(十)其他相關治安保衛(wèi)工作制度。

第十二條?各級公安機關要選派民警擔(兼)任學校、幼兒園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加強校園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指導、檢查、監(jiān)督,督促落實校園內部治安各項措施。法制副校長或社區(qū)民警每月到校園開展工作不少于2次。

第十三條?教育行政和公安部門要根據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的相關規(guī)定,分別制定出臺校園安保工作考核辦法,列入各級各單位考核內容。

第十四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商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加強組織協(xié)調,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組織有關部門共同維護好校園及周邊的治安、交通、市場經營等社會秩序。各級公安、教育等部門和校園應建立校園安保工作協(xié)調聯(lián)動機制,定期互通校園安保工作情況和治安形勢,及時決策部署階段工作。

第十五條?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對涉校案(事)件信息的敏感性,強化責任意識和時效意識,規(guī)范內部工作流程,暢通信息報送渠道,按照“快、準、全、深”原則收集影響校園安全的情報信息,一般性情報信息應當在12小時內上報;重、特大情報信息應當在2小時內上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情報信息,應當在采集后立即報送;緊急情況隨時上報,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的現象發(fā)生。校園安保工作情況要一月一報報教育主管部門。

第四章防范措施

第十六條?中小學、幼兒園應在主要出入口等場所、內部重要部位采取相應的技術防范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各學校、幼兒園應在校門口對向安裝視頻監(jiān)控,覆蓋校園大門及兩側50米范圍。

(二)各學校、幼兒園應在門衛(wèi)室等重點部位安裝緊急報警裝置,校門口視頻監(jiān)控和緊急報警裝置應與當地公安聯(lián)網,上學放學時段,有條件的教育、公安機關控制平臺應最大限度監(jiān)控校園門口情況。

(三)校園其他部位技防應按照《安全技術防范系統(tǒng)建設技術規(guī)范》(DB33/768-2009,詳見附件)要求布建,視頻監(jiān)控應保持完好有效,圖像存儲時間須保存15日以上。

第十七條?中小學、幼兒園應在出入口等場所、內部重要部位采取以下實體防護措施:

(一)在校園出入口安裝堅固的金屬防護門,在主要出入口設置機動車輛減速裝置,有條件的可設置防車輛沖擊設施。

(二)具有防護條件的,應在校園圍墻等周界設施上設置防攀爬設施。

(三)在校園內部存放貴重物品、重要教學設施、危險化學品和放射物質、現金票據、檔案資料等物品的重要部位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防盜安全門,采用堅固的金屬防護欄對其窗戶實施防護,按規(guī)定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保險柜(箱)保管重要物品。

(四)在校園內部高地、水池、樓梯等易發(fā)生墜落、溺水、擠踏等事故的場所、部位設置相應的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

(五)根據校園內部具體情況,對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場所、部位設置相應的實體防護設施。

第十八條?各學校幼兒園應落實師生集中出入時段的值守制度,特別是小學、幼兒園的上學、放學時段,要安排2名以上教師、志愿者和2名保安(佩帶防護器械)在校門口至校門外一定路段兩側交叉值守。上課期間,校園保安要加強校內巡邏和監(jiān)控室、門衛(wèi)的值守,注意觀察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異情,要及時處置、及時報告。

第十九條?上學放學時段,在地處交通、治安復雜地段的校園周邊,當地公安部門派警力在校園門口及附近區(qū)域加強秩序管理和武裝巡邏,開展“三見”(見警察、見警燈、見警車)工程。完善校園周邊交通標志標線和其他交通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在校園周邊建立警務室或執(zhí)勤點。

第二十條?各地各部門要重點排查校園周邊不少于500米范圍內暴力型精神病患者、吸毒重點人員、重點信訪人員以及其他因各類矛盾糾紛可能鋌而走險危害社會治安、危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重點人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排查出的重點人員要一人一冊建檔,必須明確責任人和防范措施,強化信息搜集和教育穩(wěn)控。

第二十一條?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應加強對教職工、聘用人員和臨時工的準入資質審查,嚴格執(zhí)行教師資格中關于“無精神病史”的規(guī)定,堅決清理和杜絕不合格人員進入校園工作。建立健全困難學生、問題學生、特殊學生和“擬關注”教職員工的管理檔案,定期了解家庭、生活、工作、學習情況及思想動態(tài),明確定人幫扶制度,注重疏導穩(wěn)控。排查及穩(wěn)控工作情況要有記錄可查。

第二十二條?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滾動開展學校、幼兒園及周邊治安亂點和治安隱患整治活動,堅決掃除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各種丑惡現象。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周邊無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和出版物銷售,200米內無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場所和電子游戲廳經營場所。

第二十三條?加強學校、幼兒園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重點治理校園周邊無牌無證車輛載客及機動車亂停亂放、不遵守交通信號、不按規(guī)定停放等交通違法行為;加強校車駕駛人、車輛的交通安全檢查和教育,規(guī)范校車標識。

第二十四條?各地各部門要堅持督導檢查制度,通過明查與暗訪、抽查與全覆蓋、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fā)現校園安保存在的問題,有效督促整改。

第二十五條?對工作不落實、責任不到位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的,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并通報批評、督促落實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學校幼兒園內部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導致發(fā)生重大案(事)件的,要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和單位領導的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細則由市公安局、教育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細則自下發(fā)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