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管理日常維護保養辦法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電梯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國家質檢總局《機電類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規則(試行)》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述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本辦法所述電梯不包括個人或者單個家庭自用的電梯。
第三條電梯的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單位必須執行本辦法。
本省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本辦法的實施。
第二章?使?用
第四條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加強電梯的安全管理,購置符合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電梯,對電梯的使用安全負責,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
第五條使用單位應當根據電梯產品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和實際使用狀況,組織進行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
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取得相應電梯維修項目許可的單位(以下簡稱電梯維保單位)進行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
制造廠家提供的免費質保不能代替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
第六條電梯使用單位,應當與電梯維保單位簽訂日常維護保養合同,約定日常維護保養的期限、標準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日常維護保養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日常維護保養的內容和標準;
(二)日常維護保養的時間頻次;
(三)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四)日常維護保養記錄和相關技術資料的保存方式。
第七條電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當向當地設區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第八條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要求:
(一)安全使用承諾和內部安全責任狀簽訂制度;
(二)相關人員的職責;
(三)安全操作規程(含故障狀態救援操作規程);
(四)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含日常檢查制度、維護保養制度、交接班制度、電梯鑰匙使用保管制度等);
(五)使用登記、定期報檢和配合現場檢驗制度;
(六)接受安全檢查制度;
(七)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八)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九)意外事件或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及定期演習制度;
(十)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第九條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長期保存。使用單位變更時,應隨機移送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
(二)設備及其零部件、安全附件的出廠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證明文件、使用維護說明等隨機文件;
(三)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的有關資料、報告等;
(四)日常使用狀況、維修保養和日常檢查記錄;
(五)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監督檢驗報告與定期檢驗報告;
(六)設備運行故障與事故的記錄。
第十條使用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設置電梯的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貨梯、醫院提供患者使用的電梯以及觀光娛樂高速乘客電梯必須配備專職的操作人員;
(二)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能夠隨時與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機構或人員實現有效聯系;
(三)在電梯轎廂內或者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出入口的明顯位置張貼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四)將電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
(五)在電梯顯著位置標明使用管理單位名稱、應急救援電話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名稱及其急修、投訴電話;
(六)制定出現突發事件或事故的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學校、幼兒園、機場、車站、醫院、商場、體育場館、文藝演出場館、展覽館、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使用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救援演練,其他使用單位可根據本單位條件和所使用電梯的特點,適時進行救援演練;
(七)電梯發生困人時,及時采取措施,第一時間組織救援;賓館、酒店、機場、車站、醫院、商場等“窗口”單位,應保證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全天24小時在崗;
(八)在電梯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組織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電梯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九)電梯發生事故時,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救援,排險和搶救,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報告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
(十)監督電梯維保單位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第十一條在用電梯每年應當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在組織自檢合格的基礎上于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二條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進行電梯運行的日常巡視,制定電梯的定期檢驗計劃,做好電梯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二)對電梯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的檢查,確保其齊全清晰;
(三)妥善保管電梯的廳門門鎖鑰匙及其安全提示,妥善保管機房鑰匙和電梯電源鑰匙;
(四)發現電梯運行事故隱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權作出停止使用的決定,并且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五)接到故障報警后,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
第十三條電梯乘客應當遵守以下要求,正確使用電梯。
(一)按照電梯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的要求,乘坐電梯;
(二)不乘坐明示處于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及其它非正常狀態下的電梯;
(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開啟電梯層門;
(四)不拆除、破壞電梯及其附屬設施;
(五)不乘坐超過額定載荷的電梯,運送貨物時不得超載;
(六)不做其他危及電梯安全運行或者他人安全乘坐的行為。
第十四條電梯停用后,使用單位應當在30日內辦理停用手續;重新啟用前,應當辦理啟用手續。
電梯報廢,使用單位應當在30日內辦理注銷手續。
第十五條電梯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當按照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經聘用單位法定代表人簽證后,方可從事相應的管理或操作。
第三章?日常維護保養
第十六條電梯維保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相應的電梯維修項目許可,并不得超越許可技術范圍進行施工。
第十七條電梯維保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電梯的安全技術性能負責,對新保養電梯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應當進行確認。
保養后的電梯應當處于良好、安全的運行狀態,各部位功能應當達到要求。
第十八條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按照維護保養的項目分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維護保養。維護保養的項目、內容和達到的要求見附件一、二、三、四,根據電梯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進行調整。
第十九條電梯維保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規范內部管理,對所維護保養的電梯逐臺建檔,落實維護保養責任人和聯系電話,并妥善保存有關技術資料、維護保養合同和工作記錄等。
(二)按照本辦法和電梯產品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制定日常維護保養方案及合理的保養計劃,對電梯的易損、運動、安全保護裝置及基本功能進行清潔、潤滑、檢查、調整,更換不符合要求的易損件,使電梯達到要求,從而保證電梯能夠正常、安全運行;
(三)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每半年至少應當針對本單位維護保養的不同電梯進行一次應急演練;
(四)設立全天24小時日常維護保養值班電話;對電梯發生的故障,應當做詳細及時的記錄;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后,專業維修人員能夠及時抵達現場實施救援,設區市城區抵達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其它地區一般不應超過1小時;
(五)每部電梯建立日常維護保養記錄,并且歸入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檔案,檔案至少保存4年;
(六)協助使用單位制定電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救援預案;
(七)督促電梯使用單位按照規定懸掛或張貼電梯注冊登記標志、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安全使用須知和警示標志。
(八)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確保其滿足相應的技術要求,并且取得相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培訓記錄應存檔備查;?
