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實驗室實訓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實驗室、實訓場所是學生技能訓練的場所,進行現場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課堂;是辦好學校的基本條件之一。為了加強學校實訓場所、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特制訂本制度。
一、基本任務
1.依據學校的規劃和上級的有關要求,負責實訓室、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2.根據實訓大綱和實施教學計劃的規定,編寫相應的實訓、實驗指導書和考核大綱;編制教學計劃并承擔相應的實訓、實驗教學任務。
3.積極創造條件,承擔校內、外的培訓任務。
二、管理與建設
1.全校的所有實訓場所、實驗室均在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領導下,由學校指定部門負責管理。
2.實訓場所、實驗室的建設和改造必須以學校的建設規劃為依據,在各部的協同配合下,由學校指定部門組織實施。
3.實訓場所、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應按《職業技術學校設備、儀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
4.要在保衛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做好實訓場所、實驗室的安全、防火、保密工作。實訓室、實驗室內嚴禁吸煙。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訓室、實驗室。對外單位人員進入實訓室、實驗室,須事先報告學校有關部門領導批準。
5.安全防范和勞動保護設施要齊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實訓后,要切斷電源、關窗鎖門。發現隱患要及時報告主管部門。
6.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技安和工業衛生的規定;對易發生危害的物品,要有明顯標記,嚴防人身、設備事故發生。
7.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技安和工業衛生的規定;對易發生危害的物品,要有明顯標記,嚴防人身、設備事故發生。
8.加強文明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育人環境,做到凈化、美化、規范化。即:凈化,要做到墻面、門窗、桌椅面光潔;室內無拉圾、無蜘蛛網;每日小掃,每周大掃;美化,要做到布置合理,儀器設備擺放整齊,方便教學;有一定的學術研究氣氛,并注意適當美化環境;規范化,要做到儀器、設備、工具的賬物卡三統一;儀器柜內物品擺放整齊,其名稱、規格、數量等標識清楚;操作規程和有關制度要上墻公布,常用的專業實驗、實訓術語也可精要上墻以利于學生實驗實訓。
三、實訓教學
1.實訓教學是集中對學生進行專項技能訓練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2.實訓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大綱的要求,對學生的某一專項技能進行規范而嚴格的訓練,達到規定的標準。
3.實訓教學必須有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并在實訓開始將相關實訓資料前發到學生手中。
4.實訓前,指導教師應制定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實訓計劃和詳細的進程安排。認真備課,教學要有教案,并在設備、儀器、工具、材料等方面,作好充分而細致的準備。
5.實訓過程中,參加指導的教師應做到認真負責,耐心細致。凡遲到、提前下課、無教師指導等,按學校的有關教學違紀或教學事故處理。
6.要根據學生實訓成績評定辦法制定相應的成績評分標準,對實訓的全過程進行綜合的考核。
四、實驗課教學
1.實驗課教學是配合理論課教學而設置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2.實驗教學基本任務:對學生切實加強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實驗能力和現代實驗方法。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嚴謹的科學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
3.學生進入實驗室必須嚴格執行實驗室有關規章制度,教師要經常結合實驗,教育學生注意安全愛護公物,節約水電和節約實驗用品,逐步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作風,樹立尊重教師的勞動,講究文明禮貌的高尚品德。
