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使用安全規范辦法
一、鋼絲繩使用基本要求:1.使用前必須檢查繩索是否有損壞;2.鋼絲繩不得有急劇的曲折、環圈、跳絲或砸扁等缺陷;3.鋼絲繩末端結成繩套時,最少用三個卡子,若用編結法時,其編結部分長度不少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但最短不少于300mm;4.鋼絲繩嚴禁用打結的方法連接,卷揚用鋼絲繩不得有接頭;5.使用中如發現出油現象(新繩例外)即表明鋼絲繩變形很大、應立即停止工作,進行檢查處理;6.鋼絲繩應經常保持清潔,一般每年浸油一次,油料用鋼絲繩油或汽缸油等(油溫不得超過80℃);7.吊運熔液金屬(鋼、鐵水包)的鋼絲繩,繩芯應為天然的材料(石棉或軟金屬制成)鋼、鐵水包上應安置隔熱擋板,以免鋼絲繩受熱;8.用鋼絲繩捆綁時,遇有尖銳棱角物件時應墊好,保持吊物平衡,熾熱金屬不能捆。9.應遵守下列二表的規定:表1:抗拉強度為1550Mpa,安全系數為6時,鋼絲繩允許工作負荷表。表2:鋼絲繩允許工作負荷與鋼絲繩額定負荷和夾角的關系即:在有夾角時鋼絲繩允許的實際工作負荷=鋼絲繩額定負荷×K。表16股(19)絲6股(37)絲鋼絲繩直徑(mm)雙根鋼絲繩負荷(噸)鋼絲繩直徑(mm)雙根鋼絲繩負荷(噸)2.60.748.71.57.21.2112.39.31.6133.3112.3154.412.5317.55.7143.719.57.315.54.521.59175.62410.918.56.62613207.8281521.583017.62310.532.520.324.511.834.5232613.436..543363422.447.543.53726.55251.84031.35660.8433660.570.54641.56581表2鉤頭下分繩夾角鋼絲繩負荷系數(K)0°145°0.9760°0.8680°0.7690°0.7100°0.64110°0.54120°0.5二、鋼絲繩檢查報廢標準:對標準的鋼絲繩,在斷絲與磨損的指標上,按下述要求檢查、報廢:1.鋼絲繩斷絲數在一個捻距內達到表3的規定數則應報廢。2.鋼絲繩有銹蝕或磨損時,應將表3報廢斷絲數按表4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3.吊運熾熱金屬或危險品的鋼絲繩的報廢斷絲數。取一般起重機鋼絲繩報廢斷絲數的一半,其中包括鋼絲表面磨蝕進行的折減。表3鋼絲繩報廢斷絲數鋼絲繩報廢(GB1102—74)繩6(19)繩6×19繩6×37一個捻距的斷絲數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小于612622116~71472613大于71683015注:①表中斷絲數是指細鋼繩,粗鋼絲每根相當于1.7根細鋼絲。②一個捻節距,指每股鋼絲繩繞一周的軸向距離。表4折減系數表鋼絲表面磨損量或銹蝕量%1015202530~40大于40折減系數%注:鋼絲徑向磨損或腐蝕量超過原直徑的40%應報廢。三、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的鋼絲繩選擇1.吊運危險物品的起升用鋼絲繩,一般應用比設計工作級別高一級的工作級別的安全系數。對起升機構工作級別為M7,M8的某些起重機,在保證一定壽命的前提下,允許用低的工作級別的安全系數,但最低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2.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的鋼絲繩,應采用石棉芯耐高溫的鋼絲繩。3.吊運熾熱金屬或危險品的鋼絲繩的報廢斷絲數,取一般起重機鋼絲繩報廢斷絲數的一半,其中包括鋼絲表面腐蝕的折減。四、鋼絲繩繩端連接的安全要求1.用繩卡連接時,應滿足表5的要求,同時保證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85%。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一邊;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2.用編結連接時,編結長度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并且不得小于300mm,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75%。3.用楔塊、楔套連接時,楔套應用鋼材制造,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75%。4.用錐形套連接時,連接強度應達鋼絲繩的破斷拉力。5.用鋁合金套液壓法連接時,應以可靠的工藝方法使鋁合金與鋼絲繩緊密牢固地結合,連接強度應達到鋼絲繩的破斷拉力。6.對起升機構和變幅機構,不得使用編結接長的鋼絲繩。使用其它方法接長鋼絲繩時,必須保證接頭連接強度不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90%。