(九)在日常維護保養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告知電梯使用單位。發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條電梯維保單位在進行維護保養時應當進行詳細紀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見附件五),日常維護保養紀錄應當由使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簽字確認,并且保存存檔,定期檢驗時應當提供給檢驗檢測機構核查。
第二十一條電梯維保單位質量檢驗(查)人員或管理人員要對電梯的保養質量進行不定期檢查。
第二十二條電梯維保單位可以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實際情況,制定高于本規則的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工作要求。
第二十三條省外注冊的電梯維保單位(以下簡稱省外單位)進入本省開展電梯維護保養業務,原則上應當在本省設立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應當取得省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相應的電梯維修項目許可。
第二十四條確有客觀原因不能設立分支機構的省外單位,在本省開展業務時必須設立工作站,達到相應要求(詳見附件六),并將有關情況報送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據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開展業務。
第二十五條省內注冊的電梯維保單位(以下簡稱省內單位)跨設區市開展電梯維護保養業務的,應當在電梯所在地設立工作站,達到相應要求(詳見附件七),并將有關情況報送電梯所在地設區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六條電梯維保單位(含分支機構)設立的工作站,應當受控于其法人單位質量保證體系。
第二十七條開展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施工前,電梯維保單位或工作站應當將有關情況書面告知(電梯維護保養告知書見附件八)電梯所在地設區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二十八條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施工時,施工單位應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現場作業時,應當有2名及以上維護保養人員,確保進入井道作業時有人看護,確保乘客不能使用電梯或進入電梯轎廂。
第二十九條電梯維保單位及工作站,應當自覺接受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避免過度壓價競爭,確保工作質量。
第三十條電梯維保單位及工作站,應當自覺接受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和證后監管,自覺遵守有關法規、規章、安全技術規范和規定。
第三十一條電梯維保單位及工作站的責任人員、辦公場所、維護保養聯系電話及其它重要事項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書面報告相應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電梯維保單位及省外單位工作站向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省內單位工作站向設區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四章?檢驗檢測
第三十二條實施電梯檢驗前,檢驗檢測單位應當進行現場“三確認”,并核查電梯維護保養合同、維護保養單位資格及省外單位工作站證明、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
對未按規定進行維護保養的電梯,檢驗檢測單位應當出具不合格的檢驗結論,并立即將有關情況報告電梯所在地設區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第三十三條實施電梯檢驗時,檢驗檢測單位應當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現場檢驗時,應當有2名及以上檢驗人員,確保進入井道作業時有人看護,確保乘客不能使用電梯或進入電梯轎廂。
第三十四條電梯檢驗合格后,檢驗檢測單位應于10個工作日內出具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上應注明該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和聯系電話。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電梯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工作的監督檢查,但不得擅自設置門檻進行資格審查、許可或審批。
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重點負責對取證剛滿1年、質量保證體系運轉不正常、有舉報投訴或發生過事故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及工作站組織監督抽查;設區市、縣區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重點負責對電梯使用單位、維護保養現場質量及應急救援工作情況開展定期檢查或抽查。
第三十六條對電梯的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單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有關規定,追究其有關責任,直至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消防員電梯、防爆電梯的維保單位,應當按照制造單位規定的日常維護保養項目和內容進行維護保養。
第三十八條本規則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使用單位,是指具有電梯管理權利和管理義務的單位或個人。其既可以是電梯產權所有者,也可以是受電梯產權所有者授權或委托,具有電梯管理權利和管理義務者。