4.實驗課的教學組織與具體要求為。實驗任課教師根據各部報送的實驗開設要求,在期末制定下學期實驗計劃,經各教務處批準。實驗課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任課老師不得隨意減少實驗項目;每項實驗均應編有實驗指導書或實驗講義。編制實驗指導書時應注意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法和的能力。無實驗指導書不得進行實驗;各實驗室根據實驗計劃、實驗指導書或實驗講義、做好儀器設備、器材、消耗品、工具等一切準備工作,并積極創造條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每個實驗開出前,應該進行預做;按計劃開出實驗課。上課時,要認真清查到課人數,對學生進行嚴格考勤。實驗課授課過程包括:實驗講解、示范操作、巡回指導、布置作業等。教師的指導應簡明扼要,講清重點和實驗中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多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對學生進行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培養動手能力,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動手;教師應檢查學生的實驗記錄,指導學生按規定的格式和內容獨立寫出實驗報告。教師對學生應嚴格要求,對實驗操作馬虎、結果錯誤或實驗報告不符合要求的學生,可責令其重做實驗或重寫報告;實驗完畢后,及時檢查數據并督促學生整理好儀器、設備、工具,教師還應親自檢查是否有丟失、損壞。注意并做好關好門,切斷電源、水源等安全工作;.實訓實驗教師認真批閱學生實驗報告,并登記實驗成績;每次實驗后,實驗教師應按要求實事求是地填寫《實驗教學日志》,并定期報教務處核查。
篇2:附院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
1、進入實驗室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手套要保持完整、無破損。手套一旦疑有污染,應立即丟棄;嚴格污染區、生活區制度,下班時履行消毒制度。
2、實驗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避免實驗室的污染和標本間的交叉污染。
3、嚴格遵守室內質控制度,每天檢測標本時都必須附上質控品同時檢測,并繪制質控圖。實驗結束后若對照品結果出現異常應暫扣本次化驗結果,及時尋找原因并加以糾正后才能發出化驗結果。
4、工作結束后必須于當天下班前做好實驗室清潔工作。
5、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樂于為患者排憂解難。
6、涉及患者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及檢驗結果的抱怨應認真處理,對于實驗室化驗結果有誤的應重新復查,并及時報告結果。
7、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室的一切規章制度,如有違反,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扣發獎金及紀律處分。
8、非本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區。
篇3:附院實驗室消毒防護制度
附屬醫院實驗室消毒防護制度
1、消毒原則:
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應分別進行常規清潔、消毒處理。清潔區若明顯污染,應每天開窗換氣數次,濕式清潔臺面、地面一次。污染區每天工作前后應用250mg/L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半污染區環境消毒同污染區,工作衣帽每周換洗2次,拖鞋每天消毒一次。工作人員每次下班應用肥皂洗手2分鐘。結核檢驗人員連續戴口罩不超過4小時。明顯致病菌或從事烈性菌標本檢驗后,應及時消毒。
2、檢驗單的消毒:
污染檢驗單送出前需用高強度紫外線消毒,也可用專用甲醛消毒器消毒。
3、空氣的消毒:
對有高度傳染性微生物的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使空氣經過細菌濾器或熱力殺菌而排出室外,或紫外線消毒但不得少于1小時。
4、金屬器材的消毒:
小的金屬器材如接種環用酒精燈滅菌,采血針或其它金屬器材可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時
以上或高壓滅菌。
5、玻璃器材的消毒:
采取標本的器材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染的吸管、試管、滴管等應立刻浸入含有氯消毒劑浸泡4小時。接種培養過的平皿應高壓消毒。
6、塑料制品的消毒:
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時毀形消毒后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耐熱塑料可用高壓滅菌,不耐熱制品可用0。5%過氧乙酸或100mg/L有效氯浸泡1小時。
7、紡織品的消毒:
一次性使用之后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棉質工作服、帽子、口罩等放專用污物袋內,送洗衣房清洗,每周二次,有明顯污染時可用高壓消毒。
8、貴重儀器的消毒:
輕度污染可用酒精溶液擦試。重度污染可用環氧乙烷消毒。
9、手的消毒:
工作前,工作后或檢驗同類標本后再檢查另一類標本須洗手2分鐘,水龍頭應用非手觸式開關,肥皂保持干燥或用液體肥皂,不宜使用公用擦手巾,對強致病性細菌或其它生物檢驗后,應立即用0。2%過氧乙酸浸泡3分鐘,再用清水沖洗。
10、廢物標本及其容器的消毒處理:
采集檢驗標本或容器特別是肝炎或結核的檢驗標本應集中燒毀;夾取標本的工具均應消毒;廢棄標本如尿液胸水腹水等體液應放入2克/L優氯凈2~4小時,結核和肝炎標本可延長
6小時。廢標本及容器應有專門污物袋放置,專人集中燒毀或消毒,每天至少處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