7.吊掛捆綁用鋼絲繩的安全系數n=6,吊掛捆綁用鋼絲繩報廢的斷絲數與條目“鋼絲繩的報廢標準”相同,鋼絲繩直徑的確定按捆綁吊掛時所承受的實際最大靜拉力計算。表5用繩卡連接時的安全要求安全要求鋼絲繩直徑(mm)7~1619~2728~3738~45繩卡數量(個)3456五、鋼絲繩的維護1.鋼絲繩應防止損傷、腐蝕、或其它物理條件、化學條件造成的性能降低。2.鋼絲繩開卷時,應防止打結或扭曲。3.鋼絲繩切斷時,應有防止繩股散開的措施。4.安裝鋼絲繩時,不應在不潔凈的地方拖拉,也不應繞在其它物體上,應防止劃、磨、碾壓和過度彎曲。5.鋼絲繩應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所用潤滑劑應符合該繩的要求,并且不影響外觀檢查。潤滑時應特別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如平衡滑輪處的鋼絲繩。6.領取鋼絲繩時,必須檢查該鋼絲繩的合格證,以保證機械性能、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對日常使用的鋼絲繩每天都應進行檢查,包括對端部的固定連接、平衡滑輪處的檢查,并作出安全判斷
篇2:X礦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安全技術規范
一.設計選型、到貨驗收及保管
㈠.設計選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政策。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具備可靠性高、運行費用低、維修方便等特點。選
購的設備必須有鑒定證書和生產許可證,防爆設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和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㈡設計選型后必須由分管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設計審查通過后,組織實施。
㈢設備到貨后,有關部門按設備裝箱單和技術文件要求查驗設備、附機、隨機配件及技術資料,驗收發現缺件、破損、嚴重銹蝕、資料不全等問題,由采購部門負責解決。技術資料至少有以下十種:
1.使用說明書
2.產品出廠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安全標志準用證)
3.基礎圖
4.設備總裝圖
5.制動裝置結構圖、系統圖
6.易損零部件圖
7.電氣原理圖、安裝接線圖
8.主要電氣設備試驗報告。
9.主要部件的探傷報告。
10.膠帶必須符合MT450-1995標準,有國家采煤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頒發的檢測合格證。
㈣查驗合格的設備應及時安裝調試、投入使用。暫時不使用的設備必須入庫妥善保管,定期維護保養,防止日曬、雨淋、銹蝕、損壞和丟失,并做好防火防盜工作。設備嚴禁拆套、拆件使用。
二.設備安裝及驗收
設備安裝驗收依據《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并編制設備安裝工程驗收大綱。
㈠安裝措施及技術要求
1.設備安裝前必須對礦建項目依據設計進行嚴格驗收,以保證安裝質量。
2.工程計劃開工前,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明確保證工程質量的要求事項,作為安裝技術準則。內容包括以下幾類:
⑴施工組織設計:應具備施工準備和科學組織施工的文件或書面材料。
⑵安裝主要依據:由設計部門和廠家提供的設備裝配圖、安裝圖、基礎圖、平面布置圖、原理圖、關系圖及方框圖等圖紙。
⑶設備安裝:安裝程序、裝配工藝要求,調試方法和注意事項作為安裝指南。
⑷質量標準:設計規范、設備安裝驗收規范、安全規程,作為安裝的基本準則。
⑸設備評定的主要依據: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及性能調試、測試的試驗報告。
㈡安裝驗收的圖紙及資料
1.設備出廠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
2.設備清單:包括已到設備、到貨未安裝設備和已訂未到設備
3.裝配圖和隨機備件圖
4.設計施工圖
5.運輸、制動、電氣系統圖
6.調試、測試報告
7.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8.安裝竣工圖、竣工報告
9.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10.施工預算及決算
㈢設備安裝中的重點驗收項目及內容
1.驅動滾筒及機頭架無開焊、裂紋和變形。
2.驅動滾筒、導向滾筒水平度
3.聯軸器的不同軸度
4.減速箱軸的水平度
5.逆止器、液力偶合器、驅動裝置制動器符合要求。
6.電氣系統調試
7.強力膠帶接頭情況及接頭編號
