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校園自行車安全制度

校園自行車安全制度

2024-07-11 閱讀 3674

1、進入校園內的自行車,實行分散定位停放管理。自行車持有者必須按學校規定,分別停放到指定的車棚、場地去,嚴禁亂停亂放。

2、車輛進棚必須自行加鎖,整齊停放。車簍內不要存放任何個人用品。

3、在校園內一般提倡推車行走,騎車者應放慢速度,防止撞人。

4、不準任何人偷騎他人車輛,未經本人同意開他人車鎖的視為偷竊行為。

5、發現自行車被盜,失主應及時報告校值周老師協同查處。

篇2: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規定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含電動三輪車)的管理,給廣大員工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提供方便,確保電動車的充電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綜合辦公室負責電動自行車充電處的管理,門衛負責日常監管。

二、本充電處只限本公司上下班路途在十公里以外和在公司住宿的內部員工使用。特殊情況須報告當班領導,由當班領導同意方可使用。充電人員對充電器雙相插頭至連接車體線路、車體本身,和充電過程負全責。

三、本充電處只限電動自行車充電。未經允許不得私自更改線路、插座、和開關,嚴禁一座多充現象。

四、電動自行車按秩序停放充電,充電時長不得超過4小時。不充電或充電完畢的自行車不得停于此處,應退回到指定的停車場地,以方便下一輛自行車充電。

五、充電處的供電時間為正常工作日的早08:00分至當日下午17:00分,共9小時,因充電時間過長,充電器、電瓶、線路陳舊老化、電動車傾倒等原因而引起的火災及其他傷害,造成公司及他人人身傷害及經濟損失的由車輛所屬員工負責。

六、充電方法:充電時應先將充電器三項插頭與車體插孔連接,然后再將充電器另一端雙向插頭連接于充電處的插座上。如果反方向操作,接口處可能打火,絕緣體燒焦后可能造成短路,引發火災及人身傷害事故。

七、員工每天對充電電動車進行安全狀態確認,對充電器、插座、插頭、線路進行檢查,堅持做到多聞、多看、防止線路過熱引發事故。門衛負責充電處合閘、拉閘、充電員工登記和日常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當即處理,處理不好的及時向領導匯報。

八、嚴禁雨雪、大霧、潮濕天氣充電,充電器應放置在遠離火源處,禁止將衣物、護膝等可燃物放置在電車上。

九、充電處配備的專用消防器材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挪動。

十、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完善本規定,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實施。

北京首航科學技術開發公司通州分部

二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篇3: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港區路口通行安全細則

第一條為教育引導員工進一步增強港區路口通行安全意識,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特提出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港區路口通行安全要求。

第二條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通過港區路口存在的主要危險

1、本條款中的“車輛”是指除摩托車之外的機動車。

2、由于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具有輕便靈活、穩定性相對較差等特點,一旦車速過快,緊急情況下駕駛人員處置不當,極易發生駕乘人員傷亡事故。

3、由于車輛自身構造原因,客觀上存在視線盲區,車輛駕駛員在行駛中不能完全觀察到車輛兩側的情況。一旦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進入視線盲區,可能會危及到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特別是在車輛倒車、借道、轉彎、并線以及通過路口時,這種危險性更大。

4、車輛在轉彎時因前后輪的行進軌跡不同,會出現內輪差。如果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不警惕內輪差的影響,往往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在行車中常常發生錯覺,以為車輛駕駛人員應該看到自己,而沒有警覺,一旦闖入車輛的內輪差,極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5、通過十字路口、T型路口、鐵路道口、貨場出入口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一旦觀察不周,盲目通行,極有可能發生碰撞事故。

6、車輛駕駛人員疲勞駕車、帶情緒駕車或在開車過程中與人談聊、吃零食等違章行為,都會形成人為視線盲區,給摩托車、電動車行車安全帶來很大危險,特別是在車輛超車、轉彎時危險性更大。

7、受雨、雪、霧、大風揚塵天氣以及夜間視線不良等因素影響,必然會增加路口通行的危險性。

8、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通過路口時精力不集中,存在僥幸心理,不遵守交通規則,超速行駛、與其他車輛(包括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爭道搶行”等違章行為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9、風雨天氣,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穿著的雨衣雨帽和佩戴的安全頭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的動作、聽力和視覺。

第三條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港區路口通行安全要求

1、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要認真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和港區限速規定,靠道路右側謹慎行車。要始終保持集中精力,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2、駕駛摩托車應持有有效的行駛證、駕駛證,杜絕酒后駕駛、無牌無證駕駛、超速行駛、不戴安全頭盔等違法違章駕駛行為。

3、嚴禁路口超車,與同向行駛的車輛必須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

4、過路口時,要提前減速觀察路口周邊方向的車輛,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通行,必要時將車停在路口之外的安全位置觀察,確認安全后再通行。

特別在直行通過路口時,必須事先觀察確認同向行駛的左側車輛是否會右拐彎,必要情況下先停車觀察后再通過。

5、遇有路口停車觀察等候時,不得緊靠車輛后方停車,以防溜車或車輛駕駛員誤操作造成后方人員傷害。

6、過鐵路道口時,必須服從道口看守人員的管理。通過無人看守的道口時,必須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確保通行安全。

遇有道口欄桿(欄門)關閉、音響器發出報警、紅燈閃亮或看守人員示意停止行進時,須依次停在欄桿以外;沒有設置欄桿的,停在距最外股鐵軌五米以外,不得穿越欄桿或強行通過;車輛放行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得與其他車輛搶行。

7、駕駛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得接聽手機和使用耳機聽音樂;不準雙手離把、攀扶其他車輛或手中持物;不準牽引車輛或被其他車輛牽引;不準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不準帶人行駛、逆向行駛。

8、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轉彎前必須減速慢行,特別要注意后方車輛,提前開啟轉向燈進入轉彎車道,不準突然猛拐。

9、右轉彎時,開啟右轉向燈,提前靠右行駛。

10、左轉彎時,開啟左轉向燈,并讓對向直行的車輛先行。

11、橫過道路時,注意觀察道路周邊是否有過往車輛,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通過。不得在直行車輛的前方強行橫過道路,不得在路口斜過道路。

12、加強交通工具的日常檢查保養,保證車況性能良好,安全裝置齊全有效。

第四條員工騎自行車和徒步過路口時,要充分認識到路口存在的風險,仔細觀察,確保安全后通過。

第五條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員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特別要教育引導員工時刻警惕港區路口通行存在的危險因素,嚴格落實路口通行安全要求,自覺形成良好的路口安全通行習慣,杜絕違章,防范事故,確保港區路口通行安全。

第六條本要求由安全生產處負責解釋。原《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港區路口通行安全要求》(LSG/QG04-003-2011)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