日常維護保養,對電梯進行的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等日常維護或者保養性工作,其中清潔、潤滑不包括部件的解體,調整只限于不會改變任何安全性能參數的調整。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辦法若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按上級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贛質技監鍋發[2004]22號、贛質技監鍋發[2004]50號、贛質技監特發[2005]83號和贛質技監鍋便函[2005]24號文件同時廢止。
篇2:電梯限速器安全鉗維護保養要點
電梯限速器安全鉗的維護保養要點
電梯是載人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須將安全運行放在首位。為保證電梯安全運行,從設計、制造、安裝等各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到防止危險的發生,并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危險,設置專門的完全裝置。限速器安全鉗系統,就是在電梯發生超速和斷繩時起保護作用的安全裝置。該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不僅取決于設計制造,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日常維護保養。
國標GB7588-1997《電梯制造與安裝規范》中第9.9.1條規定,操縱轎廂安全鉗裝置的限速器動作速度應發生在等于額定速度的115%。但應小于:a)對于除了不可脫落式滾柱式以外的瞬時式安全鉗裝置的0.8m/s;b)對于不可脫落式滾柱式安全鉗裝置為1.00m/s;c)對于額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00m/s的漸進式安全鉗裝置為1.50m/s;d)對于額定速度大于1.00m/s的漸進式安全鉗裝置為1.25+0.25/v。對于額定速度超過1.00m/s的電梯測定時建議按上述上限值的動作速度核定。第9.9.4條規定,限速器動作時,限速器繩的張緊力不得小于以下兩個較大者;a)300N,b)安全鉗裝置起作用所需力的兩倍。
用300N提拉力拉動安全鉗連桿拉臂,整個機構動作靈活,連動開關也能同時動作。松開拉臂后,機構應能迅速回復,但聯動開關不應復位。隨著連桿機構運動,楔塊應能在鉗座內靈活滑動。正常情況下楔塊與導軌側工作面間隙應均勻,且應在2-3mm內。
上述內容充分論述了限速器安全鉗系統動作的必要條件和基本要求,但是,在對限器安全鉗的檢驗中發現部分電梯由于維護保養不善,致使該安全裝置根本達不到正常的工作要求,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因限速器彈簧長期處于反復伸縮狀態,使其整定動作速度改變;
(2)轉動部件長期缺油,阻力增大致使離心甩動部分動作不靈活;
(3)由于鋼絲繩自身的變化延伸,造成張緊裝置觸地,使鋼絲繩張力不夠,發生打滑;
(4)安全鉗的連桿拉臂傳動部分缺油、銹蝕,致使提升力大大超過300N;
(5)主動杠桿末端與安全鉗聯動開關距離過大,拉臂提起時,開關不能同時動作;
(6)楔塊與導軌側工作面間隙過大,在連桿提起進,楔塊卡不住導軌;
(7)楔塊內油污過多,松開拉臂后楔塊不能復位,造成導軌受損。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使該系統成了擺設,而且容易使人產生心理麻痹,潛在危害更大。
因此,加強對限速器、安全鉗的維護保養,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十分必要。具體地說應該做好以下兩點:
(1)限速器要勤檢查。旋轉軸銷,張緊裝置輪軸與軸套每周應擠加鈣基潤滑油一次。張緊裝置的張力應一致,旋轉軸銷部分每周注油一次,每年清洗一次,鉛封處不得拆卸,離心甩動裝置應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動作靈活。限速器的繩索伸長超出規定范圍時,應截短繩索。每2年要經有關部門校驗1次限速器動作速度,確保其動作速度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2)安全鉗、連桿機構每月應加機油潤滑1次,同時緊固,保證提拉力迅速傳遞到安全鉗拉桿上,且不超過300N。調整松動的彈簧、螺釘、銷軸等零件。楔塊、鉗座每月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調整安全鉗楔塊,清除里面沉積的油污,保證鉗塊的動作靈活。
總之。限速器安全鉗系統是電梯的1個十分重要的安全裝置,其動作正常與否不僅關系到電梯本身的運行安全,更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因此,電梯使用單位加強對該安全裝置的維護保養十分必要。同時,電梯監督與檢驗機構也必須加強對電梯的安全管理,特別要加強對電梯安全裝置的檢驗與試驗,從而保證電梯安全,高效地運行。
篇3:日常電梯維護保養制度
一、應對機房的電器和機械設備做定期的巡視檢查,清理轎廂機房衛生檢查司機交接班記錄。
二、應至少每日按照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一次維護保養。
三、每月對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和電控部分進行詳細檢查,更換各種易損部件。
四、每季度對重要的機械部件和電器設備進行詳細檢查,調整和修復以下內容:曳引機注油、導軌打蠟、油杯注油、更換門導靴、轎廂導靴襯板、更換破損燒蝕的安全開關和繼電器等。
五、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術檢驗,確定電梯運行狀態及不安全因素,制定整改計劃(更換曳引機、清洗導軌工作面、控制柜除在檢修安全回路、更換磨損和不可靠機械電器部件)。
六、根據電梯性能和使用頻率,可在三至五年內進行一次全面的大修(清潔曳引機、更換摩擦片、檢修控制柜、更換鋼絲繩、做平衡系數實驗等)。
七、電梯長時間停用或發生火災、地震、水淹等情況應做好纖細記錄并報請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八、建立《電梯運行記錄》并詳細填寫對故障及原因尤其是安全部件安全裝置維修及調整后的數據記錄在案。為日后的維修保養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