㈣工程竣工驗收
工程安裝完畢后,由安裝單位按有關標準進行自檢驗收,合格后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集團公司主管部門組織質監、設計、施工、設備管理和使用等單位進行交接驗收和評定。
1.檢驗工程技術檔案、竣工圖、隱蔽工程記錄、調試報告和設備清冊等資料。
2.對工程標準和安裝質量進行抽檢與復驗。
3.組織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編制試運轉實施方案,檢查試運轉情況。
4.對安裝質量進行評定,填寫工程竣工移交報告、移交驗收鑒定書、質量認證意見。
三.必須設有的安全保護裝置及試驗周期
1.過速保護、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每天檢查一次,每半年測試調整一次。
2.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3.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溫度、煙霧保護每月試驗一次,自動灑水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4.輸送帶漲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5.斷帶保護,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6.在輸送機道內設置緊急停車裝置,每天試驗一次。
7.在機頭、機尾裝設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和導向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卸煤倉口裝有鐵蓖子。
8.傾斜井巷中,上運時必須同時裝設防逆轉裝置和制動裝置;下運時必須裝設制動裝置。
9.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應實現軟啟動。
10.推廣應用接頭檢測裝置和膠帶防縱向撕裂保護裝置。
四.檢修、維護、運行
1.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必須保證每天2~4小時停機檢修。
2.每天對鋼絲繩芯膠帶的接頭、各部軸承、托輥、逆止器、機械防跑偏裝置、膠帶帶身撕裂情況進行一次檢查。
3.減速機必須使用符合規定的合格齒輪油,并填加合適的填加劑(如鐵霸、倍力等),使用中的油每半年取樣化驗一次,每二年進行清洗過濾或換油;液壓站用油至少每年更換一次。
4.鋼絲繩芯膠帶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
5.鋼絲繩芯膠帶機嚴禁超載運行,必須有限制超載措施。
6.設計非乘人鋼絲繩芯膠帶機嚴禁乘人。
五.技術改造
1.應積極采用國際國內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對在用的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進行技術改造,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降低運行成本。
2.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的重大技術改造必須在調研基礎上由礦提出改造方案,經集團公司組織技術論證和審批。
3.技術改造設計方案,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國家相關規定,并具備一定的先進性。技術改造必須做好整個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的優化匹配,對影響系統可靠性的重要環節,如制動器、防滑保障、皮帶倒轉防護裝置等產品和技術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采用計算機技術時,必須按電磁兼容性技術進行設計,并按有關國家標準進行技術指標檢驗,以保證提升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4.技術改造后必須經集團公司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并出據驗收報告,將相關的技術文件及圖紙同時改動,記入技術檔案。
六.規章制度、記錄及資料
1.制度張掛和記錄存放:
⑴操作規程。
⑵崗位司機巡回檢查制度。
⑶交接班運轉日志及崗位責任制。
⑷設備包機制。
⑸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技術特征表。內容應有:峒室名稱、膠帶機型號、膠帶強度、膠帶寬度、膠帶每m單重、運輸長度、速度、膠帶每m載荷、小時運輸能力、電動機型號、功率、減速箱型號及最大輸出扭矩、使用潤滑油的標號、驅動滾筒直徑等。
⑹運輸系統圖。
⑺電氣控制原理圖及電氣保護接線圖。
⑻領導干部上崗制度及記錄。
⑼膠帶檢查制度及記錄。
⑽檢修制度及記錄。
以上⑴~⑻種懸掛、存放在現場;⑼~⑽種記錄存放現場,制度存放工區。
2.設備檔案應具有以下資料:
⑴鋼絲繩芯膠帶機安裝圖、使用說明書及總裝圖。
⑵設備改造安裝圖。
⑶制動器、逆止器結構圖和系統圖。
⑷易損零部件圖。
⑸電氣原理和接線圖。
⑹保護設施安裝和控制圖。
⑺機道裝置布置圖(包括機頭、機尾)。
⑻膠帶出廠合格證、更換記錄、阻燃試驗報告、安全標準準用證。
⑼停產檢修記錄(包括實測數據和更換零部件)。
⑽事故記錄和事故分析記錄。
⑾油脂更換記錄。
篇3: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安全技術管理規范
一、設計選型、到貨驗收及保管
㈠設計選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政策。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具備可靠性高、運行費用低、維修方便等特點。選
購的設備應有鑒定證書和生產許可證,防爆設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和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㈡設計選型后必須由分管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設計審查通過后,組織實施。
㈢設備到貨后,有關部門按設備裝箱單和技術文件要求查驗設備、附機、隨機配件及技術資料。技術資料至少有以下十種:
1、使用說明書
2、產品出廠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安全標志準用證)
3、基礎圖
4、設備總裝圖
5、制動裝置結構圖、系統圖
6、易損零部件圖
7、電氣原理圖、安裝接線圖
8、主要電氣設備試驗報告。
9、主要部件的探傷報告。
10、膠帶必須符合MT450-1995標準,有國家采煤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頒發的檢測合格證。
㈣查驗合格的設備應及時安裝調試、投入使用。暫時不使用的設備必須入庫妥善保管,定期維護保養,防止日曬、雨淋、銹蝕、損壞和丟失,并做好防火防盜工作。設備嚴禁拆套、拆件使用。
二、設備安裝及驗收
設備安裝驗收依據《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并編制設備安裝工程驗收大綱。
㈠安裝措施及技術要求
1、設備安裝前必須對礦建項目依據設計進行嚴格驗收,以保證安裝質量。
2、工程計劃開工前,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明確保證工程質量的要求事項,作為安裝技術準則。內容包括以下幾類:
⑴施工組織設計:應具備施工準備和科學組織施工的文件或書面材料。
⑵安裝主要依據:由設計部門和廠家提供的設備裝配圖、安裝圖、基礎圖、平面布置圖、原理圖、關系圖及方框圖等圖紙。
⑶設備安裝:安裝程序、裝配工藝要求,調試方法和注意事項作為安裝指南。
⑷質量標準:設計規范、設備安裝驗收規范、安全規程,作為安裝的基本準則。
⑸設備評定的主要依據: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及性能調試、測試的試驗報告。
㈡安裝驗收的圖紙及資料
1、設備出廠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
2、設備清單:包括已到設備、到貨未安裝設備和已訂未到設備
3、裝配圖和隨機備件圖
4、設計施工圖
5、運輸、制動、電氣系統圖
6、調試、測試報告
7、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8、安裝竣工圖、竣工報告
9、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10、施工預算及決算
㈢設備安裝中的重點驗收項目及內容
1、驅動滾筒及機頭架無開焊、裂紋和變形。
2、驅動滾筒、導向滾筒水平度
3、聯軸器的不同軸度
4、減速箱軸的水平度
5、逆止器、液力偶合器、驅動裝置制動器符合要求。
6、電氣系統調試
7、強力膠帶接頭情況及接頭編號
㈣工程竣工驗收
工程安裝完畢后,由安裝單位按有關標準進行自檢驗收,合格后向礦業(集團)公司提出申請,由礦業(集團)公司組織設計、施工、設備管理和使用等單位進行交接驗收和評定。
1、檢驗工程技術檔案、竣工圖、隱蔽工程記錄、調試報告和設備清冊等資料。
2、對工程標準和安裝質量進行抽檢與復驗。
3、組織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編制試運轉實施方案,檢查試運轉情況。
4、對安裝質量進行評定,填寫工程竣工移交報告、移交驗收鑒定書、質量認證意見。
三、必須設有的安全保護裝置及試驗周期
1、過速保護、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每天檢查一次,每半年測試調整一次。
2、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3、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溫度、煙霧保護每月試驗一次,自動灑水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4、輸送帶漲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5、斷帶保護,每天檢查試驗一次。
6、在輸送機道內設置緊急停車裝置,每天試驗一次。
7、在機頭、機尾裝設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和導向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卸煤倉口裝有鐵蓖子。
8、傾斜井巷中,上運時必須同時裝設防逆轉裝置和制動裝置;下運時必須裝設制動裝置。
9、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應實現軟啟動。
10、推廣應用接頭檢測裝置和膠帶防縱向撕裂保護裝置。
四、檢修、維護、運行
1、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必須保證每天2~4小時停機檢修。
2、每天對鋼絲繩芯膠帶的接頭、各部軸承、托輥、逆止器、機械防跑偏裝置、膠帶帶身撕裂情況進行一次檢查。
3、減速機必須使用符合規定的合格齒輪油,并填加合適的填加劑(如鐵霸、倍力等),使用中的油每半年取樣化驗一次,每二年進行清洗過濾或換油;液壓站用油至少每年更換一次。
4、鋼絲繩芯膠帶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
5、鋼絲繩芯膠帶機嚴禁超載運行,必須有限制超載措施。
6、設計非乘人鋼絲繩芯膠帶機嚴禁乘人。
五、技術改造
1、應積極采用國際國內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對在用的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進行技術改造,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降低運行成本。
2、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的重大技術改造必須在調研基礎上由礦提出改造方案,經礦業(集團)公司組織技術論證并按照有關規定報批。
3、技術改造設計方案,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國家相關規定,并具備一定的先進性。技術改造必須做好整個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的優化匹配,對影響系統可靠性的重要環節,如制動器、防滑保障、皮帶倒轉防護裝置等產品和技術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采用計算機技術時,必須按電磁兼容性技術進行設計,并按有關國家標準進行技術指標檢驗,以保證提升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4、技術改造后必須經批準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并出據驗收報告,將相關的技術文件及圖紙同時改動,記入技術檔案。
六、規章制度、記錄及資料
1、制度張掛和記錄存放:
⑴操作規程。
⑵崗位司機巡回檢查制度。
⑶交接班運轉日志及崗位責任制。
⑷設備包機制。
⑸鋼絲繩芯膠帶輸送機技術特征表。內容應有:峒室名稱、膠帶機型號、膠帶強度、膠帶寬度、膠帶每米單重、運輸長度、速度、膠帶每米載荷、小時運輸能力、電動機型號、功率、減速箱型號及最大輸出扭矩、使用潤滑油的標號、驅動滾筒直徑等。
⑹運輸系統圖。
⑺電氣控制原理圖及電氣保護接線圖。
⑻領導干部上崗制度及記錄。
⑼膠帶檢查制度及記錄。
⑽檢修制度及記錄。
以上⑴~⑻種懸掛、存放在現場;⑼~⑽種記錄存放現場,制度存放工區。
2、設備檔案應具有以下資料:
⑴鋼絲繩芯膠帶機安裝圖、使用說明書及總裝圖。
⑵設備改造安裝圖。
⑶制動器、逆止器結構圖和系統圖。
⑷易損零部件圖。
⑸電氣原理和接線圖。
⑹保護設施安裝和控制圖。
⑺機道裝置布置圖(包括機頭、機尾)。
⑻膠帶出廠合格證、更換記錄、阻燃試驗報告、安全標準準用證。
⑼停產檢修記錄(包括實測數據和更換零部件)。
⑽事故記錄和事故分析記錄。
⑾油脂更換記錄。
七罰則
1.鋼絲繩芯膠帶機的重大技術改造必須經集團公司審批后,方可組織實施,否則對單位機電負責人罰款1000元。
2.因維修不及時、超載運行、膠帶超期使用造成斷帶事故,對專業分管領導及責任人罰款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